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见塞尔维亚
   我们塞尔维亚行的第二个城市是诺维萨德。
  诺维萨德号称塞尔维亚的雅典,19世纪是塞尔维亚文化的中心,今天也是一个艺术气息浓郁的城市。19世纪至20世纪,几乎每个塞尔维亚的诗人、小说家、法学家、评论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


     在奥斯曼土耳其入侵之前,这里最早的居民是匈牙利人。也有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混居。16-17世纪,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绝大部分匈牙利人离开,居民主要为塞尔维亚人。


  17世纪末,哈布斯堡王朝对诺维萨德进行统治,东正教徒被禁止居住在彼得罗瓦拉丁,所以塞尔维亚人无法在那里修房居住,只有在多瑙河左岸定居。后来的一统下,这里依然大多数是塞尔维亚人,也有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其实还是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相互包容和谐的地方。



       8世纪到19世纪,诺维萨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塞尔维亚城市。在塞尔维亚没有形成自己的主权国家之前,诺维萨德充当了塞尔维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1848年欧洲大革命期间,诺维萨德成为伏伊伏丁那自治区的一部分,匈牙利军队炮轰了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并破坏了要塞的防御,城市人口损失大半,以后作为匈牙利的一部分合并进了奥匈帝国版图。奥匈帝国推行匈牙利化政策,城市人口结构产生巨大变化,塞尔维亚人不再占主体地位,城市成了多民族混居之地。


        1918年11月25日,伏伊伏丁那省的塞尔维亚人及其他民族在诺维萨德宣布伏伊伏丁那省并入塞尔维亚王国,1918年12月1日起诺维萨德正式并入南斯拉夫王国。

 1941年,随着轴心国入侵南斯拉夫,诺维萨德被匈牙利吞并,二战期间,超过5000名诺维萨德市民被杀,仅1942年1月21日至23日间,匈牙利警察就枪杀了1246名诺维萨德市民,其中800人是犹太人,市民的尸体被抛入冰冷的多瑙河中。这里的各族人民联合起来抗击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这就是诺维萨德自由广场。塑像是诺维萨德第一任市长。后面这座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就是市政厅,也是伏伊伏丁那自治州议会所在地。
                  

         伫立 自由广场的天主教玛丽大教堂。十八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贝尔格莱德后,一大批富有的天主教徒迁到了这里,修堂传教。后经过战争毁灭,1894年重修了这座教堂。自由广场的建筑群,艺术唯美、恢弘壮观,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效果。

 这就不能不联想到拜占庭帝国。从4世纪延续到1453年,属于罗马帝国在东部的一个特殊阶段,之前叫古罗马,之后叫文艺复兴,中间这段就叫中世纪。拜占庭曾经是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海,文治武功都强大时,疆域很大,文化影响力也很大。别的暂不说,比如建筑,尖尖的屋顶和哥特式的教堂,你就能强烈感觉到这是西方风格。

    塞尔维亚被罗马、拜占庭征服过,明显受了拜占庭风格的影响。阿拉伯地区的清真寺的圆顶,以及俄罗斯地区各种像洋葱头一样的房屋圆顶,其实都是典型的受了拜占庭风格的影响。

 诺维萨德因为地理位置的险要而成为塞尔维亚的军事重镇。彼得罗瓦拉丁要塞就是位于多瑙河河面上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上,被称作“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

  要塞就坐落在彼得罗瓦拉丁小镇上。这个小镇安静、安详,好像几千年没有变过。


为了对抗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侵犯,1692年开始在这兴建城堡,经过了94年才全部完工。


1948年被列为国家保护历史遗迹。


这是前南斯拉夫著名的古城堡,也是全欧洲30多座较大古城堡中最大的一座。整个古堡占地面积120公顷,堆山高300米。四周山丘鳞次栉比,黑云压城,雄视多瑙河,也守护着多瑙河和自己的家园。这儿是土耳其与奥地利著名的瓦拉丁战役发生地。


    要塞小镇上极具特色的餐馆。消费不贵,咖啡只有十五块人民币左右,大盘的猪肉牛肉,三个人叫三份根本吃不完,也就一百多块钱。




要塞旁的教堂。

 放枪的枪眼。假设有来犯之敌,估计摸头脑不清就会被暗藏在古堡内的人干掉


    在上去的途中,一条铺满金秋落叶的大道上,遇到一群塞尔维亚的小朋友,也许是老师带着来上历史课的。小朋友开心欢快地和我们打招呼,交谈甚欢。那种活泼开朗,让人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总觉得,我们的孩子太过沉重和压抑了,面对学业和工作、生活;因为负累太多而忘记了轻轻一笑。想来真是心疼。

     塞尔维亚的孩子,有蓝天般清澈的眼睛,有如花般的笑颜,还有些小小的羞涩腼腆。好让人心生欢喜与爱怜呢!我又想起了在贝尔格莱德国会大厦旁,突然回头望见的那一大队的小学生们,他们一看到我们的亚洲面孔,一起用日语向我们打招呼,后来我们赶紧用“你好”打招呼,果然孩子们欢天喜地用中文打招呼。一个一个,无拘无束,如晴朗的天空般透亮,如春天的花朵似的向阳!怎么说呢,当你见到了塞尔维亚的孩子,你一定会爱他,会想张开双臂热烈地去拥抱他!

     这位塞尔维亚的美丽女孩突然用中文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为在这么远的国度居然有人说如此流利的中文感到吃惊!她告诉我们说,她是混血儿,爸爸是塞尔维亚人,妈妈是中国上海人,所以她中文好。她每年都要跟着妈妈回上海的。旁边有个小男孩对我们用英文说:“她是我的女朋友。”真是个调皮捣蛋鬼。
 这些小插曲,增添了不少旅行的乐趣。塞尔维亚人的热情、真诚、善良、宽广无不在感染着我,打动着我。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友好,岂不也体现在这些方面?还有那些一见到我们就打招呼:Bruce Lee(李小龙),我们就会开心不已地回答:“Yes,yes,Bruce lee.”是啊是啊,我们是李小龙,我们就是中国人!海关安检人员看了我的中国护照,看看我,特意打招呼:你好。欢迎你。我楞了一下,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安检都是严肃的,冷漠的,过关算事。我反应还是快:你好。谢谢!毋庸置疑,塞尔维亚对中国很友好。

     来到塞尔维亚这个国家,没有半点糟心的地方,行程非常的愉快和舒服。别过塞尔维亚的小朋友,我们去赶自己的路。

      站在要塞俯瞰美丽的多瑙河,水面平静得像面镜子,却不知战火肆掠的时候,这里的波涛是如何汹涌澎湃的。


      河中的三个桥墩是被北约轰炸而摧毁的。那场战争,也让人想到自己的同胞,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记者的牺牲。


     如今的多瑙河边是这样的安宁,鸽子在一旁悠闲逍遥,无人打扰。

      还有这可爱的孩子在玩耍。

     要塞顶上的路德维格堡垒上的这座大钟塔,也是诺维萨德的地标之一。那个大钟很特别,与正常的时钟是相反的,它是时针长,分针短。据说是为了让多瑙河上的船家看到钟点。
 坐在多瑙河边,喝着咖啡俯瞰美丽的多瑙河流水默默,瞭望诺维萨德的整个城市风貌,实在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要塞上的四星级宾馆。


因为关闭,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十多年前,我的第一任钢琴老师卢老师教我弹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的时候,我特别不自信,心想:哎,怎么一到她手上就那么好听呢?我怎么就不行呢?这就是所谓感觉。她作为老师,不仅仅是技巧娴熟,她的感觉好!曾经,我看到一个旅游节目,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骑自行车环球旅行,行李被游轮先拖到下一站等待,当她们骑着车在飞奔的时候,天高云淡,身边是碧波万顷的蓝色多瑙河。那种意境,羡煞旁人!

     如今,站在塞尔维亚的军事要塞,眺望壮阔美丽的多瑙河,恍若梦中。
 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从来,我都是追随自己的心愿而走,一直走到今天。低头看好脚下的路,抬头看见明朗的天,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岂不就是一种骄傲?我认为的成功,绝不是名利场上的虚假吹捧,不是自以为是的放肆张狂,而是一种历经磨难后将一颗心拂去尘埃,依然善对友朋,宽宥敌人,笑看风云的洒脱!男人、女人,不管他她的行事风格如何,都要是个好人!
  我们为什么要远行?也是给自己一个心灵放逐的机会;
  我们为什么要远行?也是给自己一个拾起纯真的机会。



 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美丽的姑娘在多瑙河的桥头上拍写真,我举起相机抓拍,她向我投来非常热情的笑。这个姑娘真的美。我想把这张照片取名为“塞尔维亚的笑。”这种笑,很美、很纯、很善,没有半点阴气,像蓝色多瑙河一样清澈,像蓝天白云一样透亮。我不喜欢心事重重的人。我不喜欢过于圆滑机巧左右逢源所谓很吃得开的一种人。尽管这是一种本事,这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聪明。但我不喜欢。我也学不来!不需要。我用不着!我喜欢这本真,质朴、透亮;喜欢这种单纯的快乐!


 美丽而认真的摄影师。我总以为,但凡艺术家,一定是精神大于物质的;一定是童心不灭的;一定是个性招展风骨卓然不拘一格不落俗流的。否则,他就不是。因为在凡尘俗世里玩得太转的人,反而要失去艺术的感知和灵性,失掉艺术最灵魂的东西。

      回到我们的住处时,诺维萨德的夜晚降临了,街边又是咖啡夜话。这里的生活缓慢、闲适、优雅、温情。
 好生活!
 多瑙河畔的诺维萨德,这座战事频繁屡遭劫难的城市,如今洗去硝烟,已然是另一幅幸福的模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受塞尔维亚,领略曾经的南斯拉夫
一带一路·名城——诺维萨德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心中的桥
游赏 | 塞尔维亚之旅·叁 诺维萨德
侯忠一一前南斯拉夫游记(四)
【塞尔维亚】2022欧洲文化之都·诺维萨德(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