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的印痕

生命的印痕

作者:李文文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907

当人们走向生活,开始了人生的脚步时,许多人却往往困惑起来。于是,有人就在内心追问:我来到这个世界有怎样的意义?我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理应有个人的追求。我们的先人告诫说:人的梦想就像一颗种子,没有种子,妄然有再多的努力,也不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所以,我们必须有自己人生的支点,思考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度过有意义的一生,至为重要的莫过于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孔子以自己为例,以最为简明的言语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昭示他生命的印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是到了十五岁那年,才开始热爱学习了吗?当然不是。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玩具”是“俎豆”,玩的过家家是“设礼容”。俎,祭祀时盛祭品的礼器。豆,上古时盛食物的器皿。“设礼容”,就是在习礼。看来,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有着立志向礼的种子。礼,是天地大道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体。志于学,就是志于学道,学习修己安人之道。也就是讲,在孔子十五岁时,就确立了一生的志向与追求。
  三十而立。人要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如何立?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用担心官权之位,需要思考的是自己以何立足?这是志于道的根基所在。
  四十不惑。坚定价值体系,则遇事不惑。但这个过程不是一步到位,中间有反复,需要向前看,也需要不停地回头看,在迂回曲折中坚定。
  五十而知天命。《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知天命的本质在于对自我的认知,看似人的一生在一直不断地向外寻逐,就本质而言,其实是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相参互动的过程。对自己的认知愈是到位,愈是在互参的过程中尽性,由尽人之性到尽物之性,赞天地之化育。
  六十耳顺。闻听事情之然,即知事情之所以然。既然如此,不论什么样子的言语,也都不足以令人大惊小怪了。
  七十随心所欲不愈矩:这里示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随性自然皆为天理之当然。理智与情感,个体与集体融为一体,在矛盾中自然而然地把握、超越。最终,情感和理智都归于自然而然。自然的表达情感,以理智中合情感,超越情感,归于情感。它随己心,合乎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说起
孔子的天命观
【读论语】八佾篇第四章 自由的境界
一念万年,直至圣境
孔子「知天命、畏天命、順天命」
孔子自画像(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