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客艺术 | 施云翔:张大千青绿泼彩技法研究

施云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导师 
北京荣宝斋画院名家工作室导师
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特聘教授,
中国徐悲鸿画院原副院长
香港东方艺术中心南方联络部主任
大风堂中国画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艺术家》杂志副主编
四川峨眉画院原副院长
广州书画专修学院教授


学术成就:其近年编著的《中国画学谱·云雾山水卷》《山水画导学范本》《山水技法丛书》《当代中国画名家技法讲座》等先后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及大连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其编写的《山水技法讲座》分期连载于《中国书画报》。论文《论中国画的意象道学观》《中国画的立意与美学思想》两篇被收入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杂志《文艺年志》,部分学术文章发表于国内各类艺术刊物及报刊。




大风堂画学研究会于2012年在北京高碑店书画创作基地成立起来的。同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施云翔青绿·彩墨专项研修课程的教学计划也是以研究会的学术定位和研究方向而推行的。对于张大千先生开创的泼墨泼彩技法,研究会在深入研究的同时,将此技法在承传、发展和推广中使其更加贴近当代人的审美,我们也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以致今天才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工作者、爱好者、书画家们前来北京深造时,自愿加入到我们大风堂画学研究会来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这种“彩墨”新技法。 


施云翔  可以横绝峨眉巅



“取元人笔墨,借宋人丘壑,得唐人气象”这是我在不断总结大风堂的思想体系、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以及教学研究的课程中提出的画法要领。大风堂的“彩墨心象”是否能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发展中向现代转型而完成它的“凤凰涅槃”?我们将拭目以待。

唐代时期的青绿山水以金碧辉煌的气象表达出大唐的“盛世之风”与“和谐之气”,而大风堂的文脉正是传承着这种“风气”至始终。纵观两宋时期的青绿山水虽然以严谨取胜,但还保持着“唐风”的大气象。而自元代文人水墨画流行以来,以后的山水画家大多视青绿重彩山水为畏途,因为这种山水画不像水墨淡彩山水那样先用水墨画成单色墨稿,再上颜色,色彩的关系在水墨的底子上容易统一,青绿山水尤其是重彩几乎是许多文人画家拒绝和排斥的技法。


施云翔  云山新雨后



施云翔  神山圣湖海子沟



其实,张大千先生年轻时学画山水也是先从明清文人画入手的。他后期对青绿山水的偏爱大概是源于他去了敦煌之后,灿烂的敦煌文明及莫高窟壁画绚丽的色彩对张大千先生后期创作的影响及艺术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大千先生先生在青绿山水画的探索中,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全新的路,他将传统青绿山水的绘画语言成功地转型到现代彩墨心象的语境之中,他直接用颜色调墨来作画,画面上所有物象的体感、质感、光感及空间感,都依靠彩墨来表达,而画面的纵深感、空灵感、神秘感也都靠坚定的造型基础和明亮的色彩关系来建立,并转换成抽象的意境……这种融具象、意象、抽象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迷雾中透出一缕祥光的画面,其妙不可言,亮丽的气象让人叹为观止!冷暖色彩强烈的对比,直让人感觉是在黑暗的迷途中突然见到了来自东方的一丝晨光!由此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施云翔  川江行



强烈的黑白冷暖色彩的对比与浑然一体的祥云岚烟是张大千先生的绝活儿,而面对大多数文人画家来说,这种艺术性、技术性都属于高难度的画法,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对色彩疏于研究的画家,更是难以企及。

施云翔  灵岩寺



据史料记载,自唐以来,中国画技法中就有“泼墨”一法,但唐人如何泼墨我们无从得知,宋人的“泼墨”也不过是用较大的笔含较多的墨汁,泼写挥毫而成,而问后人的“泼墨”都介于“大写意”的范畴,“泼”是一种墨法上的夸张描绘。据说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则是真正的“泼”了。只是大千先生泼墨泼彩时须选择质量好的矾绢、熟纸,他对绢与纸的选择标准非常严格,上好的绢纸一定要经得住胶水的反复浸泡而不渗漏、要托得住色与墨,否则不能用。曾在抗战时期张大千先生在四川夹江与造纸工匠共同研制出一种半生半熟的手工宣纸,专用于泼墨泼彩,这种纸既能托得住颜色和墨色,又能使墨色与颜色化开并自然渗洇融透,大千先生非常喜欢这种纸,择为专用。只是这种名为“大千纸”的夹江手工宣纸制作工艺沿续到今天,因种种原因,纸的质量没有以前好了,而现在许多画家都不用半生熟的宣纸。


施云翔  暗香



当然,张大千先生泼彩也用过生纸,但生宣“托”不住重彩,因此,大千先生会把生宣纸用清胶矾水过一遍,即“制”过再用。据文献记载,大千先生作画前,先用排笔蘸清水将预计要泼染的地方濡湿,由于矾绢和熟纸不吸水,因此局部要提前润湿,然后将调好的彩墨用小碟盛来倾泼在画面上,再用大笔蘸大量墨汁刷在画面上,顺势自然之形引申,或让其自动流淌,以大笔略为改动,引导……他先以草色即花青、藤黄调成墨青、墨绿铺底,最后才用石色即石青、石绿泼染,让厚重的石青、石绿在墨底的衬托下显得非常明亮而神秘,同时,张大千先生还利用了古人用色中的积色法和罩染法,让干透后的重彩有一部分隐入墨色之中,让人身临其境,似曾相见而过目不忘。


施云翔  风泛莲池自在香



施云翔  江南小景



为了深入研究和学习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技法,在用纸上我也比较“讲究”。现在夹江产的“大千纸”我试过,墨色并不理想,质量欠佳,还是安徽宣纸出来的效果最好!虽然大千先生泼彩画一般都选用矾绢和半生熟宣纸,但我总想在生宣纸上尝试一下,生宣纸渗透性太强,不容易托住颜色与墨色,传统的画法是先画好墨稿再上色,而张大千先生的泼墨法往往是将色与墨调合在一起一次性完成的。我在安徽生宣纸上尝试以色墨混合挥洒泼写时,刚开始因为生宣“漏色”的缘故,画面干后总是灰暗无神,缺乏青绿重彩的亮丽,后来经我反复实验,多年后才找到一种方法,突破了生宣纸“托”不住色的缺点,让重彩在生宣纸上重新亮丽蓬荜生辉。其实,这种在生宣纸上泼墨泼彩的方法是我借用了黄宾虹先生的“屋漏痕”之法与大千先生的“积彩”之法相结合,通过反复实践而变通出来的独特效果和艺术形式。这种“实验彩墨”与前些年的“实验水墨”都深受当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由于是在传统技法基础上的创新,它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我以为能继承发扬大千先生的艺术思想及新时代的艺术风貌,构建大风堂文化精神与思想体系的学术大框架,是大风堂传人理应努力求索、研究学习而在所不惜的分内之事。

施云翔  江南小景



施云翔  庐山图



施云翔  神女峰



  施云翔  《金碧青绿山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施云翔《长江万里图》首次亮相大风堂岭南会馆
国画技法讲解:半生熟宣纸也能画青绿山水,您看看效果怎样
青绿山水技法阐述
赏《千里江山图》 了解青绿山水虚实处理的技法(三)
有谁知道山水画用水技法?
青绿山水山石的十种染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