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白萝卜同食相克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怪论

  

  在前些天,有篇《健康饮食:错误搭配吃出健康风险》的文章中有这样的叙述:“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但红(胡)萝卜中却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它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一旦红白萝卜配合,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就会丧失殆尽。不仅如此,在与含维生素C的蔬菜配合烹调时,红萝卜都充当了破坏者的角色”。如此说来,吃萝卜也要受限制了,原因是品种不同,胡萝卜是白萝卜的天敌,为了不让它们相互残杀,各色萝卜要分开吃。真累!更是无稽之谈!下面我就说一说维生素C和维生素C的分解酵素的问题。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是植物中的必需营养素,也是植物中组成成分之一。所以,在植物性食物中多数都含有维生素C,有些食物因储藏、加工等原因不存在维生素C,如面粉、豆制品、大米等食物。但在新鲜的植物性食物中,如蔬菜水果,都含有维生素C,只是含量不同罢了。

  在植物体内,有合成维生素C的机制和材料,如我们已经知道的GDP-L-半乳糖磷酸化酶,这种酶能在植物中产生维生素C。植物中有合成维生素C的机制,就必须有约束维生素C无限制合成的机制,这就是植物中为什么既存在维生素C,又存在维生素C分解酵素的原因,这样才能达到营养物质的平衡。这就如同我们人体一样,有促进钙吸收的机制,也要有阻止钙吸收的机制;有制造红血球的机制,还必须有制约红血球产生的机制;有合成蛋白质的机制,还要有分解蛋白质的机制。这是起码的生物学知识,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同样也包括植物。也就是说,所有含维生素C的植物中必有维生素C分解酶。

  红萝卜中含维生素C因产地不同分别为12~40毫克,白萝卜含维生素C因产地不同分别为16~26毫克,以北京为例,白萝卜含维生素C为17毫克,红萝卜含维生素C同样也是17毫克;如果是胡萝卜,因产地不同含维生素C分别为7~32毫克。从以上数据来看,各种萝卜中维生素C的含量相差不大,并不像《健康饮食:错误搭配吃出健康风险》文章所说的那样,“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但红萝卜中却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实际上,红萝卜也好,白萝卜也罢,它们既含有维生素C,也含有维生素C分解酵素,并非白萝卜含维生素C,红(胡)萝卜含维生素C分解酵素。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一种萝卜中既有维生素C,又有维生素C分解酵素,那维生素C还能存在吗?不是被自身的分解酵素给破坏了吗?问得不错,维生素C和维生素C分解酵素均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内,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合成维生素C,另一方面要不停地分解维生素C。如同我们人体,每天都需要蛋白质,在体内不停地分解蛋白质,同时,又在不停地合成蛋白质。关键是所有生物内的合成与分解并不在一个位置,吸收与排泄也不在一起。这也是最为简单生物知识,也是最为一般的道理,维生素C与维生素C分解酵素在细胞的不同位置,就如我们吸收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道,而排泄废物在大肠端口,分解蛋白质主要在肠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则是在细胞内。这些本来是不应该混淆的,可是热衷于食物相克的人恰恰将其混为一谈。

  假如正像食物相克所说的那样,维生素C与维生素C分解酵素相遇了,也应该是在植物细胞遭到破坏之后发生的,当植物细胞被破坏之后,维生素C不用分解酵素就已经被空气、加热等因素破坏了。再者说,维生素C分解酵素非常怕热,在炒菜过程中,它们已经失去活性,又怎么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呢?因此,所谓白萝卜与红(胡)萝卜不能一起吃的相克理论根本站不住脚,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想像出来的怪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吃萝卜夏吃姜
红萝卜汁的营养价值及做法
与胡萝卜相克的食物
十二种有毒家常菜(6)
每日科普|原来胡萝卜真的不是萝卜
冬天四种萝卜换着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