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家要懂得舍筏登岸
新快报2015-05-03
■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经常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些书法朋友晒出自己的书法作品,那是一幅幅写得工整秀丽的楷书长卷。我当然赞赏这些朋友能够写出这样一笔好字,但是,看到他们欢喜、自得、沉迷的样子,我又觉得有必要说一个故事:
明代兵部尚书杨士奇的舅舅陈孔立,善于书法。他在教人学习书法时,经常告诫人们,学习书法必须严格遵守法度,而且说:“不精真楷,不可以趋行草。”可是,人们好像是从来都没有见他自己写过楷书,但是他行书却写得特别好。一天,杨士奇当面问他不写楷书,为何行书仍然写得很好。陈孔立笑着说:“汝但为鲁男子,不用说柳下惠也?”
鲁男子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家邻居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寡妇。一天晚上,暴风雨摧毁了邻居寡妇的房子,她央求鲁男子开门,让她进屋避雨。但是无论她在窗外怎么说,鲁男子也不开门。鲁男子告诉她,按照古礼,他与她都不满六十岁,所以不能同居一室。可见,比起为了救女子一命而让其坐在怀里,并抱着她的柳下惠来,鲁男子更进一步,他连屋都不让女子进。
陈孔立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已经是鲁男子了,哪里还用得着说什么柳下惠呢?他用这个典故来说明他的观点:让初学者先写好真书楷书,那是要他们先练好用笔、结字、用墨和章法的基本功,懂得书法的法度,然后再去写行书草书,这样就不会胡乱涂鸦。在他看来,既然行书草书都写得那么好了,那也就不必再写真书楷书了。
陈孔立虽然没说明个中原由,但是我们知道,楷书在东汉时期发端,经过魏晋钟繇、王羲之的创作实践,发展成为成熟的书体,后至唐代登峰造极,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薛稷、李邕、徐浩、颜真卿、钟绍京、柳公权等等,群星灿烂。从书法的笔法上说,篆只一笔,隶有波磔,而楷备“八法”,书法的笔法发展到楷书,似乎也无以复加;从汉字发展来看,从篆书的长方,到隶书的扁方,再到楷书的方块字,汉字从此定型,一千多年来再也没有改变。而且,楷书的结字法度森严,极为规范,有《结体三十六法》传世。所以,对于后世习书者来说,唐代楷书就像古希腊雕塑一样,是一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所以,在唐代以后的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很少有人仅靠写楷书而能成为书法名家的;相反,虽然许多人因为科举考试的需要,努力学习楷书,把楷书写得一丝不苛,笔笔精工,最后却走进死胡同,沦为充满匠气的俗书,成为被人诟病的“台阁体”或“管阁体”。
当然,这不是说唐代以后的书法家大多不写真书楷书了,而是说他们在“初学分布”的阶段里,就像是绘画先学素描一样,会把真书楷书作为书法学习的基础,等基础扎实后,就会转而学习和主攻其它书体。特殊情况下,他们也还会写真书楷书,但基本上都属于应酬那些推托不掉的命题请索,或者是非写楷书不可的特殊需要。
而今天,有一些书法家孜孜矻矻于真书楷书,甚至终生不渝。工整漂亮的楷书使他们沾沾自喜,沉醉其间,欲罢不能。其实这时已很危险,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书法在这里完全没了性情。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样子,最多只是形制不同;每一个字都是同样大小,规矩方正;每一行字都是一条直线,如排算子。所以,我想提醒的是,你们见过一辈子只画素描的画家吗?如果不想浪费自己时间、精力和才情的话,就要舍筏登岸,转学它体。若是舍不得丢掉筏子,那么就永远只能在河中漂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由张旭《古诗四首帖》说开去
王砚辉书法集之《书法与艺理》楷书
中国历史上造诣最深的十大书法家
中國極品書法(一)【43P】
天天写规范字,国家标准汉字笔画到底有哪些
书法家们秘而不宣的四大行书技巧,让人叹为观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