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瓜蔓枯病
简介
英文名Watermelongummystemblight
异名西瓜黑腐病;俗称流黄水病。。
病原瓜类球腔菌Mycosphaerellamelonis(Pass.)Chiuet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西瓜壳二孢AscochytacitrullinaSmit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多种葫芦科植物。
危害主要病害。发病率25%~40%,重发田块病株率高达60%,严重威胁着西瓜的高产、稳产。
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引起叶片、蔓枯死和果实腐烂。
(1)子叶: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
(2)幼苗茎部:初现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并可环绕幼茎,引起幼苗枯萎死亡。
(3)茎蔓基部分支处:病斑初为水渍状,表皮淡黄色,后变灰色到深灰色,其上密生小黑粒点,随病势发展病部渐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表皮纵裂脱落。潮湿时表皮腐烂,露出维管束,呈麻丝状;茎节部也易受害,产生黄白色病斑,潮湿时软化、变黑,后密生小黑粒点,流出胶状物质。
(4)叶柄:发病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表面粗糙,有小黑粒点,下雨后病部腐烂,易折断。
(5)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后期产生小黑粒点,病斑易干枯破碎。
(6)果实:初呈油渍状小斑点,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表面干裂,内部木栓化,常呈星裂状,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此病不为害根部和维管束,病斑上产生大量小黑粒点及分泌琥珀色胶质物为特征,可与炭疽病、枯萎病、疫病相区分。
病原物
分生孢子器聚生,球形,直径68.25~156微米,淡褐色;器孢子圆柱形,无色,正直,初为单胞,后生一隔膜,大小(6.13~17.15)微米×(2.94~4.9)微米。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座随植物病残组织在地表、土壤及附着在架材上越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借风、雨和浇水传播蔓延,可直接侵染或从伤口侵入。
发生因素
(1)环境:此病发生为害程度与温度、湿度和栽培管理技术关系密切。在10~34℃范围内,病原的潜育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易发病。多雨的年份发病快流行迅速,发病后7~10天可以毁园,造成惨重损失。
(2)栽培:瓜类连作,地势低洼,雨后积水,缺肥和生长较弱,西瓜发病重,病情发展快。温室和大棚栽培,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最好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3轮作,并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种植。②同时选用抗耐病品种。③施足基肥,基肥以饼肥,优质复合肥为主,平衡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雨季清沟沥,以利排水降湿。结瓜期适当追肥,防止脱肥早衰。④植株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收获后彻底清理瓜园病残株及其地边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①用36%三唑酮·多悬浮剂100倍液浸种30分钟,晾干后直播。②用种子重量的0.5%的37%抗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③移栽前3~5天用三唑铜·多悬浮剂500倍液带药移栽。④发病初期喷36%三唑酮·多悬浮剂1.5千克/公顷加水750千克,或20%丙硫·多菌灵2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750~1200克/公顷,或57.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轻发病田1次即可,重病田2~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病害 | 西瓜蔓枯病各部位发病症状图谱来了
西瓜真菌性病害的鉴别(完全版)
图文并茂,全方位了解西瓜蔓枯病!
西瓜蔓枯病高效防治用药效果好这样做
8张西瓜高清晰病害图谱
西瓜蔓枯病导致叶茎枯死果长斑,了解发病规律,5条措施有效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