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冠中:彩色镶嵌是画里珠宝,人间衣衫

吴冠中《乡镇小桥多》

“高高的白墙顶天而坠,一个拐折而由小桥接力,小桥的台阶横道收缩了众多垂线。从最大块的屋顶到最小点的窗、从纯黑的洞到纯白的墙,尽量发挥对比之功效。深色之间冷暖变化多,白墙之上明度层次微,笔扫纵横,有意配合横与直之构成。彩色镶嵌是画里珠宝,人间衣衫。”——吴冠中

一九八零年,吴冠中赴苏州甪直写生,受巷口石桥与高低错落的黑瓦白墙之景启发,写下《江南人家》粉本与油彩画,本幅构图一致,无署年,乃一九八三年所作。

吴冠中《松魂》

“隐约间,五大夫松却突然愤然向我扑来……二千年不散的松魂是什么呢?如何从形象上体现出来呢?风里成长风里老,是倔强和斗争铸造了屈曲虬龙的身段。我想捕捉松魂,试着用粗犷的墨线表現斗争和虬曲,运动不停地线紧追着奋飞猛撞的魂。峭壁无情,层层下垂,其灰色的宁静的直线结构衬托了墨线的曲折奔腾,它们相撞,相咬,搏斗中激起了满山彩点斑斑,那是洪荒时代所遗留的彩点?以上是我从向往五大夫松,写生三松,几番再创作,最后作出了《松魂》的经过,其间大约五年的光阴流逝了。”——吴冠中

据《史記》所载,泰始皇登泰山封禅,期间遇暴雨,避于松下,遂赐该树五大夫之爵位。历经千年,古松早不复存,至清雍正年,钦差丁皂保奉旨修泰山时,方补植五松,屹立至现世。

1980年,吴冠中慕五大夫松之名,赴山东泰山写生,见松只剩三棵,略欠想像中之气概。虽感失望,仍决意取之入画,当场写生,综合不同角度之景而画出五棵老松,凑成“五大夫”。此后,多番据稿重写,终悟“松”之灵魂神髓。

吴冠中《今日迷宫》

“在有限的地面建造最多的楼房,发挥最大的效用,相互间更以最新颖的形式竞争,因而香港成了建筑师作品的国际比赛展场。这里楼房密集,一幢高于一幢,新生代又总想超过老一代,于是所有的空间都将受到被侵略的威胁,天空么,恐怕就只能在玻璃墙面的反射中呈现了! ……瞭望香港,像看宽银幕电影,演的是楼房进行曲。正如天空的星星数不清,房子也数不清,其实又何必去数。楼房群与楼房群织成了线世界,线的纵横交错将所有的空间分割成块面之世界,斑斑彩点之分布又构成了镶嵌世界。线、块、面与色点的合奏只是为了表现整体感受:动荡忙碌的香港,五彩缤纷的香港,眼花缭乱的香港。这些线、块与色点都直接展现在白纸上,没有底色烘托,显得更自由自在,在空灵中较宜表达无尽与深远。”——吴冠中

1990年十一月,吴冠中应土地发展公司邀请到香港访问,并进行创作,描绘他眼中的东方之珠。既有行将拆卸的得云茶楼,改头换面的李节街、雀仔街,也有现代化表征明显的中环、尖沙嘴等。这批作品于九一年底展出,本幅即二十多帧展品之一。

画题取名《今日迷宫》,没有标明截取香岛哪一角入景,但从某些地标性的建筑物即可显示了应是最繁华热闹的城市心脏地带。建筑物由近推远,从低至高,重重叠叠,互相挤压,形成长方、正方等几何形状块面,不规则地交织一起,中有迂迴曲折如弧线般的行车道穿插于建筑群间,这种似是杂乱却又暗合章法的布局,反映了这个城市生命力充溢的气象。画家巧妙地运用色点、几何块面和流畅的线条营造了他眼中香港城市的形象,也是他同类题材作品中构图最严谨的一幅。

吴冠中《北京一条街》

1953年,吴冠中自中央美术学院调往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素描及水彩风景画。本幅即此段期间所写,亦是他早期少数以北京街头风貌为题的作品之,一直自存,待1991年赴星洲举行个展时,首度公开。

画中见低矮楼房自近而远延伸,电线杆两旁矗立,缆线纵横交错,骑自行车者在下方匆匆而过,远处人群熙熙攘攘,正是古都街头一角的剪影。其笔触轻柔,设色雅淡,简朴自然,流露昔日庶民生活气息。

吴冠中《观鱼》

苏州园林,水榭迴廊,湖石玲珑,桥堤垂柳,游鱼自乐,画家屡采纳入图。本幅置湖石于前景,线点互缠,以嶙峋奇倔之势占去画面大半,石缝间,见游人驻足桥上观鱼,又或沿曲廊踱步,隐没园中。画家借游人之脚步串连景物,层层推进,点示园林之曲折幽深,可谓妙矣!构图与1983年作《苏州园林》相若,仅尺寸比例不同,应属同时期所出。

吴冠中《荷塘》

画中墨团盖布,仅中间空隙能窥一池碧水,处理手法与1986年写《荷塘》相若,惟墨块边沿见游丝交缠,似写枝叶纠曲之象,非《荷塘》以墨团状丛树水中倒影之手法,虽同以积墨写树影,一立体,一平面,意趣各异,足见画家巧思!

吴冠中《花溪》

1972年,画家陪妻子往贵阳探侍岳母病況,抽空写生并得《花溪》稿,自此反复为之,面貌由具象渐化抽象。本幅用墨纵放淋漓,即画家谓八十年代早期写《花溪》时“泼墨狂草似的先用浓墨扭曲盘踞整个画面”。

吴冠中《是空是色入画来》

八十年代,吴冠中以彩墨写荷塘,笔下枯枝交错、荷叶零落,枝干僵直,略见置身冰雪之貌。

本幅写于1989年,虽未见荷花绽放,惟叶块饱满,迎风招展,赭红之间,闪耀淡碧、嫩黄之色,游鱼翔泳水中,岂非夏秋之际,荷塘自生机勃发渐次秋零之景,构图与前作可谓大异其趣。

是年春,画家赴巴黎写生,期间与朱德群夫妇同访莫奈故园,浏览其莲塘风光,并谓“莫奈画睡莲,着眼于花、草、浮萍、天光水色,一片风光,一视同仁,莲花未必是聚焦视点,他完全没有体会到莲中禅意”,或受此启发,笔下莲塘遂改以谐协面貌出之,切合中国传统文化之形象,并自题七绝句于上,首句源自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颇得传统丹青诗画相辉之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冠中: 笔墨等于零
二十幅中国顶尖书画全赏析
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十一
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十)【组图】
画家吴冠中作品欣赏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卷(局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