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陈师曾)四十一幅经典绘画作品天然生趣赏析
userphoto

2023.04.13 北京

关注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近现代绘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近现代绘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1911—1949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一升级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引入,加速了社会的变革也加速了美术的发展和变革。在画坛上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画家可以按照自己理解和喜爱的方式作画,不仅在绘画种类、材料工具、形式风格等方面空前丰富,而且也造就了一批特立独行的美术大画家。

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留学归来的画家开始在新兴的美术学校教授油画课。由此中国油画才算正式起步。总之在20世纪上半叶,油画这一外来画种开始在中国这块有着深厚绘画传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获得了发展空间,为新中国油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来分享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绘画作品。

陈衡恪(1876-1923) 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所居名唐石簃、染仓室(吴昌硕又字仓石,以示崇吴)、安阳石室等。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长子,范当世婿。工诗书画印。曾任江西教育司长。病逝于南京。有《陈师曾遗诗》、《觭庵词》。

陈衡恪交友甚广,画坛知友更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齐白石,两人交谊深厚,经常在艺术上互相切磋。齐白石有诗云:“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

陈衡恪是一位全才艺术家。他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画作成就非凡,既有天然生趣,更具艺术之美。他还善诗书,通画理,精篆刻。书法学魏碑、汉隶及楷书,他对六朝碑碣钻研尤深,运笔自如,锋芒尽敛。有画必题,长篇短句,清新隽逸。

此外,陈衡恪对绘画理论研究深湛,见解精辟,著有《中国绘画史》《文人画研究》《染仓室印存》《槐堂诗钞》《不圬灵》及《陈师曾先生遗墨》等,嘉惠后学,影响深远。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主要绘画作品有:《能吟堪书》《鞠甫仁兄》《石田生崤》《秋山夕照》《名师清湘道人》《师承陈衡恪写于翠药山》《溪水清莲》《石径云霄》《小径传情》《气势如虹》《阅读阁图》《湖塘促石图》《小解停慧图》《杜凤山图》《炳山爽跃图》《最喜深山图》《利锁名江图》《山水四条屏图》《访梅图》《为友人征图》

《文涤淑山图》《万树梅花图》《杏林图》《山峰图》《唐老伯图》《松高岳峻图》《山边一楼图》《静宁禅香图》《日遮冷青松图》《数家电惟图》《森林拜师图》《涤水图》《掩涙秋原图》《林居野处图》《西来白浪图》《上方探幽图》《贲宁古图》《琢寿图》《远山图扇面》《松岩静寺图》《北京风俗图谱》等。

近代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能吟堪书》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能吟堪书》 陈师曾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留学日本的经历则使其对西洋绘画有相当的接触和研究,他曾画过少量的西画作品,因此在对事物的观察以及绘画技法的运用上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由此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风俗等皆有涉及。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鞠甫仁兄》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鞠甫仁兄》陈师曾的花卉直接学自吴昌硕,因此他的花卉明显具有吴氏的形神风貌。他更能上师古人,博习众采,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石涛以及“扬州八怪” 诸家皆有涉猎,并且将技法融为己用,笔墨上并不特意突现某一家的特点,创作时挥洒自如,自由奔放。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石田生崤》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石田生崤》陈师曾脱出藩篱,形成自己含蓄秀逸、古朴而不粗野、不以 气势悍人而以气韵动人的绘画风格,这使吴昌硕也大为赞赏。陈师曾的绘画构图多变,形式新颖,不为程式所囿。作品取材既有传统的折枝花卉,也有对景写生的身 边景物,似信手拈来,无拘无束。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秋山夕照》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秋山夕照》陈师曾在山水画的学习上竭力避免受近代尤其是“四王”流派的影响,甚至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努力恢复中国画“师造化”的优秀传统,并且吸收西方对景写生的特点,突破了山水画程式化的陋习。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寒岭松声》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寒岭松声》他画山水强调用笔,即使皴法也纯用中锋圆笔勾勒,绝不侧擦拖卧,也不施水墨烘染,有粗笔白描山水之效果。此外他还作有园林小景,用写生画法,简洁而富有诗意,充满生活气息。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名师清湘道人》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名师清湘道人》陈师曾的风俗人物画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取材紧贴生活,画法写实简括,面貌清新,别具一格。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师承陈衡恪写于翠药山》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师承陈衡恪写于翠药山》在故宫博物院所藏陈师曾的绘画作品中,所署最早的年款是1912年(壬子),之后自1916年陆续有历年的款署,直至1923年(癸亥)夏——师曾逝世前不久。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溪水清莲》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溪水清莲》故宫所藏的陈氏作品,题材以花鸟画为主,约占十之七、八,其次是山水画,人物、纪实题材仅《读画图》一幅。这样的收藏比例与陈师曾现存作品的整体状况相 一致,反映了陈师曾绘画创作的题材倾向。就大的艺术背景而言,晚清至民国年间是花鸟画大盛的时代。山水画发展到清初“四王”笔下已近登峰造极,之后突破有 限,至晚清更显颓势,而花鸟画则在晚清“海派”诸家的振兴下愈发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可以说陈师曾的艺术创作顺应了历史潮流,反映了时代风格。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石径云霄》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石径云霄》陈师曾一生画花鸟居多,但他作品中的人物纪实题材却更为引人注目。故宫藏品中的《读画图轴》,从题材的现实性,场面的纪实感,以及中西参用的绘画技法,都是近代绘画中不可多得的写实佳作。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小径传情》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小径传情》清末民国初年时,金石文字学盛兴,篆刻也随之发展,至吴昌硕、齐白石而达到顶峰。篆刻将中华文字的结构之美、书写之美、布局之美融为一体。篆刻家多是文学书画等多方面修养并蓄的文艺家。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气势如虹》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气势如虹》陈师曾的篆刻早期受蒋仁、黄易、奚冈等浙派影响,后得益于赵之谦、 吴昌硕等近代篆刻名家,又从汉铜、鼎彝、砖瓦、陶文等古文字中广泛汲取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阅读阁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阅读阁图》吴昌硕又名吴仓硕,陈师曾的斋号之一就是“染仓室”,表明了他与吴昌硕在艺术上的渊源,其印谱即称《染仓室印存》。与绘画一样,陈师曾的篆刻亦学吴,但又不全然类吴,他的篆刻笔姿刚健婀娜,拙中见巧,出奇造 意,于古朴中富灵秀之气。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湖塘促石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湖塘促石图》陈师曾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绘画创作的同时还在美术史研究和美术教育领域取得了不斐的成就。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小解停慧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小解停慧图》陈师曾在艺校讲授中国绘画史,他的授课讲义在他去世后刊印出版,成为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分三 编:第一编上古史,分六章,叙述三代至隋的绘画;第二编中古史,分四章,叙述唐至元的绘画;第三编近世史,分两章,叙述明清两代绘画。全书约4万字,梳理 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内容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是一本极好的美术史普及读物。他还撰写了大量有关画史的专题论 文,如:《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画之派别》等。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杜凤山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杜凤山图》在绘画理论方面,陈师曾针对当时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艺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绘画的论调写了《中国画是进步的》一文,引证大量历史事实,有论有据地摆明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画是进步的。该文体现出陈师曾实事求是和勇于坚持自我的学术态度。陈师曾又根据自己对绘画起源的研 究和习画并教画的经验写成《绘画源于实用说》和《对于普通教授绘画科的意见》两文,对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炳山爽跃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炳山爽跃图》陈师曾最有影响的文章应属《文人画之价值》。对于何为“文人画”,陈师曾在文中写道:“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 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最喜深山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最喜深山图》对文人画的特点,他如此分析:“文人画首贵精神,不贵形式,故 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者,仍不失为文人画。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利锁名江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利锁名江图》文人画中固亦有丑怪荒率者,所谓宁朴毋华,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纯任天真,不假修饰,正足 以发挥个性,振起独立之精神,力矫软美取姿,涂脂抹粉之态,以保其可远观不可近玩之品格。”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山水四条屏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山水四条屏图》陈师曾最后归结文人画的四要素,一为人品,二为学问,三为才 情,四为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陈师曾对 文人画的理解和评价,同时也体现了陈师曾自身所追求的艺术理想。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访梅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访梅图》陈师曾作画追求创新,努力恢复中国画“师造化”的优秀传统。他的山水参合沈周、蓝瑛、石涛、髡残诸家,笔法生辣有力,作园林小景饶有诗意。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为友人征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为友人征图》写意花卉近得书画大家吴昌硕指点,远追明末陈淳、徐渭,结合写生,自成一格。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文涤淑山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文涤淑山图》风俗人物画真实生动,风格清新爽健。陈师曾通晓中西绘画的原理,主张中国画革新,但并不附和“西洋画科学,中国画不科学”的肤浅论调。他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一个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画家多方面的艺术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万树梅花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万树梅花图》在中国绘画史上,陈师曾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天才,尊他为大师亦不为过。他去世时,吴昌硕挽曰:“朽者不朽”。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杏林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杏林图》陈师曾去世后,吴昌硕为他题写“朽者不朽”。陈师曾虽然留学日本,接触过西洋绘画,但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人根基,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在花鸟、山水、风俗人物绘画领域有着极高造诣。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山峰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山峰图》陈师曾花卉直接学习吴昌硕,上师古人,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石涛以及“扬州八怪” 诸家皆有涉猎,并且将技法融为己用,笔墨上并不特意突现某一家的特点,创作时挥洒自如,自由奔放,蕴藉的笔墨中多俊爽雄丽之致,鲜明的色彩中不失高雅的格调。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唐老伯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唐老伯图》作品取材既有传统的折枝花卉,也有对景写生的身边景物,无拘无束。陈师曾山水明确脱离四王风格,笔法苍劲,有石涛、石谿遗风,邓以蜇评曰:“民国初年有陈师曾者,江西诗翁陈散原之子,家庭熏习,隽雅成性,独具只眼,思有以挽颓风。四十以后之作,深得二石之意。惜不永其年。”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松高岳峻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松高岳峻图》其山水创作努力恢复中国画“师造化”传统,突破清以来程式化的陋习。其弟子俞剑华评价其山水画说“树木的穿插似黄子久,山势的重叠似王叔明,苔点的嘲浑似吴仲圭,笔力的坚强似沈石同,效法的简单似李流芳,集合诸家之长而独其面目,并无专似某一家。无论画树画山,全用中锋篆箱之笔,加以匀勒,深见笔力。”陈师曾最具特色的绘画题材是表现现实的风俗人物画, 取材紧贴生活,画法写实简括,面貌清新,别具一格。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山边一楼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山边一楼图》1912年,他在李叔同主办的《太平洋画报》上刊登简笔画,意味诙谐,丰子恺认之为“中国漫画之始”,后来丰子恺的漫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陈师曾的启发和影响。创作于1914—1915年间的《北京风俗图》是陈师曾美术创新及文人画思想最全面、最彻底的诠释。画面所写北京市民之种种生计,真实的反映普通民众生活和市井百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题材的选择体现了陈师曾对西方现实主义表现方式的吸收,开创了现代现实人物画新风。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静宁禅香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静宁禅香图》《文人画之价值》是陈师曾最具影响力的一文。在此文中,陈师曾是以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诸流派,如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反再现、反写实的这种转变为其理论基础,并引入象征的概念和移情论的观点为其理论依据。试图从世界文化或比较美术的全方位视角具体而深入地来探讨艺术自身规律的。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日遮冷青松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日遮冷青松图》陈师曾是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陈散原)长子,历史学家陈寅恪之兄。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次年任教育部编审,之后历任北京各大学教授,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数家电惟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数家电惟图》1912年春,李叔同至上海,任《太平洋画报》副刊编辑,陆续刊载了陈衡恪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偶坐侣是商山翁》《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画作。5月,陈衡恪抵达上海,《太平洋画报》做了专门报道,还刊出陈衡恪大幅半身照片。藉此,美术界开始注意到这位画坛的天之骄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森林拜师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森林拜师图》1916年9月,李叔同为陈衡恪题其荷花小幅:“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两年后,李叔同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他将自己的玩具、泥偶赠与陈衡恪。陈衡恪则将李叔同的全部赠物画为一条幅,挂于自己的画室中。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涤水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涤水图》陈衡恪在艺术创作上主张中西融会,认为“宜以本国画为主体,舍我之短,采人之长”。他是敢于创新的实践者,齐白石正是在他力劝和帮助下“衰年变法”。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掩涙秋原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掩涙秋原图》1917年,55岁的齐白石避乡乱居于北京,以卖画和篆刻为生。当时,他画一个扇面的价格是银币两元,比一般画家便宜一半,依然无人问津。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林居野处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林居野处图》一天,陈衡恪逛琉璃厂,见到齐白石所刻的印章,激赏不已,专程到他所住的法源寺相访。齐白石取出《借山图》请陈衡恪观看,陈衡恪欣然赋诗一首,劝他不必求媚世俗。从此齐白石就把“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作为终生的座右铭。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西来白浪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西来白浪图》多年后齐白石仍然心存感激地说:“那时我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陈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简直是绝无仅有。” 陈衡恪又劝齐白石自出新意,变通画法,齐此后创出了“红花墨叶”一派。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上方探幽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上方探幽图》1922年,陈衡恪应日本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之邀,赴日参加 “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他带去了数幅齐白石的花卉、山水作品,很快以高价销售一空。法国人又在东京选了陈衡恪和齐白石的作品带去参加巴黎艺术展览会,陈、齐二人一时名动海外。此后,齐白石的声誉蒸蒸日上,终成一代大师。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贲宁古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贲宁古图》陈衡恪和齐白石在诗、书、画、印上的往还甚多。他曾以姜夔“屋角红梅树,花前白石生”的诗意为齐白石作《梅下老人图》扇面,他为友人所刻诸印中,也有不少有齐白石的边跋。齐白石在纪念陈衡恪的诗中写道:“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正是二人艺术关系的写照。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琢寿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琢寿图》陈衡恪是一位传统文人,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他相继发表了《中国画是进步的》《文人画之价值》等论著,试图确认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价值,并立论“不以形似,正是画之进步”,以扭转当时死气沉沉的复古画风。在陈衡恪看来,文人画“功夫在画外”:“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远山图扇面》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远山图扇面》他属于徘徊在近现代之交的一代人,他对文人画价值的重新肯定和诠释,流露出他对传统的眷恋。陈衡恪曾梦见自己与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论画。徐渭告诉他说:“我得年七十有三,汝寿如之。”于是陈衡恪常以徐文长转世自谓。 1923年夏,陈师曾的继母病危,他哀伤过度加之连日劳累竟致染病逝于南京,享年48岁。陈师曾的艺术生命就此嘎然而止,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遗憾,更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损失。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松岩静寺图》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松岩静寺图》梁启超在悼词中说:“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此损失,乃为无可补偿之精神。” 吴昌硕的挽词则是:朽者不朽。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北京风俗图谱》赏析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北京风俗图谱》第一幅画,春联门神。挽留古老北京的身影。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此幅作品是陈师曾美术创新及文人画思 想最全面、最彻底的诠释。他以速写和漫画的笔法画了一批表现北京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的小品画,有压轿嬷嬷、磨刀人、说书艺人、算命先生等各种人物。这些真实的反映普通民众生活和市井百态的题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陈师曾对西画现实主义表现方式的吸收和借鉴,也是对中国传统画家过于注重个人情感抒发的创作心态的一种超越。后来丰子恺的漫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陈师曾的启发和影响。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北京风俗图谱》什刹赏莲。

中国美术包括山水画创作不可能不有所变化。虽然就总体而言,山水画界在民国时期尚未天翻地覆,旧传统还勉强维持其在画界的主流地位,但着眼于长远,当年少数派的努力正勾勒出山水画的发展前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气鬼齐白石经常送画给他-头条网
68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组图】
画坛巨子陈衡恪
齐白石最感激的人:“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
【觅画记】陈衡恪: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上)
陈衡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