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宁拙不取巧,砥石以砺金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编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和出世的语录集,松涛君十分喜爱,有空就捧读之,既可正心修身,又能养性育德。其中有一句曰: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会时常将其拿来对照做人和学艺,时而引发深度思考。

有意思的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也有一句座右铭叫做:守拙成巧。按照他的思想方法,“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处,在洼处;不在隆处,在平处;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耐得住烦。”

曾氏一族的天资也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曾国藩的几个兄弟,虽然也都十年寒窗,却没有一个达到举人的功名。曾国藩本人从十四岁参加县试,前后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才考上秀才,而且还是个倒数第二名。比较他同时代的名人,他的平庸一目了然。小他一岁的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李鸿章也是十七岁即中秀才。比曾、左、李稍晚的梁启超更是天资超迈,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梁启超说:“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国藩,屡屡不留情面地批评他“才短”、“欠才略”、“才亦太缺”,“于兵机每苦钝滞”。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读书做事,反应速度都很慢:“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这还真不完全是谦词。恰恰是由于他自视“愚柔”,曾国藩才能成为一个“极致精明”的人。太平军起,举国束手无策。只有他独辟蹊径,以超人之胆识创立湘军。在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绝望,满朝如无头苍蝇,纷无定计之际,曾国藩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平定太平军战略,即“争夺武昌,控制长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庆,进而攻陷天京”。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可见,愚钝之人却能成为一个高明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读史以明志。曾国藩为人处世善于采用“以诚为本,以拙为用”的策略,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种人生哲学得自他独特的人生经验。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免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既然天性钝拙,曾国藩就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

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他的想法是:“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曾国藩最有意思的“笨拙”,是他“扎实彻底”的思维方式。中国式思维尚直觉,重体悟,善类比,却轻逻辑。那些才子、文人的思绪常如天马行空,不循规矩,任意跳跃,很容易跳过真理与谬误之间那小小的一步距离。中国式思维的最大弱点是喜欢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一切,却缺乏严密细致的推理过程。在这种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影响下,中国知识分子总是大而化之,以一言而括万物。

西方思维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实证、重视逻辑、重视差别。西方人从量化分析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人手,沿着“现象差别的扩大精确量化创新”的思维路径前进,因此能发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维。

恰恰,曾国藩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式思维不谋而合。曾式思维的秘诀:每遇到一件事,他都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反复琢磨,细细分析。他把这件事中所包含的每一个因素都研究到位,不使有一点含混不清之处。“譬如至微之物,以显微镜照之,则加大一倍、十倍、百倍矣。又如粗糙之米,再舂则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则精白绝伦矣。” 

  

中国知识分子的缺点一个是太容易下结论,另一个是太容易听信别人的结论。曾国藩却不是这样。因为“拙”,他在一切知识面前都十分谦虚,不敢稍有成见。因为“拙”,他不想省力,不想借用别人的脑子,每本书都要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以他一生事业广阔,无书不读,无学不窥视。

无独有偶,宁拙勿巧的成功案例还真是屡见不鲜。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叫杨格的苹果园园主。一年,正当苹果挂满枝头的时候,一场特大冰雹袭击了该地区。高原苹果深受其害,留下了“遍体鳞伤”。

一年,又恰逢订单最多,超过了9000吨。怎么办?杨格心急如焚,在苹果园里转来转去。在他的脚下,落叶沙沙作响,一只苹果滚了过来。杨格弯下腰,随意将它拾起,擦掉沾在上面的泥土,咬了一口,顿时觉得味美香甜。这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萌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随后,杨格立即动手,组织员工们如期将苹果装箱发运,另外,他还在每一个纸箱里放进一张纸片,上面写道:“这批苹果独具一格。只是带‘伤’。然而,这种用冰雹敲击出来的伤疤却是高原地区所产苹果的特有‘标记’。它们与众不同。外表不好看但好吃,别具果糖的风味。

带着疑虑神色的买主们当场品尝了样品,果真不假。从此,杨格的高原苹果闻名遐迩,畅销不衰。有的人对带着伤疤的苹果情有独钟,特别要求供应这个品种。 

再顺便聊聊中国书法,它是一门传统艺术。我们鉴赏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时,会从神韵、意境和情趣出发加以评判。但松涛君以为,书法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理念,也和上述两个例子何其相似乃尔。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曾倡导“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书学理论,这一理论在中国书学中有着普遍的意义和影响。他认为,作书应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艺术境界。宁可让字写的如蓬头乱发,粗布破衫,也不能有搔首弄姿,取悦于人之态。

我们都知道,书法作品和诗歌相似,具有可读性,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能激发起人们的喜、怒、哀、乐。高层次的欣赏者,能看到作品中所潜伏的许多感觉。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然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时代风格,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然而,大众眼光中把古拙统称为‘丑’,如果把写的很秀丽的毛笔字同古拙的书法放在一起时,大众欣赏眼光一般是更认可毛笔字。

早些年,松涛君曾临摹过汉隶中的极品《石门颂》,却惊奇地发现石门颂看似简单,而临摹颇为困难,难以得其笔意。正如清朝张祖翼所说:“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

与之相比,同是汉隶的《曹全碑》,则体现出全然不同的美感。其字迹长短兼备,行笔流畅秀美,结构匀称。《曹全碑》体现的是一种秀丽美,与《石门颂》的古拙美截然不同。不可否认秀丽美的价值。这种美给人的更是一种格式上的、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就如同见到整齐的麦田或是仪仗队,油然而生一种天生的美学享受。而古拙美则是更深层次的美感。它的美感不体现在整齐或是秀美,而体现在其中蕴含的精气神,需要观者更深一层次地去深入理解这个作品。如果没有足够的艺术理解,难以看出其中的美感所在。可以说,秀丽美是感官上的美,而古拙美是精神上的美

有些人认为中国书法的特点在于工具性,就是用毛笔、墨在宣纸上涂写,这就是中国书法。如此这般浮浅地了解中国书法是远远不够的,不知道中国书法特有的艺术规律,那只能算对书法艺术的一知半解。包括对书法的审美趣味的高下也需要在不断地进行比较中才能臻于完善和提升认知。

我们通常把一幅书法作品中所具有的诗、书、印称为“三绝”。现代人能达到“三绝并精”的艺术家并不多见。近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沙孟海可算是载入书史的书法篆刻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们对诗、书、印造诣极深,可谓“三绝并精”,所以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整体和谐之美、古拙质朴之美、寓景于情、情景交融之美。

字为心画,唱为心声。一切具有文化具象的艺术,都需要入心、走心。若心中从来都不去踏踏实实做事,善于投机取巧,或巧伪趋利,或逞工炫巧,那这样的人多数都自视甚高,好大喜功,而且自以为是,耍奸弄滑,在艺术的道路上深信其走不远的。

正如《菜根谭》所言,君子深谙人性,所以当面对自私的人们不假思索的批评和指责之时,往往会保持沉默,而不去做过多的辩解。君子看透了人性,所以轻易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会以笨拙的面目示人,以一种和缓的方式达到兼济天下的目的。

一句经典格言,大都可以知道,但既能立言又能立行者甚少。所以,松涛君尊重知行合一的实诚人,对虚头巴脑的做派只报之以“呵呵”~

插图中除林散之、费新我两幅书法作品外,其余书画作品作者均为章炳文。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长线投资人生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好的用嗓习惯延长歌唱寿命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耕耘心田是向生活要质量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闲言碎语聊情商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对生命的些许思辨......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让精神世界沐浴一米阳光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欣赏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歌曲

松涛视听沙龙 │ 【周末语录体】......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第一寻乐之方


谢谢您的关注,我们不做信息搬运工,我们是原创新工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作品------松涛
李松涛书法作品欣赏
谢松涛钢笔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松涛有胆登峰岳,竹影无声落院庭
书法盈香:我的外甥谢松涛书法作品欣赏
练书法,松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