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成江城又一城市名片 书坛巨擘名扬海内

刘廼中(右)接受记者采访

清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铁保

刘廼中的书法作品

吉林市艺术中心

吉林市历代书法家写的匾额 本组图片 记者 郑向东 赵羽 摄

  新闻背景

  5月26日,在吉林市艺术中心,中国书协理事、研究部主任张陆一宣读了中国书协关于命名吉林市为“中国书法城”的决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顾问段成桂共同向吉林市颁发“中国书法城”牌匾。

  “刘廼中艺术馆启功拜题”。站在刘廼中艺术馆门口,单单看匾额的落款便知其重,门口正对着的是一尊刘廼中雕像,底座上写着“容我思之”,乃刘廼中自题。8月6日,记者步入刘廼中艺术馆,未见其作,便闻其息,知其人,感其性。转角过来,发现作品那已然来了不少赏墨之人,更有人拍照准备回去研习。

  这是吉林市被评为“中国书法城”后,崇尚书法之风的又一缩影。那么,吉林市凭借什么成为“中国书法城”的呢?获评后吉林市书法文化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循着墨香,记者来到了启功大师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廼中先生的家。说明来意后,年愈90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要评上书法城,必须具备三点要素:对书法艺术有着良好的根基、传承和发扬。

  【根基】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吉林市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这使得很多官员到这里来做官,这些人把文化带到了吉林市这个龙兴之地。特别是近300年来,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地方俊彦、骚人墨客、书坛巨擘,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墨迹。在吉林北山公园,“天下第一江山”之匾是曾任吉林将军松筠所写;“恭建吉林万寿宫记”之碑文是与刘墉、翁方纲、成亲王并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的铁保于嘉庆二十一年所书,并成为“吉林八景”之一。

  清末民初,出现了以成多禄为首的“吉林三杰”,他们诗书俱佳,留下了大量的碑帖。新中国成立后,吉林市最有影响力的文人是“江城四老”——赵玉振、那致中、金意庵、刘廼中。特别是金意庵和刘廼中两位老先生,都是西泠印社社员。吉林市政府在吉林市博物馆先后为二人建立艺术馆以传承书法文化。这些都彰显了吉林市厚重的文化底蕴。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百年西泠,至今社员才二三百人,而吉林市就有金意庵、刘廼中二人入围。

  书坛巨擘名扬海内

  来吉林市的客人,大多都要到吉林市博物馆看看那个“天外来客”——世界上最大的陨石。实际上,在吉林市博物馆内,还珍藏着吉林市书法界陨落的一颗巨星——金意庵老先生的作品。

  金意庵,原名爱新觉罗·启族,满族,乾隆皇帝长子定安亲王永璜之后裔,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又是诗人、学者和鉴赏考据家。他的诗书画印被称为“四全”,他本人被称为“四全”书法家。早在多年前民间就有:“过了山海关,就数金意庵”之说。

  在博物馆内,还陈列着另一位继金意庵之后的又一位书法巨擘——刘廼中老先生力作。刘老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是学者,篆刻家,书法家。他先后6次去台湾讲学,深受台湾学者的喜爱。从刘廼中艺术馆匾额中的“启功拜题”,可看到启功大师在自谦与尊重刘老的同时,也映衬了刘老在当今书法界的分量之重。

  馆内展出了刘老书法和印章作品,特别是隶书和篆书,既有秦汉之烙印,又有汉唐之遗风,同时又容书卷气与帖学之精到于一体,字字形断而意连,整齐疏密,自然一气。

  【传承】

  众书法家身体力行

  获评书法城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书法文化的传承。吉林市众多书法大师都收有弟子,通过教授学生等方式使吉林市的书法文化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有许多书法家的弟子遍布全省乃至全国。这样使得书法在吉林市形成了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其他的书法爱好者是一种引领,也是一种传承。

  多年来,吉林市在中书协和西泠印社获奖的就有261人,不光如此,吉林市进入中书协的书法家就有66人,这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也是罕见的。因此,无论从队伍上看,从整体上看,从影响上看,这些都是吉林市成为书法城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打造交流平台

  政府重视,斥资数千万打造全国少有文学艺术交流、交易平台。8月2日,记者走进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原吉林省机械局旧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这座占地两万余平米的艺术中心容纳了吉林市众多书家的力作。

  “我认为吉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前瞻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市文联秘书长,书法家金意庵的弟子刘成告诉记者,在吉林市没有提出创办书法城之前,吉林市委、市政府就斥资数千万给吉林市文学艺术界建立一个文学艺术中心,在全国很有影响。这个中心的建成,也恰恰使得吉林市符合成为书法城一个硬件标准。

  更重要的是这个中心的建立,为吉林市书法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因为它为吉林市的书家、为全国交流的书家来吉林市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这里有展示的场所,有创作的场所,有交流的场所,有交易的场所。

  【发扬】

  书法城——吉林市的文化符号

  评上书法城,对一个城市书法的发展,对书法爱好者的发展,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对一个城市来说,它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刘成告诉记者,他就像一个符号一样,让人们对吉林市有了另一层面的认识。

  近年来,吉林市新增了不少符号:最适合建工厂的城市、最适合人居的城市……通过这些符号,人们了解了吉林市具有哪些特点,此次,吉林市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符号——“中国书法城”,这让人们从书法文化层面对吉林市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对吉林市来说,又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添了一张名片。

  评上书法城,又有好平台,现在吉林市的书画艺术非常活跃,经常有展出。全国大家也聚在吉林市,为吉林市的文化空间又增添了一块非常好的色彩。

  到目前为止,有数十万人参与书法活动,有老年书画研究会,有青年书法家协会,有文联的书画院,有政协书画院,还有晚报书画院。由此带动一大批喜欢书法的爱好者,去年,在吉林省参加正书比赛中,一等奖5人,吉林市有3人,二等奖10人,吉林市有3人,三等奖15人,吉林市有8人。

  吉林市多年来频频有书家获奖,总数逾200人。祝鸿新获全国首届篆书一等奖,许义获全国首届兰亭奖理论三等奖,刘素娣获得全国女书法家二等奖。“在全国大赛中,只要我们投稿,几乎逢投必有,每次都有两三人入围,形势非常好,影响非常大,效果相对而言也是非常不错的。”刘成说。

  未来要更加彰显文化内涵

  今后吉林市书法的发展,吉林市将本着以个体为主,整体去打造,逐级向外发展的原则来运作。因为有书法城,吉林市现在采取了几个大的措施:一个是借力打力,借“中国书法城”的名片从书法文化的角度将吉林市宣传出去;对内又增加了对家乡的自豪感。

  再者就是整合。已经成名的书法家,把他推出去,正在成名的,为其提供宣传、打造和弘扬,为了使吉林市书法城有后劲,对新的喜欢书法的朋友,提供好的平台。三是走出去学习交流展示。与比较发达的、发展中的省、市进行书法文化交流;四是加强文化渗透,借助社会力量,要让文化进企业,进工厂,进学校,进军营,进警营,通过一系列活动,让人们了解书法、喜爱书法,研习书法;五是以活动带动。吉林市将采取系列活动,多为书法爱好者提供平台。

  对于吉林市书法的未来,刘廼中先生说,只有把文化的内涵搞上去,书法才能有飞跃。因为书法是一种艺术,艺术是区别于工艺的,书法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的载体。另外,中国的书法讲究气,比如说,书卷气、山林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气。气就是文化,反面的还有匠气、俗气、江湖气、造作气。因此写字不是技术、不是手艺。怎样运笔仅仅是一种技巧,不是一种文化,文化上不来,写出来的字就跟工匠似的。“因此吉林市书法要想有飞跃必须得把文化内涵搞上来。这对于提升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家王继兴撰著《书坛品韵》评介历朝历代百位书法名家
广东“隶书巨擘”林直勉,12幅隶书佳作欣赏:貌丰骨劲、雄健洒脱
唐新智 || 挥毫泼墨庆“七一”
清流来淮上,墨韵动京华
她的书功独具神韵,赏心悦目,书协大佬也服了愿向她取经
你觉得当今书坛,最有气质的女书法家是谁?是新书协主席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