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自己的驱魔人
北京时间9日19:00,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获奖者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zio Modiano)。这似乎是个冷门。就像他的小说一样,偏偏与各种形式的“热”无关:既不热门,也不热闹,甚至连故事发生的时间,似乎都跟炎热的夏天不沾边。


莫迪亚诺写了几十本。此人是当代法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每年九、十月份开学季,只要他有新书出来,就一定会被摆在各大书店最醒目的位置。接着他的名字会出现在11月份各大文学奖的提名乃至获奖名单中。他是那么的热门。有人说,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只有写一本书。那么,要记住一段往事,该写多少本书呢?

  

奇怪的是,他的小说偏偏与各种形式的“热”无关:既不热门,也不热闹,甚至连故事发生的时间,似乎都跟炎热的夏天不沾边。“在巴黎,10月的傍晚,夜幕降临时分,气氛紧张,人们容易心浮气躁。即使是在下雨的时候也一样。在那个时刻,我并不觉得心灰意懒,也没有时光飞逝的感觉。我反而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一年从10月份开始。”


其实巴黎的10月并不是特别美好,游人都走了,天几乎总是阴着,偶尔还会飘几滴任何雨具都挡不住的绵绵细雨,萧条的气息一直到10月的最后一个周日,随夏令时向冬令时的转换,几乎能够达到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

  

莫迪亚诺却独爱寒冷萧条湿漉漉的季节。《青春咖啡馆》女主人公露姬的自杀被安排在了11月。《韶光》中年轻的路易在小说一开头就被寒冬的冷雨弄湿了惟一一双鞋子。《暗铺街》中的“我”甫一出场,便是“我正在等着雨停”……这种萧瑟的气氛终于弥漫至整部小说,甚至全部作品:总是阴沉沉雾蒙蒙的天气,总是没有背景的人物,年轻人居多,才20岁出头,就已经满怀心事。这些平凡的年轻人,偶然相遇于生活。不,不是命运的安排,因为一说到命运,就会联想到必然。


这些年轻人的相遇是那么偶然,以致于最激动人心、最令人期待的邂逅似乎都被草草带过。既然不是命中注定,那么不值得夸大其词。以致于读者到最后都在怀疑,这两个人究竟有没有在一起?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不用费劲想了,因为在莫迪亚诺的书中,逻辑派不上用场,这里的人物自己都不讲逻辑。《韶光》中,路易不知道自己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性质,却没有萌生过打探的念头;奥笛儿为了找一份工不得不受上司的侵犯,却始终连怨恨的话都没有说过。


《地平线》中的玛格丽特一直在躲避一个叫布亚瓦尔的男人的跟踪,一直活在恐惧中,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倾诉恐惧、寻求帮助……可能他们都已经像莫迪亚诺那样明白,既然整个生活都是一种偶然,那么惟一能做的,可能只是平静地对待任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



平静地对待,然后深刻地铭记,这才是值得在意的事,就像《青春咖啡馆》中某个走失妻子的男人说的那样:“我们试着建立关系,您明白我的意思……”建立关系,编织关系网,固定偶然的相聚,画出坐标,绘成一张图:这就是某某的人生测绘。我们的一生不由我们自己决定,由偶然相遇的人决定,也由偶然离开的人决定,比如露姬的自杀影响了罗兰的一生。

  

那么莫迪亚诺写这些书,是不是想借此回忆起人生中的一个个坐标,找回自己偶然的一生?有人说,那么多年来,莫迪亚诺其实只写了一本书,一本关于“寻找”的书。其实不然。读读这些书,你会发现人们“寻找”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在小说一中,主人公在街头偶遇一个像她母亲的女人,于是尾随着这个神秘女人走了很久很久,最后当然也没能确定她的身份。在小说二中,年轻女子试图躲避坏人的跟踪,年轻男子试图躲避母亲的纠缠,两人偶然相遇,开始相互照顾,一起祈祷没人追踪的宁静生活。


随后年轻女子离开了,年轻男子便开始寻找她。在小说三中,失忆的侦探苦苦追寻着自己的身份。小说四因为多重人物多重视角导致“寻找”的对象也产生了裂变:有的人在寻找自己走失的妻子,有的人在寻找回忆,有的人在寻找幸福……

 

尽管现在已经不提倡将作者生平与作品挂钩了,读者还是忍不住想在所有这些有关“寻找”的书中找到莫迪亚诺的创伤。否则他怎么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不厌其烦地重复同一个主题呢?2010年,与“寻找”主题有关的《地平线》出版时,他已经65岁了!


这真的跟他从小就处于几乎被父母遗弃的状态,惟一的弟弟过早夭折,自己一次次被送进寄宿学校,父母亲长期分居最终离婚的经历没有关系吗?在小说中,他总是一次次地提到,人物被黑洞一样的过去追赶,这个过去有时幻化为一个神秘的跟踪客,有时幻化为一位没有人性、只知索取的母亲,有时又幻化为少年时代做的一件傻事。


这个过去始终无法被埋葬,它一直在窥视着,等待合适的时机,一举将人物吞噬,玛格利特最终落荒而逃,而露姬纵身跳下了阳台。这是不是莫迪亚诺自己的感受?曲折苦涩的童年始终如影随形,在某些时刻,这个无法抹除的过去令他那么绝望,以致于他求助于笔下的人物,请求他们为他提供一个躯壳,让他以他们的形象选择死亡。在露姬纵身一跳的瞬间,作者是否会感觉到自己肩上的重负竟然好像轻了几分?

  

所以,写作可能不仅仅是追忆青春留住记忆吧。对某些人来说,写作就好像是一种驱魔行为,在将心声吐露到纸上的同时,将心魔也囚禁在了书页之间,从此不必再害怕它会在午夜出现,伸出魔爪向你索要本金和利息。难道不是吗?2010年的《地平线》,它有一个多么奇怪的书名和结局。


《青春咖啡馆》中那本《消失的地平线》(L’Horizon perdue)对露姬来说象征着幸福。如今它少了一个“perdue”(失去),变成了看得到的《地平线》(L’Horizon):“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巴黎,走向新的地平线。他们是自由的。”而《地平线》的结局也是出人意料地温暖人心,与莫迪亚诺很多作品的调子不同。


玛格丽特离开很久以后,有一天博斯曼终于打听到了她的消息,他对自己说,以为她已经去世很久了,可是这么想真的没有道理。他满心希望地朝未来出发了。莫迪亚诺似乎也完成了一个疗程。2012年的《夜草》已经出版,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个始终细腻但更为温暖的莫迪亚诺呢?


部分作品:


《星形广场》(La Place de l'étoile) (1968)
《夜巡》(La Ronde de nuit) (1969)
《环城大道》(Les Boulevards de ceinture)(1972)
《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 Lucien)(1974)
《凄凉的别墅》(Villa triste) (1975)
《家庭手册》(Livret de famille) (1977)
《暗店街》(Rue des boutiques obscures) (1978)
《青春》(Une Jeunesse) (1981)
《记忆的小路》(Memory Lane )(1981, 由Pierre Le-Tan配图)
《如此勇敢的男孩们》(De si braves gar?ons) (1982)
《消失了的街区》(Quartier Perdu) (1984)
《八月的星期天》(Dimanches d'ao?t) (1986)
《戴眼镜的女孩》(Catherine Certitude) (1988) (由Sempé插图)
《缓刑》(Remise de Peine) (1988)
《儿童更衣室》(Vestiaire de l'enfance) (1989)
《蜜月》(Voyage de noces)(1990)
《废墟中的鲜花》(Fleurs de Ruine) (1991)
Un Cirque passe (1992)
《春季之犬》(Chien de printemps) (1993)
《走出黑暗》(Du plus loin de l'oubli)
《多哈·布慧德》(Dora Bruder) (1997)
《陌生的女子们》(Des inconnues) (1999)
《小首饰》(La Petite Bijou) (2001)
《夜半撞车》(Accidentnocturne) (2003)
《家谱》(Un pedigree) (2004)
《青春咖啡馆》(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 (2007)
《地平线》(L'Horizon) (20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盘点近十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代表作
莫迪亚诺:唤醒对人类命运的记忆
胡本洋---诺贝尔文学奖收集整理
新科诺奖得主莫迪亚诺,你认识吗?|莫迪亚诺|诺贝尔文学奖
2014诺贝尔文学奖专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