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肖文飞的书法趣谈丨古今之辨

上期内容: 肖文飞的书法趣谈丨古今之辨——九宫格与米字格背后的奥秘(上)

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

斜 面 宽 结

斜画宽结,开始走向楷书的自觉。特点是横画普通开始左低右高,体式横宽上扬,笔画呢,开始逐渐脱离隶书的痕迹而走向成熟。

斜画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楷书体式平直的倾向,使楷书在去隶书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宽,可以说是成为楷书与隶书联系的最后一个纽带。

典型的如钟繇的《贺捷表》,已经有横画往右上倾斜的特征,但字内结构还是比较宽博,没有明显的中心聚拢点,有古意。

类似的还有《爨龙颜碑》、《刘怀民墓志》等。

斜 面 紧 结

接下来是斜画紧结,是脱尽隶意的、比较典型成熟的楷书结构体式。

用笔上脱尽隶书的遗意,结构上,将横向的笔画变短,纵向的笔画引长。

也就说它开始从隶书左右横向的开张,转到纵向的拉长,横宽变纵敛,变宽博疏朗为紧结交错。

比如王羲之的《乐毅论》,北魏的《元桢墓志》、《始平公造像》、《张猛龙》等等,都属于此种体势。

唐代楷书高度成熟之后,在帖学流行的一千年里,由于缺少隶书魏碑等其他书体的滋养冲击,楷书的继承和创新都是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进行,尤其是在结构方面,斜画紧结几乎一统天下,楷书式微与此大有关系。

搬砖活动到此结束!

总结一下,从隶书演变到楷书,结构上总体经历了从平到斜、从宽到紧、从横到纵的变化,而字的重心也开始从低到高,完成了从“古”到“今”、从“拙”到“秀”的转换。

比较一下《谷朗碑》的“其”和欧阳询的“其”,《好大王碑》的 “家”和柳公权的“家”,《泰山金刚经》里的“菩萨”和赵孟頫所写的 “菩萨”。

唐前唐后,“古”与“今”、“拙”与“秀”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从审美风格上来说,总体上,唐以前,是偏于男性的艺术;唐以后,是偏于女性的艺术!

重新回到九宫格和米字格。

二者虽然是简单的两种习字格式,却对应了书法当中两种非常重要的结字方式。

九宫格横平竖直,均匀布局,没有明显的中心收拢点,对应着平画宽结,更靠近唐以前的结构,承接着隶书的传统,宽博有古意,体现的是一种“古质”。

颜真卿的字继承了汉隶的结构传统,趋于平宽,取方整之势,而且重心下坠,偏拙,所以与九宫格非常匹配。

米字格出现斜线,有明显的中心聚拢点,对应着斜画紧结,开启的是唐以后的书法结构,体现的是一种“今妍”。

欧阳询的字,斜画紧结,取狭长之势,而且重心上移,偏秀,与米字格再合适不过!

所以,把颜真卿装进米字格,把欧阳询装进九宫格,那就是典型的拉郎配了!

颜真卿与欧阳询,一个承前,一个启后,虽同处唐代,同样有着“古”与“今”的差别!

当然,“古”与“今”,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也是相对的。

我们看王羲之的楷书,有斜画紧结的趋势,但与后来如欧阳询这类典型斜画紧结的楷书相比,还是有不少距离,也就是说,王羲之楷书平宽趋势的特征还是相对明显,所以相对于欧阳询,王羲之还是“古”。

我们可以把对比的时间段再拉近点,比如把王羲之与王献之相比,那么王羲之“古”,王献之“今”;如果把王羲之与钟繇相比,钟繇 “古”,而王羲之又是“今”了。

比较一下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钟重心低,横画较平,字形方扁;王羲之,重心开始抬高,横划右上斜超过钟繇,字形开始拉长;到王献之,重心更高,横划更斜,字形更狭长。

所以,钟、大王、小王,“古”、“今”之别是非常明显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钟繇小楷的原因,高古!

“古”与“今”、“拙”与“秀”代表着不同的审美趣味。

风格不做高下判断,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学术背景,导致了审美趣味的差异,每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性作出判断选择。

但是,当对风格作出判断选择之后,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选择与之匹配的结构形式。

比如说,有很多人喜欢钟繇小楷。

为什么喜欢?

不知道,我就是喜欢!

这就属于撞大运了。

当你明白了背后的道理,有意识地去主动追求,成功的概率要比撞大运大得多得多!

在结构方面,唐以后,斜画紧结几乎一统天下,但还是有少数天才式人物,能穿透唐楷这座高峰的云雾,直入唐以前书法的堂奥,得平、得宽,或二者兼具,比如,王宠、黄道周、八大山人、伊秉绶、傅山等。

在前人对书法源流清晰梳理的前提之下,以及在大量拥有书法资料的基础上,当代书法人对唐以前平宽结构也有主动追求,从而拉开了与时人的距离,呈现一种难得的古意,如中青年一代的曾翔、刘彦湖、何国门等。

平、宽、横与斜、紧、纵,六字道尽了中国书法结构的奥秘!

此后,所有的结构变化只不过都是在其中打转转而已!

至此,书法结构之事毕矣!

希望读者多点下关注、转发、收藏、点赞、理性讨论,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杖藜讲坛(五):献之不及羲之,就像羲之不及钟繇?
先学隶书还是楷书,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
10种必须临的帖(入门级)(提高级)
草书行书没有刻意笔法——能不能不把笔法神秘化呢?
《书谱》解读01
集王羲之书法行书“雅集古今”读帖引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