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的城南旧“语”

“龙盘虎踞山如画”的南京城有看不全的旖旎景致,说不完的风土人情,更有道不尽的古今故事。若要撷取最有代表性的一处来讲讲,那得是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老城南了。那些过往的城南人、城南事宛若六朝烟云,似乎已无从寻觅。时光往往会冲淡一个人的记忆,但幸运的是人们又用语言文字将其化为永恒。下面,我们一起来纵观古今故事,品味诗词熟语,话说南京人情。

  大凡读过书的中国人都听闻过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王谢”就是曾在乌衣巷居住过的两位非常有名的世族大家代表人物——王导、谢安。王谢家族,曾先后成为东晋政权的支柱,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颇多佳话和精彩典故。譬如,王氏家族的王羲之,年轻时率性洒脱、不拘小节。传说,当时的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挑选一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适婚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我行我素地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郗鉴笑着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啊。”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这个“坦腹东床”的年轻人。之后,人们开始用“东床快婿”一词来指佳婿。

  不过,一代书法大家的名气可不是凭借一段选婿佳话成就的。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行书的王羲之,书法流畅,创造出21个“之”字,各具神态,无一雷同;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王羲之的笔法秀逸又不失遒健。

  相传,他在木板上写字,木工雕刻时,发现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这就是“入木三分”这个成语的来源。

  王、谢两大家族无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显赫的世家大族。

  然而,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富贵荣华、煊赫地位很快宛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曾经贵族门堂的“燕子”已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穿越时空,见证社会变迁,历史兴衰。正如元朝卢挚感慨那般: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

  说了王羲之,就不得不谈起他的好友——“江左风流宰相”谢安。当初,在西晋南迁后谢氏家族郁郁不得志,年轻的谢安隐居到了浙江会稽的东山。谢安经常和王羲之等风雅名士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作文,也参与了永和九年那场旷世的“兰亭雅筵”。谢安在41岁时,才离开会稽东山来到南京(当时叫建康)做了官。他最得意的一场战争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谢安成为权倾朝野的一代风云人物,官至东晋宰相。他在南京城东三十里的一座土山上,造了一座别墅,并按会稽东山的名字把此山也称东山。人们因此称谢安为谢东山。成语“东山再起”由此而来。

  在今天的乌衣巷附近有一座神奇的桥,名曰“文德桥”,取“文德以昭天下”之意。

  读着儒家圣贤诗书、奔赴江南贡院的书生们和过着纸醉金迷生活、脂正浓粉正香的“秦淮娼妓”们,仅隔着一湾秦淮河水,而连着两岸的就是文德桥。南京民间自古有“君子不过文德桥”一说,君子如若走过文德桥,踏足香艳之地,便不能算作君子了。

  文德桥的名声大噪却不全是因为“文德”二字,而是在这座桥上可以观赏到一个天下奇观。

  因为文德桥正好建在日晷子午线上,由于特定的位置和结构,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午夜前后,若天气晴好,皓月当空,人站在文德桥中央,俯视河中,可见桥东桥西,各有半个月亮,这就是“文德桥上半边月”的出处。这一自然奇观,曾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瞻。

  南京有句歇后语:“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反映的就是众多观者慕名前来猎奇的盛况。据说每逢奇观出现之日,桥上就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游客常常将文德桥的木质栏杆挤断而落入水中。

  南京山多水多渡口多。夫子庙一带有个古渡口——“桃叶渡”。顾名思义,这里发生的故事也是浪漫而美好的。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有个心爱的小妾名叫“桃叶”。桃叶的母家住在秦淮河以南,她时常回家,王献之放心不下往来于秦淮河两岸的桃叶,心疼她奔波劳苦。风雅多情的王献之完全不顾及世人的眼光,亲自到渡口迎送桃叶,并为她作了一首《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可以想见,当年翩翩名门望族子弟、大书法家王献之在渡口殷勤接送城南平民之女桃叶时,一定有许许多多围观看热闹的市民。这段才子佳人的故事让《桃叶诗》 传遍大江南北,成了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从此,那个普通渡口也声名鹊起,被人们改称为“桃叶渡”,浪漫而有诗意。

  秦淮河可谓南京的母亲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南京人。早在远古时代,它就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是南京城的商业交通要道。有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在秦淮河两岸聚集和中转。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外秦淮一带的长干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大部分长干人以水运贩卖为生。它依傍秦淮河的“黄金水道”,发展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历史上很多的大文豪都曾在这里居住或漫游过,并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

有水的地方,很容易孕育出脉脉柔情。秦淮河水滋养了青梅竹马、萍水相逢的温润情怀,也铸造凝练出了“金陵帝王州”的雄浑之气。南京既有高山大河的雄浑大气,又有江南水乡的温婉风韵,而其拥有的厚重文化底蕴将“柔情”与“王气”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朝大诗人谢朓这句诗是对南京最好也是最具诗意的描述。

  谈南京的文化底蕴,就不得不说起位于秦淮河北岸贡院街的夫子庙。南京的夫子庙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场地,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别的城市都称其为“孔庙”,而南京的老百姓亲切自然地叫它“夫子庙”,世俗得刚刚好。和夫子庙毗邻且齐名的建筑要数江南贡院。它是中国最大科举考场,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其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有两万多间,总占地面积超过了三十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江南贡院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科举人才,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袁枚、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官或考生。

  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是明远楼,“明远”二字,取自于《大学》中的“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之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虽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是中国保留的最古老的一座贡院考场建筑。此楼高三层,底层四面为门,楼上两层四面皆窗。监视、巡查的官员站在楼上,对整个贡院一览无遗,以此来观察是否有考生骚乱、作弊等情况发生。在没有金属探测仪、电子监控设备的年代,明远楼很好地发挥了监控、号令和指挥全考场的作用。

  明远楼内,现存有一副清代词人李渔(李笠翁)所题的对联:“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遗。”由此可见,当时的科举考场是多么地肃静、庄严;统治者对于科举选拔人才是多么地期待与欣喜。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参加科举考试是绝大部分读书人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自隋朝科举制度确立以来,许多出身贫寒但能力卓绝的读书人获得了打破阶级桎梏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读书考试的方式,获得与世家贵族一样的入仕资格。

  江南贡院是中国江南地区明经取士之地,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历史上众多名人的仕途都是从贡院起步的。

  每到秋闱时节,秦淮河畔,夫子庙一带就涌进大量跃跃欲试的读书人。南京在明、清两代都设有考棚,是给来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提供的考场和居住的房舍,按照地域分为上江考棚(安徽考生)和下江考棚(江苏考生)。他们有的是腰缠万贯的富家纨绔子弟,有的是负笈远道而来的寒门书生。自然,四面八方的商贩也绝不会错过这样一次赚钱的好机会,大的商店悬挂市招,招揽生意;小商贩则溜街窜巷,兜售各式笔墨纸砚、珍奇香料、以及吃喝耍乐之物。乡试在秦淮河畔被演绎成了三年一次的狂欢,盛大而热闹。老百姓可没有那些赶考的读书人的严肃表情,他们大大咧咧地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下了耳闻目睹的一切。南京有句歇后语就叫:贡院门口的糕——馊的还是相公吃,用来比喻用具或食品尽管坏了,但仍然由其本人自己受用;也比喻没做完的事,仍由原来的人做完、推卸不了。这里的“相公”,是生员(秀才)或读书人的另一种叫法。歇后语本就是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是生活的反映。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年贡院四周暂住着大量的考生,门口卖糕点的手艺人生意火爆,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完。

  南京人用智慧,将历史用生动活泼的歇后语的形式保存了下来。与南京地名相关的俗语还有:“挹江门的旗子——有点(der~)甩”;“过了南门——尽是寺(事)”“三牌楼的狗,跑到四牌楼啃骨头——为了一张嘴,苦坏了两条腿”等等。这些南京味的俗语记录了老南京地理特点和南京人的风趣天性。不是南京人,不知南京事。这几个俗语,比较形象化,但是由于地域色彩太浓,受到地域限制而无法广泛流传,如今已经鲜有人知。另有一些俗语也是源自南京或与南京相关,但是,它们由于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普遍性,或源于人所共知的重大历史事件,因而走出了南京,成为全国人民广泛认同并持续使用的语言。如: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转喻人不论相处如何,有聚就有散,不可能永远在一起。); 孙权嫁妹——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南京的文脉里不仅有江南的诗书情怀,也有地道草根的市井气息,南京人自称“大萝卜”(余光中先生就曾称自己是真正的南京大萝卜),这体现了他们身上的憨直、宽厚、幽默。从许多的俗语故事中,我们捕捉到南京人性格中最真实的一面:不争不抢,不乱不慌,荣辱不惊,悠游于心。南京人遇到问题,喜欢说“么得四(没有事)”;如今的“潘西”(姑娘)遇到陌生的“小杆子”(小伙子)依然有“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的率真与勇气;在异乡,一句“阿要辣油啊”就可以打通所有南京人的任督二脉。我们从南京话中感受了这方山水养育出的南京人身上的机智幽默与宽和大度,以及南京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智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那些产生于南京或与南京相关的语词、名句等,展现了南京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精神风貌。当我们徜徉在与南京有关的汉语中,可以品味到最原汁原味的“南京味道”。从那些起源于南京或与南京有关的汉语里,我们除了感受到语言之美,还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的南京文化。而丰盛的南京文化也在不断充实着汉语,相得益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攻略 |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旅游区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旅游攻略
桨声灯影秦淮
古城南京之美:
漫游南京夫子庙景区
南京夫子庙导游解说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