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蔡志松:精微之处书写江南意蕴

江南 付娜 - 古筝攻略



曲径通幽处

2019年,雕塑家蔡志松将工作室由北京迁往苏州。隐逸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一片竹林阴翳中,宽敞而透亮的工作室颇具禅意。“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此恰如其分,在56文创园中,蔡志松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江南园林。


雕塑家蔡志松

多年前,蔡志松已透露出对江南的向往,身为北方人的他有着温润如玉的南方样貌与性情。当他于2018年来到苏州金鸡湖美术馆举办“栖·蔡志松2018艺术展”时,一个“栖”字便道出了他对苏州的一见倾心。而56文创园以文化艺术为基因,一直坚持定位打造极具文化艺术气息的新型创意产业园,与蔡志松的期盼不谋而合。当外界众说纷纭着移居苏州的因与果,蔡志松已悠然踏上南向之路。

当蔡志松选择了苏州,他所选择的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当苏州迎来蔡志松,迎来的不仅是一位享誉艺坛的雕塑家和一件件充满视觉张力的作品,更是开启一座工业化城市文化艺术浓郁氛围的先锋。


蔡志松《喜上眉梢》,不锈钢,44×35×81cm,2019年

苏州,成为蔡志松从事艺术行业第33个年头的又一个落脚点。由东北生、东北长,到苦读三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并留校任教,扎根首都十余年后,蔡志松在超脱与豁达的文人心态下“回到”南方,落户苏州,并以“新苏州人”自居。


蔡志松《荷》,白铜、不锈钢,108×38×45cm,2019年
 

这样一种心态的转变同样体现在蔡志松的雕塑创作中。江南水乡如酥的霜霰雨霁浸润了艺术家的灵魂,在其最新系列创作《荷》中,枯荷摇曳,莲蓬欲坠,恰应了这江南的秋——“留得残荷听雨声”寂寞而自由的情怀。


蔡志松《荷》,白铜,42×23×26cm,独版,2020年

零落萧索的残荷脆而易折,以金属覆于其上,每一支荷叶中都包裹着一株曾经鲜活的生命。垂危之时凝练于白铜之内,时间定格于此,蕴藏着蔡志松对自然万物近乎慈悲的温情。


蔡志松《荷》,白铜,105×38×21.5cm,独版,2019年

蔡志松《荷》,白铜、不锈钢,108×38×37.8cm,独版,2019年


沉吟至今,呦呦鹿鸣

蔡志松对《荷》的选择有何缘起呢?他说,“自然而然,非刻意为之”。回顾其20余年的艺术创作,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与变化中,由写实走向写意进而无限趋近精神的脉络清晰可见。

《故国》系列开始创作于1999年底,以《诗经》中的风、雅、颂来分别命名,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塑造技法,以具像造型与现代材料语言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先秦古风中昂首阔步的武士颔首屈膝,悲悯之中传达了艺术家对历史与人性的关注。


蔡志松《栖》,鹤为不锈钢或白铜铸造,底板和芦苇为不锈钢,95×112×80cm,2016-2017年

《玫瑰》系列开始创作于2008年,历时6年,铅的毒性与玫瑰的自然造型结合,以材料和装置为表现方式阐述了艺术家的爱情观。而作为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作品,《云》系列开始创作于2011年,借助“云”这一意象,蔡志松探讨了可见与不可见、永恒与瞬间的关系,以装置和观念为表现方式阐述了艺术家的人生观。


蔡志松《绽·2#》,不锈钢,129×100×232cm,2019年 

《家园》系列开始创作于2016年,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灵性的动物——鹿、鹤成为士大夫精神与文人气质的载体。《栖》中的鹤、《凝》中的鹿与之后《升》系列中的孔雀带领观者走入了一个神话中的壮丽世界,蔡志松在此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生命的深层内涵。

《腊梅》系列,从“绽”到“荷”,到“禄”,到“祥”,透过金属的肌理,传统写生之趣夹杂着写意的笔墨,宋徽宗、八大山人的身影依稀可见。中国传统古典的意境,在蔡志松的作品中又一次鲜活地立体起来。


蔡志松《绽·1#》,不锈钢,100×81×232cm,2019年

蔡志松《禄》,腊梅与石白铜,鹿与底板不锈钢,腊梅73.5×46×76cm,鹿27×20.3×9.2cm,2019年


东西古今,游刃有余

作为学院型艺术家,西方的具象艺术形式是伴随蔡志松始终的技术与经验;而古典的、传统的、经典的美感是他由历史回溯挖掘的审美取向。他的新作《荷》系列,俨然显示出蔡志松回归中国、回归传统、回归古典的倾向,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更为笃定与自得的他,游走于东方与西方,游刃有余。 

雕塑家蔡志松

东西方文化的传统、审美不同,他在中央美院接受了西方的专业造型训练,从雕塑创作最初便是做人体,因而通过人体进行表现是多年专业沉淀下的自然选择。当然,无意间也在形式上建立起了东西方艺术间的对话。


蔡志松《绽·5#》,不锈钢,83×43×75cm,2019年

学院的传统重视具象造型能力,但蔡志松总是强调:用抽象的思维培养具象的表达能力。具象的表面下往往暗含着抽象的概念,好比我的雕塑孔雀,就是水平线与垂直线的交叠,极简却更具表现力。抽象和具象是杂糅、无可分割的。


蔡志松《升·2#》,不锈钢彩色纳米镀钛,68×82×128cm,2020年

蔡志松《升·1#》,不锈钢铸造,纳米电镀彩色,231×80×229cm,2018年
蔡志松《荷》,白铜、不锈钢,35×23×87cm,2020年

蔡志松《凝》,不锈钢或白铜,高: 至鹿角278cm,至鹿头200cm;身长226cm, 宽98cm,2016-2017年

蔡志松《拂》,不锈钢,170×108×231cm,2020年

志松《蕴》,不锈钢,221×113×193cm,2019-2020年


E N D -

【 国际艺术大观 】

蔡志松:精微之处书写江南意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志松 | 艺术圈的颜值担当
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在聘研究员作品展示系列之十:李象群
蔡铣先生绘画作品欣赏
早春美衣编织,提前做好准备
郭志鹏:雕塑的“艺”境
棱镜:袁元艺术展将亮相今日美术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