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绮

李绮 - 红楼梦小说人物 编辑词条

李绮,李纹之妹,李纨堂妹,李纨寡婶之女。金陵十二钗副册之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李绮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64.8.23

  • 职业

    辽宁大学副教授

  • 毕业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晴雯赞李绮是水葱儿般水灵的姑娘。

贾宝玉: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如今我又长了一层学问了。除了这几个,难道还有几个不成?

红楼梦李绮王夫人:倒是我们大媳妇的两个堂妹子生得人才齐整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之谜

折叠 情榜之谜

李绮 情怡

折叠 名姓之谜

①"绮"谐音"奇"、"纹"谐音"文",暗喻《红楼梦》由奇文写成

②"绮"和"纹"皆是美丽的花纹,暗指大观园里奢华的生活和女子们美丽的青春

折叠 编辑本段 原文片段

李绮道:

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

李绮收了一句道:

凭诗祝舜尧。

李纨笑道:"这难为你猜.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探春笑问道:"可是山涛?"李纹笑道:"是。"李纨又道:"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 花'字?"李绮笑道:"恰是了。"众人道:"萤与花何干?"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一个又道:"是了,姐姐你别动,只管等着。他横竖上来。"一个又说:"上来了。"这两个是李绮邢岫烟的声儿。

宝玉道:"索性三妹妹和邢妹妹钓了我再钓。"岫烟却不答言。只见李绮道:"宝哥哥先钓罢。"说着水面上起了一个泡儿。探春道:"不必尽着让了。你看那鱼都在三妹妹那边呢,还是三妹妹快着钓罢。"李绮笑着接了钓竿儿,果然沉下去就钓了一个。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下手是李绮,便说道:"'闲看儿童捉柳花'。"众人都说好。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折叠 编辑本段 关于甄宝玉

折叠 谜1

《红楼梦》里的主人公是贾宝玉,另一个则是与贾宝玉相映衬的时隐时显的甄宝玉,这是读者与诸红学家们共知的事实。但是人们所共知的好像贾宝玉即是书中的人物,而甄宝玉却在暗衬着江南旧时的曹府的曹雪芹,除此之外,一切皆不知也不必要知道了。?

在这一问题,人们对后四十回中的第一百十五回作者笔下淡淡地出现甄宝玉与李纨之妹的奇妙婚姻组合不屑一顾,便是这一方面的说明。?

甄宝玉与甄家出现由来已早,在第二回古董商"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章中,曹雪芹便借贾雨村与冷子兴的闲聊,一边在给读者介绍贾府,一边也在介绍着甄府。?

但是这里却有一个问题,贾宝玉的言行,一举一动,贯穿着全书的始终;而甄府虽时隐时显,而甄宝玉其人却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一直未曾露脸。甄宝玉的登场是在后四十回的第一百十五回中才第一次出场的。?

甄宝玉出现之前的第一百十四回,后四十回的作者又一次起用了"古董商"程日兴,在"古董商"程日兴与贾政闲聊"贾宅"与"大观园"的诸事时,"两人正说着,门上的进来回道:'江南甄老爷来了'"(见1464页)。?

然后后四十回作者在此之后又一次贩卖"那甄老爷即是甄宝玉之父,名叫甄应嘉,表字友忠,……因前年挂误革了职,动了家产"(同上),"近来越寇猖獗,海疆一带,小民不安,派了安国公征剿贼寇。主上因我熟悉土疆,命我前去安抚"(见1465页)等等一部大"古董"。当然大"古董"还在后边的甄宝玉"一举成名"和他的奇特的婚姻组合。?

在此之后的第一百十五回,后四十回的作者在王夫人听说"甄宝玉与自己宝玉无二"(见1471页),"传话出去"(同上),"要请甄宝玉进来一见"(同上)。去的人却回来说"甄少爷在外书房同老爷说话"(同上),在这种锣鼓下,甄宝玉这个神秘人物,终于上场了。?

甄宝玉在后四十回作者笔下的形象是"原来此时贾政见甄宝玉相貌果与宝玉一样,试探他的文才,竟应对如流,甚为心敬"(同上)。当然这是贾政眼光中的形象。?

此一百十五回的回目是"惑偏私惜春惜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在此"证同类宝玉失相知"的章节里,后四十回作者安排了下面一节荒诞又不荒诞,不荒诞又荒诞的"暗渡陈仓"文字。?

且说贾宝玉见了甄宝玉,想到梦中之景,并且素知甄宝玉为人,必是和他同心,以为得了知己。因初次见面,不便造次,且又贾环贾兰在坐,只有极力夸赞说:"久仰芳名,无由亲炙,今日见面,真是谪仙一流的人物!"那甄宝玉素来也知贾宝玉的为人,今日一见,果然不差,"只是可与我共学,不可与我适道。他既和我同名同貌,也是三生石上的旧精魂了。我如今略知些道理,何不和他讲讲?但只是初见,尚不知他的心与我同不同,只好缓缓的来。"便道:"世兄的才名,弟所素知的。在世兄是数万人里头选出来最清最雅的,至于弟乃庸庸碌碌一等愚人,忝附同名,殊觉玷辱了这两个字。"?

贾宝玉听了,心想:"这个人果然同我的心一样的,但是你我都是男人,不比那女孩们清洁,怎么他拿我当作女孩儿看待起来?"便道:"世兄谬赞,实不敢当。弟至浊至愚,只不过一块顽石耳!何敢比世兄品望清高,实称此两字呢?"甄宝玉道:"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贱。虽不敢说历尽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领悟了些须。世兄是锦衣玉食,无不遂心的,必是文章经济,高出人上,所以老伯钟爱,将为席上之珍:弟所以才说尊名方称。"?

贾宝玉听这话头又近了禄蠹的旧套,想话回答。贾环见未与他说话,心中早不自在。倒是贾兰听了这话,甚觉合意,便说道:"世叔所言,固是太谦,苦论到文章经济,实在从历练中出来的,方为真才实学。在小侄年幼,虽不知文章为何物,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那膏梁文绣,比着令闻广誉,真是不啻百倍的了!"甄宝玉未及答言,贾宝玉听了兰儿的话,心里越发不合,想道:"这孩子从几时也学了这一派酸论!"便说道:"弟闻得世兄也诋尽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见解。今日弟幸会芝范,想欲领教一番超凡入圣的道理,从此可以洗净俗场,重开眼界。不意视弟为蠢物,所以将世路的话来酬应。"?

甄宝玉听说,心里晓得:"他知我少年的性情,所以疑我为假,我索性把话说明,或者与我作个知心朋友,也是好的。"便说:"世兄高论,固是真切,但弟少时也曾深恶那些旧套陈言。只是一年长似一年,家君致仕在家,懒于酬应,委弟接待,后来见过那些大人先生,尽都是显亲扬名的人;便是著书立说,无非言忠言孝,自有一番立德立言的事业,方不枉生在圣明之时,也不致负了父亲师长养育教诲之恩:所以把少时那些迂想痴情,渐渐的淘汰了些。如今尚欲访师觅友,教导愚蒙。幸会世兄,定当有以教我。适才所言,并非虚意。"?

贾宝玉愈听愈不耐烦,又不好冷淡,只得将言语支吾。幸喜里头传出话来,说:"若是外头爷们吃了饭,请甄少爷里头去坐呢。"宝玉听了,趁势便邀甄宝玉进去。?

(见1471~1473页)?

折叠 谜2

这一节文字体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贾宝玉与甄宝玉"失相知"而分道扬镳;第二个是贾兰与甄宝玉"气味相投"而结为"知交"。?

当然,对于这些文字,自来的红学家们便视贾兰为"禄蠹",自然当视贾兰与甄宝玉不屑一顾。比如说梅阁尚认为贾兰"然乳臭未脱,即谆谆然以八股为务,是于下下乘中觅立足地也……嗣是而仕途中多一热人矣,嗣是而性灵中少一韵人矣。可以救庸而不可以医俗,惜哉"(见"合评本"36页),其它一些人的看法就更不用说了。?

然而,这却并不是后四十回作者热衷仕途,而是《红楼梦》一开始便贩卖的一部大"古董"的组成部分。最起码来说,贾兰的形象在前八十回中就是按这一设计总图在展现着。?

此节文字为甄宝玉的露相,实际上,可以说此在为第一百十九回甄宝玉与贾兰"中举"的"一举成名"垫铺着轨迹。?

甄宝玉出现;甄宝玉与贾宝玉"失相知"而分道扬镳;甄宝玉与贾兰"气味相投"结为"知交";甄宝玉与贾兰同时"一举成名",这只是后四十回作者笔下甄宝玉的一个方面。??后四十回作者在"古董商"程日兴之后"荒唐"了甄宝玉与贾宝玉、贾兰一段文字后,又演绎着另一种事情。?

第一百十四回甄应嘉与贾政谈话最后一段为:?

甄应嘉道:"儿女之情,人所不免。我正有奉托老亲翁的事。昨蒙圣恩召取来京,因小儿年幼,家下乏人,将贱眷全带来京。我应钦限迅速,昼夜先行,贱眷在后缓行,到京尚需时日。弟奉旨出京,不敢久留。将来贱眷到京,少不得要到尊府,定叫小犬叩见,如何进教,遇有姻事可图之处,望乞留意为感。"? (见1465页)

折叠 谜3

这是后四十回作者首次提到甄宝玉的姻缘事情。?

在此之后,后四十回的作者在一百十五回在极淡淡的笔墨下安排了甄宝玉的婚姻组合。第一百十五回中写道:?

众人一见两个宝玉在这里,都来瞧看,说道:"真真奇事!名字同了也罢,怎么相貌身材都是一样的!亏得是我们宝玉穿孝,若是一样的衣服穿着,一时也认不出来。"内中紫鹃一时痴意发作,因想起黛玉来,心里说道:"可惜林姑娘死了!若不死时,就将那甄宝玉配了他,只怕也是愿意的。"正想着,只听得甄夫人道:"前日听得我们老爷回来说:'我们宝玉年纪也大了,求这里老爷留心一门亲事。'"王夫人正爱甄宝玉,顺口便说道:"我也想要与令郎作伐。我家有四个姑娘:那三个都不用说,死的死,嫁的嫁了。还有我们珍大侄儿的妹子,只是年纪过小几岁,恐怕难配。倒是我们大媳妇的两个堂妹子,生得人材齐正。二姑娘呢,已经许了人家;三姑娘正好与令郎为配。过一天,我给令郎作媒。但是他家的家计如今差些。"甄夫人道:"太太这话又客套了。如今我们家还有什么?只怕人家嫌我们穷罢咧。"王夫人道:"现今府上复又出了差,将来不但复旧,必是比先前更要鼎盛起来。"甄夫人笑着道:"但愿依着太太的话更好。这么着,就求太太作了保山。"?

甄宝玉听见他们说起亲事,便告辞出来,贾宝玉等只得陪着来到书房。见贾政已在那里,复又立谈几句。听见甄家的人来回甄宝玉道:"太太要走了,请爷回去罢。"于是甄宝玉告辞出来。贾政命令宝玉、环、兰相送,不提。

(见1473~1474页)?

折叠 谜4

通过第一百十五回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后四十回的作者借紫鹃之口"荒唐"林黛玉与甄宝玉的婚事;二是后四十回作者巧妙的用淡淡笔墨神不知鬼不觉的组合了甄宝玉与李绮的"良缘"。?

作为甄宝玉,按照一般社会现实中的凡夫俗子来说,甄应嘉和甄夫人拜托贾政夫妇为他们的儿子寻求一门婚事,这当然不足为怪。还有,在当众人赞许甄宝玉时,一往情痴赤诚的紫鹃傻想将林黛玉许配给甄宝玉,"只怕(林黛玉)也是愿意的",作者笔下紫鹃的傻想当然是"荒唐"不过的"荒唐"。这里有一个事实:就以现实人物而论,林黛玉既然在贾府中受到捉弄,林黛玉绝对不会在贾府中再择偶;这事若放到薛宝钗的随合和委曲求全性格上来,还差不多。?

当然后四十回作者笔下的紫鹃傻想不过傻想而已。?

不过,这仅仅是"假语村言"而已,"真事隐"部分呢?"真事隐"部分的林黛玉与甄宝玉的婚姻是否现实和甄宝玉与李绮的婚姻组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折叠 谜5

我们就撇开林黛玉与贾宝玉两个社会现实虚构人物的爱情关系而不谈,就"真事隐"部分而言,《红楼梦》的作者也不会安排林黛玉与甄宝玉结为伉俪,因为这样将会毁掉林黛玉的整个形象,它对《红楼梦》这部艺术作品来说,无疑于自杀;但《红楼梦》的作者同样也不会安排林黛玉与贾宝玉结为伉俪,因为贾宝玉姓"假",也即假宝玉只有与薛家才能结为"金玉良缘",而林黛玉进"贾宅"仅仅是去"流泪"而已。?

但是若果要撇开现实人物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关系和怕毁坏林黛玉的艺术形象的话,可以说紫鹃"荒唐"的将林黛玉许配给甄宝玉一事还确实是一个"良缘"。实际上,即贾宝玉与薛宝钗组合成的"金玉良缘"而照应出现的甄宝玉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

这实际上就是"庚辰本"第二十二回眉批的"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

我们在前边早已谈过:《红楼梦》是以"贾府"为核心的;贾府又是以"大观园"为核心的;"大观园"又是以"怡红院"、"蘅芜院"、"稻香村"、"潇湘馆"这"四大处"为核心的。而这"四大处"又形成了"稻香村"和"潇湘馆"为一方,以"怡红院"和"蘅芜院"为一方两大敌对阵垒。在这里,虽然甄宝玉并没有驻进贾府的"大观园"里,但他仍然在一个"梦中"(见第五十六回)的"大观园"里影射着"贾府"的"大观园"。这里实际上形成这么一个事实:"贾府""大观园"敌对一方的"怡红院"和"蘅芜院"的贾宝玉与薛宝钗组合成的"金玉良缘",显然在暗衬着敌对另一方"稻香村"和"潇湘馆"的李纨、林黛玉与甄宝玉组合成的另一个"木石前盟"的问题。?

当然,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正因为在《红楼梦》缩小了大天地的"大观园"里,由贾宝玉和薛宝钗为一方,以林黛玉、李纨和隐形的甄宝玉为一方,而作者又不便将林黛玉与甄宝玉组合为夫妻,林黛玉只好"泪尽而亡",而作者则在第一百十五回里用淡淡的笔墨巧妙地将李纨之妹李绮"出嫁"给了甄宝玉,这就形成了一种"变形"的"木石姻缘"。在这里,不只是李绮代替林黛玉"出嫁"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李绮代替李纨母子与甄宝玉组合的问题。?

折叠 谜6

李纨、贾兰母子,李纨在为"守中""承志",在为"贾珠""守寡",在为抚养"贾珠"遗孤贾兰呕心沥血;贾兰在"大观园"里"持戈跃马,公然逐鹿";李纨母子在《红楼梦》中以"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的"到头谁似一盆兰"而告终。这些问题我在本书的第七章中的《李纨在红楼梦中的特殊地位》中已经讨论过。还有我在此书第三章《书箱》中通过箱盖正面所画的"石"、"兰"的研究后,申述过的《红楼梦》的核心问题乃是一种"石头"和"兰花"的关系。这些问题正好反映在后四十回的第一百十四回和第一百十五回里。?

可以说,《红楼梦》后四十回第一百十四回中贾兰与甄宝玉结为"知交",第一百十五回里李纨之妹李绮许与甄宝玉为婚这种组合,它不是后四十回作者的独特安排,这是第五回图册中早已定好的东西,它是《红楼梦》图册及曲子的归束。

甄宝玉与李绮的组合,这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红楼梦》全书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贯穿《红楼梦》全书的大动脉。?

折叠 编辑本段 批语

甲戌侧批: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甲戌侧批:未出李纨,先伏下李纹、李绮。】

折叠 编辑本段 红楼梦新续片段1

第八十八回

------------------争古画赵妾难亲女 捉迷藏李绮落清池

只见李绮正在对他拍手儿笑,又离得最近,便一头向她追去。孪绮冷不防,见宝玉来了,急得扭头便跑。李纹、湘云、岫烟都在一旁拍手,叫宝玉来追,宝玉全置之不顾。李绮急了,只顾向前急奔,眼看奔到水边,宝玉连忙收住脚,大声呼叫:"妹妹怏快止步,我不追了。" 这地形原本是长长的斜坡地,下面便是水池。李绮哪里还能止住,待要收住脚站稳时,已经掉进了水里。急得水榭上平儿、李纹等人都大叫起来。宝玉便要脱衣下水去救。平儿连忙大声呼叫止他,道;"别去]驾娘们已经驾船去救了!" 原来藕香榭这里停着船的。几个驾娘见姑娘们和宝玉在亭榭上玩耍取乐,都驾着船在下面观看。猛然见牵绮急奔过来,宝玉在后面紧迫,都连忙呼叫:"不要跑了!"谁知李绮已止不住,跌进水里,驾娘们连忙去救,一时己救了起来。 李绮不过喝了两口水,脸儿有些发白,浑身淋漓。平儿忙叫人用竹椅,将李绮抬到惜春住地。 此时李纨已闻讯赶来,见惜春、平儿、李纹、岫烟诸人都在用热水给她暖和身子,又熬了姜汤来与她喝,已换过衣服,方放下了心,叫素云将拿来的干净衣服与她换上,又再穿上大毛衣服,方说道:"我说你要淘出事故来吧,总不肯听,如今怎么样了?"李绮答道;"已经暖和了。我原想到水晶宫去玩玩的,还没走到大门,就被她们拉了回来。"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第九十二回

-------------------泛莲舟巧做莲花诗 布渔船偶咏渔舟曲

这时李纨也出来了,见他两个那模样儿,先笑了起来,因劝着说道:"你两个在一块儿就要淘出事故儿来。快下来吧!要吃时,抬上两箩筐来,只怕你两个吃不完兜着走呢!"湘云笑道:"倒是抬进来的,哪怕堆成山,咱们也不想吃它。尝尝树枝儿上挂着的,咱们亲手摘来的,才另有一番滋味儿!"

此时李纹、李绮也动手去摘。李纨终怕宝玉一时不慎,摔下来,好容易哄下来了。素云、碧月已打来热水,请他们四人净手洗脸。又有丫头用红玛瑙果盘盛了果子,洗净了再盛了来。 湘云不待分说,挽起袖子,拿起枇杷剥皮儿便吃。宝玉这里也吃着说道:"果然味儿香甜,不信你吃这个。"因剥了皮递一个给探春。湘云边吃边说道:"大嫂子和纹、绮二妹妹,还不过来尝尝!这枇把比外头买来的香甜多子。"李纨道:"我不喜欢吃果子,她两个每天摘来吃的,只怕早吃腻了。"李纹、李绮都笑起来,也动手剥着,或自己吃,或剥了给探春、湘云。

小船已来到萝港,蓼溆一带…只见两行垂柳,遮天蔽日,清波荡荡,红花袅袅,众人道:"这里景致倒好,反没有诗么?"李绮道:"我做了一首七绝。"宝玉道:"好妹妹,快念出来听听。"李绮念道;

皎境移来照玉容,红巾梳罢五更风。

百花粉黛无颜色,爱它芳姿自不同。

众人都诧异道:"果然做出了好的,'红巾梳罢五更风',亏她怎么想得出来。"李绮道:"我看见荷花苞儿快开放了,那微风一吹,垂柳拂在它的头上,就想到像姑娘在梳头了。"李纨笑道:"什么好的,不过偶然得了一句,便说嘴了。前面姐姐们做的,才真是好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忠臣良将都被贾宝玉骂死了,你们还在指望兰桂齐芳
红楼梦:诡异凄凉的中秋夜宴,预示贾府抄家日期和林黛玉魂归时间
【红楼札记】有情还似无情 红楼梦人物塑造的哲学思辨艺术 周会涛
《红楼梦》结局侥幸的几人,都有个共同点,最幸运者是一国太后
元迎探惜与“宝玉”的关系
红楼解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