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家教文化与家教传承
userphoto

2022.10.17 广东

关注

《论教子》

作者:王泽仁

题记

中国的父母都有一个很深的教子观念,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国的父母自己这一代没能实现的梦想,基本上都会寄希望于下一代儿女能够实现,以弥补自己一生的遗憾。其实,不仅中国,估计任何国家的父母都会有以上两个观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如:最近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也是以上两个观念下的育儿之道。幸运的是,电影中,在爸爸的强力培养下,女儿成才了,成为了世界级的摔跤手,实现了爸爸一生的夙愿。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儿女在父母的主导下,真的成才了呢?

我再分享一则我自己成长的故事:小时候,我妈妈特别爱打麻将,麻将桌上涉及到金钱输赢,难免偶尔会出现斗嘴呕气的情况。妈妈每次在外面受了气,回到家,就会把我叫到身边:“儿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出人头地,替妈妈争口气。”坦白讲,我小时候努力用功读书,妈妈这句话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可是等我慢慢长大后,考上了大学,在北京工作,也算得上是个争气的好儿子了,但我的妈妈依然还会受气。我忽然明白:妈妈受不受气,和我争不争气、有没有出息真的没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大概就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教子之法了。无关乎对与错,我只是提出来供大家自我思考。这不是我们此篇文章的重点,我们今天的重点是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中国古典的教子智慧,并和西方的家庭教育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同时我们也粗略的管窥一下现代的家庭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教育”两字的古体字演化进程:

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右边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攴);左下方是一个“子”字,表示小孩,“子”上是两个交叉符号(爻),子承爻,爻乃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言是传,身是敎。身体力行是敎,以身作则是敎,正身明法是敎,上行下敩(xiao,效)是敎。整个字形“教”是会意一个人手持教鞭在教育小孩。金文、小篆的字形沿袭了甲骨文字形,其结构基本一致。楷书的字形“教”较甲骨文、金文字形有所变化,左边变成了“孝”字,变成了形声字。

《说文解字》里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意思是说“教”字的本义就是在上面的施教,在下面的效仿的意思。段玉裁注云:“上施,故从攴;下效,故从效。”“教”字当“教育”、“教导”义讲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从其造字方法上我们似乎也可以窥见古代教育方法的某些信息。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说儿女教育不好,是父母的过错;学生教育不严,是老师的懒惰。

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边是个“女”字(也有的字写作“母”字),右下方是个倒着的“子”字,表示胎儿头向下,“会意”胎儿刚生产下,倒“子”下面还有些“点儿”,表示胎儿刚出生时身上带的血水和胎液。整个字形就是会意母亲生育胎儿的形状。它是个会意字。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大同小异,只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这个字形也可以隶定位“毓”字,在《说文解字》里把“毓”看做是“育”字的异体。小篆的字形发生了一些演变,倒“子”形移到了上面,甲骨文、金文中的“女”(或“母”)字变成了“肉”(月)字,由甲骨文、金文的会意字变成了从“肉”声的形声字。楷体的字形结构是沿袭了小篆的形体结构来的。

《玉篇》里说:“育,生也。”是其本义为“生养”、“生育”,如《易·渐》里说“妇孕不育”,意思就是说妇女怀孕了,但还没有生产。后来又引申出“养活”、“养育”,《玉篇》里也说:“育,养也。”如《管子·牧民》里说“养桑麻,育六畜”,这里的“养”,“育”是对文,都是“养活”、“养育”的意思。再如《史记·文帝本纪》中说:“朕下不能理育群生”,意思就是说我对下面不能管理养育百姓。

《说文解字》里说:“育,养子使作善也。毓,育或从每。”意思是说“育”就是生育养子的意思,“育”字或从“每”,作“毓”,是“育”的异体字、“育”有时与“养”义同,现在有些方言里把“生孩子”说为“养孩子”。到后来“育”、“养”的含义就有区别了。再后来就又引申出“培养”、“教育”之义,如《孟子·告子下》里说“尊贤育才,以彰有德”,意思是说要尊敬贤者,培养人才,表彰有道德的人。

以上文字有些拗口晦涩,读者简要浏览即可;归根揭底,中国古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无外乎:一、上行下效,言传身教。二、品行为先,才能为后。三、严格施教,砥砺智慧。

以上三点中国古典教育精髓,可谓教育至理;但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些许瑕疵的。具体为八个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此教育观念指导之下,无怪乎中国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大多是一副恪谨严肃、威风凛凛的形象。西方则有不同,西方式父母大多是和孩子朋友式的相处的,西方式的父母活泼、幽默、互动。这一点直到80后一代成为父母之后,才得到全面改观。

中国古典教子理论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极其重视“教子”的国度。谚语云:“贫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大概每个中国的父母,都深受这句话的影响。所以在中国,无论是贫贱之室、抑或是富贵之家,都非常重视子女的培养。穷人通过教子希望改变家庭阶层,直通富贵;富人通过教子希望恒守富贵,避免三代而衰的宿命。基于此,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教子理论,我们下面简单的和大家聊聊:

在古代农业社会的中国,国之四民为:士、农、工、商;士即知识分子读书人;农指农业生产者;工即手工业劳动者;商指商业贸易工作者。四民之最高贵者乃士和农。所以“耕读传家”是古典中国教子的一贯传承。读书被认为是天下第一等好事。为了让子孙后代勤学苦读,构筑书香门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中国人教子的圭臬。甚至还演化出了读书功利至上论:“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总之,无法道尽读书好啊!

以上所写稍显偏激,其实中国人教育儿女读书大多动机是非常纯粹的。正所谓:“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每一位中国的父母,都希望儿女能成为贤达,受人尊敬。在古典中国,成为一名“乡贤”是很光荣的事情。古代中国,教子读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所谓小学,即童蒙养正,培养孩子“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各项立身处世的必备技能。从小养成孩子独立自强、知书达礼的素养。所谓大学,即引导孩子向善,成为品行高洁之士。即《大学》开篇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书在于明理,而人伦之基,乃在于“忠孝”二字。中国人讲:“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并认为,摆脱贫富不过三代、做到恒享富贵的秘诀就在于:“忠孝治家,福能久享。”在家是个孝顺的好儿男,在外大体上也会是一个好公民、好下属、好领导、好朋友。基于此,儒家的家教以“孝”为根,以“孝”为基。儒家对于“孝”的论述可谓系统而又广博,其歌颂的孝子贤孙可谓枚不胜举。儒家学者甚至编写了一部《二十四孝》以用来移风易俗、教化万方。关于儒家的“孝文化”,有机会,各位读者可以详细读一读我的另一篇文章:《论孝道》。

藏富教子,也是中国古典家教的一大法宝。《道德经》中名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句话放在家教上就是:对于儿女太过溺爱,就会大量破费家财和耗费精神;给儿女积累太多财富,反而会让儿女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俭朴向来是中国家教始终恪守的原则。东汉名臣杨震,可算得上在家教方面非常成功的代表了,他的子孙后代都位极人臣,四世三公;连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追述自己祖宗时,都攀上杨震,说自己是弘农杨震的后代。杨震官至太尉,在任内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的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布置产业,杨震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官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杨震后官至太尉。

自古家敗败在一个奢字,人敗败在一个逸字。《三字经》云:“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话说得何其透辟又何其超脱。子孙如果像我一样卓越,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那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可今天,能真正读懂并践行林则徐这段话的,又有多少人呢?

在中国古典的教子理论中,尤其重视母教的作用。古语云:“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是天下天平之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从小待在母亲身边的时间远远长于父亲,所以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人格完善,母亲的责任尤其重大。中国几千年来涌现了无数贤良的母亲,她们为中华大地培养了数不清的优秀好儿女。最著名的莫过于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贤母”了,她们是:孟母、陶母、欧母、岳母。这四位母亲以其高贵的品格、坚韧的意志培养出了孟子、陶侃、欧阳修、岳飞。她们教子的故事,流芳百世,几乎每个中国的读书人都耳熟能详:孟母断机杼、孟母三迁;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鲊;欧母画荻教子;岳母刺字等典故。她们的四个儿子在中国历史上非圣即贤,有功于国家民族,有功于华夏文明。

我最喜欢的古典中国的教子理论,来自于庄子的学说。虽然庄子在论述时,不是特指家庭教育,但我认为当今的父母,都应该好好读一读《庄子.至乐》中的这则故事:“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大意是说:从前有一只海鸟飞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把它迎进太庙,用酒宴招待,演奏九韶之乐去娱乐它,设太牢之宴为膳食。而鸟却头晕目眩忧愁悲苦,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

奇书《世说新语》里也有类似的一则故事:支公好鹤,住剡东(山印)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对待孩子好,不应该以我们认为的好的方式,而是要以孩子认为的好的方式对待他,这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鹤的生命在天空,虎的生命在森林,鱼的生命在江海湖泊;可是我们人类却给狗穿上了衣服,把鸟关进了笼子,将鱼养在了鱼缸,把孩子囚禁在了成年人的世俗世界里。。。

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怎么样爱我们的孩子的呢?是按照我们认为对的方式去爱呢?还是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爱?

中国家风家训精髓

谈到中国古典的家庭教育,就不得不涉及到中华的家风家训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维系中华文脉延绵不断流传至今,家风家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几乎每个姓氏都有家训。家训首先是用来告诫子孙如何立身处世,不要辱没先祖遗德。其次间接起到了规范社会风俗、教化人心向善的作用。古人向来喜欢用家风、家训、家规来教育子弟,且在去世前,很喜欢留下些诫子遗言,临终时千叮万嘱让子孙遵从效法。如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对太子刘禅谆谆教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有些堪为经典,国人家喻户晓。本文从中遴选出十份家训罗列如下。这些家训出自各色人等之手,既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让我们一起来简要的赏析一番:

一、周公的《诫伯禽书》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这就是周公的《诫伯禽书》。他告诫儿子伯禽:“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而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二、司马谈的《命子迁》

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并认为,“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他感到自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三、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儿子和外甥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他们要有远大志向,戒绝欲望,心态平和,珍惜光阴,重视学习。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可谓两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四、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他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业之业”的宗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书中许多名句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父子之间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等等。

历代统治者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被后世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

五、唐太宗的《诫皇属》

在历代家训中,帝王家训占有特殊位置,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诫皇属》。太宗非常注重对皇子们的教育,经常告诫后代,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掌握治国之道。在《诫皇属》中,唐太宗告诫皇属们说:“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贞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在听闻决断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要把敢于反对你的人当作老师,把逢迎你的人视为贼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富贵,真正吉祥。

太宗对皇属都有如此严格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

六、包拯家训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

包拯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品格写照。

七、欧阳修的《诲学说》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母亲还经常用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来启发他。因此,成为文学家后的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于是他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他教诲儿子努力学习,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欧阳修以“玉”喻“人”,诲学有道,可谓金玉良言。

八、袁采的《袁氏世范》

袁采自小受儒家之道影响,为人才德并佳,时人赞称“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步入仕途后,袁采以儒家之道理政,以廉明刚直著称于世,而且很重视教化一方。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美化风俗习惯。《四库全书提要》曰:“其书于立身处世之道反复详尽,所以砥砺末俗者极为笃挚,明白切要览者易知易从,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袁氏世范》共三卷,分睦亲、处己、治家三门。这本书的论述不同于一般著述,其语颇有见地,且深入浅出,极具趣味,极易领会和学习,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所以又称《俗训》。书中有许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等。《袁氏世范》传世之后,很快便成为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历代士大夫都十分推崇该书,都将它奉为至宝。

《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家训著作,时人评此书“行之一时,垂诸后世也”。时至今日,《袁氏世范》不仅在中国仍受重视,而且在西方汉学界也颇受青睐,并有译本。《袁氏世范》可谓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兼善天下”,成了“世之范模”。

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

清顺治二年(1645年),朱伯庐的父亲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侍奉老母,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他始终未入仕,一生教授乡里,向学者授以小学、《近思录》等,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他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平生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他与顾炎武坚辞不应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所著《朱子家训》是其代表作,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十、李毓秀的《弟子规》

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因而缺少传奇故事。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20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我国清代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弟子规》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

除了家风家训作为教育子弟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外,家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子弟的方法。如:《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等;他们通过家书家信的方式,都培养了出了优秀的好儿女。可谓中华家教的典范。

中国经典的教子故事

胎教

中国估计拥有世界上最早的胎教记录。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孕期间,非常重视胎教。《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中记载:“大任(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大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说的是,她在怀孕之时,不看不正经的颜色,不听淫秽的声音,不说狂傲的话语,不吃辛辣生冷的食品,以保持仁爱祥和的心态,让胎儿受到良好的孕育。

读完以上这则故事,你是否觉得中国古人实在是太厉害了!三千多年前的胎教方法和智慧,直到现在还没有过时。且现代社会又有几人可以做到故事中太任这般“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呢?

幼教

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一个孩子身心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所谓的“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行为习惯、价值塑造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古语讲:“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话虽然残酷,但也是部分事实,大体什么样的父母教育出什么样的儿女。所以,对于孩子幼年时期的教育,还是要归结到古典的教育本质上来,即:言传身教,身教为先,言传为后。做好父母的行为榜样,儿女自然会效仿。《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一则“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古人教育子女,在子女幼儿时期就非常重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方面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孟母三迁”了: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技能。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孟母被誉为“母教一人”。

母教

母教已经在前面的章节谈过了,并以“四大贤母”作为例证。(假如对四大贤母教子的故事不是特别熟悉,请百度百科。)这里我要和各位聊一聊《史记》中记载的几位极具智慧的母亲,因为我始终认为:母亲的智慧是儿孙的最大福分。

一、吴起麾下一位不知名的士卒的母亲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吴起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为了做官,吴起竟然“母丧不临”、甚至“杀妻求将”,在最初效力的几个国家都没得到重用。后来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平,而且爱兵如子,与士兵同甘共苦,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后来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吴起军队中有一名士兵身上生出了恶性脓疮,痛苦难耐。吴起知道后,竟然亲自趴在士兵毒疮上为他吸脓。儿子得到吴起将军的“亲切关怀”,却没有让母亲有一丝一毫的高兴,反而让她痛哭不已。一个连自己的母亲去世都可以不回去奔丧的人,一个连自己的结发妻子都可以杀的人,为什么就能够替士兵吮吸脓疮呢?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公,因为也曾受到过吴起的这种“亲切关怀”,而变得异常勇猛,不怕牺牲,不久便死在征讨敌军的战斗中。

在这位母亲的眼中,吴起将军吸的是儿子的脓血,要的却是儿子的性命。她用哭声和眼泪表达了她的无可奈何,表达了对吴起复杂的感情。如果这位母亲知道吴起早年的经历,可能她的哭泣会更加悲哀。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吴起就是一个冷血的魔鬼,他是个狂热的官本位主义者,他心裡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跻身公卿。他所做的一切都在为自己的这一目的服务,拒绝为母亲料理丧事,杀妻求将,为士兵吮吸脓血,都是吴起为自己的公卿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士兵的母亲看透了其中的把戏,看透了吴起的险恶用心,她因此预见到了儿子悲惨的未来。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一位悲情的母亲,无奈的母亲,目光敏锐的母亲。

二、赵括的母亲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其父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赵括年幼时在其父赵奢的影响下熟读兵书、能言善辩,却无实战经验。赵孝成王六年(前260),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准备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儿子要当赵国的将军,赵括的母亲吓了一大跳,她心里很清楚儿子那点“纸上谈兵”的本事。儿子为将,不但会葬送了自己的小命,也会给赵国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她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国王的这项任命,甚至到了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还在孜孜不倦地上书反对。赵王质问赵母其中的原因,赵母分析了赵括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境界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一定不会相同,因此希望赵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说:“这是军国大事,无需你过多操心。我意已决,无可更改!”话已至此,赵括的母亲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既然您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有不称职的情况,我只请求免受株连。”显然,被逼无奈的赵母说的这些话有些出格和过火,但这些包含着强烈的赌气因素的语言,充分说明了她的绝望和无助。

赵括上任后便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引兵出击,被秦军包围。期间曾组织多次突围,但均不成功。在被围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40余万赵兵只得投降,后被秦将白起全部坑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因为有言在先,赵括的母亲最终没因儿子的惨败而被株连。母亲的先见之明虽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却没有保住儿子的性命。从这一点上说,赵母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与赵括的母亲相比,赵王用人不当,并且不听劝谏,当然更是失败的。赵母的失败使她失去了儿子,赵王的失败使赵国几乎亡国灭种。

三、陈婴的母亲

《史记·项羽本纪第七》: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强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

陈婴愿是东阳县令手下的普通工作人员,为人诚实谨慎,在当地有较好的口碑。秦末农民起义后,东阳县的年轻人也跃跃欲试,他们聚众杀死县令,公推老实的陈婴担任他们的首领,几天之间,前来参加革命的人数就达到了两万。为了将革命推向新阶段,他们决定立陈婴为王。王位的诱惑不是哪个男人都可以抵挡得住的,陈婴当然心中一阵窃喜。

关键时刻,还是母亲清醒,她对儿子说:“我到你们陈家,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你们陈家历代有显贵之人,你一夜之间暴得大名,不是好事!依我看,就凭你的那几下子,还不如率众去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大树。这样,革命成功了就可以弄个大官当当;即使革命失败了,因为你不为外人瞩目,也就容易逃脱。”于是,陈婴听了母亲的教诲,率众投奔了项梁,后来又投奔了刘邦。不出母亲所料,革命成功后,陈婴被封为堂邑侯。这一切都与陈婴母亲对当前今后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对自己儿子本事的了如指掌分不开的。这是一位有着长远战略眼光的伟大的母亲。

四、张汤的母亲

张汤是西汉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酷吏,年轻时喜法律,曾任长安吏、内史掾和茂陵尉,后补侍御史。因为治陈皇后、淮南、衡山二王谋反之事,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赏识,先后晋升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着作。张汤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曾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告缗算缉,打击富商,剪除豪强,颇受武帝宠信,多行丞相事,权势远在丞相之上。元鼎二年(前115),因为御史中丞李文及丞相长史朱买臣的构陷,被强令自杀。

张汤虽然自杀,但生前毕竟担任过高级别的领导职务,为了张汤的体面,他的兄弟和儿子仍想举全家之力厚葬张汤,同时也想借此告慰张汤屈死的冤魂。张汤的母亲却力排众议,言辞坚决地说:“张汤是天子的大臣,遭受恶言诬告而死,我们为何要厚葬呢?”因此,曾经位列三公的张汤,死后就如同一个草芥百姓一样,被一辆破破烂烂的牛车拉到了古陌荒阡。据说,张汤的遗体躺在一个薄薄的棺材裡,棺材之外连个外椁都没有。

张汤的母亲以这种另类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怨恨,向社会发出了无声的抗议。汉武帝知道后,感慨地说:“非此母不能生此子!”张汤身后的凄凉感动了汉武帝,他穷究此案,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砍下了诬告张汤的三个长史的脑袋。汉武帝为了安慰张汤的在天之灵,就不断提拔他的儿子张安世。从此,张安世步步高升,到汉宣帝时期被封为富平侯,尊贵无比。随着张安世地位的提高,班固在撰写《汉书》的时候,就将张汤由《酷吏列传》中抽出,张汤总算翻了身。而这一切无疑都和张汤母亲当年的重大决定有直接关系。正是因为张母坚持薄葬张汤,张汤的冤情才得以为皇帝所瞩目,张家才赢得了最后的公正。

成教

当我们老了,而孩子却长大成人了,拥有了学识,有自我生存能力,树立了独立的价值观,甚至他们已经结婚生子了,也为人父母了;这个时候,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呢?

孔子讲:“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年老色衰了,要学会放手,切莫贪得无厌。退居二线比较好。在家庭中也是如此,这个时候应该多让孩子们操持家政,自己乐得个颐养天年,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偶尔以“家庭顾问”的角色出现,既能给儿女们以人生的指导,又不让儿女束手束脚。这才是家庭相处的大智慧。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记载了一则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教育子侄的故事: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通轻侠,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政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马援希望他的两个子侄马严、马敦要谨言慎行,学习龙伯高而不要学习杜季良,虽然马援本人对这两个人都非常的喜爱和敬重,但他告诫子侄:龙伯高是位谦恭谨恪之士,学习他,即使不像他,犹不失为谨敕之士,这样人生就没有祸患。杜季良属于豪侠仗义之人,学习他,万一学不像,有可能变成天下轻薄子弟,祸患必将殃及自身。

可惜的是,马援自己本人也是因言获罪,含冤而死。

在教子成长方面,我以上提及的近代三个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曾国藩,梁启超,傅雷。他们的家书无不体现着作为一位父亲,对自己儿女的深情关切和悉心教导,对儿女们的修身、为人、处世、学业、感情、理想等各方面无微不至的谆谆教诲。

我们是如何扼杀孩子的

从本章节开始,我们来简单谈一谈现代教育的普遍问题。也许会写得比较极端,但看在我一片赤诚丹心、内心反复呐喊“救救孩子”的份上,还请读者朋友们谅解。

我们到底是如何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的呢?

捧杀——我们有些父母对孩子无限度溺爱,无底线的惯纵,每天让孩子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在亲朋邻里面前一味夸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断渲染和夸大孩子的优点,以至于“伤仲永”的故事不断上演,致使江郎才尽的孩子比比皆是。正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棒杀——我们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毫无耐心,孩子犯了一点点错误,不知道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改过迁善,却每每对孩子污言开骂,甚至拳脚相加,对孩子管教过于严格,控制自由,缺乏人情味;这样子的家教培养下的孩子,只有可能培养出两种人:懦夫或暴徒。要么被骂怕了,被打怕了,从此唯唯诺诺,毫无主见,软弱无能。要么就是催生出了严重暴力倾向,以至于危害社会。

暗杀——有些父母一到孩子过生日,就大摆宴席,大肆庆祝,铺张浪费,给孩子从小一种特别的尊贵感和优越感;又有些父母拼死拼活的赚钱,只为了给儿女留下大笔财富,不让儿女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客观上让儿女舒舒服服的成为一名“啃老族”;还有一些父母,天天在家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感情淡漠,婚姻关系濒临破裂,从小在孩子心目中种下仇恨而不是彼此关爱的种子;有些父母对家中老人不孝顺、家庭成员相处不和谐,给孩子从小种下“不相信家庭,不相信世间还有爱”的观念。诸如此类,败家子或问题少年应运而生。

闷杀——有些父母按照所谓成年人的“正确”价值观给孩子任意规划未来,殊不知自己的价值观早已被世俗的功利主义所污染,错误的引导孩子走向自认为正确的人生道路。殊不知很多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并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才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是纯粹的,没有被社会污染的,而我们早已不是原来那个真实的我了。这类父母给孩子规划学业、爱情、婚姻、工作等等;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孩子从小到大毫无自由,就像一个“囚徒”一样,被一层层包裹起来,从来没有也从来不敢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学自己想要学的专业、去爱自己喜爱的人、去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最后这类孩子在慢慢长大中变成了一个个彻底的庸人!

误杀——有些父母本着一片好心,认为自己是过来人,自己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不希望在孩子身上再次发生,基于这种心理,再加上自己作为父母的身份,本能的认为自己有责任、更有权利去引导孩子走向所谓的“正轨”。孩子稍有偏离,作为父母,就焦急紧张的不得了,有些父母甚至会有天塌下来的感觉。大多数父母就属于这种好心却办了坏事的典型。孩子成绩稍有落后,就立马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最近多打了会球,就要求孩子加班加点学习;孩子最近稍微晚起了会,就不断催促唠叨没完;这类父母,每天神经紧张,扑风捉影,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件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事情,结果却变成了一件苦差事。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终大多不过普通人而已。

还有各种杀。。。。

如何教育好孩子

如果仅仅是把当今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罗列出来,而不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未免太过不道义。上一章节的教子方法都过于偏激,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中道而教是家庭教育的最高标准,教育孩子既不能过于现实,又不能过于理想;既不能过于严厉,又不能过于溺爱;既不能过于控制,又不能过于放纵。掌握这个“度”很难,需要智慧。以下是我的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三颗心:爱心,耐心,童心。

作为父母,应该以一颗真诚的爱心,与孩子交流、互动、探讨。在身份上我们虽然是父母,但在人格上,我们与孩子是平等的,没必要每天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孔,微笑才是打开孩子内心,与孩子真诚沟通的法宝。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西方,与孩子做朋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问问题,而不是提供答案,让孩子思考和选择,而不是给孩子结论和命令。

和孩子交流,作为父母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老是觉得孩子怎么这也不懂,那也不懂,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他们根本不需要懂,成年人的世界请停留在成年人身上,让孩子保存着那份纯真。请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倾听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心愿、他们的烦恼、他们的期盼、他们的抱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们的世界。

孩子没有做过父母,孩子没有年长过;可是我们却做过孩子,我们年轻过;孩子不可能知道作为父母是什么感受,但我们肯定知道做孩子是什么感受。孩子身上有的优点和缺点,我们曾经也拥有过。孩子犯的过错,我们曾经或许也犯过。孩子的叛逆行为,我们曾经也如此,甚至更加严重。所以作为父母,请保持一颗童心,一颗孩子之心。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换位思考”,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简单的一条是:和孩子沟通时,尤其是与儿童时期的孩子沟通时,请保持和他们同一视觉角度,你可以蹲着或者跪着,这样你看到的世界就和孩子是一样的了。想一想:一个住在20层的人和一个住在1层的人,看到的景色是同样的吗?道理已经很清楚了。

画面思维

儿童时期的孩子,大多是画面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孩子最大的能力是模仿,而画面是最好的模仿素材。央视有一则广告:“妈妈,洗脚。”我就认为这则广告策划的很好,当我们给自己的父母盛洗脚水时,孩子就会模仿给我们盛洗脚水。当我们在家给父母盛饭时,孩子就会给我们盛饭。以此类推。构建图像和画面,是教育儿女最好的方法之一。所谓的家风代代相传,靠的就是画面和行为教育。

其实画面思维,不仅在儿童教育中广泛适用,在青少年教育中也同样适用,举个我自己的亲身例子:

读书的时候,我非常非常的用功,高一时,我戴上了近视眼镜。

有一次,我的爸爸把我叫到身边,笑嘻嘻的和我说:'戴上眼镜了哦?'

我也笑嘻嘻的回答到:'是哦!'

爸爸突然神情严肃了些,说道:'既然戴上了眼镜,以后就要靠脑袋养活自己,别到时候,眼镜戴上了,书没读好,回家耕地种田,牛尾巴一甩,把你眼镜甩掉田里了,你眼前一片模糊,到处找眼镜,邻居们看见了,笑得腰疼,你丢得起这个脸,我丢不起啊。。。'

从此以后,我的脑海中都会有一幅这样的图画:我戴着眼镜耕地种田,牛尾巴甩掉我眼镜,我满地找眼镜,旁边是邻居们的各种冷笑。。。

我想我现在之所以能够用知识赚钱,爸爸的这一番话功劳不小。

感性思维

当今的孩子大多是钢筋混泥土式的思维,而缺乏感性思维。因为当今的孩子大多是在高度发达的物质世界中成长起来的,每天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坐的都是私家轿车;穿的都是奢侈名牌;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玩的都是电脑手机。。。孩子过早的成熟着,过早的侵染着繁华的物质世界,功利主义的思潮过早的植根于他们心中。他们不再系统看书,不在写诗歌,不在相信哲学。我曾经说过: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若想要孩子身心平衡,若想要孩子还能感受生命的真谛,若想要孩子还有一丝丝的诗情画意,那么请带他们多去大自然走一走,看看百花齐放,听听百鸟争鸣,领略下大海的广博,感受下攀登到山顶后那“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唯有如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任何艰难困苦,潜移默化之中,他们会向大自然叩问真理。

行为教育

行胜于言,身教永远是教育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大多数父母的尴尬在于自己没有做好行为榜样,就去教育孩子,结果被孩子的反问给抢回来,无话可说。很多父母经常质问孩子:“为什么只考这么点分?为什么读书不努力不用功?爸爸妈妈的钱都是血汗钱,辛苦赚来的,你这样的成绩不是在浪费父母的劳动吗?你就不能心疼心疼父母,努力考好一回?”每每这个时候,有些孩子就会反问道:“你们当年读书的时候还不如我呢?你们每天在家都在干些什么呢?你们每天都在看各种娱乐节目,电视声音开得那么大,叫我怎么静得下心来读书?”此类尴尬时有发生。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效法对象;孩子接触最早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我们在孩子心目中又怎么能有分量呢?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发生口角时,经常会有如下对话:“我爸爸是警察,你爸爸是坏蛋,我爸爸专逮你爸爸。”“你爸爸才是坏蛋,我爸爸是大英雄。”在孩童心中,自己的父母是最高大的形象。所以请做好父母的行为榜样,给孩子高尚的参考标准。作为父母,在家晚上看看书,孩子就会自觉的看书;在家多多关爱老人,孩子就会自觉的充满孝心。在家早晨早点起床,孩子自然不会天天赖床。很多事情,我们做好了,其它的事情,不用我们说,自然会发生。

曾国藩一身克己修身,给子弟做好榜样,他在给弟弟的信里面曾经说:“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而这些,只是曾国藩修身、为学、做人的态度的一个缩影。正因为他这样数十年如一日的严于律己,曾氏家族在他的影响下,人才辈出。

正面激励

教育孩子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多认同、表扬、鼓励和赞美。孩子的天性是需要发掘的,否则就有可能被湮灭。孟子讲:“人人皆可为尧舜”,既然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但为什么成为圣贤的人那么少呢?归根揭底,就是孩子的天性被压制了。尤其对于那种从小比较自卑的孩子,更需不断地鼓励和赞美,唯有如此,他们才能重塑信心,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所有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长大后参差百态,千差万别的原因,大概就是从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吧。举个例子:

我曾经在一个游泳馆,看到一对中国的父母带着自己6岁左右的小男孩游泳,泳池边有一个大概1米的跳台,小男孩看着很新奇,走上跳台想跳下去,跳之前小男孩看了看自己的妈妈,妈妈发现了,立马跑过去:“宝贝,这不能跳的,多危险啊。下次记住了,不能跳。”过了一段时间,一对外国父母带着自己6岁左右的小女孩也来游泳,小女孩也看到了这个1米跳台,同样充满好奇,也想从这个跳台上跳下去,她在跳之前,同样也用眼神询问了下妈妈,妈妈看着她,充满微笑,附着一个跳下去的手势说道:“jump!jump!”小女孩,噗通一声跳入泳池,没有发生任何危险。

当我亲眼目睹这两个同样的场景却是不同结果的事件时,我突然明天了为什么中国的孩子长大后缺乏创新而显得死板。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被限制了天性,我们的勇气从小就被遏制,我们的好奇心从小就被扼杀。同样是用眼神询问父母,同样是征询父母的意见,中国的小男孩希望得到的是允许;而外国的小女孩希望得到的是鼓励。教育就是这样把人和人慢慢的区别开来。

反面激励

一味的鼓励、赞美也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好儿女来。什么时候该赞美,什么时候又该批评,这个要权衡,因人因时因事而变。大体上来说:对于那种骄傲自满,自恋狂妄的孩子,需要批评批评,偶尔打击一下他的气焰,否则未来的人生道路难免要吃大亏的。

王献之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练字,模仿父亲的笔法接连写了十几个“大”字。他选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称赞。谁知,王羲之看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提起笔随手加了一点儿,“大”字变成了“太”字。

献之又兴冲冲地把“太”字送给母亲看,母亲指着“太”字的一点儿说:“就这一点儿写得好,很像你父亲写的。”

献之听了,顿时满脸通红,十分惭愧。他想,父亲真了不起,随手点了一点儿,就写得那么好。他又回到父亲的书房,问道:“别人都称赞您的字写得好,您有什么秘诀吗?”王羲之哈哈大笑起来,他抚摩着献之的头说:“秘诀?有。你明天早晨到屋后的小花园去看看吧!”

第二天清晨,献之来到小花园,见父亲已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地写字了。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园里的18口大水缸说:“你不是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些大水缸里面。你把这18口大水缸里面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从此,献之学着父亲的样儿,每天早早起来写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后来,他也成了大书法家。

一个人年少成名未必是好事,特别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虽然我们都喜欢“出名要趁早”这句话,但大多数太早成名的年轻才俊晚景都不怎么好。归其原因,就在于年轻时没有遭遇逆境,太过顺利了。所以孟子才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明朝宰相张居正从小就被誉为神童,被赞为“江陵才子”,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相当自负。13岁参加乡试,对答如流,试卷答得非常漂亮。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他非常欣赏张居正的才华,但却执意让张居正落榜不中。因为顾璘认为:“张居正不是一般的人才,将来一定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13岁就让他中举,这么早入了官场,将来不过是多一个官场上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文人,对国家其实是一种损失。不如趁他现在年龄小,给他一个挫折,让他多经历一些。”

3年后,16岁的张居正再次参加了乡试,并考中了举人。恰巧这年顾璘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市)督工,张居正前来拜见,顾璘很高兴,对他说:“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作为中材的说法罢了,当然你不是一个中材。上次耽误了你3年时间,这是我的错误。但是,我希望你有大的抱负,要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说完,解下了自己犀牛皮的腰带送给他,说:“你将来是要系玉带的,我的这一条配不上你,只能暂时委屈你了。”

张居正的确没有辜负顾璘的一片苦心,日后正是他主持了明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成为一代名相。清代的蔡岷瞻评价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作为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曾经让他落榜的顾璘,他后来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道:“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意思说:我那时候年龄还小,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但是我内心知道顾大人是真正懂得我的人,即使以死相报也在所不惜,这种想法,我到现在还不敢忘记。

顾璘对张居正的磨砺、教导和提携,可谓正中有反,反中有正。乃教育的上乘之法。虽不是家庭教育的范畴,却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蓝本。我们的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就需要动静结合、阴阳平衡、正反相辅。在他们低落时,及时给予鼓励;在他们骄傲时,立马给予提醒。在他们绝望时,我们要点燃他们的希望;在他们纵情幻想时,我们要给他们分析客观现实。这样他们才能走在“中道”上:既重视当下,又憧憬未来。

结尾

中国的教子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两篇文章就可以揽括的。以上所写仅是个人一己之见,难免有偏驳之处,还望大方之家雅正。在下此文,就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可以对各位读者有点助益,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
第519期[诗意语文•发现父母]第6期 名人家风家教故事之——曾国藩的家训之道
揭秘: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懂得感恩
家教与门风,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家风家训的主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