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10

 《影后胡蝶》200余张珍贵照片呈现电影明星胡蝶丰富的一生

影后胡蝶

BUTTERFLY WU: QUEEN OF THE MOVIES

时间:8.10 - 9.23 2017

地点:泰康空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艺术区红一号院B2

电话:010-51273130

主办: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

协办:泰康空间,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策展人:郑胜天(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兼任总监)、斐丹娜(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联合策展人)、李镇(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艺术总监:唐昕

关于展览

展览“影后胡蝶”通过由潘氏家族提供的两百余张珍贵的照片呈现电影明星胡蝶(1908-1989)丰富的一生。这些历史性图像首次亮相于2016年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花样年华”公益晚宴上,本次展览将是这批宝贵的文献资料首次在当代艺术机构成规模地展示。展览分为肖像照、剧照、和旅行照三部分,从其百变的银幕形象和丰富的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展示了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影后”的一个个历史瞬间,并让我们看到二十世纪初至中叶中国电影业的发展面貌。

胡蝶出生于上海,是家中长女,父亲是京奉铁路总稽查。由于父亲工作需要,幼年的胡蝶常随父母奔波在中国各地。1924年她回到了家乡并报名参加了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的表演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她参演了《火烧红莲寺》(共十八集)、《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歌女红牡丹》等多部重要电影。1935年,她随中国代表团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随后又赴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英国考察,此次出访对提升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33年胡蝶在上海《明星日报》组织的比赛中获得“影后”殊荣,后又几度被封为影后,其中包括1960年于东京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被选为“亚洲影后”。二战后胡蝶重回荧幕,直到60岁息影,至此胡蝶从影40余年,共拍摄影片多达90余部。她晚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89年离世。

2017年3月泰康空间举办的展览“肖像热:泰康摄影收藏”,展示了从二十世纪后半期至千禧年之后以人物肖像为主体的数百张照片,以全景式的视野横向提示了中国摄影发展的重要节点。而本次展览“影后胡蝶”,则是一次对二十世纪具有文化标识意义的人物肖像的个案呈现。此外,照片中的胡蝶并非仅仅以被拍摄的客体出现,很多时候她是自己照片的摄影顾问,她常常会纠正记者的拍摄角度与用光的瑕疵。在1935年的旅欧途中她甚至尝试自拍,也曾帮助友人拍照。胡蝶由外而内陆反观自己,兼具了被拍与拍摄的双重主体性,是一种主动为之的自觉。作为现代图像传播泛滥的前夜,胡蝶所处的时代自然也谙熟其中之道。有趣的是,我们看到蝴蝶以一个现代女性的视角如何选择并建立了一个关于自己的肖像档案。

摄影术作为一项制图技术早已成为记录影像最直接和最便捷的手段。在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之前,它首先是一种实用科学。这样的双重属性使摄影承载的图像信息、历史记忆与意识维度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多情况下与其他的艺术门类区别开来。摄影术传入中国是距离其刚刚发明仅隔数年的1844年,因此它在中国的运用和传播几乎与西方同步。摄影在社会生产、流通和艺术创作中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作为泰康空间关注、研究此种媒介的重要线索,始终与我们对艺术史和文化史的回溯、梳理以及对当代艺术现场的发掘与呈现互为关照。

本次展览由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主办,泰康空间和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协办,由郑胜天(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兼任总监)、斐丹娜(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联合策展人)、李镇(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史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联合策划。本展从电影史、摄影史等多条线索展开考古学式的个案呈现,试图超越阅读画报和电子照片的观看体验,展览将持续至9月23日。2018年1月21日展览将巡回至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展出。

部分照片

13.5×9.4cm

胡蝶早年留影

胡蝶:“1924年,我十六岁,那时全家从广州回到了上海。”

15.2×10.2cm

胡蝶在电影《秋扇怨》中饰演沈丽琼,友联影片公司出品,陈铿然导演。

胡蝶:“主演《秋扇怨》算是我正式从事电影工作的开始。”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电影探索艺术、技术、市场道路的纯真年代。

上:18.8×24.6cm 下:18.7×24.6cm

1941年电影《孔雀东南飞》剧照,此片在上海的票房为19万元,超过了陈云裳的《木兰从军》当年创下的14万元的票房纪录。

胡蝶能说流利的粤语,字正腔圆的北京话,还能说动听的吴侬软语,这使她在中国有声电影起步阶段显得尤为出众。

32.2×41.0cm

1934年10月上海世界大戏院开幕仪式。

胡蝶是电影科班出身,上海中华电影学校的首届毕业生。除了学习影视理论,还兼修导演、化妆、舞蹈、唱歌等十多门课,以及骑马、开车等现代技能。

20.2×15.0cm

胡蝶肖像

胡蝶20岁时就有人称她“影后”,1933年胡蝶三度在观众公开投票中被推举为“电影皇后”,1960年胡蝶在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摘得影后桂冠。“电影皇后”的美誉伴随胡蝶一生。

38.7×28.5cm

胡蝶

胡蝶对摄影有一定研究,常常会纠正记者的拍摄角度和用光的瑕疵。1935年旅欧途中,初学摄影的她曾尝试自拍,也为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周剑云夫妇拍过照片。

15.0×20.1cm

胡蝶与梅兰芳及上海市长吴铁城代表余先生在赴苏联船上合影。

1935年春季,胡蝶携《姊妹花》和《空谷兰》等数部由她主演的电影,首次出国参加苏联国际电影展览会,一并访问了苏联、德国、法国、英国、瑞士以及意大利。

24.0×18.0cm

1935年胡蝶应柏林记者之邀请,在当地街道上留影。

19.8×25.1cm

1935年5月30日,胡蝶到达伦敦,这是她参观伦敦大英国际摄影场与演员合影。

8.0×10.0cm

1935年7月8日胡蝶从香港乘麦坚尼总统号回到上海,江海关码头前热烈欢迎胡蝶的群众。

胡蝶与代表团成员在上海码头受到了英雄凯旋般的欢迎,上海电影界与媒体都认为他们的欧洲之行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8.3×23.1cm

1935年11月23日胡蝶与潘有声结婚照。右起:伴娘顾兰君、袁美云;男傧相:周余愚、李祖冰;花童:胡蓉蓉、陈娟娟、黎铿等。

胡蝶的婚礼是当时重大的文化事件。

29.5×19.7cm

1936年2月胡蝶与潘有声合影,陈仲生摄影。

19.7×26.5cm

1936年胡蝶在家中招待黄柳霜(一排左二)。

胡蝶一生奔波,童年行走过半个中国,鼎盛于上海,两度迁居香港,晚年移居温哥华,1989年病逝,享年81岁。

11.7×11.7cm

1960年代胡蝶与著名编剧、制片人朱旭华合影。朱旭华曾担任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厂长、永华影业公司厂长、《南国电影》总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蝶简介
一代绝色胡蝶,十年前淹没在温哥华墓园的浅草绿茵中
看过影后胡蝶的珍藏老照片,才知道什么是昔日上海摩登
她的照片却比影片更风靡,81岁去世时只轻轻道一句:我要飞走了
最美胡蝶飞西天
电影皇后胡蝶:曾遭戴笠霸占3年,复婚5年后又丧夫,晚年终老异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