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知识
userphoto

2022.11.26 北京

关注
“神采论”观点对于王僧虔之后的书论家产生哪些重要的影响?

【小知识】

“神采论”观点对于王僧虔之后的书论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书法“形神关系”的探讨成为继他之后的诸多书论家所关注的重点。初唐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中关于“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的一段阐述,是对于王僧虔“神彩论”观点的进一步阐发,通过其中所提到的“神遇”、“心悟”、“神应思彻”等词语以及具体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虞世南更侧重于对于“神彩”即主观精神在作品中的表现。

唐代书论家张怀瓘在其《文字论》中谈到“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其形”,高举“神采”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对于神采的最大化表现,将王僧虔的“神采论”观点极端化,从而开启了书法史上的写意趋向,为宋以后尚意书风的出现奠定基础。至宋苏轼提出:“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神”“气”是对于“神采”的进一步发展,“骨”“血”“肉”则是形质表现的具体方面。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同样强调书作之“神”的重要性,并将“神彩”深入剖析为“我神”与“他神”两个方面,“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通过入“他神”这一阶梯,不断训练,最终完成向“我神”的飞跃,而达到“境自我出”的创作状态,这可以看做是“神彩”表现的最高阶段。

王僧虔的“神采论”观点经过历代书论家的具体阐发与不断扩充,最终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书学理论范畴,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形神关系说”问题逐步发展为一个重要的书法审美命题。

附·宋代名家米芾《李太师帖》

(文◎李雅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神采”的感觉
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书法的形和神
书法|王阳明 行书题唐寅《山静日长图》神采苍秀 纵逸豪放
王羲之四世族孙王僧虔,书法淳朴有骨力,书论揭示最高审美境界
王僧虔《笔意赞》解读
“沉密神采,如对至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