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苹果手机买东西会贵一些?


近日,一位微博用户就同一服务在iPhone和Android上出现价格歧视提出了质疑,从而引发了一轮对Apple收入分成的讨论。

这名网友在微博中吐槽说:“iPhone简直是商业交易的寄生虫,没见过支付通道高达30%的,用iPhone手机上的软件购买、支付,就多出30%。”并以朋友的一段经历描述了苹果手机购买视频网站会员、滴滴打车等服务都贵于安卓手机。

随后,他又转发自己微博补充道,还有知乎问答,38元的提问咨询费,通过iPhone回答的话,到手却只有25元。

一时间,该条微博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不到6个小时就已经有5000+的转发量。

目前,原博主已将这两条微博删除。

网友集体大吐槽:“大数据杀熟”“价格歧视”

说到这里,靠谱君不仅想到了最近比较热的一个话题--“大数据杀熟”,近期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经常使用的账号和同事不经常使用的账号在订购相同酒店时,价格差距近50%。

甚至有网友吐槽说:5个人买10张票,却有三种价格!平时不怎么买电影票的人,买的是最便宜的,而会员等级最高的反而票价最贵!

这......不符合常理啊?照理说,一般不是会员等级越高,就越优惠的吗?看来利用大数据“杀熟”是真的要普及了?

另外,有网友发现在苹果端爱奇艺视频上的会员价格比安卓端爱奇艺视频会员价格贵了不少钱。

▲苹果端:

▼安卓端:

连续包年价格相差:40元;连续包月价格相差:13元。

同样的,在优酷会员上的付费会员因为不同的系统也有着价格差异。

▲苹果端:

▼安卓端:

连续包年价格相差:30元;连续包月价格相差:4元。

看了这么多网友的吐槽后,每天都在消费数字应用与服务的你,是不是也没有弄明白为应用付费的钱,最终都流向了哪里呢?

网友:不是所有在iPhone上的购买行为都要被分成

针对苹果和安卓的质疑,有网友表示其本质上是博主混淆了App Store支付和第三方支付,误以为滴滴打车的费用是通过Apple收取从而要进行分成,并猜想滴滴打车将这部分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打车费用过高。实际上滴滴打车的费用由第三方支付进行,Apple也明确第三方支付不属于应用内购买,因此不会收入分成。至于为何同事的打车费用比自己的要高,可能另有原因。

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可以用来明确在iPhone上进行的购买行为不会被 Apple分成,那就是看资金有没有经过Apple之手。

如果是Apple定义的“应用内购买”,在进行付款时应用会调用App Store购买接口,这些消费统统都有Apple参与分成。

App Store购买接口

分成费用的成本由谁承担?关于分成费用的成本由谁承担?不同的服务提供商有不同的方案,有的自行包揽了Apple分成的费用,也就是说不管是在iPhone上购买还是Android平台、甚至在网页版上,这些内容或服务的价格大体相当。例如微博会员、QQ音乐绿钻等,在几个平台商的定价基本一致。

微博会员和QQ音乐绿钻在各平台的定价

当然也存在一些开发商将这部分成本分摊给用户,在iOS平台上收取更高的费用。

不过这些服务在多个平台上可以通用,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在非App Store的低价平台上购买服务,然后在iOS上享受付费服务。

比如国内视频服务爱奇艺,在网页端、iOS端、Android端就进行了定价差别对待。iOS端的购买价格明显就要比网页端和Android端高出不少。

爱奇艺会员在各平台的定价

苹果用户如何不被坑?

1、不在iOS的APP内买会员或者充值

2、如果要买会员和充值,直接使用安卓,如果手上没有安卓手机,请去电脑的网页版,如果没有电脑,又只有IOS手机怎么办?请直接使用第三方的浏览器登陆该网站购买

3、在双11这种打折季买完一年的会员

靠谱君同时也希望各大平台多点良心,少点套路,也切莫用“大数据杀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选择苹果手机
10年了,我为什么仍然爱iPhone
谷歌推出安卓手机保护工具以防止恶意APP窃取个人信息
iPhone寿命为什么长过安卓?
用习惯iPhone的人为什么不用安卓?这几个原因中枪了
雷科技众测丨这六位用户找到了转投iOS的理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