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问两查预测脑卒中风险

              八问两查预测脑卒中风险

   

   对于年龄在40岁及以上,具有以下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可列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或既往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史者,建议依照个体情况,选择性进行相关检查,主要内容包括:颈动脉听诊、既往心脑血管病史、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等。
   1、血压>140/90 mmHg,或未知;2、心律不齐:房颤;3、吸烟;4、低密度脂蛋白(LDL)>240mg/dl,或未知;5、糖尿病;6、很少进行体育活动;7、明显超重;8、有卒中家族史。
 
  
   近日,在“2012心血管病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实践项目”的启动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给出脑卒中风险评估“8+2”:其中“8”指的是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8个问题,“2”是指高危人群要做2项检查。通过“8+2”,能让绝大多数人了解自己的卒中风险,减少很多因卒中造成致死、致残的悲剧发生。

一.八问
 

1.你血压正常吗?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脑卒中减少1/3。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在所有脑卒中的患者中,至少有50%的人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尤其是危险的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   

 2.你血脂正常吗?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等诸多问题。血脂是血液中各种脂类物质的总称,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胆固醇可分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浓度超过正常值后,就会在血管内逐渐形成斑块,阻塞血管,而“好胆固醇”则能减缓斑块的生长速度。“无论是‘坏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增高,或两者皆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世界卫生组织从事公共卫生疾病与社区医疗的服务专家克力斯·南达拉博士也说,“坏胆固醇”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就像潜伏在动脉壁上的肿瘤,外面是层包膜。血液里的“坏胆固醇”越多,斑块就越大,甚至引起阻塞,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等。“这些斑块像是定时炸弹,会在没有先兆时‘爆炸’。”
 北京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曾指出,60%的男性和45%的女性在冠心病发作时没有任何先兆,且第一次发病的表现可能就是猝死。今年6月,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因心梗突发猝死家中;时隔一个月,前辽宁足球主帅王洪礼又突发心源性猝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詹姆斯·魏斯教授告诉大家,由高血脂诱发的脑卒中已成为三大致死病因之一,并呈连年上升趋势。“可以说,高血脂是心肌梗死的‘元凶’,脑血栓的‘帮凶’。”

3.你血糖正常吗?  糖尿病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并发中风者,脑梗死比脑出血多,且以多发性梗塞居多。Framingham心脏研究证实,糖尿病人卒中发生率远远高于非糖尿病人。芬兰一项15年的研究表明,男女糖尿病人卒中相对发病危险分别增加3.4和4.9倍。

 

 4.你心律正常吗? 4.你心律正常吗?心房纤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间有明显的关系,60岁以上有7%—30%的卒中由房颤所致。心房纤颤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间有明显的关系,60岁以上有7%—30%的卒中由房颤所致。 房颤引起中风的几率增高。非瓣膜房颤占缺血性中风病因的15~20%;Framingham研究表明,非瓣膜病房颤引起的缺血性脑中风是无房颤者的5.6倍.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则高达对照组的17.6倍。有资料表明,冠心病并房颤者,发生栓塞的为13.5%,风心病并房颤,发生栓塞的为42%。房颤复律时,栓塞发生律为1%~3%。房颤患者用抗凝剂,可降低栓塞的发生率。
  有房颤者死亡率增加两倍,主要死于合并缺血性脑中风。其发生率,在59~59岁组为1.5%,而80~89岁为30%.房颤使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4.5倍,同时这也是房颤致残率最高的并发症。而且,房颤伴高血压发生缺血性中风时,其梗塞面积大,预后更差。我国居民房颤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超过75岁,高血压,糖尿病,左房附壁血栓等。

 

  5.你是否吸烟?吸烟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天吸烟1—20支者,比不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大3倍,每天吸20支烟以上,比不吸烟者大5倍。吸烟越多、吸烟年龄越早的人,发生中风的机会也就越多。吸烟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确定危险因素。吸烟可使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高2 一4 倍。在所有卒中死亡病例中12 %一14 %系吸烟所致。吸烟与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均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在青年人中尤其如此。被动吸烟也是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风险较主动吸烟者近于加倍。

  6.你的有氧运动量够吗?久坐不动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减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慢性病监测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83.8%从不参加锻炼,其中城市为73.2%,而且这一数字低于2002年的78.4%。仅有11.9%的居民经常锻炼。

 7.你的体重正常吗? “胖人多中风”,因为肥胖的中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常合并高脂血症,所以也容易发生中风。中国成人的正常体重指数应是18.5~23.9为好。如能将体重指数控制在这一范围,可防止人群中45%~50%的慢性病危险因素聚集,可防止10%~20%的冠心病、脑卒中发病。

 8.你有卒中家族史吗? 有卒中家族史者,元比无卒中家族使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高。这个高危因素虽然不能改变,但必须坚持定期体检,警惕脑卒中的风险。

二.两查 如果上面这8个问题占了3个以上,这些高危人群就要进一步做两项检查。一项是查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另一项是查颈动脉超声。

  1.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液中积累超过一定浓度时,就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凝血过程,造成血栓。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犹如“火上浇油”,在导致脑卒中发生上有协同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可使脑卒中发生风险增至近12倍。

 2.颈动脉超声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颈动脉就是全身动脉的一个窗口。颈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即颈动脉壁形成斑块,当这些斑块增大或破裂时,就会造成颈动脉狭窄或栓塞,使远端灌注压下降,导致低灌注性脑梗塞。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脑梗塞占80%。突然发生脑梗塞使患者致死、致残,严重时会造成大面积的脑组织缺血,导致失语、偏瘫等,严重者还会猝死。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但是专家认为,60%的脑梗塞是由颈动脉狭窄所造成,如果能提前发现自己有颈动脉狭窄症,及时通过手术疏通血管,就能预防突发脑梗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需要他汀治疗吗?
颈动脉斑块,60岁以上几乎全有,4个习惯会加速风险
从“颈动脉斑块”到“中风”只有一步之遥
颈动脉长斑块一定会得脑卒中?这些建议你一定得关注
控制颈动脉易损斑块,避免引起脑卒中!
积极应对,不必谈“斑”色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