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涛视听沙龙 │ “声”入人心:不同唱法间的借鉴与融合

音乐领域的三大唱法,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共同组成了当代的声乐演唱体系。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三种唱法间相互借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不同唱法所产生形成的地域和时间的不同,以及每种唱法具有各自固有的风格,因而相互借鉴的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相对来说,美声唱法要求达到十分严谨规范的表演效果,所以更多地根据规范演唱,向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相借鉴的情况比较少。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代表作《图兰朵》中,曾经运用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素材,也算是美声唱法向民族音乐的一种借鉴。
民族唱法向其他唱法相借鉴的情况比较多,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需要注重对优秀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通俗音乐从内容到表演上都比较自由,向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借鉴的程度最大,一部分作品的确成为大众经典。同时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一些不应打破的原则,以保证声乐艺术的良性发展。

一、民族唱法对其他唱法风格的借鉴

(一)对通俗唱法的借鉴

在大众通俗音乐一片火热的背景之下,民族唱法也相应地受到一定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革新”。许多进行民族唱法的演唱者,在表现其作品时常常会加进一些通俗唱法的元素,使他们的演唱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在这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将民族唱法的韵味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为了满足大众心理与时代的需求进行的革新。
民族声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继承原有的文化传统,同时又要开阔视野,切勿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对于不同风格和领域的声乐作品进行科学的吸收,同样有利于民族声乐更好地向前发展。

(二)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青年歌唱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唱法的部分因素,形成了新时期的民族唱法。这些歌唱家从西方声乐中吸收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及韵味,在演唱一些民族声乐作品时,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品的情感与主题,是十分成功的借鉴。并且,一些很有实力的民族歌唱家,他们的演唱风格带有很浓重的美声音乐特点,这都是在继承我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成功改革的范例。这些大胆尝试如今已经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并且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相互兼容,对民族声乐的影响意义重大。

二、通俗唱法对其他唱法风格的借鉴

通俗唱法无疑是当今声乐界最为活跃的歌唱类型,通俗音乐以其雅俗共赏、大众化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并且在当今时代,通俗唱法也是商业性、娱乐性极强的歌唱类型,因而其发展十分复杂。
不可否认通俗音乐中有许多十分优秀的作品,但鱼龙混杂的局面同样存在。通俗音乐的风格是极其丰富的,我们发现,一些优秀的以及成为经典的通俗音乐作品,在演唱方法上也经常向其他唱法相借鉴,从而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一)对民族唱法的借鉴

通俗音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部分作品在吸收了民族唱法的因素后形成了一种民歌型的演唱,但这种风格并不同于民族唱法,只是为丰富通俗唱法的种类而进行的借鉴。如通俗歌手孙浩曾经唱过一首《中华民谣》,这首歌从演唱的内容上到表演风格上都带有很强的传统文化色彩,但仍然属于通俗唱法的范畴。在演唱之初曾经引起较大反响,许多音乐评论家都认为这是一次通俗唱法向民族唱法相借鉴的成功范例。又如有一首《月亮走,我也走》,带有很强的民族风味,歌曲描绘了女主人公细腻的内心活动,演唱过程中较多地运用颤音和依音,显得亲切淳朴,优美生动。
通俗唱法向民族唱法的借鉴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即向传统民族唱法的借鉴,主要表现对戏曲音乐的借鉴。这种成功的范例也已经有了很多,如由李谷一曾经在春节晚会上首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歌曲的内容带有极强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同时曲调模仿戏曲音乐,这种形式与内容上的和谐的和谐统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电视剧《胡雪岩》的主题曲《情怨》,也十分具有代表性,这首歌由刘欢演唱,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曲调风格却极具戏曲色彩,委婉缠绵,富于感染力。
此外,还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主题曲《江山无限》,由屠洪刚演唱,地方戏曲风味十足。在当今通俗乐坛上,有一些歌手有十分丰富的戏曲音乐基础,他们来演唱这一类型的音乐作品十分适合。

近年来,在电视荧屏上又出现了更为新颖的形式,以李玉刚为代表的通俗歌手大胆采用戏曲元素,不仅表现在歌曲的内容和唱腔方面,还包括形象与舞台表演方面,如他演唱的《新贵妃醉酒》,戏曲元素甚至超过了通俗歌曲的部分,在面向观众之后,相对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基本获得了肯定的评价。

李玉刚演唱《新贵妃醉酒》

然而,通俗音乐向前发展是否应该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以及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还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二)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美声唱法一般要求运用科学的呼吸及发声方法,演唱风格比较严谨。在通俗音乐领域,向美声唱法相借鉴的情况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原本运用美声唱法演唱出来的音乐作品,通俗歌手以通俗音乐风格演唱出来,如有一首歌曲叫《明月千里寄相思》,最初由徐小凤演唱,后来又有多个版本。这首歌最初是运用美声唱法演唱出来的,随着时间推移,在通俗歌手中又引起了一场演唱的热潮,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另一种是通俗歌手在演唱通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融入美声唱法的元素,增加演唱的另类色彩。像由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就曾采用了一些美声用嗓的特色,将真假声结合使用,演唱效果既圆润柔美,又含蓄深沉,增添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作者:张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歌曲三大唱法的特征分析
基础声乐常识
《万法之法》——关于合唱演唱中声音理念的探讨~四川音乐学院 · 朱曦
吴碧霞:民美两种唱法自由切换,技术艺术相辅相成!
马秋华:声乐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给古典音乐披上时尚外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