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年的坚守
  30年的坚守
——襄州农村电影放映员叶学林的故事

    5月23日。夜幕降临,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外沟村一组稻场上,叶学林非常熟练地拉起电线,挂上银幕,打开数字电影放映机,询问乡亲们想看什么片子后,调出武打片《叶问》放起来。顿时,场上鸦雀无声。

  在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岗位上,叶学林已坚守了30年。

  30年,放影超过10000场

  ——“喜欢看电影,所以爱上了放电影”

  “喜欢看电影,所以爱上了放电影。”1983年,初中毕业的叶学林回到古驿镇吕镇村,成为村里露天电影院的放映员。他苦学技术,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拿到国家二级放映员证书。

  1985年,叶学林七拼八凑借来2000多元钱,买来一台“甘光牌”16毫米的电影放映机,靠着一根扁担挑起150多斤的设备,走村串乡的放电影。

  那时正是电影事业的黄金时期。每次放电影,十里八村的村民都会赶来看,连银幕后也站满了村民。《少林寺》等刚在农村放映时,各村都想抢先观看,可影片拷贝少,他们每晚都奔波两、三个村连续放映。“每当看见村民看电影时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就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想到村民对我的期盼,走再远的路也值。”叶学林说,这么多年的坚持,不仅是因为自己对放电影这份职业有了感情,而且有一种责任。从十几岁的风华少年,到如今的两鬓斑白,叶学林在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岗位上已经整整工作了30年,放映的电影已超过10000场。

  400名电影放映员只剩他一个

  ——“我坚信电影在农村大有市场”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的普及,农村电影市场日渐萎缩,县一级很多电影公司濒临倒闭,许多农村放映员纷纷跳槽。原来活跃在襄州农村的400多名电影放映员,如今只剩下叶学林一个。“我相信电影在农村大有市场,大部分老百姓是喜欢看电影的!”叶学林坚信。在他的苦苦坚守中,农村电影市场的春天再次到来。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启动了“2311”工程计划。2008年,新农村数字公益电影放映新政策出台。当年,叶学林加入襄州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伍,负责古驿镇30个村的放映工作。他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区里规定他一年放映240次场,他却超过300场。今年前5个月,他就放映了240场。

  去年11月的一天晚上11点,他放完电影返回时下起雨,农用三轮车前灯烧坏,车子撞上路边大树。他顾不得被摔痛,求人帮忙把三轮车拉起来,看到电影机没坏,松了一口气。回到家,爱人发现他下巴还在冒血,赶紧送他到卫生院清创、缝针。第二天,他不顾伤没好,又投入放映中。

  放影之前加放科教片

  ——“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就放什么”

  叶学林了解到乡亲们发家致富愿望强烈。于是,请人制作幻灯片或找来科教片,在每场电影前加映。“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就放什么。”他说,小麦、水稻、玉米、花生和紫薯种植技术,养羊、养牛、养鱼技术,双孢菇、果树栽培管理等,都放过。除此外,还放映破除封建迷信、调解邻里纠纷、宣传计生文明、无偿献血的片子,大大丰富了乡村农民的文化科技生活。

  双孢菇是古驿的特色产业。叶学林申请到《双孢菇无公害栽培技术》科教片后,巡回放映,让不少人受益。二房村的杨培立,种双孢菇1万多袋,年收入10余万元。短短3年,全镇菇棚从1万平方米跃升到30万平方米。(本文刊发于5月28日《襄阳日报》、6月5日《湖北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坚守一线37年 男子见证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变迁
往事如烟:露天电影
打谷场上看电影
冬天里温暖的乡愁记忆,年少时露天电影大银幕之外的乡土人文和浪漫激情
基层放映员见证三十年电影兴衰 立体中国
电影收藏家卢和民:情系电影 始终不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