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涛视听沙龙 │ 歌唱“破音”现象浅析与对策初探——由武当山道场诵经引发的思考

歌唱“破音”是困扰广大歌唱者的普遍性问题,通常表现为歌唱者突然失去对声音的控制,进而导致腔体发出破裂的声音或呈现不完美的音质等特征。因此,开展消除其歌唱艺术影响的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中国的道乐文化博大精深,笔者期望通过结合自身对道乐韵腔唱诵方法的认知和体验,对运用道乐诵经方法解决困扰自身演唱的“破音”问题提出己见。

一、歌唱“破音”现象之成因

歌唱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艺术活动之一,追求的是行云流水、响彻云霄、余音绕梁、声如天籁的声音效果。歌唱中经常出现的“破音”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破坏歌唱艺术的完美性。对歌者而言,“破音”会挫伤歌唱者对歌唱的积极性并损坏其歌唱技能;对观众来说,“破音”会影响他们对歌唱的艺术享受。长久以来,“破音”是困扰歌唱者的普遍性和持久性问题,因此,研究歌唱“破音”现象并探讨消除成因的对策一直为声乐界所关注。

何谓“破音”?笔者认为就是在歌唱过程中与之前不同的声音,这个声音有时刺耳、有时沙哑,时间短暂而突然。吴晓在《破音的原因与对策探究》一文中解释为:“歌唱的破音是指在歌唱时突然发出的裂败、不完美的声音”。在莫成栋的《论歌唱的破音现象》一文中,作者认为“歌唱破音是歌唱声音在音色、音量、力度等方面遭受到突然的、短暂的损伤和破裂,使得歌唱进行过程中声音效果前后不一致,原本完整的演唱变得不太完美”。汪媛媛在《歌唱中克服高音破音的方法探究》中则指出,歌唱“破音”是“歌唱者在演唱发声中刹那间出现的无声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歌曲的高音区和换声区”。不难发现,虽然学者对歌唱“破音”现象的见解各异,但是他们都认为歌唱“破音”的主要特征是“歌唱者对声音的控制”“腔体发出破裂、不完美的声线”。

对于歌唱者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歌唱“破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笔者通过查阅和研读文献后可归纳为三类,即生理上、心理上和技术上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1、身体状况不适。凡歌唱者不适或过度劳累,人体生理机能下降,很难达到歌唱的完美状态,从而产生“破音”。

2、发声器官状态不佳。歌唱者声带出现病变,如息肉、小结、囊肿等会导致声带出现松弛,歌唱时声带不能积极配合工作,不听从歌唱者大脑的指挥而产生“破音”。

3、歌唱习惯不良。歌唱者在剧烈运动后歌唱,醒来不久或热水洗漱后不久就歌唱,会使声音负荷过重,从而导致“破音”。

(二)心理因素

1、心理状态差。声乐初学者对于歌唱环境的适应性差,常常导致心情紧张,使歌唱技能失去控制,从而引发“破音”。

2、精神欠佳。歌者歌唱时精神懒散、中气不足、歌唱欲望不强烈、思想混乱等,也会导致“破音”。

(三)技术因素

1、歌唱功底不扎实。歌唱基础不扎实、发声不科学、相关肌肉群不堪负重等,是导致“破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歌唱技术不到位。歌唱者选择的作品超过自己的音域范围、节奏变化复杂、乐句起伏大或共鸣调节失衡等都会偶尔引发“破音”。尤其是初学者调节共鸣的技巧相对较差且动作也比较迟钝,遇到音高突变时往往不能及时将“共鸣量”准确把握,这种在歌唱的过程中声音的效果前后不一致,从而导致“破音”。

除以上列举因素外,还有大量关于歌唱“破音”现象成因之探讨,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解决歌唱“破音”现象之对策

道乐诵经对解决歌唱“破音”问题具有独到的功用和意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破音”现象,常常出现在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的音域范围内,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声区。而在道乐的许多诵经中,笔者通过对武当山道众诵经的考察,发现其道众的诵经音域也躲在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这一音域范围内。所以,笔者在大量学习道乐诵经吟唱的基础上,通过借助道教的诵经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自身的中声区的“破音”问题,由此引发笔者以道乐诵经方法解决歌唱“破音”问题的思考。

呼吸的重要性

声带是歌唱发声的震源体,但其本身不能自主震动和发音。需要在呼气的吹击下不断冲开与闭合,从而产生出具有一定音高的基音频率声波,再经过共鸣腔体扩大、美化成为歌声。笔者在声乐学习的起步阶段,发声器官常会因紧张失去调控能力,从而出现动作变形。如果不能正常呼吸,“破音”几率就会增加,并随之产生其他不良情况,如气息过猛会冲开声带,致使喉结上提而声音僵硬,甚至还会出现声音偏高的现象;气息过弱,则会导致声带闭合不积极,声音轻弱和偏低。

古代声乐文献《唱论》有云:“气为音之帅”“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正是因为气息在歌唱中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在日常歌唱中就应该有多种训练呼吸的方法。常见的练习方式有三种:一是慢吸慢呼,让我们常用的“闻花香”练习等;二是快吸快呼,如我们常用的“狗喘气”练习等;三是快吸慢呼,如吃惊、惊讶状态等。

笔者在歌唱训练中,常在吸气时将腹部凹进去,呼气则将腹部凸出来,这与指导教师的要求正好相反,笔者为此常感困惑。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武当山与道众(老道长和坤道)的接触中,感受到道乐诵经的呼吸对声乐演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道众能从容自如地唱诵一首又一首韵曲,他们的气息自然而充沛,吟唱自然而从容,无端吊感,也无泄滞感,那连连不断的吟诵讽唱得之于源源不断的气息,这些充沛之气是否包含日常生活中的“闻花香”“狗喘气”等呼吸要素?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多次仔细观察众坤道的演唱,发现坤道们能够自如流畅地完成一首又一首的韵子(道士对声乐作品的俗称),非常地从容自在。据武当山高功对笔者言:“以前咱们武当山的喇爷的气息更长,并且非常充沛。”道士口中所说的喇爷即武当山著名的高功喇万慧。喇万慧是道门中造诣高深的职业音乐者,传说中他的声音洪亮赛过喇叭,习惯称之为“喇爷”......

道教的用气讲求“气沉丹田”,也叫“气至丹田”“气降丹田”,这是传统气功的观念,其旨在用意识指导气感下行,从而获取对“丹田”这一部位的刺激感,道教其实是道教内家拳的身法大要之一。

道乐中“丹田”之法如何运用?这需要提及道教中的“吐纳”方式。“吐纳”的方法起源较早,出气叫“吐”,吸气叫“呐”。常言“吐故纳新”意在于此,即调息中呼出浊气,吸入清气,呼用口,吸用鼻,实际为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形成有机活力。......笔者由此领悟了呼吸的秘诀,道众所言的“吐纳”其实就是我们声乐中所讲的呼吸,笔者问道长为什么叫“吐纳”而不叫“纳吐”,正如我们称之“呼吸”,而不为“吸呼”?道长说:“所谓吐纳,就是要先吐后纳,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综上所述,道乐诵经之所以能够解决歌唱中的“破音”问题,主要是道众在学习道乐诵经的时候,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呼吸上,在诵经中特别强调“吐故纳新”做到“静坐冥心养气,呼吸耳后闻身”“吸则气沉丹田,呼则鼓腹收胸”。为“破音”所困扰的歌者,笔者建议可以利用道乐诵经的方法来尝试解决。当然,此一研究与探索需要持之以恒和深入的实践体验,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磨炼过程、只有这样,歌唱者才能真正体悟道乐诵经之道,才能真正探索出以道乐诵经之法解决歌唱“破音”的路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肝、脾、肺、肾、胃等练功方法(图)
关于吐纳
吐纳导引,意守下丹田的奥秘
八极拳丹田吐纳 徐纪先生讲解
八极拳丹田吐纳,练功、养生之宝
秘法吐纳丹田呼吸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