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剧电影 《穆桂英挂帅》
 
豫剧电影 《穆桂英挂帅》
 
 
    导演:徐苏灵
    编剧:崔嵬
    摄影:顾温厚 
    录音:吴英 
    美工:张曦白
    剪辑:应文彪
    化妆:姜永昌
    绘景: 黄炳希 
    音乐设计: 刘青 鲁彬 作禹
    舞蹈设计: 马金凤 宋词 
    制片:吴承镛 
    音乐演奏: 洛阳豫剧团乐队 
    演出: 洛阳豫剧团
    舞台演出本整理者: 马金凤 宋词 
    上映:1958年
    颜色:黑白 
    片长: 2244米
    类型:戏曲艺术片
 
主要演员:
    马金凤.... 穆桂英
    丁桂云.... 佘太君
    桑建修.... 杨宗保
    孙苑华.... 杨文广
    慕爱秋.... 杨金花
    张自友.... 杨思乡
    桑自修 .... 杨洪
    谢善修.... 宋王
    孙才友 .... 王伦
    王振邦 .... 王强
    赵贵元.... 寇准
 
剧情简介:
    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外来侵略军,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杨家将孙媳穆桂英随佘太君辞官还乡,安居20载,又遇了东安王造反,佘太君关心国家安危,命重孙杨文广、杨金花兄妹赴汴京探听消息。
    适逢宋王在校场上选拔将才,奸臣王强之子王伦,武艺平庸,却气焰万分,王强向宋王力保王伦为元帅,杨文广兄妹不服,冲进校场,与王伦比武,刀劈王伦。
    宋王原先以为杨家已绝后,正苦于无人领兵平乱,今见杨家还有这武艺高强的杨文广,并得知女英雄穆桂英尚健在,便将帅印交给杨文广,封穆桂英为征东大元帅。
    杨文广兄妹携印回家,穆桂英见帅印感慨万分,想杨家世世代代为国尽忠,穿破了无数铁甲,磨坏了多少鞍镫,在沙场上冲锋陷阵,保宋数十载,牺牲了多少英雄好汉,更恨宋王昏庸,奸臣当道,故迟迟不肯接印。
    佘太君见穆桂英犹豫,说了卫国安民的道理,并要亲自带兵去平番,穆桂英见白发如银的佘太君还有当年勇,难道自己就没有了当年的威风?便决意重整旗鼓,发兵剿灭反寇。
    辕门外三声炮响,穆桂英披上了铁甲,威风凛凛,在天波府调兵遣将,斥训了杨文广骄傲轻敌,整顿军风。佘太君亲到校场饯别。瞬时金鼓震天,旌旗蔽日,杨家老小英雄个个精神抖擞,气概昂扬,穆桂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边塞进发。
 
 
 
附文:

马金凤的代表作之一:《穆桂英挂帅》

原文见网易博客《唐小宝说戏》。

    豫剧大师马金凤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其中《穆桂英挂帅》是她付出心血最多的得意之作,也是她的成名之作。《穆桂英挂帅》也叫《杨文广征东》,又名《老征东》、《平安王》。与豫剧《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燕王扫北》并称早期的"四大征"。

    这出戏的故事见诸于《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写北宋时东辽安王犯境,辞朝归乡二十载的佘太君闻讯,派曾孙杨文广、曾孙女杨金花去汴京探听军情。杨文广校场比武,刀劈兵部尚书王强之子王伦,夺帅印归来。五十三岁的穆桂英,恨宋王昏庸,刻薄寡恩,不愿挂帅,经佘太君激劝,要以抵御外侵为重,穆桂英方以国事为重,挂帅出征1954年马金凤、宋词整理时,删除旧本宣扬的封建伦理观念和感伤情绪,删去了文广被俘,纳安王之女安金定为妾等情节,突出了挂帅出征,并从此更名为《穆桂英挂帅》。

    戏中《接印》、《挂帅》两场戏,抒发了穆桂英由感慨杨家历代忠贞,而不获朝廷信任,到决定挂帅出征的自豪心情,和为国为民的责任感。"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穆桂英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充满苍劲、悲壮、豪情的色彩,集中塑造了穆桂英的巾帼英雄形象。

    1954年戏刚排成不久,马金凤率领当时商丘专区豫剧一团在上海演出时,就得到梅兰芳大师的好评。梅大师连续看了三场《穆桂英挂帅》,对戏如何修改,提出中肯意见,并从化妆、行头、服装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指教。例如,说穆桂英的服装穿黑披不行,这个老元帅要穿紫红色,要有朝气,底下还要穿朝靴等等。还让马金凤去看程砚秋的《荒山泪》,去学程砚秋的水袖。后来马金凤根据梅先生的指导,做了认真修改,所以我们从《穆桂英挂帅》中可以看出一些京剧的神韵。

    1956年马金凤带领的豫剧团演出班底到洛阳,吸纳本地豫剧演员,被组建为洛阳市豫剧团。建团不久,该团带着《穆桂英挂帅》代表洛阳市赴北京演出,当年有王二顺、丁桂云、桑自修、孙苑华等名角鼎力相助,使整台戏满台生辉,轰动了首都剧坛,各家争相报道,被誉为"洛阳牡丹"。

    马金凤同年12月18日至1957年1月15日,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穆桂英挂帅》荣获了演出、剧本、导演、舞美一等奖及音乐集体一等奖,马金凤荣获演员一等奖(当年这出戏的导演是桑建修,音乐设计是鲁滨、刘青、张世虎,舞台美术设计是王大一)。伴随这出戏的演出,豫剧一个新的行当也就产生了,马金凤演的穆桂英,溶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独具匠心的创造了适合剧情人物的需要的"帅旦"。马金凤利用这个新的艺术行当,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的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

    上个世纪马金凤曾四次进京,两次进中南海演出。《穆桂英挂帅》演出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累计演出约三千余场。该剧曾获全国优秀剧本奖,1958年经崔巍修改,被江南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戏曲艺术片,并被京剧、越剧、评剧等多个剧种移植。特别指出的是,梅兰芳大师在1959年为给建国十周年献礼排演了此剧,戏中扮演穆桂英,加大了《穆桂英挂帅》在全国的影响力。

    跨入21世纪,马金凤又以80多岁的高龄,重新排演了《穆桂英挂帅》。这出戏的重排在剧本、唱腔、舞点和导演手法上都作了重大改革,演员阵容强大,交响乐伴奏。在北京保利剧场连演十场,观众场场爆满,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在全国又掀起了一场马金凤热。

    这出戏的前身《老征东》被列为豫剧早年演出的"四大征"之一,说明它的古老与传统。马金凤兼取豫东调和豫西调之长,为这出戏付出了巨大心血。她师承祥符调名家马双枝,但她早年在豫东、皖北等地打拼,练就了豫东调的底子。建国前夕她到密县一带搭班演出,遇上了豫西调着名男旦燕长庚,又向他学习了这出《老征东》。所以她在《穆桂英挂帅》中的唱腔,融合了豫东调及豫西调两种流派之长。例如,在"出征"一场,那段脍炙人口的"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长唱腔,就是按豫东调唱的,唱得明快、清脆、流畅、大气,把穆桂英出征前那种定能取胜的壮志豪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在"接引"一场,那段"我未曾开言心如焚"跟燕长庚学来的豫西调唱腔,较好地表现了穆桂英此时的内心活动,从心灰意冷,埋怨皇帝不理朝政的心态,到想起当年大破天门,杀韩昌的战斗历程,最后到"老太君她还有当年的勇,难道说我就无有了当年的威风",刻画的层次分明,入里入微。在这出以唱为主的戏里,马金凤充分展示了她的演唱功力与技巧。

    《穆桂英挂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是爱国戏,这是它能立住脚的原因。另一个是戏中行当齐全,各行当都有出色的唱段,舞台气势恢宏,有诸多看点。但主要因素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即是马金凤非凡的艺术能量。如果没有马金凤的演唱,或许这出戏就不会唱这么红火,而且一唱就红了几十年。反过来说,如果不是《穆桂英挂帅》,也就成就不了今天的马金凤。

    像豫剧《花木兰》是常香玉是名片一样,《穆桂英挂帅》无疑成了马金凤的艺术名片,其中不少唱段为全国戏迷所熟悉。这两位国宝级的艺术大师,为提升豫剧在全国的地位功不可没。《穆桂英挂帅》倾注了马金凤的全部心血,展示了她精湛的艺术功底,最能体现马派艺术的魅力。

    几十年来,这出戏几度修改由三个多小时的戏,压缩到不足两个小时。删去了诸如"百年后谁与我摔老盆"等不适唱词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对宋王、王强的戏删节太多,把不少好听的须生、架子花脸的唱腔都删掉了。例如"夺印"一场,原来戏中宋王那段"龙车风辇出深宫"唱腔,及豫剧中难得一见的架子花脸王强的唱腔,还有杨文广报家门的唱腔都削弱了,或者干脆拿掉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另外在"出征"一场,也把穆桂英"怒一怒把儿的头来刎"及"打一杆帅字旗竖在了空"两段也拿掉了(这两段戏拿掉,可能是为了照顾马金凤的年事已高,尚可以理解,建议她的传人再排演此剧时加上)。笔者认为,原本希望删去枝蔓来突出主干,殊不知却使穆桂英的形象显得单薄,不够饱满。我怀念上世纪50年代年那个接近电影版本的舞台演出版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频】《穆桂英》片段
河北梆子版《穆桂英挂帅》值得满分推荐!
豫剧全场戏《穆桂英挂帅》马金凤
央视《空中剧院》京剧《穆桂英挂帅》
《CCTV空中剧院》 20211113 京剧《穆桂英挂帅》
朱泽宝:马金凤豫剧《穆桂英挂帅·出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