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的女鬼级贤妻----管道升

赵孟頫的女鬼级贤妻----管道升

《聊斋志异》中有篇《画马》的故事,说的是赵孟頫画的一匹马成了妖。《聊斋志异》中不乏各色妖怪,名人的字画成精,赵孟頫算是第一人。这位中国书画史上的奇才的确有着过人的天赋,且他的人生也颇为跌宕,落魄皇族年少成名,却遭国破家亡之难,飘零多年,人到中年突遇转机,受到皇帝青睐,且得遇美人,之后的生活左右逢源,获得艺术、事业、爱情三丰收。但我认为其人生走上正轨的关键,在于他的妻子,中国历史上的名女人——管道升。这个女人是无比标准的贤妻,她从精神上给予了赵孟頫极大的帮助。《聊斋志异》中不乏贤惠温婉的女子,但能得到这四个字待遇的,却多是狐仙鬼女或小三。管道升是堂堂正正的正妻,也是赵孟頫唯一的女人,这两个人一生的趣事,不亚于《聊斋》中的那些故事。本文不写聊斋,专门写管道升,也算是给正妻们竖起一面旗帜,上书“标配贤妻”。

才女大抵都有一个特点:眼界高,在寻觅配偶一事上更是如此。故而才女多剩女,遇到中意的男子之前,不愿放下身段,屈就了自己。管道升在遇到赵孟頫之前,已经否定了无数媒人口中才高八斗、家财万贯的公子哥,这位大户人家的二小姐凭借天赋异禀的聪颖从对方的名字以及殷勤的诗篇中嗅出了庸俗的味道,这是她最无法忍受的。于是她依然选择了等待,等待一个她也不知道会何时到来的男子。一年年的杨柳春色中管道升就到了二八年华,可这二八不是花蕊初绽的十六岁,而是确确实实的二十八岁,放到今天,也算是大龄剩女了。不过她的等待获得了回报,就在这一年,她无意中见到了一幅字,从小在字画名帖中浸染长大的管道升一眼就被纸上圆润朗致的字吸引了,提笔揽袖挥毫写下如此之字的男子该是如何的气度啊。大龄女青年管道升忍不住像个怀春少女般的胡思乱想起来,她甚至把落款“子昂”与自己的名字“道升”(繁体“升”写作“昇”)做起了把玩比较,“昂”与“昇”两个字是多么相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管道升的书法,竟颇有赵孟頫的气象。

如果上天赐予管道升一双穿越时空的眼睛,她会为上天的慷慨窃喜不已,因为上天不仅让她对缘分的想象得以成真,而且还极为难得地用一样宝贵信物证明了“昂”与“昇”二字的确相似。这份信物,让管道升的爱情保鲜了千年。

元人统治下的社会风气并不像明清后世那般注重礼教大防,所以管道升很快见到了自己倾慕的“子昂”——我们还是说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吧——赵孟頫。这个被后世尊奉为四大书家之一的男人,当时却颇为落魄,他已经三十六岁了,依然是个光棍,后来做了元世祖崇信的官员,出门却不好意思跟朋友打招呼了。姓氏和身世让他尴尬,刚被元灭掉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他的十一世祖。虽然顶着皇族公子的声名,但淡薄的血亲早已将他家的贵族血统稀释的只剩下传说,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六年后,国家崩塌,国破家亡的巨大痛苦使极富艺术细胞的他更为敏感而隐忍,于是他赋闲在家,隐藏起本已展露的艺术锋芒。直到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他才被推荐给元世祖。元世祖一见已过而立之年的赵孟頫,便惊呼其为“神仙中人”,赐他从四品的官。可是,别人并没有忘记他前朝皇孙的身份,曾经的朋友们提到他,竟然会露出鄙夷的神情。生活上的改善却加剧了他内心的痛苦,没人能理解他,他便在书房中愤而疾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中嵇康厌弃从曹魏转事司马氏的山涛,写字的赵孟頫,是否也分裂出了两个自己,自我鞭挞,又自我怜悯呢?

赵孟頫《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种状态下的赵孟頫,如果不是遇到管道升,说不定真会在分裂的路上越走越远,后世恐怕也就看不到那个与唐人齐名的书画家了。

我们不知道两人是否是一见钟情,但很快,两个大龄青年就走到了一起,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用各自的温柔和才华滋润了对方的生命。郎才女貌,一直是中国人对佳偶天成的认可标准,可在管、赵这里,不仅有郎才女貌,还有郎貌女才,偏生天下所有的便宜都被这家人给占绝了。这句话毫不夸张,若干年后,他们的儿子赵雍、外孙王蒙分别成为自成一派的书画大家。元仁宗曾将赵孟頫、管道升及其子赵雍的书法合装一卷轴,藏在秘书监,并不无得意地对人说:“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书画这东西,讲究耳濡目染,赵雍和王蒙的书画,都算是家学,深受赵孟頫的影响。平和温馨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们的学习创作了良好的环境,很难想象一个成天鸡飞狗跳的家庭能培养出书画家,即便有,那人擅长的也是怒目虬髯或凄风苦雨。

赵孟頫在朝为官,家庭的操持,自然是以管道升为主。持家上管道升也是一把好手,丈夫曾由衷地称赞她:“处家事,内外整然……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虽然随着赵孟頫官爵的升迁,管道升也成为命妇,日常起居洒扫自不用她管,但对丈夫精神上的扶持,她却超越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女人。赵孟頫一直过得不舒坦,即便有皇帝的崇信,他身为文人从小培养起来的道德标准也始终在诘难着他的内心,更何况,一个汉人在元人的朝廷中,受排挤也是免不了的。回到家的赵孟頫愁眉不展,管道升对他的痛苦感同身受,便悄悄地走进书房,拿出墨迹淋漓的一首词,让丈夫品评:“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夫妇二人都是湖州吴兴人,却多年身居元大都,当时的北京没有雾霾,却干燥多风,让人倍加想念江南小桥流水的温润。管道升这是在给丈夫指出一条可望可及的退路:官做得不爽,大不了咱们回老家,到霅溪边买条渔船,你做渔翁,我做渔妇,名利欲望,让老天爷去管吧!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渔父》,缘起自屈原在汨罗江畔遇到的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字面的意思和背后的深意,赵孟頫不可能不懂,虽然他不能真的“名与利,付之天”,但起码能在字里行间找到了心灵的宁静。赵孟頫的字在婚后越发的圆熟,带出一份浑然天成的贵气,这贵气不是来源于他的身世,而是来源于内心的力量。

管道升超脱的《渔父词》有四首,但却都不是她最有名的作品,《我侬词》这首白话味十足的词流传最广。《我侬词》背后的故事满足了人们对于名人八卦窥探欲望,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爱情可以忠贞、浪子可以回头的有力佐证。婚后多年,作为成功人士的赵孟頫终究心痒难抑了,他想纳妾,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夫人提,踌躇许久,给夫人写了一个小帖子:“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从这短短的帖子中能看出赵孟頫还是很心虚的,当年落魄之时,秀外慧中的妻子毅然决然地嫁给了自己,多年来毫无怨言默默扶持,如今年纪大了,自己要讨小妾,自然不占理。所以他拉出陶谷(有人说应为王献之)、苏轼来给自己壮胆,似乎这样一来,纳妾就无可厚非理所当然了。要是放到卓文君身上,她肯定笔锋如刀地写下“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了,但管道升在婚姻生活上的智慧再次显露得淋漓尽致,她很失望,很痛苦,想到赵孟頫面前声泪俱下地痛斥一番,但她没有,而是又静静地走进书房,提起了笔。

文字的力量不仅能纾解一个人内心的抑郁,还能清透被欲望壅塞的心窍。赵孟頫在惴惴不安的等待中拿到了妻子的回帖,依然是一首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拿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然后,将咱们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没有哀怨的泣诉,没有生冷的决绝,只是回忆起当年你侬我侬的甜蜜,那时恨不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同衾、死同穴。你还记得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赵孟頫看到这首词时的神情,面色煞白,写字时稳如泰山的手似乎拿不动一张小小的字条,抖得厉害。妻子的深情,如何在平淡如水的岁月中被我忽略了?纵然倾国倾城、人面如花,怎抵得上半世的心有灵犀、一生的相知相守!赵孟頫折起字条,走入书房,向案前颦首蹙眉的妻子一揖到底。

自此赵孟頫终生再未提起纳妾之事,而自己意图纳妾的字条和妻子《我侬词》的字条,则被贴在了书房的桌案旁。夜来读书,红袖添香,两人四目相对,又将目光同时转向字条,忍不住大笑起来。一场家庭风波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管道升温柔的聪慧像滋滋清泉润泽了赵孟頫,他庆幸自己找到这样一个女人,在自己失意落魄时能给予知音般的抚慰,在被欲望遮蔽双眼时又能不露痕迹地将自己拉回来。所以每当退朝回家,除却一身官服,在家庭的琐碎中,他却找到了真正的平静。一个秋日的午后,夫妇难得清闲地登上后院假山欣赏秋色,妻子说起前段时间娘家婶婶的来信问候,可一直忙着未曾回信,不能再拖了。赵孟頫说:好,顺便寄些礼物过去。妻子又略带撒娇地说:你要帮我代笔。赵孟頫笑着答道:代笔书信,可是要收润笔的!

收拾好要送的礼物,已经到了点灯时分,夫妇来到书房,铺展下信纸。窗外秋风习习,吹来草叶的味道和秋虫的鸣声,管道升一边研墨,一边娓娓道来,身边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则用他龙翔凤翥的字记录下这些家长里短絮絮叨叨:

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兹有蜜果四盝,糖霜饼四包,郎君 鲞廿尾,烛百条拜纳,聊见微意,辱略物领,诚感当何如。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升跪复。

《秋深帖》

这样的家书,当然要用最舒服的行书来写。然而赵孟頫的这幅行书不像为人题字时那样略带有几分矜持的雅致,而是在横竖撇捺间无不自在舒展,就像是王羲之在看到大雪初晴时的豁然开朗,或是杨凝式肚子饿时尝到了美味韭花的欣然快意。他下笔如飞,妻子话音刚落,字已写完。当然,还少不了落款,笔走龙蛇间,赵孟頫想也没想地写上了“子昂”两个字。他猛然惊觉,哎呀,这不是帮妻子的代笔么!妻子那里却还没有发现,他便轻轻地用“道昇”二字覆盖住了“子昂”。他有些惊讶,这么多年了,没发现“昂”字与“昇”字竟是如此相似呢!

此时赵孟頫的心思,与几十年前待字闺中的管道升的心思不谋而合了。

赵孟頫存世的书画不算多,而这幅代笔书信《秋深帖》却难得地留存了下来。后人在揣摩这幅字时,发现了落款上的小秘密,并挖掘出了背后的故事。或许管道升到最后也没有发现丈夫耍的这个无伤大雅的小把戏。不过,即便发现又会怎样呢,这位温柔的妻子至多会戳着丈夫额头说:看吧,我不是早就说过,“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道升回复赵孟頫想纳妾的一首《我侬词》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离 赵孟頫与管道昇的爱情故事
我侬词--(元 赵孟頫夫人)管道升
她的书法不输赵子昂,不是因为她是子昂的人,而是因为她更懂书法
我侬词
诗词故事|丈夫要纳妾,妻子写了一首词,丈夫回心转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