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服用复合维生素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吗?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杂志》于2007年5月16日发表LawsonKA等题为“应用复合维生素和前列腺癌风险的NIA-AARP膳食和健康研究”一文。这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是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进行的一项AARP(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膳食与健康调查。该调查随访了295,344例男性(年龄50-71岁),观察服用复合维生素与其他营养素补充剂对于男性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影响。经5年随访,研究对象中共计10,241例男性被确诊患前列腺癌,其中包括8,765例局灶性癌和1,476例晚期前列腺癌。该研究结论为:“每日规律性服用一次复合维生素(即每周7次)与早期局灶性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且晚期前列腺癌和致死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未见增高。但对于“过量服用”复合维生素(每周超过7次)的男性,与从未服用复合维生素者比较,晚期前列腺癌和致死性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均增高”。该报告一时间引发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客观、科学地解读该报告有助于我们正确和深入地理解维生素与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1、该报告的设计缺陷降低了其结论的可靠性:该报告在研究设计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从而不能从观察到的相关性中获得确定性的结论。这一点也同时被该研究的作者所承认。

(1)研究者未发现服用复合维生素与前列腺癌存在关联性。只有在比较“过量服用”复合维生素(每周超过7次)和从未服用维生素者的两组数据,并且进行分层分析后,才能看到“显著的正相关性”。然而,在按照推荐剂量规律性服用复合维生素(即:每日一次)的男性,则没有看到服用复合维生素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之间的关联性。

(2)维生素服用状况的数据来源不可靠。该报告中,被调查者复合维生素的服用情况是通过问卷形式由受试者凭借记忆追溯其一年内的情形获得的,无法具体和准确地阐明复合维生素补充剂的服用剂量、服用时间和服用的依从性。实际上,一些数据的采集方式是非常粗糙的。例如,对于“服用剂量”回答“不知道”者,作者均人为地认定为“400国际单位(IU)”。这无疑降低了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从而影响了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3)存在诸多的混淆因素。该研究的作者也承认,实际上,诸如高风险人群(如阳性家族史)往往采用多种自选的干预措施,包括过于积极地进行筛查/检查,致使其阳性检出率较其他群体升高;还有,晚期前列腺癌症患者至少较正常人可能更多地服用了营养素补充剂,这些增加的服用就成为观察到的发病风险增高的数据来源等。作者在讨论部分非常客观和清晰地说明,一旦将这些混淆因素去处,则服用复合维生素与前列腺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也就随之消失了。

因此,我们认为该报告的设计缺陷降低了其结论的可靠性。实际上,无论是该研究还是其他的科学报告中,均无证据表明按照推荐剂量服用复合维生素可增高前列腺癌发病风险。

2、该报告的结论不适于中国情况:1992年和2002年的中国人群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查表明现实,我国居民和美国居民的维生素摄入状况具有非常巨大的差异。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包括维生素在内的微量营养素的缺乏问题并不突出。相反,我国居民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或边缘性缺乏问题一直较为严重,如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C和铁、锌、钙等均存在广泛和严重的缺乏问题。基于美国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结论显然不适用于中国情况。在我国,在倡导平衡膳食基础上,如果按照推荐剂量补充维生素以维护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是合理和安全的。

3、合理补充维生素在慢行疾病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平衡膳食为基础,根据自身需要,按照合理剂量服用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可补充膳食的不足并预防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目前已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部分癌症(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等)、冠心病、老年性白内障、2型糖尿病、新生儿出生缺陷、肥胖症和骨质疏松症等防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并在维护老年人适宜的免疫力和认知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FairfieldKM等于2002年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题为“维生素用于成人慢性疾病的预防”(Vitamins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in adults: scientificreview)一文,对1966-2002年间Medline收录的有关补充维生素和慢性疾病预防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总结,结论表明“维生素的摄入不足与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部分癌症、骨质疏松等)的发生有关。成人每日服用一片多种复合维生素补充剂对预防多种慢性疾病有益。以合理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安全、有效且不昂贵的”。

关于复合维生素和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较少。现有文献的结果因服用剂量和前列腺癌的病程不同而呈现很大差异。在服用剂量方面,Kristal等报告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完全不服用维生素者比较,规律性服用复合维生素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无相关性(RR=0.96,95%CI=0.73-1.26)。而癌症预防研究II(CPS-II)的结果显示,过量服用维生素可能增加致死性前列腺癌的风险(RR=1.07,95%CI=0.99-1.15)。Meyer等报告,对于PSA处于正常范围(PSA<3μg/L)的男性,服用维生素组较安慰剂对照组显著降低前列腺癌风险(RR=0.52,95%CI=0.29-0.92);但在PSA已出现增高的男性中,没有显示出风险性的降低(RR=1.54,95%CI=0.87-2.72)。综上,目前有限的研究结果显示,按照推荐剂量规律性服用复合维生素不增加前列腺癌风险,甚至可能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性;但过量服用则是不可取的。

不论维生素缺乏所致的健康损害,还是合理补充维生素以获得健康益处,都是相对漫长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以往通常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发生疾病或进食减少等),甚至在已确诊某种维生素缺乏病时才意识到补充维生素的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营养水平的提高,典型的维生素缺乏症(如“夜盲症”、“坏血病”等)已不多见,但伴随而来的是不易导致典型症状出现的维生素缺乏状况的广泛存在,并可能在持续一定时间后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冠心病、糖尿病、部分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这已为众多研究所证实。因此,维生素的补充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使维生素的补充具备适宜的“提前量”。

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膳食不平衡的问题广泛存在且较为严重。加之食品在储存、加工和烹制过程常常导致维生素不同程度的损失,使机体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摄入不足。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况调查报告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为此,倡导公众合理服用维生素制剂以补充膳食的不足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4、结论:我们分析和评价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杂志》“应用复合维生素和前列腺癌风险的NIA-AARP膳食和健康研究”一文,认为鉴于该报告设计方面的局限性降低了其结论的可靠性,同时,其结论不适用于中国情况。实际上,该报告的结论对于普通人群按照推荐剂量服用复合维生素有益健康的结论不应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它同时也提示,对于那些已确诊癌症者或高危人群,一定要与医生密切沟通,以寻求正确的措施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总之,基于目前众多的研究证据,我们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按照推荐剂量服用复合维生素以补充膳食的不足,不仅不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而且有助于健康的维护和慢性疾病的预防。

(注:该文原文曾发表于《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吃维生素,可能没好处
肿瘤患者盲目补充维生素,小心“补药”变成“毒药”!
小心了:服用维生素,可能没好处!?
骗了我们这么多年的癌症谣言!真假...
维生素D:身世浮沉的阳光小药丸
维生素服用过量得前列腺癌的风险增一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