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看大家——须生名家贠宗翰

 最早喜欢秦腔是由于二舅的影响,他有个录音机,有一抽屉的秦腔磁带,还有几个本子都用圆珠笔记了很多的唱词。他和现在的我一样,仅仅是喜爱这种文化的戏迷。

   慢慢的我就喜欢上了听秦腔,每次我去的时候他必然先打开录音机,放上我喜欢的磁带,开大电门声音,我们在秦声中感受它的魅力。记着那时听的戏印象深的有袁克勤先生《金沙滩》,刘茹慧老师《见太娘》、李正敏、刘易平、田德年三位先生《二进宫》,余巧云、张建民、李爱云、苏育民、苏蕊娥、周辅国等名家联袂《铡美案》,还有就是贠宗翰老师的《十五贯》了。

                   

    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贠宗翰老师的《十五贯》,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后面的“访鼠”是白口戏,听的比较真切,经常反复的听,因此也可以说,把我引进戏迷这个行列中的正是这段“访鼠”;二是因为这个戏是贠宗翰和李兴二位老师联袂,当时磁带上写作“贠宗汉”,介绍中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是苏育民的学生,因为我还听过苏育民先生的“杀庙”,所以对他更加关注了;对这个名字关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不认识这个“贠”字,这个姓比较生僻,现在也有写作“貟宗汉”“郧宗汉”“员宗汉”“员宗翰”的,五花八门,都算对,但还是以贠老师自己的亲笔签名为准,我写作“贠宗翰”。

   由《十五贯》开始,又陆续听了他的《打镇台》《放饭》《杀庙》《赵氏孤儿》等,后来到外地上学,自己有零用钱支配的时候,就开始买大量的磁带听,看见“贠宗汉”(磁带上都这么写)三字就有了感情,所以只要是他的戏,我都买,陆续听的多了就深深的喜欢上了他的含蓄雅正唱腔。

   后来等毕业就接触了网络,在网上搜集了他的视频来看。总之来说他的录像不是很多,看过的有《打镇台》、《赵氏孤儿》、《三击掌》、《合婚》等。像他的《十五贯》、《杀庙》、《海瑞训虎》、《放饭》等戏没有录像流传,甚为可惜。

   在录像里最好的我认为就是八零年由中央艺术研究所录制的《打镇台》和陕西电视台录制的《赵氏孤儿》,这两部戏录制时他正值盛年,也是艺术的黄金时期,可以代表他的艺术成就。

   先说说《打镇台》,这个戏留下录音资料的有袁克勤先生,听说阎更平先生也常演这个戏,这个戏在后来演出中贠老师有没有吸收了阎更平先生的东西,这个不得而知。因为这个戏贠宗翰老师演出较早,早在五十年代在白水剧团时就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并且在十九岁的时候凭借这个戏摘得了陕西省秦腔汇演演员一等奖,可以说这个戏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一生的代表作。我听到过和磁带版不同的该戏录音,曾经一度认为是盗版磁带,因为声音和后来常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唱腔也不相同,后来经广播电台曾经播放过以后我确认那就是他早年的录音,和后来风格完全不一样。唱腔上有些拔高,有个网友说有些苏育民先生发声的味道,我赞成他这一说法,毕竟他是苏先生弟子,在青年时代模仿老师也是很正常的。但后来的唱腔就完全不一样了,唱腔有了明显的鼻腔共鸣,嗓音比早期更加圆润。在表演上他吸收了蒲剧的一些髯口帽翅技巧、昆曲的指法台步,将这些技巧化为一体,提袍甩袖表演起来一气呵成,连贯流畅,充分体现了他表演和唱腔刚柔相济的特点,因此他的这个戏耐听而且耐看。

    《赵氏孤儿》是马健翎先生根据传统老戏《八义图》改编而来,在贠宗翰之前,苏育民先生也常演。所以这个戏在传统戏恢复以来成了研究院第一个排演的剧目,早在六零年就排演过,由封至模先生任艺术指导、李正敏先生设计唱腔和身段,复排时又有阎更平先生配演公孙杵臼,集中了大量的精英力量来完成该戏的复排。因此可以说,贠宗翰的这个戏在苏育民先生演出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李正敏、阎更平等先生的艺术元素,结果表明,这个结合是成功的。

   该戏中他的髯口功、台步、身段和唱腔、白口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我感到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和阎更平先生合作的“救孤”和“死节”两场戏,尤其“死节”一场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发挥到了极致。后面的“屈打”和“挂画”两场重头戏也很精彩,“屈打”一场刚开始用低沉忧郁的唱腔表现程婴那种“在人前强笑脸苦在心中”的心情,后来表现那种“今日里乌云散我见了晴天”的欣喜之情,都很到位,很感染人。目前的一些当红演员演这一段总是趾高气昂、满怀豪情,像李玉和一样,直接搞错了人物。“挂画”这段戏表现白口功,贠宗翰老师的白口功和唱腔一样,也是在含蓄中见韵味,不像有些演员那样说的棱角分明,我认为这种风格塑造“为孤儿十五年吞声饮恨”的老程婴比较准确,不过也有戏迷认为他的这种风格缺乏秦腔那种特有的激情,这属于艺术争论,可以存在,不过我想塑造一个吞声饮恨十五年的老头还饱含激情也是不太合适的。

   其它像《合婚》、《三击掌》都是应景戏。前者是元旦晚会演出,只保留了录像片段;后者是赈灾义演,属于配角。值得说的是这折《三击掌》,应该是我看过的录像里最好的王允了,虽然是配角,但一招一式还是很规矩的完成。表演规范也是他的最大特点之一,所有程式完成都是一丝不苟,很难得。

   目前的秦腔舞台旦角占据了重要位置,把以前须生为主的剧种变成了彻底的阴盛阳衰,这种现象从八十年代传统戏恢复就开始有了迹象。在八十年代随着焦晓春等名家退出舞台之后,在陕西的秦腔舞台上须生就很少了,影响大的更少,只有易俗社杨天易、郭葆华,再就是贠宗翰了,在八九年第一批秦腔一级演员的名单里西北五省以须生应工的就他一个。这是很可怕的,后来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直接造成了目前秦腔界须生匮乏的局面,这是题外话。

   目前的观众一想起他好像就首先想到他的《血泪仇》和《红灯记》,我本人不太喜欢那个怪异时代产生的怪异的作品,但作为他把十五六年艺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用在了里面,还是要说一说的。

   《血泪仇》这个戏不错,虽然是现代戏,但用传统的唱腔,用传统的音乐伴奏,用传统的程式表演,到目前听来还是很过瘾。这个戏阎更平先生首演,贠老师走的是阎先生的路子,唱腔上都有阎先生的影子,在气口的控制上稍逊阎先生,但在当时也很受观众喜爱,据说场场爆满,有观众为了看戏彻夜排队买票的情况,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红灯记》这个戏说起来还给他带来了荣誉,当年在准备六个李玉和的情况下,他从局外杀入争得了主角,并且在北京演出,让北京戏迷见识了什么是秦腔,该戏反响之大仅次于京剧,被观众授予他“小浩亮”的称呼。

   他演过的现代戏也远远不止这些,像《智取威虎山》、《雷锋》等,在那一段时间研究院的现代戏基本都是他主演,其中《雷锋》在六四年省上现代戏调演时获得了一等奖。据贠老师回忆,当时为了排这部戏还下部队在军营体验了一段时间生活,排练时由于时间短,加之经常改动剧本,朝词夕改,常常半夜起来背台词,白天在麦地里背词,最后搞得人很疲惫,在最后的彩排中被累失声了。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在马健翎院长的指点下,他开始了秦腔先生科学发声的探索,也就是后来唱腔风格变化的直接原因。

   也是由于那时候那种大跃进思想和“高、大、亮”的要求,使得贠宗翰老师的嗓子在九十年代就过早的出现了塌中现象,让戏迷大为叹息。刚开始我不太理解,他的发音是科学的,为何过早塌音,后来听到他的这段讲述明白了,是那个社会摧残了他的艺术生命,再好的嗓子也经不起那样用。

    在我看来,能代表他的艺术的还是传统戏,因为从骨子里贠宗翰就是古典的,他的唱念做无一不透着古典的美。因此我认为他的艺术鼎盛时期在八十年代,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资料除了前面讲的《打镇台》和《赵氏孤儿》的录像外,就是八六年甘肃音像出版社为他录制的几个折子戏录音,包括有《打镇台》《赵氏孤儿》《十五贯》《杀庙》《放饭》《二堂舍子》《血泪仇》《生死牌》等,是能代表他艺术成就的作品。

   贠宗翰老师自己认为,他对秦腔须生的贡献有三:突破了传统练嗓不练功,练功不练嗓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秦腔演唱上融入了歌剧方面的发声技巧;把古典剧与现代剧结合。他曾经想拍一个电影来总结自己的的艺术,可遗憾的是他突然被退休了。

   退休后的贠宗翰老师是寂寞的,在舞台的中心一辈子,突然退下来的失落感我深有所感。在一段时期内,面对目前秦腔界的混乱,他的做法是练练书法,有时间看看京剧,对于秦腔他一下也不看,这和王玉琴先生一句都不唱的做法何其相似,都是把戏爱到骨子里,视作比生命都重要的艺术家。

   后来释然的贠宗翰老师带了学生,他将他的遗憾要让下一代去完成,要让秦腔后继有人。他带学生是从娃娃带起,从基础练起,因为也有成名的演员以他为老师,但演出全无他的风格,有些是基本功太差的原因,我想这也是他带小学生的缘故。要知,目前的环境下,学戏的孩子很少,有天赋者更少,他的一腔热血能否浇灌出艺术的奇葩,这都是未知数,想到这里我都感到心痛。

   不过,近期听电台访他的节目,得知带了一位小梅花团的小演员,叫包东东,去年以《打镇台》获得了红梅大赛一等奖,今年又以该剧获得秦腔大赛新人一等奖,正和老师当年获奖时的年龄一般大,而且同演一个剧目。包东东的戏网上评价较高,看了片段录像,表演中有大家风范,唱腔也有老师的影子,深感欣慰,毕竟目前老老实实继承老师的演员不多了。

   媒体提起来贠宗翰老师的徒弟很多,像丁良生、刘随社、谭建勋等都是,还有杨运虎、雷涛、崔火炎等,贠老师自己也自豪的说去年参加比赛的四位徒弟都得了一等奖,诚然可喜。但我认为,在贠老师心目中真正能称得上徒弟的怕只有雷涛、杨云虎和包东东吧,即使老师没有这个想法,我们戏迷也这样认为,因为其他演员的表演中我们看不到老师的任何痕迹,电视台组织的集体拜师、鞠躬献花那看起来都是闹剧,真正说话的是艺术,其他都是假的。

   前几年,贠老师用在雷涛身上的心血较多,给他排演了《十五贯》、《海瑞训虎》等戏,看过雷涛的一些戏像《放饭》《打镇台》等片段,身上有老师的风格,做工比较规整、干脆,可惜就是唱腔韵味差,尤其是白口真是和我心目中贠宗翰的弟子相差太远。可能是演员的悟性所至吧,艺术这玩意光靠努力也是不行的。

   目前贠宗翰老师的大量心血都花在包东东身上,《打镇台》已经在经常演出,并且日益成熟,有网友说连看他的三场戏,一次比一次进步大,而且精进迅速。那位网友用“我真看到一位迅猛成长的老生”来评价他。最近听说贠老师又为他排演《苏武牧羊》,这个戏也是贠老师青年时代在三意社坐科时学过的戏,并且是经过苏育民先生亲传的,当年苏先生该戏是三意社的看家戏之一,意义非凡。另外,贠老师还专门请了声乐老师帮助包东东练声,可谓是从多方面来让这个比他小五十岁的学生成才,学生有病时安排在家里老两口子亲自煎药端汤,老艺术家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

   看起这对年龄悬殊的师徒,想起马连良先生。马先生盛年时弟子干儿子众多,到今天看来能将他的艺术传给后人功劳最大的还是将他称为爷爷的小徒弟张学津。马先生和张学津先生相差四十多岁,贠老师和包东东相差五十岁,张学津拜了马先生不久就是传统戏禁演,事实上跟他学传统戏的机会还是不多。而包东东能每天在老师膝下聆听教诲这就是莫大的财富,对于他来说是幸运,对于广大戏迷而言是希望。希望包东东能将老师的众多代表作都能继承下来,再现秦腔须生的魅力。

   贠宗翰老师带的徒弟众多,他在教学生时从不保守,除了自己倾囊相授外,还介绍别的老师给自己的学生排戏,他让宝鸡的名家给崔火炎排《打镇台》,联系兰州的名家给学生排《拆书》,这都是难能可贵的。

   因为喜欢他的戏,一直想说点什么,今日无事流水式说了半天,仅代表个人看法。

   最后祝贠老师身体健康,合家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秦腔名家录》太珍贵!戏迷必藏
秦腔奇女子
秦腔须生唱腔欣赏
余派真传孟小冬
点赞纯正的余派老生
秦声之巅,一任绝唱——怀念秦腔一代宗师任哲中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