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题详情
宜宾人说:“江之头长江,酒之头五粮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美酒。宜宾城坐落在长江之首,金沙江和岷江在宜宾交会,并从此有了长江的称谓。水润万物,水生万物,有了这气吞云汉的长江水,不愁酿不出惊世美酒来。巴蜀鬼才魏明伦在《宜宾赋》中说:“粮为酒之本,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江为酒之魂。”有了这些外因,才可能在宜宾产生五粮液这样的佳酿。 岷江水酿出五粮液,赤水河水酿出茅台酒,杜康河水酿出杜康酒,白沙液也离不开白沙井……好水出好酒,这是名酒诞生的重要因素了。 但五粮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名酒,在四川境内,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郎酒、沱牌号称四川名酒的“六朵金花”,他们撑起了中国白酒的半壁江山。我在五粮液的酒文化博物馆里看到,在中国的版图上把川黔名酒串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酒杯形的名酒带,这个名酒带是以宜宾为中心,溯岷江北上至成都、绵阳,顺长江东下至泸州,再沿赤水河南至古蔺一带,泸州老窖、剑南春、全兴大曲、郎酒等国家名酒纷纷闪烁其中,而五粮液恰巧位于酒杯的中间,是这个酒杯盛着的一杯琼浆。也许五粮液真是天造地设的神州神酒? 到宜宾考察五粮液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们,更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喝宜宾的酒,喝了一条长江这么多了,宜宾不是三江汇合,是四江汇合,五粮液流出了一条酒江,宜宾是酒江第一城”。 当我探寻五粮液的历史时,就不能不说到陈氏家族,要没有陈家的《陈氏秘方》,就不会有今天的五粮液,就没有中国的酒王了。我在五粮液的十里酒城里,看到了陈氏家族传人的雕像和画像,“温德丰”糟坊、陈三、邓子均等等,五粮液没有忘记自己的根脉。 明初,陈氏在宜宾建立烤酒糟坊 “温德丰”,他亲任烤酒师,经过长期摸索,创造了流传至今的配方——《陈氏秘方》。靠着精湛的酿酒技艺,陈家人在宜宾城里过着殷实富裕的生活。他酿造的酒,士人称“姚子雪曲”,俗人就直呼为“杂粮酒”。这种一酒两名的称呼一直到1929年才告终结。 秘方从明代经陈家六代嫡传到清代陈三,同治八年,膝下无子的陈三在去世时将秘方传给外姓徒弟赵铭盛,赵得到秘方后,也得到了陈家庞大的家业。他将“温德丰”改名为“利川永”。 赵铭盛去世前,将秘方传给了徒弟邓子均。1929年的一天,邓子均携酒参加宜宾团练局局长雷东垣的家宴,晚清举人杨惠泉尝酒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酒的风格,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呢?”众人拍案叫好,邓子均就采纳了杨举人的建议,把“杂粮酒”更名为“五粮液”。 《中国名酒志》记载:“长期以来宜宾(叙州府)大曲酒已闻名于世,并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名酒金质奖章。”1932年,邓子均正式申请了商标注册,制作了第一代五粮液商标。 1952年,在政府的动员下,邓子均献出了“陈氏秘方”,五粮液配方有了首次的文字记载: 饭米(大米)酒米(糯米)各半成,荞子成半黍(黄米)半成,川南红粱凑足数,糟糠拌料添锅蒸,此方传子不传女,儿孙务必深藏之”。 短短几句话,承载着陈氏家族数百年的隐秘和荣辱,也肇始了今日五粮液的新生。与秘方一起献给国家的,还有从陈家手中传下来的酿酒作坊和从未停止发酵的明代老窖。 1960年,在邓子均逝世一周年后,五粮液酒厂对陈氏秘方进行了大胆的改进,选用玉米替代了黄米,用小麦替换了荞麦,又经多次配料实验,对五种粮食的配比作了精细的调整,终于形成了五粮液的现代原料配方。“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协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这就是专家总结的现代五粮液的独特风格。五粮液酒是这样酿造出来的 五粮液在人们心中占据着尊显的位置,它和豪华的晚宴、奢丽的排场密不可分。那么,五粮液酒是如何酿造出来的呢? 我们好奇地在宜宾寻找着答案。我问酒厂的朋友李昆,五粮液有自己的粮食基地吗?朋友笑道:“宜宾有农作物品种465种,其中,作为酿酒主料的稻(糯、粳稻)、小麦、高粱、玉米等几种粮食作物就有185个不同品种。广达31万多公顷的种植面积,多达147万余吨的粮食产量,我们酒厂还用自己种庄稼吗?”此外,宜宾有天然香料植物329种,中药材1737种,又被称为“香料之都”。也许五粮液的香味和这些因素也有关系? 驱车沿着岷江走了30里,我们看见江边刚刚收割的稻田里,鸭鹅在稻茬间觅食,它们时不时站直身子,扑扇自己的翅膀。一两只伯劳掠过它们的头顶,捕捉住飞虫之后,停栖在不远处的竹枝的梢头上享受大餐。绵延的丘陵上,一层层的梯田,只有干枯的玉米秆还在迎风摇曳,农人已经把玉米棒子收回家,如今他们砍倒玉米秆,拔去生命力旺盛的杂草,晾晾地,准备种下季的小麦了。 我们没有看到粮食的收割场面,李昆说,我带你们去看看五粮液的粮食加工车间吧。在粮食车间的微机主控室里,我看见设备上正显示着五种粮食的配比: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五粮液在生产高峰期每天要消耗900吨粮食,就是这些设备精密控制着五种粮食的搭配比例。科技的力量,彻底让过去五粮液的作坊生产方式终结了。 五种粮食经过严格的物理和化学检验和分析后,接着是储存、粉碎、配合、蒸料、摊凉,这些程序完成,便进入下一步的酿造工序。 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凡酿酒,必资曲药为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五粮液也不例外,它也非常重视酒曲。我在制曲车间看到,酿制五粮液的曲药,是采用优质小麦制成的独特曲药,曲胚呈长方体形,宽30厘米,长40厘米,高约10厘米,曲胚上面的中部隆起,所以得名“包包曲”。独特的曲香味,是形成五粮液的浓香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蒸料摊凉后的粮食就成了糟醅,再将曲药均匀拌合在糟醅中,然后“低温入窖”,装入窖后,工人们赤脚跳入窖中,用脚将糟醅踩紧,挖来富含微生物的老窖泥,将老窖封好,抹光窖泥,形成包裹糟醅的密封外壳。糟醅经过几十天的发酵,原料中的绝大部分淀粉已被转化,缺氧的葡萄糖发酵转化成了乙醇和二氧化碳,基础香味物质的生成量也达到了要求,这时就可以蒸馏原浆酒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名酒五粮液,大胆创新推新品,这一次能笑傲江湖吗?
五粮液与浓香型白酒
中国国家级名酒大汇总(7)----五粮液
广西宜宾特产---五粮液
酒史 ‖ 川酒醉天下,再现浓香经典
浓香型白酒有哪些代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