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江南首富沈万三
沈万三何许人也,元末明初之江南首富也。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事业的大发展,江苏第一水乡古镇——周庄的声名鹊起。沈氏不但成了周庄的明星、名牌,而且他和明代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的相互关系,再次为世人所关注。
  沈万三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事迹,在有明一代,被不少文人炒得沸沸扬扬,多属荒诞无稽传闻。真实情况是,他原名沈万三,又名富,《明史》马皇后传记成“秀”,字仲荣。祖籍浙江湖州南浔,后徙居江苏昆山周庄。沈万三善于理财,拥有“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富可敌国”,仅在朱元璋时代的应天,现在的南京城,就有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屋一列为一楹),酒楼四座,沈大官人,名满京城。
  从现有记载看,沈万三在什么时候和朱元璋搭上关系,不十分清楚。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时,曾向朱元璋大献殷勤:送上现已无法确证为何物的的龙角一付,黄金两百斤,白银两千锭,带骑甲士十人。
  不久,又出巨资帮助朱元璋,修筑南京城洪武门到水西门一段,约占三分之一的城墙。南京围城之大,可称世界之最,周长达三十三点六公里,城墙最高处达二十多米,两辆大卡车对开毫无问题,巍峨之状可见一斑。城墙砖全是特制的,长、宽、高均有严格尺寸,每砖重约四十公斤。砖墙的粘合材料,都是用糯米、蛋清与石灰拌和而成。这是完全可信的,本人在大跃进中,曾参与成都南城墙的拆除劳动,其粘合材料中的糯米粒还清晰可见。南京的城墙,虽然是用原始材料建成,它的坚固性,绝不比某些现代建筑逊色。经过六百多年的风吹雨打,除了战争和其他人为破坏外,而今仍然屹立完好。
  沈万三修了十几公里城墙,费资多少,史无确切数字,如按今天的货币计算,毛估估,没有若干亿,恐怕是不行的。已经大出风头的沈大款,余兴未尽,还想再露露脸,又向朱元璋提出,要出钱犒赏军队,这次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去了,不但祸及自己,还殃及儿孙。
  猜忌成性、残忍成性、满脑子充满“皇权神授”、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朱元璋,立刻“龙”颜大怒,你一个小小商人,出钱修筑京都城垣,已有僭越之嫌,还要拿钱赏军,岂不是要和我朱元璋平起平坐了吗?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一个“杀”字随口而出,据说还有“尽诛周庄居者”之意。好在当时,宽宏大量的马皇后出面劝阻,沈氏才免一刀之苦,充军云南戍所,客死异乡。同时,株连二女婿余十舍,被流放福建潮州,又有庄人徐民望进京哀告,庄人才免于难。
  事情并没有了结,过了十三年,灾难又落到沈万三的两个孙子头上,借口田赋问题,朱元璋又把沈氏传人捉进大牢,其中一人很快瘐死狱中。再过十二年,在朱元璋临死前,再借口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犯事,不但把顾家满门七十八口丢进监牢,又连坐沈氏后代六人,其中包括沈万三的曾孙沈德全。这一干人,不是被杀头,就是被流放,几乎无一幸免。从此,沈氏一门完全败落了。
  朱元璋如此狠心对待沈万三及其后人,绝不是偶然的。这位小和尚出身的明代开国皇帝,曾长期生活在不务正业的社会底层,饱受民族的、阶级的、经济的种种压迫,对现实充满仇恨和破坏的欲望,经过反元斗争的洗礼,养成一付“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兼而有之”的畸形性格。当他一旦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又感到你可能危及他的安全底线时,他的盗贼之性就会大暴发,就会大开杀戒,不但杀一般的富人地主、文人学士,也杀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铁哥们。封建帝王的专横性、残忍性,在朱元璋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先后炮制了许多冤假错案,杀人十余万。仅大丞相胡惟庸案,就连坐诛杀三万余人。他明确宣示过的开国文臣第一功臣、大总管、公主翁爹、七十七岁高龄的李善长,也难逃一死的厄运。又如大将军蓝玉案,蓝玉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将元军主力消灭殆尽,又将元军残部赶到大漠以北,是一位出色的元帅,还是儿媳蜀王妃的父亲,被加上谋图不轨的罪名,剥皮揎草,传示各省,全案株连杀害一万五千多人。其他个案,如曾为朱元璋坚守南昌七十五天,力抗朱元璋的死敌陈友谅,义子亲侄朱文正,也以亲近儒生,心存怨望,被鞭打致死。亲外甥李文忠,也曾立下汗马功劳,仅因左右多读文人,且礼贤下士,就被毒死。开国武将第一功臣徐达,长女、次女皆是朱元璋的儿媳,一为文皇后,一为代王妃,功高震主,遭到怀疑,不幸生背疽,据说此病忌吃蒸鹅,朱元璋却特赐蒸鹅,徐达流着眼泪,当着来人吃下蒸鹅。数日后,一命呜乎哀哉。
  读史书,常掩卷沉思叹息,不仅明代的众多皇帝,不把臣民当人看待,动不动就杀戮、鞭笞。一部二十五史上的帝王,绝大多数,何尝不是如此这般。在近代中国,虽经许多仁人志士,不遗余力地向封建主义作了长期的斗争,但封建主义却仍然像一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游荡,时刻在阻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难怪总有一些有远有见卓识的人,不断大声疾呼,不要忽视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的侵蚀和破坏,批判抵制封建主义,应是二十一世纪思想战线上的主要任务之一。
  朱元璋对其勋旧至亲,杀起来毫不手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惩罚狂。哪里会因为你沈万三出了一些银子,替他修城墙,就会让你和他平起平坐,再替他犒赏军队,掩盖他朱元璋皇帝的光辉形象。精明能干善于理财的沈万三,真是昏了头,不但自己倒霉找苦吃,也害了后代子孙。
  根据史学家研究,沈氏的祖上,是以农耕养殖为主业,到了沈万三手上,却以经商为主业,而且主要是从事海外贸易。元末明初的东南沿海,商业经济相当发达,从事丝绸、陶瓷、粮食和其他手工业品贸易的商人,云集于江苏、浙江一带,沈万三是这帮商人中的佼佼者。他比一般商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他的老根据地周庄,地处白蚬湖、淀山湖、南湖、阳澄湖的环抱之中,是典型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水路交通四通八达,内可通航国内沿海、沿江,外可直通外洋。再加上江河湖泊的阻隔,频繁发生的兵灾战乱,很少波及周庄。商业活动顺利时,就大发展、大赚钱,遇到大的麻烦和阻挠,就退回根据地,待时而再动。看来沈氏的巨大钱财,主要是靠经商的利润积累,而不是靠地租剥削。
  沈万三似乎是一个读书不多,没有多少封建文化素养,不懂得多少封建行为规范的商人,倒像有了一点朦胧的、不自觉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意识,想通过金钱的力量,通过花钱的手段,实现与皇帝比肩的梦想。结果是招致灭顶之灾,成为一个极富特色的历史性悲剧人物。
  六百年后,沈万三又时来运转,只要是走进而今的周庄,就会感到沈万三无处不在,成了周庄的大明星、大品牌。
  吃的有浓汤赤酱、香气扑鼻、不腻而爽口的“万三蹄膀”,简直可以和名满全国的,四川眉山的“东坡肘子”相媲美。传说它是当年沈万三,大宴宾客时的当家菜。又如那些用花生、核桃、芝麻、薄荷、椒盐等做原料,烘烤制成的各色糕点,一律命名为“万三糕”。再如那上好的玉液琼浆,统统贴上鲜艳夺目的“万三宴酒”标签,凡此种种。
  就连那座由他的子孙创建,经过后人修葺的水乡典型建筑——“沈厅”,也归在沈万三的大名下。那片波光粼粼的宽阔水域,也被说成是沈万三当年埋藏金银珠宝的地方,而今取个雅号叫“银子浜”。
  在周庄人的心目中,那位先贤乡亲,是个善于经商理财,精通生意经,拥有家资万万,交流十分广泛的大富豪。主基调是夸耀和赞许,对其悲惨遭遇,很少谈论议及。人们感兴趣的是沈万三如何走商品之路,如何搞外洋贸易,如何高速发家致富,一切都被异化和理想化了。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我们今天,也在大力发展经济,提倡搞活流通领域,提倡人人发家致富,大环境、小环境,都容易激发人们的遐想和共鸣。后人对前人、今人对古人的评说与吸取,总会打上时代烙印的,这也许是一条人文真理。
  如果通过理性思考,再用感性的话来说,沈万三是生不逢时,生不走运。在封建社会,伴君如伴虎。政治上无知的沈万三,把自己和子孙,送进残忍的虎口之中去了。如果他生在当代社会,有那等理财经商本领,又愿意在发家后,大把大把向社会捐赠,不但会受到群众好评、政府鼓励,说不定会被举荐当商会主席,或政协委员,或人民代表,或在哪几座高标准建筑物上,镶嵌“沈万三”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一顶开明商人的桂冠是少不了的。
  时代不同,命运不同。悲乎,喜乎,谁能说得清楚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万三:最会赚钱的商人
沈万三告诉我们首富是依靠国家炼成的,越界后果严重
他是明初首富,但是却当着皇帝的面装逼,结果被流放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出面说了1句话,沈万三得以捡回一条命
明朝首富沈万三的教训与启迪
明朝首富沈万三,花大钱帮朱元璋修城墙养军队,为何却被满门抄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