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月30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018年11月30日 

  农历 十月廿三  



阴岭:北面的山岭。


林表:林梢。


插图作者:陈小唯


祖咏,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也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这是一首应考诗,按规定是要写十二句的排律,祖咏只写了四句,不写了。考官很欣赏,要求他写满十二句。但诗人认为意思表达完了,不肯接着写。因为字数不够,考官没有录取他,但这首诗千古传颂,成为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从诗题可以知道这是写远望终南山的余雪。为什么是余雪呢?因为唐朝会诗考试时间多在农历二月春季举行。这个季节的终南山积雪已经开始融化了,所以诗人看到的是余下的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山位于长安南部,所以从长安城看到的是终南山的阴面,此时终南山的阴面山岭一片秀丽,“浮”字是说云层萦绕在山顶,这样山顶的积雪看起来就像浮在云端之上一样。这两句把终南山的秀丽和险峻完美地展现了出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霁色”,表示写的是雪后初晴的景色,“暮寒”则说明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致。树林的顶端被夕阳照射得明亮无比,但很快太阳就会落入地平线以下,诗人不禁感觉到长安城中也因傍晚来临而变得更加寒冷了起来。现代物理常识也告诉我们融雪天是吸热的,所以融雪天气温比下雪天气温更低,加之天色渐晚,就更觉得冷了。后两句从视觉转到感觉,把余雪融化时所带来的寒气描写得极为传神。

(鸣谢:上海江东书院)


书法:河北省书协会员 阜城陈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2章——28祖咏《望终南余雪》
史上最经典的一首咏雪诗,短短二十个字,便令人拍案叫绝!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188首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终南望余雪 祖咏原文赏析
唐诗三百首中唯一的应试诗,诗人凭借这首“残诗”却高中进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