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还敢跟陕西比历史不怕被虐你就来...

就说没人敢跟陕西比历史,陕西历史悠久,历代文物资源不是盖的,你看看,总共64件中国首批禁止出境的国宝级文物,就有17件都来自陕西,忒骄傲……这些国宝们你都认识嘛~

西周利簋

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被视为我国的镇国青铜器。

该簋最为重要,也最有价值的是该器腹内底部所铸4行33字铭文,虽很简略,却记录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战”。

国宝档案

年代:西周早期

出土情况:1976年 出土于 陕西临潼县零口镇

现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国宝档案

年代:西周

出土情况:清道光年间 出土于 陕西省宝鸡市虢川司(今宝鸡陈仓)

现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中,以鸟类造型的陶器,当前仅见此一件,是原始制陶工艺的杰作。其设计巧妙,比例相宜,造型优美,形态逼真,制作精致,注重造型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至今仍是国内少见的珍品,是五千年前我们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同时,以陶鹰鼎为首的动物造型陶塑开启了商代鸟兽形青铜器造型之先河。

国宝档案

年代:新石器时代后期

出土情况:1958年 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现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造型雄浑,工艺精湛,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大盂鼎铭文是史家研究周代分封制和周王与臣属关系的重要史料,一向为史学家所重视。

国宝档案

年代:西周

出土情况:1849年 出土于陕西省眉县

现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秦始皇陵铜车马

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是用青铜制作,以四匹马拉的战车,大小为真车马的二分之一。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国宝档案

年代:秦朝

出土情况:1980年 出土于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

现收藏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塞金兽首玛瑙杯

这件兽首玛瑙杯为唐代酒器,

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的双角为杯柄。

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

它是海内外孤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

国宝档案

年代:唐代

现收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

淳化大鼎

淳化大鼎,西周青铜器。此鼎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这种形制的铜鼎为特例,至今仅见此一器。它是迄今所见西周青铜器中最大、也是圆鼎中最大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造诣。

国宝档案

年代:西周

出土情况:1979年 出土于 陕西淳化县

现收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通高14.8厘米,

整体造型仿照骑马的游牧民族储水用的皮囊,

上口敛而底部呈扁弧形,周身看不到焊缝。

壶身纹有马用嘴衔起装满酒的酒杯翩翩起舞的图案。

是契丹文化的代表器物,

国宝档案

年代:唐代

出土情况:1970年 出土于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代窑藏

现收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

八重宝函

八重宝函,大唐天子为放置释加牟尼真身佛骨舍利而特制的一套盒函。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

国宝档案

年代:唐代

出土情况:1978年 出土于 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地宫

现收藏地:宝鸡法门寺博物馆

铜浮屠

该浮屠模铸成型,精致玲珑,四角正方形亭单层阁式,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而第四枚佛指舍利是法门寺地宫内发现的唯一一枚真身灵骨,也是世界上至今唯一的佛教圣物。

国宝档案

年代:唐代

现收藏地:宝鸡法门寺博物馆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锡杖,是佛教众多法器中至高至尊的法器。僧人在化缘时,振环依声,以代叩门,同时又有防身之用。

此锡杖敕造于唐咸通十四年,是世界锡杖之王。杖首为四股双轮十二环,錾有流云纹的银丝折成垂直相交的四股桃形轮,象征四谛:苦、集、灭、道。每股轮幅上套置三个满饰缠枝蔓草的扁圆锡环,共十二环,代表十二部经。杖顶是象征佛所在的两重莲台,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

国宝档案

年代:唐代

现收藏地:宝鸡法门寺博物馆

景云铜钟

景云钟为存世中唯一由皇帝撰文书写、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细,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钟声清晰宏亮,音质优美,显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铸技术。号称“天下第一名钟”。

国宝档案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座记述景教(基督教)在唐代流传情况的石碑。它记述了当时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表现了唐政府当时包容、自由、宽松的思想政治环境,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宗教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国宝档案

西周墙盘

墙盘型巨大,底部铸有铭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别饰凤纹和兽体卷曲纹,雷纹填地,圈足有折边。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

墙盘所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的内容非常吻合,填补了西周国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属于重要的历史资料。

国宝档案

年代:西周

出土情况:1976年 出土于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庄白村

现收藏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何尊

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铸有122字的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这是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青铜铭文,就是用青铜铸造出的宝贵历史,可以印证史籍或弥补史籍的不足。

国宝档案

年代:西周

出土情况:1963年 出土于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

现收藏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西周大克鼎

大克鼎(Big Grams Tripod)又称膳夫克鼎,西周晚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

大克鼎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重要文献,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职官、礼仪、土地制度等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大克鼎铭文的格式、体例,以及铸刻方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铭文字体规范,字迹优美,笔画圆润,结构和谐,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体之一。

国宝档案

年代:西周

出土情况:1890年 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

现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茂陵石雕

茂陵石雕,西汉霍去病墓之大型石刻群,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

石雕原来主要分布在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墓前及墓四周,共有16件。这些石刻题材多样,雕刻手法十分简练,造型雄健遒劲,古拙粗犷,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圆雕工艺品,也是汉代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鸡文物
国宝青铜鼎的身世之谜
青铜器之乡
陕西一农民为娶媳妇,上交“传家宝”,专家:派人将农民家包围
历经两次出土和定名,后母戊鼎为何称为国之重器?
青铜记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铜器精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