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康熙年间定海成中西交往的主要通商口岸

  清康熙年间,定海建有浙海关衙署和“红毛馆”。起初,只有货运码头,没有“贸易自由区”,市面仍不是很繁荣。但到了后来,定海港内中外商船云集,岸边矗立起货栈,出现了舟山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对外开放景象。那时,在英国等国商人眼里,舟山是一个充满商机的贸易福地。

  1698年浙海关从宁波迁到了定海

  清初,朝廷为了对付郑成功等海外抗清势力,下令禁海。从1655年(顺治十三年)至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颁布了五次“禁海令”。直到清朝统一台湾后,于1684年下令开海禁。同时,放开沿海贸易,准许沿海船只出海贸易。随着禁海令的解除,沉寂多年的舟山贸易又重新兴盛起来。

  1685年,清政府取消市舶司制度,设立粤海关(驻广州)、闽海关(驻厦门)、浙海关(驻宁波)、江海关(驻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海关,海关正式成为清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浙海关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浙江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征收往来商船的税款。然而,往来于澳门、厦门间的英国商船,亦有“乘风至定海者”,只因“地方官员不敢擅留”,才不得不绕道涉险去浙海关的驻地宁波交易,这实在太不方便了。

  1694年,浙海关监督奏请朝廷移关定海,监督估算,如果移关定海,每年可增加税银一万多两。但因朝廷担心建造海关衙署需要一大笔开支,就令浙海关衙署仍驻扎宁波,差役前来收税。于是,自那年起,浙海关关税开始在定海收取。 1698年,浙海关监督张圣诏又上本力奏,“定海岙门宽广,水势平缓,堪容外国大船,可通各省贸易,海关要区莫过于此。 ”表示会自行筹款建造必要的海关设施,不要国库花钱。同年清政府批准定海设关,将浙海关从宁波迁移到了定海,并于1700年建成西洋楼(俗称红毛馆)。当时定海的浙海关衙署就设在城内东门文彩桥下钞关弄内(今东管庙弄斜对面),“红毛馆”则在定海南衜头西(现在的舟山港务广场西北侧),由九幢楼屋组成,大门匾额上书“万国来同”,意谓对各国来商一视同仁。

  英国与舟山贸易的繁华景象

  浙海关移关定海后,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拓展商业贸易,派遣商务监督驻定海,设立事务所,负责管理英国商人来浙江贸易事务,把舟山作为对华贸易的重要基地。设立的时间根据徐中玉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考证,是在1698年。书中写道,东印度公司于1698年在靠近宁波的定海设立了一间商馆——一种商务代理机构或贸易办事处,以卡奇普尔为商馆领班。

  有关这期间英国商船来舟山贸易的资料很不完整。据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记载,从1644年到1704年的60年间,英船到舟山贸易有12次。该书对1704年之后的情况并无记载。但根据吴杰在《中国近代史》的考证,仅1710年,到定海的英国商船就有10艘之多。显然这期间英商在舟山的贸易又有了较大发展。

  定海设海关的起初几年,定海“货物未能囤积,必得装运郡城,是以行铺寥寥,不及宁波十至三四然”。也就是说,只有深水良港和货运码头,没有“贸易自由区”,市面仍不会很繁荣。但到了1710年前后,定海港内中外商船云集,“除了英国商船,还有荷兰等西欧商船鹜趋定海”(夏燮《中西纪事》卷三)。并且,舟甬海商也出海贸易,1688年日本限定进口的70艘清朝商船中,就有宁波和普陀山船13艘([日]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之后至康熙末年(1722年),年年有普陀山船赴日本长崎港贸易。定海岸边,已建起一些货栈,堆放着杭嘉湖的丝绸、武夷山的茶叶、英国的呢绒、日本的铜材等。

  英国商人为何蜂拥来定海交易

  那么,英国商人为何蜂拥而至,来定海交易呢,除了这里的港口优势外,还出于赢利考虑。钱塘江水系流经的浙、赣、皖三省毗邻地区,是著名产茶区。若从产地运往广州,按照当时的条件,需西向入鄱阳湖,经赣江,越大庾岭,南下广州。若能从舟山口岸出口,则只需将茶叶从产地循钱塘江水系运往宁波,再转走海道便可,茶叶收购价格能降低不少,质量也不太会受损。除了茶叶,其他如杭嘉湖的丝绸、龙泉的青瓷,也因定海离产地近,价格比从广州出口便宜。至于英国商人运来的毛纺织品,因地处亚热带的广州人不太欢迎,也比在定海的销售量要小。

  英国商船踊跃来到定海,还有一个原因是广东、厦门官吏索取的税率和规费太多了。用马士的话说,也就是还没学会“在贸易的羊身上剪毛而不单用一下子剥皮的方法”。 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第一艘驶进广州港的船舶,核定应缴纳2484两的高昂管理费,经过与海关官员多方讨价还价,费用降至1500两,其中1200两为船钞,300两为付给粤海关监督的规礼银(即所谓的感谢费)。讨价还价后减免的幅度竟然可以如此之大,可见勒索之重。同一年,英国商船“公主号”到厦门贸易时,勒索也很重,以至于该船大班报告称,在此处无法使他们让步,只有将贸易转往定海、宁波,或者放弃几年。这是因为,在定海,他们常常能享受到“一切课税诸事无不逾格从宽”的待遇,这更引起了英商的兴趣和重视。

  这段舟山历史上罕见的对外开放和中外贸易的历史,非常短暂,只持续了半个世纪。1757年12月20日(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七日),清政府禁止外船到定海、宁波的上谕下达后,康熙年间出现的舟山对外贸易的繁荣刹那间烟消云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洋人要进京,找乾隆皇帝告御状,结果很悲催!
清朝为何拒绝英国商船在宁波进行贸易?
广州一口通商与洪任辉事件
康熙定的“四口通商”,乾隆为何改为“一口通商”?
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为何留下广州这一通商口岸?全因乾隆的“福星”
史海回眸:1757年中国彻底闭关锁国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