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
 
 

简 介 
  英文名  Rice akagare 
  异名  铁锈稻;俗称熬苗、坐棵。
  病原  生理性病害。
  危害  水稻孕穗后可恢复生长,为害减轻。发病稻株并发胡麻斑病,加重为害,延迟水稻生育期,严重时减产30%以上。
  水稻产区。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1)根系:根系呈深褐色,夹有黑根。以后枯死,拔起病株可见根部老化、赤褐色,软绵状无弹性,有的变黑、腐烂,白根极少。
  (2)叶片:上部叶片挺直与茎夹角较小,病株嫩叶通常呈深绿或暗绿色。稻株进入分蘖期后,老叶上呈现褐色小点或短条斑,边缘不明显,并自叶尖沿叶缘向下出现焦枯,到分蘖盛期则在叶片上出现碎屑状褐点,进一步发展则成不规则形,以后斑点增多、扩大,叶片多由叶尖向叶基部逐渐变黄褐色枯死,发病重时,远望全田稻叶如火烧焦状。病株多从下部叶片呈现症状,逐渐向上叶发展,但新叶往往保持绿色。叶鞘发病和叶片相似,产生赤褐色至污褐色小斑点。
  (3)全株:受害植物矮小,分蘖少而小。
  发病原因多种因素综合造成,以缺钾和土壤环境不良为主要因素,在土质黏重、排水不良、耕作层糊烂的稻田,以及山区冷浸田往往发病重,主要是由于这些土壤透性差,还原势强,加之多施用含硫酸根离子的化肥,在深水缺氧情况下,硫酸根还原为硫化氢,以及施用绿肥和未腐熟厩肥、堆肥,分解而产生的乙酸、丁酸等有机酸含量增加,使稻根部呼吸受阻,影响对钾、氮、磷的吸收,特别是对钾的吸收受阻,因而稻株内的钾氮比率降低,容易发生赤枯病。
  另外,耕作层浅薄的沙土田、漏水田和红黄壤水田,由于这泥水田本身有效钾含量就少,又易流失,尤其是水稻插后遇气温骤降,持续时间较长或突遇高温,引起水稻生理失调,发病就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 
    改良土壤结构,增施钾肥。对土壤结构不良的稻田应不断增加腐熟的有机质肥料。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或采取水旱轮作,提高土壤通透性能。
  早稻移栽后要浅水勤灌、适时烤田,稻田发病后,应立即排水中耕,促进通气良好,以利于新根生长。
  可根据发病情况施用草木灰3份和石灰1份混和灰,450~750千克/hm2,或鸡鸭粪300~600千克/hm2,同时结合中耕晒田提高土温,加速有机质分解,排除土壤中有害物质,促进新根生长,可使稻苗恢复正常生长。施用15千克/hm2硫酸锌做底肥,效果最佳。也可用15千克/hm2硫酸锌做追肥。也可用5%浓度肥液进行叶面喷雾,见效快。如发病重时可与追肥同时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姚县水稻常见缺素症状
水稻这三种最容易混淆
水稻施肥32问(二)
单季晚稻高产搁田技术
水稻缺锌诊断要点及防治 ·|
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示范与推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