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
敛巧饭是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流传下来的古老风俗,即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左右,是这个全村及周边村民共同参加的一个欢聚庆祝活动。自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821年)建村时起,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2008年6月,敛巧饭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有一年,在北京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村里年景不好,村民们去种地,可仅有的几棵种子却掉到了山上的石缝中,几只山雀飞来,帮助乡亲们将种子衔了出来并放在了他们的脚下,然后就飞走了。
     乡亲们感动万分,对山雀说:感谢诸位神雀相助,来年种出粮食,即使我们不吃,也要先敬奉于你们……于是,杨树底下村民们“敛巧饭”前总会先有“扬食敬鸟”的仪式。杨树底下村做“敛巧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正月十六这一天,由村里的小姑娘自发地拿着从各家各户敛来的米和菜等,从几条胡同陆陆续续汇聚到这里。人们支锅做饭。熬一锅粥、炖一锅菜,在熬粥的锅里放一跟针和顶针儿或是一枚硬币。做好后大家围坐一起吃,碗里如果有顶针儿就表示心灵、有针线就代表手巧、有硬币就象征财富。大家在吃饭的同时畅谈过去一年丰收的美景,设想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锅饭的香味整个做饭的院子覆盖得严严实实的。每个人的身上,沾满了敛巧饭的香味,脸上也成了大花脸,人们你望着他笑,他望着你笑。听说到了傍晚的时候,还有上百只麻雀,落在杨树底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真美。
      敛巧饭做的时候,猪是当天杀的,煮饭烧菜都是大柴锅台,揉得干湿均匀,用大白菜烧烧,把一张一张的豆粉条用刀在上面划几条道道,然后放在锅里烧,很快就做成了一碗碗张敛巧饭。敛巧饭吃在嘴里很香。吃过敛巧饭有一种朴实的浓情厚意。杨树底下村的乡亲的素朴与友善,与深厚感情。通过敛巧饭的形式,呈现给我们一个中华民族自古奉行邻里关系,细细想来,这邻里关系就是一种关爱,用“关爱”来传递真情传递温暖,我觉得更让人回味。
      这种心贴心的交流,犹如一股春风。邻居交往,不仅吹开了人们的心扉,同时邻居对精神上也是一种勉励和鼓舞。它不是讨好,不是恭维,而是一种爱的自然流露。这种自然地流露更让这份礼物备感贴心与亲切,也更有意义。身为临染的一员,我为临染有这样细致入微邻居团队而深感自豪。相信人们会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里,受用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杨崖集有个村民传承文化能不能申遗?
村民1300°高温练就“失传绝活”,或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树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鹤舞
走近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曼掌文化农庄……
黄骅吊炉烧饼,都吃过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