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元一統志

大元一統志

【近人】金毓黻等輯錄

 

   ●目錄

  零葉(一)

  零葉(二)

  殘本

  輯本

  考證

  附錄

 

  ●零葉(一)

  世安山記云真人羅公遠煉丹于此  唐玉真公主  睿宗第八女與金僊公主皆隸道入蜀居天倉山其後羽化葬於山側明皇幸蜀開冢視之僅存冠履今儲福宮有銅鑄明皇公主二像  呂洞賓  飛雲山王氏道院去蒲村鎮五里昔有道人過之留題云携笻來此步飛雲錢滿賓堦綠蘚勻江上同歸共誰去不堪回首不逢人以逐句第三字合成呂洞賓來主人覺而異之已失道人所在又紹興癸丑道會有道人携凉笠而至會散乃掛笠於壁無掛笠之物而不墜題詩云偶來青帝出蓬萊劍戟崢嶸徧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識為留一笠莫沈埋  羅公遠  甞鑿井煉丹於青城山唐玄宗又從學隱遁術而所傳不盡玄宗怒斬之後有中使見公遠於黑水道且以蜀當歸為寄其後玄宗幸蜀乃悟當歸之寄今有羅僊觀在儲福宮  勾台符  青城山受業丈人觀為道士與張俞為詩友自號岷山佚老台符嘗自云右執范賢袂左拍薛昌肩舉頭傲白日長嘯揭青天囂囂者安知華夏之內有此佚樂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乎抑我之逸老子岷山乎  杜光庭  唐僖宗從幸興元術士陳休復與光庭遇於西縣道次於草中掘取一瓢酒與光庭飲之不竭光庭後隱青城山中蜀王建時號廣成先生年八十五而卒人以為尸解云  費孝先  至和中游青城山訪一老人村壞其一竹床孝先欲償之老人曰子且視其上字字云此床某年某月某日為孝先所壞其數自爾孝先知異乃留師事之老

 

  ●零葉(二)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上進  常州路  支郡  宜興州 無錫州  親領  錄事司 晉陵縣 武進縣  建置沿革  禹貢揚州之域毗陵志以為揚之南境於天文為須女之分星紀之次於辰在丑春秋時屬吳延陵季子之采邑也左傳哀公二十年吳為越所滅其地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越王無疆伐楚楚大敗之乘勝盡取吳故地東至浙江遂屬楚故越絕書謂之淹君城秦始皇二十五年王翦定江南地置會稽郡其地屬焉西漢因之東漢永建四年分會稽為吳郡領縣十三而毗陵與焉孫氏有國之初分吳郡無錫以西為屯田置典農校尉以主之晉平吳分天下為十九州此屬揚州太康二年分吳郡置毗陵郡其後東海王越子毗食采於毗陵後為石勒所沒元帝命少子哀王冲為嗣諱毗因改為晉陵郡郡及丹徒縣悉徙治京口東晉末復還治晉陵宋齊梁陳因之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州以縣屬南徐州九年省南徐州罷晉陵初置常州大業三年以常州為毗陵郡唐武德三年復改毗陵郡為常州天寶元年改為晉陵郡乾元初復為常州五代史職方考於常州書梁唐屬吳晉漢周屬南唐宋開寶八年平江南雍熙四年屬江南道至道三年屬兩浙路熙寧七年分兩浙為東西路以常州屬浙西元領晉陵武進無錫宜興江陰五縣紹興間割出江陰縣為軍止領縣四  國朝至元十三年收附之初因之十四年陞為常州路總管府十五年陞宜興縣為宜興府二十年府廢二十一年復置宜興府併設宜興縣以來屬二十八年罷府入縣又降江陰路為州來隸元貞元年陞宜興無錫

 

  ◇殘本◇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大元大一統志卷   殘本一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均州

  ◆均州   古蹟   宦蹟   人物   僊釋   ○古蹟  三王城  寰宇記云此乃前漢末王康王常王鳳三人所築各自有一城今遂號為三王城  上庸城  魏略云征北將軍申耽曾為此太守晉司馬宣王征破之  舊豐利城  寰宇記云在鄖鄉縣西二百四十里元和郡縣志云本漢長利縣地在長利川故名宋于此僑置上洛郡後魏改為豐利郡隋立豐利縣舊唐志云後魏置豐利郡分錫縣置豐利縣武德初屬上州州廢屬均州唐會要同又九域志乾德二年廢入鄖鄉  天柱山  在鄖縣錫義鄉山去縣二百里之左有一柱峯曰天柱山上有三石門內有飛仙一日三朝  千丈崖  晏公類要云在武當縣又有千丈峯  琵琶谷  隋圖經云漢水經琵琶谷至滄浪洲滄浪洲即漁父棹歌處也  萬戶谷  在武當山定心石下中鼻山之東其廣容萬戶故名  定心石  大小有二下臨萬仞巋然陡絕觀者股慄喜事者或立其上以示心術  錫穴  左傳楚潘崇伐麋至于錫穴是也  水簾  在武當山  渚口  俗傳如此其實渚水也在鄖縣西六十里漢地理志渚水入于漢  天池  在武當山  鹽池  唐元和志又唐志並云在武當縣東南百里池水四周上有紫氣池左右草木十餘里氣所染上如霜雪嘗之如鹽土人謂之鹽花  金泉  在州治治平元年王齊作記  石舊泉  晏殊類要云在武當縣  甘露泉  在武當山南巖泉味甘美民間往往汲取以愈諸疾  龍井  在武當山  白花泉  在武當山  參斗泉  晏殊類要云在武當縣汲水不竭圖經云雖千人汲之不減不汲亦不增又云參星下臨因以為名其山亦名參山  法華巖  昔惠哲居此誦蓮經常有龍女來聽在俞公巖之西  九卿巖  佛子巖  僊女巖  並在武當山  俞公巖  古記隋僧慧哲住巖中誦蓮經有白衣老人自謂俞公三反來聽曰我東溟之子謫居此地限滿得還斯我所居願奉仁者  李園巖  李仲僊潘岳閑居賦註房陵朱仲家有縹李世所希有巖在千丈峯之下  黃太清修道巖  陶幼安百花泉巖  並在武當縣晏殊類要云  一品鄉  在鄖縣有鄧公里按張士遜封鄧國公致仕歸光化縣乃其鄉也今鄖縣有一品鄉里曰鄧公意者因官就居於此也象之亦云然  延岑城  按北史後周武成元年自鄖鄉城移于此又云故城即後漢延岑所築而元和郡縣志及寰宇記武當縣下又云唐顯慶四年自延岑城移治今所則郡非岑故城也況自端平三年遭兵禍而郡置治愈非其舊  國朝至元十二年歸附創立郡治復還舊  聖木  舊圖經云在武當縣東洲渚漢江中長五丈  社樹  隋圖經云南陽武當南門有社柏樹大四十圍梁蕭欣為郡守伐之言有大蛇從樹腹中墮下麄數圍長三丈羣蛇數十隨入南山聲如風雨  成和聚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武當縣有此  謝羅山  圖經云晉咸和中歷陽謝允探羅道玄隱遯斯山故曰謝羅山  張黃二真人葬履壇  在龍山之頂鄖縣西北一百里昔有二真人飛昇遺履而去其徒乃葬履于壇有二石道士侍立壇所  望仙臺  在武當山五龍觀  梳洗臺  在鄖縣東六十里王震詩云俗緣磨未盡空山傍妝臺溪雲惹粉黛巖花寶靨開  宗海樓  宣和辛丑三山陸愷作記大槩謂下臨清漢江山映帶景物之變無窮騷人之所不能詠畫工極思莫狀其美  太和樓前面太和峯山水環會為一郡之壯觀  紫雲亭  舊在州治占一郡之勝亭記云元符三年晁端愨作  望僊亭  舊在州治占一郡之勝亭記云宋元符初劉濬作  尹公亭  宋端平三年楊恢作碑云尹洙字師魯常謫此州舊有此亭而荒穢久矣繕修一新魏了翁作記  龍洞  在武當縣  白蓮洞  在武當山  黑龍潭  在武當山  九度澗  晏殊類要云在武當縣  修多羅藏  唐肅宗賜經五千卷藏額亦肅宗所賜  希夷庵  在武當山陳摶常棲隱於此  伏虎庵  在武當山  鳳凰洲  王象之紀勝引晏殊類要云在鄖鄉縣  唐濮王秦塚  在鄖縣北地名長辨村  謝安謝賢二塚  在武當縣南十五里此必非晉太傅謝安也  蠻王塚  在武當縣南二百步  漢中部碑  張來君碑  魏興太守碑  並在豐利舊縣  隋韋氏神道碑  已漫滅  石橋記  在武當山落帽峯  舊魏興太守譚義德政碑  在鄖縣一百五十里  狼子塚  在狼子峯下後為水所壞成一小洲  乾明寺  本唐濮王泰薨妃閻氏于宮地建延福寺有浮圖記咸寧五年剏沈長卿纂文張元靚書又有上元三年建張士遜述黃通書宋太平興國中賜今名有唐經藏碑銘按延福寺碑在鄖鄉縣乾明寺上元中王府功曹沈長卿撰後火焚碑湮毀太平興國中僧海清於坎埳中依堵墻整之如故  太平興國寺  唐廣德二年詔慧禪師曰朕有一子乞保延昌乃以太平延昌為寺名宋太平興國二年改今名  乾興院  去鄖鄉縣一百二十里宰相張士遜功德院也  明道觀  唐貞觀十八年改濮王泰宮為龍飛觀在鄖鄉縣西宋天聖八年賜朝元圖有聖祖天寧六御坐傍有太祖太宗御容紹興十七年迎朝元圖赴行在所  唐德觀  在鄖鄉東南十五里無碑記可驗惟中尊太上老君為聖祖以此考之自唐建焉  白鶴觀  在鄖鄉縣之西陵十五里昔帝者封禪於東嶽感仙鶴五百  餘隻降於壇上天下許置觀以白鶴為名  五龍觀  在武當山  唐濮王泰廟  在鄖縣北  唐威武公廟  按乾符三年翁洮撰記山南東道觀察使趙凝立  隋顯崇觀  在鄖縣西有碑大業五年為祝壽之所銘存於州治後碑云大業己巳歲今六百餘年  殷少師祠  宋紹定三年楊恢知均州魏了翁作記大意云少師雖以諫死而無救於宗國之亡距今幾三千年興衰治亂亦秋毫不相涉也而是心之靈可以立天地宰萬物者昭昭赫赫與天地相為無窮乃至因其子孫在吾地相與祝為社祠焉嗚呼是惓惓誰實使之恢以比干之裔久居此土因而立祠  ○宦蹟  濮王泰  唐貞觀中在均州建延福寺浮圖記云隆本支於衞梓昭茂葉于虞桐  殷均州  唐權德輿有此序而忘其名  李蘩  處州郡守題名云唐李蘩元和十二年自均州除蘩守兩郡皆有惠愛吏民甚德之  曹翰  宋太祖征蜀以翰為均州剌史鑿山開道商旅以濟詔翰兼轉運使  司馬周卿  通判均州先是房州竹山有金溪出金豪族專其利監司欲命官往巿皆憚險辭周卿遂往躋攀崖巘看之終盡條目公私俱利  尹洙  先知渭州董士廉城永洛洙奏罷之士廉上書訟洙乃責均州監稅  李垂  自絳州還朝宰相欲用為知制誥而垂不往見曰道之不行命也執政惡之出知均州郡有鹿脯羚羊角麝香山雞皮萎蕤椒蠟之產吏白歲獻朝貴例也垂不從  范純粹  宋哲宗朝為戶部侍郎坐元祐黨謫居均州  韓維  宋元祐元年為門下侍郎後坐黨籍責安置均州純粹維皆名賢也  陳與義  號簡齋宋建炎二年為州守  王煥  繫年錄云宋建炎四年紅巾賊犯均州知武當縣王煥率邑人保山寨賊至或勸之遁煥曰使吾有此心則不能與邑人為此來矣遂舉家俱死  凌景夏  宋紹興二十二年知均州先是景夏在祕館與秦檜異論閑居十餘年  楊恢  宋紹定二年知均州下車之後建立比干祠以勸臣忠以勵俗壞金人犯均州甚急恢率官吏盡力固守金圍困幾旬月而恢守益固卒全一城後改知黃州兼淮西提點刑獄  ○人物  龐德公  圖經云山有龐德公巖德公襄陽人居峴山後攜妻子登鹿門采藥不返今有隱處  張士遜  光化人也而均州鄖鄉縣有鄧公里有功德院在焉士遜雍熙中植桐于蕭寺壬辰登第後仕至宰輔告老來寺留題有曰桐枝手植有同孫二紀重來愧此身三匹衣魚聯貴仕十洲軒冕接清塵耕桑雖喜多新隴耆艾堪嗟笑故人蕭寺前題粉壁在又書丁巳對壬辰  ○僊釋  陰長生  後漢陰皇后族聞馬先生有道隱武當山從其學後在忠州仙都白日飛昇  謝允  真誥稽神樞云字道通歷陽人咸康中入武當山水經云允捨羅邑宰隱遁此山故曰謝羅山  劉虬  字靈預宋泰始中為晉王府記室參軍解官辟穀隱武當山今劉爽巖是也  尹真人  南雍州記云武當山有石室相承云是尹喜巖有銅牀玉案圖經及郡縣志云武當有尹喜巖即其處  山世遠  陶弘景云世遠即尹公弟子捨家入道得為太和山真人武當古謂之太和山事見真誥  真武  隋開皇元年三月三日誕生而神靈居武當山四十二年飛昇今有飛昇臺即其地  陳摶  字圖南亳人舉進士不第隱武當山移居華山  黃衣道者  宋開寶中有僧元明往武當山朝曦欲上宿霧半開見一黃衣入經藏中亟招之已失但聞異香馥郁詩曰八十老翁今自說曾為霧裏見仙人張鄧公詩集云  慧哲  姓趙襄陽人誦經巖中龍子來聽  處洪  唐末居武當山時王建以盜繫獄吏縱去遁武當山處洪語曰子骨特奇宜從軍求富貴奈何為盜建感其言隸忠武軍後為蜀王  慧忠  住武當山七年唐天寶末安祿山遣其將武令珣圍鄧令珣問燕主滅數師憤然曰逆雛安足問但吾生靈自厄耳祿山滅南陽守表其事肅宗召忠賜號國師

  殘本一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

  殘本二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房州(房陵縣 竹山縣)

  ◆房州   房陵縣 竹山縣   建置沿革   坊郭鄉鎮   里至   山川   ○建置沿革  禹貢梁州之域楚地翼軫之分野鶉尾之次于辰在巳舜封堯之子丹朱于房古麋庸二國之地庸以兵助周武王春秋左傳云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麋成大心敗麋師于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防渚之得名自此始戰國屬楚秦惠文王十三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始皇徙趙王遷于房陵呂不韋之家亦徙焉【 徙趙王遷呂不韋並據王象之紀勝云】二漢因之房陵及上庸縣並屬漢中郡東漢末獻帝改防為房立房陵郡又置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蜀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以蜀將孟達來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達為太守理上庸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討平之移理房陵太和二年析新城郡地置上庸郡歷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 新城郡領縣六理房陵上庸郡領縣七理上庸縣】 梁天監末置岐州與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亂地入西魏改新城郡為光遷國 【 魏廢帝二年】後周武帝廢光遷國改置遷州 【 此據元和郡國志及通典】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領縣四曰光遷竹山房陵上庸唐武德元年改遷州又于竹山縣置房州領竹山上庸武陵三縣貞觀元年隸山南道尋廢遷州遷房州于廢遷州城【 舊唐志貞觀十年改光遷為房陵縣】 十年省武陵縣隸山南東道 【 唐會要在貞元五年】武后時中宗居房州天寶元年改房陵郡乾元元年復為房州梁開平元年房州剌史楊虔叛附于蜀宋隸京西路太祖以周鄭王出居房州謂辛文悅長者命知房州事時則開寶二年也-太宗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軍于房州以劉繼元為節度使高宗建炎初置金房開逵四州安撫使以房隸于金州二年金人入寇公私室廬俱為煨燼遂移治竹山紹興三年復遷于房陵之張羅平六月迺移理南山之南隆興元年專隸京西路紹定四年遭兵亂焚毀明年復立州治遷于城南五里德祐元年夏知州事黃思賢聞江陵府歸附于是至江陵中書行省自納土  國朝遣千戶鎮守仍命思賢領州事還州于舊理至元十九年九月隸襄陽路遙領縣二  房陵縣  唐書宰相世系表云舜封堯之子丹朱于房朱生陵以國為氏左傳為防子國元和郡縣志云本漢舊縣屬漢中郡初為防東漢改為房以陵為名隋志云舊曰房陵置新城郡梁末置岐州後周郡縣並改光遷舊唐志云魏改為光遷國武德初改為遷州置光遷縣又改為房州兼改光遷為房陵宋開寶初省永清入焉紹定四年經兵火隨州遷理于城南  國朝還縣于舊治  竹山縣  本古之庸國漢之上庸縣周武王會諸侯於孟津庸人往焉尚書曰庸蜀羌矛微盧彭濮人是也左傳曰庸帥羣蠻以叛楚使盧戢黎侵庸後遂滅之通鑑赧王四年秦置上庸縣故靳尚言秦將以上庸六縣易張儀于楚後漢立上庸郡隋志云梁曰安城西魏置竹山縣舊唐志武德元年置房州貞觀十七年移州治房陵縣宋開寶初省上庸縣入焉紹定四年郡遭兵禍竹山去州一百二十里亦焚燬後僑治于縣南  國朝復還舊理  ○坊郭鄉鎮   房陵縣  修文鄉 宜陽鄉 夏半鄉 房陵鄉 禮義鄉  竹山縣  寶豐鎮   ○里至  本州  東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五十里  東北至大都三千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本路五百里  東至南漳縣界山二百二十里  南至均州房陵鄉山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金州尹店江界二百九十里  北至均州界山一百八十里  東到南漳縣四百一十里  南到歸州四百五十里  西到均州二百七十里  東南到峽州夷陵縣四百二十里  東北到穀城縣二百六十里  西南到歸州興山縣三百五十里  西北到金州白土關三百三十里  房陵縣  東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五十里  東北至大都三千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本路五百里  東至南漳縣界山二百二十里  南至均州房陵鄉山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竹山縣倒驢坡八十里  北至均州界山一百八十里  東到房陵縣一百二十里  南到歸州五百六十里  西到金州四百五十里  北到均州鄖縣二百八十里  東南到峽州夷陵縣六百三十里  東北到穀城縣六百六十里  西南到歸州興山縣四百八十里  西北到金州白土關二百一十里  ○山川  房山  在房陵縣西三十里山四面有石室似房因名寰宇記云  鳳凰山  在房陵縣西三十里誌公和尚梁武帝朝為國師遊行至此住錫名曰鳳凰山  九室山  在州西四十里爛柯山有仙宮唐封名為天保之殿山上有陳摶修煉之所故名曰九室山  阜山  在房陵縣南圖志云魯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至于阜此其地也  南山  在房陵縣南宋建炎二年正月簡齋陳與義在房州城遇金騎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谷張家有詩云久謂事當爾豈意身及之避寇連三年行半天四維我非洛豪士不思窮谷飢但恨平生志輕了少陵詩今年奔房陵鐵馬背後馳造物亦惡劇脫命真毫釐南山四程雲布襪傲嶮巇籬間老炙背無意管安危知我是朝士亦復顰其眉呼酒軟客腳掬水濯玉肌窮途士易德歡喜不復辭向來貪讀書閉戶生白髭豈知九州內有山如此奇自寬實不情老人亦解頤投宿恍世外青燈耿茅茨夜半不能眠澗水鳴聲悲  鴈山  本景山也在房陵縣西南二百里山海經曰荊山之首曰景山鴈南翔偏經其上土人由此改曰鴈山  定山  吳曾漫錄云房陵定山有朱仲李園三十六所  雞鳴山  在房陵縣北百里  馬息山  在房陵縣北七十里  馬盤山  在房陵縣  黃竹山  元和郡縣志云在房陵縣北百里因黃竹嶺為名  建鼓山  在房陵縣袁崧記云登句將山見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縣志云與馬騣山相接冬夏積雪  覆船山  在房陵縣西  停舟山  在房陵縣西  石門山  在房陵縣陳簡齋詩云石門泄風無旦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爛柯山  在房陵縣西南四十里即樵人爛柯處也  罵詈山  在房陵縣四面有三十四山其名惡者目之曰罵詈山  方城山  房州圖經云楚懷王二十年秦與齊韓魏共發兵攻楚方城秦軍登山以望楚因取名望楚山元和郡縣志云方城山在竹山東山上平坦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居其一也楚使廬戢黎侵庸方城註云在上庸縣  望夫山  在房城縣南東渡江  兩乳山  在房陵縣  五女山  在房陵縣鄧村  女媧山  在竹山縣燕子山相對後溪劉光祖詩云女媧山下少人行  洞谷聲中一鳥鳴  庸城山  在竹山縣西五里舊名垂鼓山在上庸縣庸人昔居此山上置鼓因名垂鼓又按隋志云竹山縣有垂鼓山九域志云  礬石山  在竹山縣北舊云山有礬石其白如雪  白馬山  在竹山縣西南山石似馬望之逼真孟達歎金城千里即此也  龍祗山  在竹山縣南二里古老相傳昔有道士王若沖于此山服柏葉白日沖天  燕子山  在竹山縣寶峯鎮之左  橫鞍山  在竹山縣庸城山相近  長羅山  在上庸縣即竹山縣北四十里  倉樂山  在竹山縣東北百餘里舊經云昔有邑人徐無周家富積粟于此後遇饑饉民乏食發倉粟以救饑鄉人德之故名此山  長腰山  在竹山縣  望僊山  在竹山縣  二經山  在竹山縣百丈山隔岸  九女山  在竹山縣望仙山之右  百丈山  在竹山縣微江對岸

  殘本二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殘本三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酈州(洛川縣 中部縣 宜君縣)

  ◆酈州   洛川縣 中部縣 宜君縣   建置沿革   坊郭鄉鎮   里至   山川   土產   風俗形勢   ○建置沿革  禹貢雍州之域星分入東井輿鬼鶉首之次漢天文志北地上郡皆屬鶉首春秋白翟國秦始皇時地屬上郡漢為上郡雕陰地 【此據元和志及寰宇記今所上圖冊但云秦漢皆屬上郡魏武帝有焉失于詳考耳】 暨晉陷於戎羯不置州郡於坊州中部界置杏城鎮 【 元和志云】後魏太和十五年改鎮為東秦州孝明二年又改為北華州 【 此據魏志及輿地廣記所同】 廢帝二年改為鄜州因秦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遂於鄜立鄜畤為名【 此據元和志及職方考所載寰宇記亦同唯圖冊則云周改為鄜州蓋失于不考耳】隋大業三年罷州置鄜城郡其年自杏城遷理於五交城唐武德元年改為鄜州領洛交洛川三川伏陸內部鄜城六縣二年以內部鄜城縣坊州 【 元和志云】三年置直羅縣貞觀二年置都督府六年為大都督府九年復為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洛交郡後陞為保大軍節度使屬關內道郭子儀領節鉞即此地也乾元元年復為鄜州宋康定二年即鄜城縣治置康定軍使仍隸州熙寧七年省三川縣為鎮入洛交金因之  國朝得地之後廢節度止立散州初領洛交洛川鄜城直羅四縣至元四年併鄜城入洛川又併洛交直羅入州自理六年廢坊州以中部宜君二縣屬鄜州今領縣三  洛川縣  本漢鄜縣地屬馮翊【 屬馮翊三字據漢志及沿革表】 東漢省 【 東漢郡國志無鄜縣二字】 後秦姚萇置縣因洛川水以立名後魏置敷城郡隋開皇二年罷郡 【張洽地理沿革表隋屬上郡不同】以縣屬鄜州自高槐移理焉歷五代宋洎金並因之  國朝不改舊名至元四年併鄜城入隸本州  中部縣  本漢翟道縣地屬左馮翊漢書渠搜中部都尉理所為朔方郡第七縣莽曰溝搜【 東漢郡國志朔方郡下無渠搜二字】魏晉戎翟居之後秦姚興於所治南十八里置中部郡後魏太武改為中部縣文帝大統九年避國諱改為內部隋大業三年廢鄜州為上郡而縣自杏城移理仍隸上郡唐武德二年復于此置坊州及中部縣元和志云天寶曰中部郡屬關內道宋因之  國朝至元二年以縣隸延安路六年廢坊州併入中部縣屬鄜州  宜君縣  春秋白翟地張洽地理沿革表云西漢左馮翊祋祤縣地東漢左馮翊管十三城此居其四【 東漢郡國志云】寰宇記云前秦苻堅於祋祤古城北置宜君護軍元和志云後魏真君七年改為宜君縣又置郡大統五年又遷于華原縣北為理隋志云開皇郡廢屬京兆郡唐初屬宜州【 寰宇記無唐初屬宜州五字今據沿革表云】貞觀十七年廢地入雍州二十年於此置玉華宮仍即宮南四里置宜君縣永徽二年縣與宮俱廢龍朔三年坊州刺史竇師倫奏再置宜君縣屬坊州天寶十二年析置升平縣宋熙寧元年省為鎮入宜君【 圖冊云宋熙寧中改宜州金改為縣九域志無之】 金因之  國朝初併入坊州中統元年復置屬延安路至元六年併入中部縣十四年復置二十二年改隸鄜州  ○坊郭鄉鎮  洛川縣  開府村 安善村 安公村 東王村 太平村 進漢村 百谷村 王和村 石堡村 青龍村 安粟村 石泉村 得亨村  中部縣  獨戰村 立石村 唐和村 龍坊村 太平村  宜君縣  孟晃村 道臺村 姚曲村 集賢村 雷成村 雲陽村  ○里至  本州  東北至上都三千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大都二千三百八十里  東北至延安路一百八十里  東至宜川縣一百里  西至慶陽府邠州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耀州同官縣界三百里  北至甘泉縣界四十五里  東到宜川縣一百八十里  南到中部縣一百四十里  西到慶陽府寧州五百里  北到甘泉縣九十里  西北到安塞縣併管敷政縣一百七十里  東南到安西路澄城縣二百五十里  西南到慶陽府邠州五百里  東北到甘泉縣省併臨真縣二百里  洛川縣  東北至上都三千二百四十里  東北至大都二千四百四十里  西北至鄜州六十里  東至宜川縣界七十五里  西至中部縣界八十里  南至澄城縣界一百六十里  北至本州界二十八里  東到韓城縣二百五十里  南到白水縣二百五十里  西到寧州四百里  北到甘泉縣一百五十里  東北到宜川縣一百八十里  東南到同州三百七十里  西南到中部縣一百二十里  西北到本州六十里  中部縣  東北至上都三千三百二十里  東北至大都二千五百二十里  北至本州一百四十里  東至洛川縣界五十里  西至寧州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宜君縣界一十五里  北至鄜州界五十五里  東到洛川縣并管鄜城一百二十里  西到寧州三百二十里  南到宜君縣一百四十里  北到本州一百四十里  東北到洛川縣一百二十里  東南到白水縣一百四十里  西南到三水縣二百五十五里  西北到省併直羅縣一百四十里  宜君縣  東北至上都三千三百九十里  東北至大都二千五百九十里  北至本州二百一十里  東至洛川縣界二百里  南至同官縣界三十里  西至寧州界二百里  北至中部縣界七十里  東到洛川縣併管鄜城一百五十里  南到同官縣九十里  西到三水縣二百五十里  北到中部縣一百四十里  東北到洛川縣二百里  東南到白水縣一百三十里  西南到寧州三百里  西北到本州直羅廢城一百八十里  ○山川  橋山  在中部縣北一里迺軒轅皇帝葬衣冠之所山下有沮水或曰古沮水分流潛穿山底經過因名橋山寰宇記引史記云黃帝葬此山陵塚尚存唐大曆元年置廟宋開寶二年敕修廟祭祀在州西二里按李吉甫元和志寧州真寧縣東八十里子午山亦曰橋山黃帝陵在山上羣臣葬衣冠之所今兩存之  石堂山  寰宇記引水經注云瀦水出翟道縣西石堂山本名翟道山又穆天子傳云癸酉天子命駕八駿之駟造父為御南征朔野徑絕翟道升于太行翟道即縣之西石堂山也郭璞以為隴西狄道則非  玉華山  在宜君縣西南四十里有唐太宗避暑宮張齊賢燕談錄云雍熙二年玉華山獲一角獸坊州守臣【 忘其姓名】以為瑞十月己亥太宗召宰臣觀之咸奏曰按瑞應圖牡曰麒牝曰麟昔嵐州所進麟也此乃麒也請宣示中外上不許但豢于禁中因諭輔臣曰時和歲豐是為上瑞此何足云  大槃山  政和重定九域志云在直羅縣直羅今併入州  洛河  自洛川縣北三十里鄜州境南陽村西南入境流七十里至交口村東南流地理沿革表隋文帝分三川洛川縣以置此額取洛水之交故曰洛交屬鄜州舊圖經云自交口村南流入中部縣又南流一十五里至楊家莊合沮水東南流四十里至鄜城十二盤出境寰宇記云洛水在坊州東四十里按山海經云出白於山地理志云洛水出北地歸德縣北蠻寨中從鄜州洛川縣西南入中部鄜城二縣過入同州白水縣  沮水  自中部縣西北子午嶺發源東流二百里至本縣三十里楊家莊東南順流入洛  子午水  在宜君縣管內昇平廢縣北一百里出子午嶺東南流入中部縣合沮水樂史寰宇記云禹貢謂溱沮二水出馮翊北即子午水下合榆谷慈烏等川遂為沮水  淺石水  寰宇記引水經云水出翟道山【 今中部縣即古翟道縣地】  香川水  寰宇記云源出中部縣北香水在縣西南三十七里自宜君縣界來南香水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出于遺谷  泥水  寰宇記引水經云水出翟道縣泥谷按圖經泥谷水在縣西北五十里源自栲栳谷來  慈烏水  在宜君縣西北四十里源自昇平鎮分水嶺東流入本縣界又石盤水在宜君縣東五十里源自耀州同官縣大石盤出東流入縣界  小塞門水  在今洛交廢縣西北十五里又白水按水經源出洛交縣分水嶺界  三川水  寰宇記云以華池水黑原水洛水同會謂之三水古為三川郡也杜甫寄家在鄜州身陷賊中未得脫有詩云三川不可到歸路曉山稠落雁浮寒水飢烏集戍樓趙次公詩註云三川即鄜州華水黑水洛水所會註引左傳周之亡也其三川震註涇渭洛水非是  蒲川水  寰宇記引水經云水東南流入坊州【 州今廢併屬鄜州】   羅川  在直羅廢縣 【 今併入州】 南二里 【 詳見古蹟】   ○土產  石脂  在鄜州東十五里採銅川有一石窟其中出此就窟可灌成燭一枝敵蠟燭之三至元七年上司移文封扃至今不採  石炭  在宜君縣西北一百里嘉會村有一石窟  石油  在宜君縣西二十里姚曲村石井中汲水澄而取之氣味雖臭而可療駝馬羊牛疥癬  土硫黃  在宜君縣西南七十里野火山  連翹  蒼朮  瞿麥  黃芩  苦參  秦艽  胡麻  以上宜君縣出  ○風俗形勢   白翟故地羌渾雜居寰宇記云  秦塞要險地連京輔漢時匈奴頻入朔方故塞外烽火照甘泉即今渭北九嵕山是也同上 【按九域志九嵕山在醴泉縣】  風俗奢侈競為淫靡之習鄜洛圖經云  俗以夏月遊賞為重同上  女為男作圖經云  地近邊而北人精於製兵器坊州圖經云  中部宜君風土頗惡勇而不知義圖經云  洛水之交三水所會圖經云  城枕羅原其川平直戶部尚書崔仲方築城以居之故曰直羅  長城因河為塞圖經云  海邊昏霧雨塞外慘風沙司馬溫公詩云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殘本三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五   殘本四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鄜州

  ◆鄜州   古蹟   宦蹟   人物   僊釋   ○古蹟   秦長城  在洛交廢縣 【 今併入州】東南四十里史記云秦將蒙恬所築唐鮑容賦詩蒙公虜生人北築秦氏冤禍興蕭墻內萬里防禍根城成六國亡宮闕啟千門生人半為土何用空中原奈何天下人骨肉尚酬恩投沙擁海水安得不久飜乘高慘人魂寒日易黃昏枯骨貫折鐵河中如有言萬古驪山葬誰知野火燔  翟道故城  在中部縣西北四十里故城是也周三里有餘址後漢省宇文周曾於此城置利人縣尋廢  杏城  在今洛交廢縣【 今併入州】漢將韓胡伐杏木為柵以抗北邊  雕陰縣地  在今洛交廢縣雕山之陰故曰雕陰唐詩人韋莊賦一絕云雕陰寒食足遊人金鳳羅衣溼麝薰腸斷入城芳草路淡紅香白一羣羣  朝冄??膚施  在洛交廢縣漢書云匈奴南侵至朝冄??膚施謂此地也  夏太后城  在洛交廢縣南三十六里赫連勃勃聞劉裕滅姚泓令其子義真等守自將兵入長安留太后於此築城居之  赤沙城  在中部縣西七十里古戍城也  故洛交縣  元三鄉本漢雕陰縣地屬上郡雕山在西南故曰雕陰魏省上郡晉為戎翟所居苻堅時為長城縣後魏及周為三川縣隋文帝分三川以洛水交會之所故置縣以洛交為名唐宋因之金亦仍舊  國朝至元四年以土曠人稀併入鄜州唐詩人韋莊遊州寒食城外醉吟一絕云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影動女郎撩亂送秋千土產龍鬚席賦麻布  三川廢縣  州西南六十里三鄉本漢翟道縣地按翟道縣在中部縣古城是也地理志云翟道屬左馮翊苻秦于縣南長城原置長城縣屬長城郡後魏廢帝三年改為三川取古三川縣為名屬中部郡隋開皇三年隸鄜州唐因之宋熙寧三年省入洛交縣為鎮  直羅廢縣  在州西南九十里三鄉本漢雕陰縣地魏省雕陰縣晉時戎翟所居後魏置三川縣隋使戶部尚書崔仲方築城居之唐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于此置縣因城為名宋因之金亦仍舊  國朝至元四年以土曠人稀併入鄜州  鄜城廢縣  州東一百二十里三鄉本漢鄜縣地屬左馮翊後漢省後魏于此置敷政縣屬敷城郡隋大業元年改敷字為鄜屬鄜州唐武德二年改屬坊州唐末李茂貞建為翟州梁開平三年改為禧州又改其縣為昭化縣後唐同光元年復為鄜城縣仍隸鄜州宋康定二年即此縣置康定軍使金廢之  國朝至元四年以土曠人稀併入洛川  故昇平縣  唐天寶十二載剌史羅希奭奏析宜興縣西北界昇平鄉等三鄉以置之以鄉為名東南去宜君縣二十五里尋以吐蕃侵據移縣在橫棒川宋熙寧二年省為鎮屬宜君縣  故坊州城  禹貢雍州之域古白翟國秦屬內史漢書云朔方為西部都尉休屠為北部都尉渠搜為中部都尉故此為中部郡焉又郡國志云鄜城本秦高奴縣地翟道故城是也俗稱高樓城即春秋白翟所居魏晉陷于戎羯劉石苻姚時于州西七里置杏城鎮恆以重兵守之後魏文帝改鎮為東秦州孝明改為北華州廢帝改為鄜州後周天和六年世祖元皇帝作牧鄜州于州界置馬坊結搆之處尚存唐武德二年高祖駕幸于此聖情永感因置坊州取馬坊為名天寶元年分為中部郡乾元元年復為坊州元領中部宜君昇平鄜城四縣割鄜城入鄜州宋熙寧元年又廢昇平為鎮中部宜君富有藥材魏泰東軒筆錄云古詞芳洲漸生杜若謂芳香之洲渚生此香草宋天聖間朝旨下坊州取杜若雖一時文移之誤亦宰相不學故也宜君有礬場此州地產龍鬚席弓弦麻非他郡所及金因之  國朝至元六年併州入中部縣屬鄜州  玉華宮  在宜君縣西四十里唐貞觀十七年于宜君縣鳳凰谷置正殿覆瓦餘皆葺茅其地本縣人秦小龍宅太宗曰小龍出大龍入當時以為清涼勝于九成宮永徽二年廢宮為寺即以玉華為名西有駐鸞崖東有石室甚奧外有水散漫流下狀如珠璣號曰水簾寺內有肅成殿玄奘法師于此院譯經每言此閻浮之兜率也【 寰宇記云】杜子美避難至鄜過此賦詩云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占瓦不知何王殿遺搆斷壁下陰房鬼火青壞道哀湍瀉萬籟真笙竽秋色正瀟灑美人為黃土況乃粉黛假當時侍金輿故物獨石馬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冉冉征途間誰是長年者蘇軾註云梁隱過此披覽遺迹了無故碑攷驗往事蜀土石馬在淺草間可歎也  杏城鎮  姚萇置此鎮在中部縣東七里  開元坡  在鄜州城外唐韋莊詩云開元坡下日初斜拜掃歸來走鈿車可惜數枝紅豔好不知今夜落誰家  鄜臺  在鄜城舊縣之東園宋元祐二年杜純佑來為令築臺名以鄜有詩云兩載鄜城著小冠一臺高築地平寬向陽花木齊教放天下無春似此間  保大軍樓  即譙樓也蔡挺為郡守日建嘗修潤唐武元衡詩云三川會合古鄜州紆紱來寬宵旰憂靜守化條無一事東風獨上夕陽樓金時猶存正大末兵廢  塵玉亭  竹溪詩話云康識守鄜州日建謂唐詩人羅虬作鄜坊從事賦比紅兒一解為絕唱其詩曰花落塵中玉墮泥香魂應上窈娘隄欲知此恨無窮處長倩城烏夜夜啼摘塵玉二字以名亭金時厄于兵火今犂為田矣  葦谷  谷有水東南流入三川【 三川今屬洛交廢縣】唐鄭玉詩云水會三川漾碧波雕陰人唱采花歌舊時白翟今荒壤葦谷淒淒風雨多  鳳凰谷  唐地理志宜君縣在此谷在玉華宮北四里 【 詳見前註】  杜甫工部故宅  在鄜州南六十里三川今存遺址工部觀三川水漲有詩二十韻末數聯云不有萬穴歸何以尊四瀆及觀泉源漲反懼江海覆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禿乘陵破山門回斡裂地軸交洛赴洪河及關豈信宿應沈數州沒如聽萬室哭穢濁殊未清風濤怒猶蓄何時通舟車陰氣不慘黷浮生有蕩汨吾道正羈束人寰難容身石壁滑側足雲雷此不已艱險終更跼普天無津梁欲濟願水縮因悲中林士未脫眾魚腹舉頭向蒼天安得騎鴻鵠又有鄜州月夜詩末云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又自序云寄家鄜城身陷賊中于一百五日對月感歎而作云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子美脫身至行在得左拾遺奉詔歸鄜州挈家有詩云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又作北征古風七十餘韻東坡蘇子瞻曰子美北征詩識君臣大體忠義之氣與秋色爭高可貴也  黃原祠  在三川廢縣有水發源于破羅谷南流經祠東合葦川是也  楊班祠  在鄜城廢縣周地圖記姚萇時立節將軍楊班居黃梁谷北其谷西有小谷由來無水夜中忽有人語就班借車牛十具云欲移徙我是湫神尋則聲絕班即備車牛十具置門前至明車溼牛汗乃尋車轍至乾谷中忽有水方二百餘步其水極深叵測冬亦湛然每水旱祈禱有應今按楊班湫水周一里餘二十步  軒轅廟  在橋陵東五里官為三歲一祀唐姚酢詩有遺廟空山草木長之句  鄜畤祠  此漢郊祀之所也春秋白翟故地漢志云秦文公東獵汧渭夢大蛇止于鄜畤以問史敦敦曰此上帝徵君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祀白帝焉杜甫北征詩有坡陁望鄜畤巖谷互出沒之句  漢武廟  在洛交廢縣有僊宮城今相思川也  鳳山寺  方輿記云山在鄜城嘗有五色雀見因以立寺久廢  玉華寺  即玉華故宮也前已詳杜少陵詩註者云鄜州有此宮即隋仁壽宮按九成宮在鳳翔府麟遊縣西一里而註者蓋誤今不取  ○宦蹟  尉遲敬德  唐武德初自同州剌史封鄂國公改鄜州都督敬德為唐名將尋移夏州授開府儀同三司  王承元  自檢校工部尚書義成軍節度使徙鄜坊丹延等節度使承元鎮鄜奉公守法于州民有愛利未幾移鎮鳳翔  李愬  自太子中允出為坊州剌史治行異等改晉州  劉几  宋治平二年六月辛未以東上閤門使嘉州團練使知鄜州事几初權涇原副都總管與轉運使陳述古交訟既罷而代几者遂發几過用公使庫錢詔几赴永興軍聽劾御史中丞賈黯言國家任用將帥當責以捍邊禦寇之效細故宜略可以得死力況今西戎數擾方當以恩威御諸將所宜思太祖寬待李漢超等而懲慶曆中罪尹洙等之失若几苟無大過願赦而不誅仁宗納其言故有是命几在郡威惠兼用兵民懷之夏人不敢犯塞後移守鳳翔  种世衡  自同州僉書判官改鄜州判官初康定元年夏人犯延安王師不利朝論以堡障眾多有分兵之患其間有遠不足守者即令罷之寇驕而貪益侵吾疆百姓受害世衡時為大理丞領鄜州幕府建言延州東北二百里有故寬州請因其廢壘而興之以遏寇衝左致河東之粟右固延安之勢北圖銀夏之田有是三利朝廷從之以世衡董役事世衡與兵民暴露數月且戰且城然處險苦無泉水議不可守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于石工徒拱手曰是不井矣世衡曰過石而下將無泉耶爾其屑而出之凡一畚償爾百金工復致其力過石數重泉發飴甘而不耗萬人歡呼曰神乎雖夏兵重圍我無困渴之患用是復作數井兵民馬牛皆大足自是而陲患無泉者悉倣此大蒙利焉既而朝廷署故寬州為青澗城授以內殿承制知城事  种詁  世衡長子以西上閤門使知鄜州先是守鎮戎護邊政成給餉無乏朝廷謂詁有幹力故命之守鄜尋告老提舉上清太平宮  种誼  詁之弟先守岷州能俘獲鬼章青宜結獻于朝遷西上閤門使徙知鄜州夏人將犯延安帥趙卨以誼統制諸將賊聞誼至皆潰鄜州謂得誼勝重兵二十萬改知蘭州  薛向  先監在京榷貨務權知鄜州時大水冒城州兵廣銳振武二指揮戍延安營兵聞之詣州總管王興求還興不能決乃相率逃歸至則家人無存者乃聚眾為盜郡人震恐向遣親吏喻之曰冒法以救父母妻子人之情也而不聽汝歸者武帥不知變之過也汝聽吾言亟歸收親屬之尸吾當貸汝擅還之罪不聽吾言汝無噍類矣皆泣謝境內乃安久之遷河北提點刑獄  李師中  舉進士知洛川民有罪妨其農時者遣歸令農隙自詣吏令當下者榜于門或召父老諭之租稅皆先期而集嘗出鄉亭見戎人代華人耕作詰之皆用兵時潛入中國人藉其力往往與為婚媾師中以華戎不可雜處遍索境內得數百言之于帥帥用其言大索旁郡得戎人內居者甚眾但徙之極邊龐籍為樞密副使薦其才召對轉太子中允知敷政縣權經略使屬官  蔡挺  自通判涇州徙鄜州范仲淹宣撫陝西河東薦其才可用有守邊之政尋又以呂夷簡薦改開封府推官其後累歷邊任于護塞有能稱  康識  按潁濱蘇轍行制詞曰朝廷急于用人故士有以資未應格進攝事者爾以才智足用擢守鄜畤歲月既久治辦有聞俾正厥官益思所報  張確  宣和初自通判杭州攝睦州以平方臘功知坊州【 今併入鄜州】撫懷羌族得其歡心朝廷宴安確驛疏言金人必入寇語極諄切改汾州又移解州後于隆德死節聞贈述古殿直學士  劉涇  紹聖末自真州移知坊州有學行世所謂前溪先生也專以仁厚為政土產龍鬚席朝旨索取涇惟常貢外不以奉權貴宰相章惇末如之何元符末上書力喻不當誅元祐人立黨籍徽宗初即位召為職方員外郎  ○人物  崔仲方  隋時人戶部尚書愛其風土築城以居之謂其城枕羅原川平而直故後人以直羅名縣仲方嘗開通湮塞之渠濬溉田萬頃土人甚德之  劉延慶  鄜州人也世將家雄豪有勇數從西伐屢立戰功累遷泰寧軍留後徽宗謂留後乃五代藩鎮官以親信官留後務遂為承宣使又以破夏人俘馘有功拜保信軍節度使童貫討平方臘徙領三城貫北伐延慶又從之坐隨貫退兵謫筠州子光世討逋河北賊有功復拜延慶鎮海軍節度使後死于難光世從高宗南渡為中興名將父子再世建節將門榮之  ○僊釋  法天  法天者本中天竺摩伽陁國僧也唐自元和後不復譯經江南始用兵之歲法天來至鄜州與河中梵學僧法進共譯經義始出無量壽尊勝二經七佛贊法進筆受綴文知州事王龜從潤色之遣法天同法進獻經闕下宋太祖召見慰勞賜以紫方袍法天請遊名山許之  雒道人  不知何許人嘗遊洛交之相思川不茹葷不飲酒冬不火夏不箑遇異人得秘訣預知休咎劉延慶敬重之道人目其子光世為救時名將大有福德人靖康二年春忽大哭于巿別鄰里去及汴梁陷二聖北狩乃哭之日也吁異哉【 見博異錄】

  殘本四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殘本五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葭州一(神木縣 府谷縣 吳保縣)

  ◆葭州   神木縣 府谷縣 吳保縣   建置沿革   坊郭鄉鎮   里至   山川   土產   ○建置沿革  禹貢雍州之域州有壁記云州介晉秦之間春秋為翟國秦并下屬上郡漢為西河郡圁陰縣地圁音銀漢書云以在圁水之陰故曰圁陰星入東井度 【按地理志葭蘆川在河東路石州臨泉縣其西南至延安府四百三十五里宋元符二年以葭蘆川新寨為晉寧軍屬西河郡而西河乃汾晉地其秦晉之間乎一云銀州屬關隴入西河上郡則入尾今以井度為是】晉淪于戎羯苻秦建元元年因驄馬城巡撫其地後魏屬開光郡後周保定二年置中鄉縣屬中鄉郡隋開皇元年避中字改為真鄉縣兼廢中鄉郡以縣割隸銀川郡按地理沿革表云屬雕陰郡真鄉縣屬銀川隋大業三年郡廢改屬雕陰郡隋末沒入寇賊唐貞觀二年平梁師都復置銀州仍以縣為屬邑縣西北有茄蘆川【 一云葭蘆川】天寶元年曰銀川郡屬關內道乾元元年復為銀州唐末陷于西夏宋元豐五年鄜延路經略司將所部復之即葭蘆川築為寨朝論以此川東聯河汾西控銀夏實為衝要迺令屬臨泉縣縣本河東之石州所隸也元祐二年夏人恭順詔鄜延路經略司以寨地給賜紹聖四年二月己酉王師攻復元符二年八月甲午樞密院言河東經略使林希奏元豐中于鄜延路進築米脂葭蘆吳堡三寨以葭蘆吳堡屬河東自是嵐石之人始戍河西致寇境在目欲出不可密睇鄜府猶迂十舍自前歲復葭蘆去年築神泉今年築烏龍通接鄜延稍相屏蔽又北邇銀城南抵神泉幅員數百里樓櫓相望橫山之腴盡復漢土斥堠所及深入不毛士馬更為聲援繇此嵐石遂為次邊往年經始葭蘆川是為今日通道根本建軍為宜詔升為軍名曰晉寧以臨泉倚郭定胡為屬邑金初為夏人所踐皇統二年復立軍治仍隸河東路而臨泉定胡還屬石州大定元年升為州二十三年閏十二月改為葭州【 金集禮地志云晉寧州舊葭蘆寨以葭蘆水為名宋為晉寧軍今擬為葭州圖冊在大定八年】 貞元元年隸汾陽軍節度 【 金大定職方志汾州為汾陽軍】管八寨曰通秦曰神泉曰烏龍曰吳堡曰寧河曰彌川曰大和曰神木有通安晉安二堡于通秦隸焉永作唐安二堡于烏龍隸焉濩川彌川靖川三堡于彌川隸焉通津于神木隸焉寧河則木寨隸焉正大三年改隸鄜延路元領吳堡彌川通秦葭蘆四縣後又益以太和建寧  國朝收附後至元六年併通秦彌川葭蘆入州併太和入神木建寧入府谷來屬令領縣三  神木縣  春秋白翟國漢屬五原西河二郡武帝徙山東被水之民于關以西洎朔方以南新秦中蓋其地也後為赫連勃勃所有周隋已降為銀勝二州地屬雕陰郡唐開元初張說奏置麟州十二年割勝州之銀城連谷二邑改置新秦郡并縣十四年廢郡以縣還隸勝州天寶元年復置尋以為新秦郡乾元元年復曰麟州升為振武麟勝等節度使兼都護以勝州為支郡後周顯德五年劉崇不賓楊侯作藩移壘小堡宋乾德元年徙治于吳兒堡即故麟州也五年升建寧軍端拱元年改鎮西軍置節度使領之又置麟府路兵馬司治新秦而銀城連谷則屬邑也新秦管神堂靜羌二寨惠寧鎮川二堡銀州管銀城神木建寧三寨肅定通津神木闌干四堡連谷管橫陽一堡金皇統八年以麟府地陷西夏不曾復立  國朝收附後創立雲州于古麟州神木寨隸延安路至元六年廢州為神木縣又并太和縣入焉并來屬  吳堡縣  宋九域志金大定職方志並云本石州定胡縣寨地屬西河郡宋景德以來屢陷于羌元豐五年盡復其地爰因險阻築起城壁東臨汾晉西接鄜延實為要衝顓任武將以屯守焉時與米脂葭蘆二寨並興既成以米脂屬鄜延路葭蘆吳堡則屬汾晉元祐二年以米脂葭蘆給賜夏人而吳堡等不係可予地分委官畫定界至開立壕堠金時定胡為夏人所奪以吳堡隸通秦寨厥後又升為縣屬葭州  國朝收附後至元元年省之二年復置仍來屬  府谷縣  張洽地理沿革表云冀州之域古并州地秦漢為太原郡後魏昉置嵐州隋屬樓煩郡唐屬嵐州後唐莊宗天祐七年有河朔之地將興王業以代北諸部屢為邊患于是升府谷鎮為縣縣本河西蕃界土人折嗣倫代為鎮將自升縣之後嗣倫男從阮招回紇歸國詔建為府州以扼蕃界仍授從阮為府州刺史尋以契丹與小蕃侵擾移州于留得人堡晉高祖起義以契丹有援立之恩賂以雲中河西之地盡去焉契丹欲盡徙河東民以實遼東人心大擾從阮力保險北絕其好廼遣使稟命詔從阮出師明年春從阮深入拔十餘砦漢高祖引兵南下從阮率兵歸之尋升府州為永安軍析振武之勝州并沿河五鎮以隸焉乾祐元年從阮舉族入覲朝廷命其子德扆為府州團練使周顯德元年升府州為節鎮復以永安軍為額就拜德扆為節度使顯德二年夏州李彝興以土壤相接惡其與己並為藩鎮廼扼塞道路阻絕使臣世宗召問宰相如何宰臣以夏州地處邊徼朝廷向來每與優借府州甚為偪小近建節旄得之何利失之亡害且宜撫諭彝興世宗曰折德扆三數年來竭盡心力禦捍劉崇如何棄之度外且夏州雖產羊馬博易資貨悉在中土儻與阻絕何能為者廼命齎詔書責其悖慢諭以安危彝興果俯伏聽命宋因其舊府谷為縣有安豐寧府百勝三寨斥堠靖化西安三堡金並屬河東北路皇統八年以麟府路為西夏所據不能取之  國朝收附之後復建州治改隸延安路至元六年州廢以縣隸延安路二十二年來屬  ○坊郭鄉鎮  神木縣  碾谷村 麻寧村 深井村 九支村 盤西村 平西村赤烽村 長建村 黑牛村 番七村 番胡村 殺麻村上村  吳堡縣  太平村 豐化村 久安村  府谷縣  鄧曹村 胡皛村 待保村 小沒村 馬真村 合河村盤東村 平東村 太平村 永興村 葛浮村 馮家會村  ○里至  本州  東北至上都二千四百三十里  東北至大都一千六百二十里  南至本路五百八十里  東至太原路界黃河五里  西至綏德州米脂縣界六十里  南至綏德州界一百四十里  北至大同路豐州界四百六十里  東到太原路臨州一百二十里  西到米脂縣一百二十里  南到米脂縣一百二十里  南到綏德州併管義合廢縣界一百四十里  北到大同路豐州六百二十里  東北到太原路興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到太原路石州孟門縣一百五十里  西南到綏德州一百八十里  西北到定州九十里  神木縣  東至上都二千二百二十里  東至大都一千四百三十里  南至延安路七百七十里  南至本州一百九十里  東至太原路保德州黃河界一百里  西至曳只喇八界五十里  南至葭州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古鄜州界三十里  北到本州一百八十里  東北到臨州一百八十里  西南到青澗縣二百七十五里  東南到石州寧鄉縣一百里  西北到米脂縣一百八十里  府谷縣  東至上都二千四百九十里  東至大都一千五百里  南至本州四百九十里  東至太原路保德州黃河三里  西至神木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太原路保德州界五里  北至大同路豐州界六十里  東到大同路武州二百里  西到神木縣二百里  南到保德州五里  北到東勝州五十里  東南到太原路五百里  西南到葭州四百九十里  東北到大同路西豐州一百三十里  東到保德州二百里  西到定西州一百八十里  南到葭州一百九十里  北到舊麟州四十里  東北到府谷縣一百里  西南到綏德州併管嗣武廢縣二百里  東南到太原路興州一百三十里  西北到西夏一百一十里  吳堡縣  東北至上都二千六百六十里  東北至大都一千七百六十五里  北至葭州一百八十里  西至延安路四百八十里  東至太原路石州界黃河一里  西至綏德州界二十里  南至石州孟門縣界黃河五里  北至本州界七十里  東到太原路石州孟門縣一百三十五里  南到平陽路石樓縣一百五十里  東北到神木縣二百里  ○山川  黃河  在府谷縣東自西豐州馮家會村入境東流一百五十里至神木縣碾谷村東南流十里經葭州長壽村至吳堡縣東一百里下流豐化村出境  圁水  在真鄉縣屬西河郡顏師古曰圁音銀在圁水之陰因以名縣漢書所謂西河即銀州也凡銀州所置儒林真鄉開光撫寧皆銀水地鄜州之新秦連谷銀城亦圁陰地今葭州古真鄉地神木縣即銀州之銀城縣砦地也輿地廣記云唐立銀州東北有無定河即圁水也土俗以河流不定故河以無定名圁與銀同音而漢志作圜陰顏師古註是也王莽改曰方陰則是當時已誤為圜字今有銀州銀水即是舊名猶存但字變耳以此考之則九域圖所載乞銀之說未可信也乞銀乃苻秦驄馬城俗稱驄馬為乞銀因號乞銀谷後周於此立銀州也  葭蘆川  通鑑長編云太原總四路而嵐石麟府為邊州麟府又孤居城外夏人為寇輒傅城下自離石絕河而西與秦地延州相望而夏人據有橫山距河為塞不得與秦合宋元豐中嘗取得葭蘆川築為寨元祐初棄之紹聖四年二月知太原府事孫覽議復取葭蘆川而其地峻絕澗谷重阻兵不得前夏人聞之以數萬兵屯境上覽下令須是滿五萬乃行夏人益遣丁壯就屯而覽兵終不出賊屯既久涉冬月飢餓皸瘃覽益修戰備猶不出兵或告賊騎數萬攻嵐石之屯垂敗乞濟師軍吏夜請計事覽臥不起比明乃復白官軍已據便地虜未嘗來也覽曰吾固知之幕府問何以知之覽曰離石塞外無賊帳就欲為寇非一月不集豈能遽至而不聞乎始諸將以吾未出兵恐不見虜軍賞輕矣幕府退下令具糗糧嚴兵械曰夏人至矣居數日夏兵十餘萬入寇至神堂覽厚集其陣以待之兵方接斬數百級獲其酋長數人賊帥度不能支遂遁去覽曰可矣乃遣王愍折克行將兵出麟府張世永王舜臣出嵐石遂城故葭蘆未就賊數萬卒至覽被兵不動而使張世永將輕騎由麟州道出其後擊之賊前不能進而後為世永擊逐大敗卒城葭蘆川而還三月庚午覽加樞密直學士賞其勞也【 宋史】  屈野川  在銀城廢縣其川則與連谷縣相接文潞公彥博為河東轉運使日夏賊入寇圍麟州城過屈野河白草平下砦彥博與麟府路走馬承受公事樊玉率兵敗之即此處出宋史  兔毛川  在新秦廢縣九域志云紹聖三年孫覽議于此築寨不果  ○土產   瑪瑙  府谷神木二縣出歲遣官採之自至元二十六年始  鯉魚  府谷縣黃河內有之歲貢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殘本五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殘本六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葭州二

  ◆葭州   風俗形勢   古蹟   宦蹟一   ○風俗形勢  人性魯直勤于耕作圖冊云  神木本古麟州地其俗蕃漢互居人性魯直好尚武力守望相助圖經云  地瘠民窶新秦舊經云  府谷本舊府州治也地近邊而民知戰府谷舊郡志云  民不滿十歲皆諳武藝  人尚義氣俗無浮華  府谷有花山迺地之最高者  通津西枕枕城唐地理志屬麟州金以隸神木寨神木今屬葭州  二水交洛故名永水在府谷縣舊日升府州為永安軍取此義也  麟州舊壤實曰新秦戍人綏荒在河一曲党項部族漢民混居長城之前屈野川右左帶樓煩之地南偏赫連之鄉惟府由茲脣齒相輔張肩麟州通判廳壁記云  ○古蹟  舊麟州城  按秦武王轉徙東民以實茲土久用滋富因以新秦名唐開元中羣蕃搆逆張燕公說致討請城麟州所以安餘種也周顯德末北漢弗庭楊侯 【忘其名】徙城小堡所以遏并寇也宋乾德元年又遷于吳兒堡土產與振武同香有穀撥甘松藥有麻黃甘草升麻當歸菴??閭柴胡剌楸遠志及白角蕈端拱元年又治新秦金為夏人所奪地遂荒  故府州城  本河西廢地界東過河至火山軍四十里西至麟州一百五十里南過河至岢嵐軍一百四十里北至二十六府勒浪馬尾直蕩啜娘等蕃族四百八十里東南過河至火山軍桔槔寨四十里西南至麟州界杓枝谷三十里西北至沒兒雀悉命女奴越都等蕃族三百五十里東北至唐龍鎮一百五十里按輿地廣記府州府谷縣北至豐州蘿泊川掌地一百二十五里以蘿泊川為豐州治是宋嘉祐七年謂此川掌地方圓百餘里如掌之平故于此置治其西五十里有沙井嶺三十七里有煖泉峯又六十里有龍尾房又西北九十里有超沒堆並府州所隸今所具圖冊乃云府谷至西京豐州一百五十里西京即大同路也按舊豐州宋慶曆元年七月始陷于西夏不知後來何以屬西京嘉祐七年再置豐州在府州管內據宋志云折從阮刺史日取契丹城堡十餘蘿泊川在中今具列圖冊云府谷北至西京豐州界六十里則又似說蘿泊川地界不能無惑更須考詳而圖志皆闕姑存舊書所云  故銀城縣  在舊麟州南四十里四鄉本漢圁陰縣地後魏置石城縣廢帝三年改屬歸真郡隸綏州後周保定元年移縣于廢石龜鎮隋大業七年改為銀城縣以隸勝州開元中自勝州割屬麟州宋九域志在州南八十里管銀城神木建寧三寨肅定神木通津闌干四堡金時半陷于西夏惟存神木一寨通津一堡貞元間撥隸汾陽軍今以神木為縣  故新秦縣  舊三鄉本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唐天寶取漢舊名置縣宋管二寨二堡金沒于西夏遂荒廢  故連谷縣  在舊麟州北一十里有橫陽一堡亦漢圁陰縣地屬西河郡隋文帝于此置連谷鎮煬帝改為戍大業十三年廢戍唐貞觀八年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寶元年割屬麟州宋因之金沒于西夏遂荒  舊雲州城  即古麟州神木寨地也  國朝初置州隸延安路後廢為縣隸葭州  故通秦彌川二縣  皆晉寧州寨地通秦管通安晉安二堡彌川管濩川彌川靖川三堡金末並置縣  國朝至元初併二縣入州自管  鹽蘆廢縣  按九域志本河東石州臨泉縣元豐五年昉築為寨金既置葭州末年又置縣  國朝至元六年併入州自管  故太和縣  本神木寨地初置縣  國朝至元六年併入神木縣屬葭州  故建寧縣  本宋之銀城縣寨地初置縣  國朝至元六年併入府谷縣屬葭州  成宜  漢地理志云屬五原中部都尉理係圁陰地即銀城縣界西安陽河陽武都桐陽塞以上皆圁陰縣地後廢並在銀城界東漢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出鷄鹿塞度遼將軍鄧騭出桐陽塞南單于出滿夷谷遂至燕然即此  造陽  史記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造陽即銀城縣西北之寨名也  五原寨城  漢書云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寨數百里築城列障至盧胊山即銀城廢縣正北所謂光祿塞是也後魏曾於此立石城縣後改焉晉太康地里志云自北地郡北行九百里得五原寨又北出九百里得造陽即此宋九域志銀城縣有五原寨方輿樞要云舊麟州有西關漢武帝徙山東貧民居之即此也寰宇記唐龍朔二年析豐勝二州界置瀚海都護府總章中改為安西大都護府北至陰山七十里至回紇界七百里如洛陽二千九百里在黃河北嶺陰山一縣屬銀州天寶元年置其州與縣至宋並廢方輿樞要云陰山暑月尚有雪積不消唐歐陽詹有五原東北晉千里西南秦【 註云秦晉之間】又宋沈括詩五原愁殺起秋風雪壓陰山山不融之句文同賦五原行略云羌人鈔暴為常事見敵不爭收若雨自高聲勢立邊功歲歲年年皆一同將軍玩寇五原上朝廷不知但推賞  百花塢  在府州廢治折氏世為州刺史創北塢于郡圃為一方之勝金時厄于兵革  世美堂  折氏建取世濟其美之義金時兵廢  籌邊亭  折惟光建金時兵廢  ○宦蹟  折從阮  自石晉以來仕周為靜難軍節度使世宗于府谷建府州為永安軍即以子德扆為節度使宋初城河東沙谷砦斬首數百級建隆二年來朝太祖厚待之遣還鎮德扆卒子御勳御卿孫惟忠惟正惟昌曾孫繼祖玄孫克柔克行皆世襲郡守克行居行間無所知名及夏人寇慶州种諤拒之會河東出師為援克行請為先鋒戰葭蘆川以功遂知府州夏人久闚河外克行每出必勝賊畏之紹聖中太原帥欲城葭蘆川以復故地召克行問計克行條具所見遂以師出界分遣諸將約束為深入窮討之狀賊疑不敢動遂城葭蘆時河東進築八砦通道鄜延帥秦希甫至議築先後克行請以兩路同時深入先築遠者出其不意帥用其策卒城之克行在邊三十年戰功最多賊畏其威名號折家父官至秦州觀察使卒以其子可大承之可大之後可求繼之金人犯河東可求力守城卒完久之夏人來攻可求孤城無援城遂陷死之  曹光實  事宋太宗以汝州團練使為銀夏等州都巡檢使李繼遷遁入蕃部為寇光實掩襲至地丘澤俘斬甚眾破其族帳獲繼遷母妻繼遷幾擒矣乃使人紿光實以降光實信之繼遷設伏光實以數百騎赴之至葭蘆川繼遷舉手揮鞭而伏兵起光實遂見殺時年五十五從子克明從行祕不發喪使人傳光實命回兵銀州乃與其僕潛入賊中獲光實尸還葬焉  文洎  為河東轉運使以麟府二州皆在河外餉道迴遠迺按唐張說嘗領并州兵萬人出合河關掩擊党項於銀城北為河外直道自折德扆世有府谷即大河通保德以便府人故河關路廢而勿得將奏復之未逮而卒于官洎之子彥博來領曹事遂通銀州而州有積粟可守元昊圍麟州知城中有備乃解圍去宋史云  張詠  雍熙二年六月通判麟州關決有善最太守以喜怒為政詠剛直屢責之守愧謝詠嘗作新秦遣懷詩有風動沙昏晝寒多雪折松之句作廳記大槩謂廳事敞閉獨首陽位廳停也使停息其間又廳聽也欲聽行其教若是廳也詔令存焉刑政係焉苟職君之務如飢嗜食待君之民如子俟息則明恕中出刑政用清內杜擅權之員外絕無告之民謂斯廳也宇覆疆內人用休息若忽君之令寇君之政朘民膏血為妻子謀則志辱于貪事荒于濫既厚韞櫝之責亦速覆舟之咎謂是廳也醜甚屠肆見何遊焉賢行難著仁心易隳敢鏤廳壁取為政規詠有德于民比去也人思而祠之【 宋文】  張旨  慶曆元年秋以屯田員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無外城旨築之州將曰吾州據險敵必不來旨不聽城垂就寇大至乃聯巨木補其罅守以強弩時中外懸隔人心大恐庫有買馬綵數千矯詔賜守卒卒皆呼萬歲賊以為救至州無井民取河水飲賊斷其路旨夜開門率兵擊賊少卻以官軍壁兩旁使民出汲復以渠泥覆積草督居民乘城力戰賊死傷甚眾遂解去以功遷都官員外郎旨河內人也宋史云  苗繼宣  慶曆初趙元昊圍麟州凡二十有七日城中無井掘地以貯雨水至是水竭賊有諜者潛入城中出告元昊城中水竭不過二日當破知州事苗繼宣拍泥以塗藁積備火箭所射元昊望見塗積解圍而去麟州之圍繼宣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通引官王吉應募繼宣問須幾人從行吉曰今賊騎百重無所用眾請髠髮衣羽服挾弓矢齎糗糧詐為羌人夜縋而出遇賊問則為羌語答之兩晝夜然後出寨之外走詣府州告急府兵遣將兵救之吉復間道入城城中皆呼萬歲逮圍解詔除吉奉職本州指揮使  衞居實  宋咸平三年以闔門祇候知麟州事六月乙亥李繼遷來入寇四面負板薄城者五日居實屢出奇兵突戰乃募勇士縋城潛往擊賊賊皆披靡自相蹂踐丁丑繼遷拔寨遁去壬辰真宗見捷書喜以居實為供備庫使通判以下遷秩各賜錦袍金帶初城內乏井泉而被圍之際暴雨沾洽人皆置器鑿地以貯之城內雖有泉水列寨為防而垣墻闊遠難于固守至是遣使于河東部井匠至州開鑿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殘本六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五十   殘本七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葭州三

  ◆葭州   宦蹟二   人物   ○宦蹟   鄭文寶  真宗時為河東轉運使李繼遷來圍麟州 【 州今併入神木】文寶乘傳晨夜赴之遂解麟州之圍宰相寇準謂其熟西事以為陝西轉運使文寶好以功名自任見宋史  武戡  嘉祐二年知麟州州自慶曆以來夏人盜耕屈野川兔毛川皆河西地莫能禁河東經略使知太原府事龐籍戒邊將賊至斂兵毋與戰賊兵屯月餘食盡而去其年正月沒藏訛龐領兵及境欲自鄜延以北盜耕屈野河西之田會國人有與之異議者復抽其兵還然銀城以南侵耕自若蓋以其地外則蹊徑險隘多柏叢生漢兵難入內則平壤肥沃宜粟麥故賊不忍捐于是籍檄通判司馬光行邊至河西白草平數十里無賊蹤知州事武戡通判夏倚已築一堡為候望又與光議乘賊去出不意更增二堡以據其地可使賊不復侵耕請還白經畧使益禁兵三千役兵五百不過一旬壁壘可成然後廢橫戎臨塞二堡徹其樓櫓徙其甲兵以實新堡列烽燧以通警急從牙城紅樓之上俯瞰其地猶指掌也有急則州及橫陽堡出兵救之賊來耕則驅之已種則蹂踐之賊眾盛則入堡以避如是則堡外三十里之田賊必不敢種是州西五十里之內無賊也籍遂檄麟州如其議于是管句麟府兵馬郭恩及戡以巡邊為名往按視會詗者言賊屯沙黍浪亙十五里恩欲止而走馬承受東頭供奉官黃道元脅恩夜行無復部伍賊舉火臥牛峯戡謂恩曰賊已知吾曹出矣行至谷口恩欲休軍曰須明乃過山道元曰幾年聞恩名今乃懦怯恩慍曰不過死耳乃行比明至忽里堆賊數十人皆西走去數十步止恩等踞胡牀遣從騎以蕃語呼之不應俄賊騎張左右翼自南北交至堆東有長塹其中有梁謂之斷道塢恩等東據梁口與之戰自旦至食時敵自兩旁塹中攀緣而上四面合擊恩眾大潰倚方在紅樓見賊騎自西山大下與推官劉公弼率城中諸軍閉門乘城戡趨城東抉門以入恩與道元皆為賊所執恩大罵賊語不休遂自殺賊遣道元還詔贈恩同州觀察使封其妻呂氏為京兆郡君官其子弟恩開封人也上遣御史按其事籍坐不以築堡聞改知青州久之人以戡築堡為是  張居  宋熙寧四年春以崇儀副使知麟州州城井泉不足軍民汲于城外沙泉前後郡守欲築城以包之而土多沙礫不果焉居命鑿去舊土而築之城成人以為便語聞遷西京左藏庫使神木等寨官亦稟命鑿泉以濟居人  張亢  元昊叛以亢為鄜延路兵馬鈐轄徙并代都鈐轄照應麟府等處兵甲是時夏人圍府州屯琉璃堡縱遊騎擾邊麟府閉壘不出亢至命開關縱民出入時有禁卒數千無鬥志乃募役卒取敢戰者得數百人使擊賊有以首級獻者亢以錦袍衣之禁卒慚請效死亢度其可用命擊破琉璃堡明年亢築建寧砦亢使虎翼萬勝兩軍更其旗幟夏人來爭亟趨萬勝而犯之遂大潰斬首二千級不踰月遂築清塞百勝中候建寧鎮川五砦而麟府路始通出宋史  种諤  韓絳宣撫陝西諤時為皇城副使知青澗城召與計事命諤節制麟府兵委以便宜招納築囉兀城二十九日而成分守之諤還軍綏德其後夏人聚兵入寇諤自綏德出塞至米脂城大敗夏賊捷書來諤進兵銀石夏州橫山之地不見賊會班師乃還事見宋史  何灌  由武舉為府州黃河東岸巡檢賈胡疃有水泉子夏人常越境南汲灌慮其為邊患盡抑絕之夏人忿聚兵于山馳薄官軍灌迎高射之發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後三十年賊官蕭太師者會灌于雄州言水泉子之戰歎何巡檢神射灌曰灌是也累功遷內殿崇班宋史云  司馬朴  光猶子宏之子也朴初調晉寧軍士曹參軍【 晉寧即今葭州也】通判不法轉運使王似諷朴伺其過朴不可曰守貳為長官使下吏得陷之不惟亂常人且不食吾餘矣死不敢奉教似賢而薦之靖康元年黨禁解同判西京國子監明年春以兵部侍郎死節事見宋史  ○人物  張岊  府谷人也慶曆元年九月為麟府路巡檢使與都巡檢王凱大敗夏賊于青眉浪又入兔毛川敗之岊初以貲為牙將有膽略善騎射天聖中西夏阿遇有子來歸阿遇寇麟州掠邊戶約送子然後歸所掠州還其子而阿遇仍背約安撫使遣岊詰問岊徑造帳中以逆順諭阿遇阿遇語屈抽背刀貫大臠啗岊岊就刀食阿遇復弦弓張鏃指岊腹而彀岊食不輟阿遇撫岊背曰真男子也遺岊馬橐駝歸所掠如故約岊時年十八名動一軍是年元昊犯邊岊以教練使從折繼閔破賊斬其軍主敖保以功補三班差使賊犯府州又大敗賊眾賊破豐州岊與諸將一日數戰斬獲萬計遷禮賓副使出宋史  朱昭  字彥明府谷人也初浮湛班行人無知者後為震威城監押會城主闕攝其事金人陷忻代踰石嶺關圍太原夏人乘虛入寇遂薄震威昭募蕃漢士得精銳千餘分數隊夜薄賊營賊驚亂多所殺獲震威距府谷三百里最孤遠諸城既下賊怒獨不得昭遂納金人併攻降將有與昭故人者語之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罵曰汝既背義偷生尚敢以言誘我乎矢石亂下賊眾散走後二日昭召諸軍議曰城將破妻子不可汙賊手汝等幸先殺我家出城血戰而圖大功不勝則暴骨吾境內大丈夫平生事畢矣因盡殺其家人納之井中部將賈宗望母過前昭呼曰媼我鄉人也吾不欲手刃請自入媼從之軍士有家屬在城中者亦皆自殺昭因諗其眾曰我與爾曹俱無累矣儻我先死汝有得脫者願馳至府谷言狀會部落子陰與賊通者告之曰朱昭與其眾各殺其妻子將出戰人雖少皆死士也賊大恐以利啗守陴者果得登城昭知之勒軍士于通衢接戰自暮達旦尸填街不可前遂于城所摧處躍馬出馬蹶墮城壕中賊兵四集雷譟曰得朱將軍矣賊始欲生致昭昭瞋目仗劍無敢向者賊知不可得矢爭發昭罵賊死年四十六昭在震威能與士卒同甘苦以是士心爭奮凡被圍百日而城陷云  折可適  字遵正世為府州刺史因家焉郭逵帥鄜延見之曰真將種也薦之試藝廷中為鄜延路經略使屬官擢知寧岷環蘭四州再知鎮戎軍皆有戰功章楶帥太原築石門峽好水川時熙河秦鳳環慶三路兵會涇原無慮三十萬聽命于楶楶以可適為前軍統制副王文振會熙河卒二千人失道赴坑谷死文振懼歸罪可適劾其擅興違節制奪官而罷楶留之權第十三將差統將嵬名阿理監軍昧勒都逋皆西夏用事人密詔圖之會二酋以放牧為名窺伺境上可適出兵銜枚夜襲之俘其家屬部族簿所得十餘萬其地即天都山也可適請以荻葦川為砦南牟為州詔名砦曰臨羌州曰西安以可適知州事累遷武安軍留後知渭州拜淮康軍節度使復帥涇原卒年六十一子彥質  彥質  字仲古登崇寧進士第靖康元年直祕閣致仕尋加直龍圖為河東宣撫使參謀累遷宣撫副使建炎初累責昌化軍紹興六年入擢樞筦參大政奉祠宰相秦檜主和戎彥質切責之坐是又流竄雖在謫所而剛直之氣不少屈號葆真居士檜死復官職三十年卒彥質每以家世忠節不得歸中原為恨事見宋史  楊畋  字樂道新秦人第進士仁宗時知制誥嘉祐七年四月終于龍圖閣待制潁濱蘇轍為哀詞略云家世將家有功于國畋始以文詞得官厥後將兵于南方與蠻戰亦有功其為將與士卒同甘苦飲食比其最下者而軍將常處其先以此得死力常學李靖兵法知其出入變化之節畋為人謹畏平居遇細事若不能決人皆怪其能將以破賊疑其無以處之不知其中有甚勇者人不及也畋素病瘦甚羸然其讀書勤苦過于少年好為詩喜大書皆可愛有子曰祖仁畋之卒也家無遺財  貞女賈宗望母  宗望戍震威夏人乘間入寇城危急其母勉宗望死國事將士有自殺家屬者母曰朱將軍必不負國我老身忍負將軍即赴井死宗望亦自刎是日軍士母妻及女多自殺無一汙賊者事聞詔褎異之事並出宋史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五十  殘本七終

 

  ●大一統志卷第六百三十四   殘本八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灌州

  ◆灌州   仙釋   ○仙釋   上闕  王仙柯  【唐儀鳳中富人遇道羅家山谷中鍊藥仙柯助其薪炭藥成分而遺之仙柯服丹昇天而去今昇天柏大且十圍見存皇甫】世安山記云真人羅公遠煉丹于此  唐玉真公主  睿宗第八女與金僊公主皆隸道入蜀居天倉山其後羽化葬于山側明皇幸蜀開冢視之僅存冠履今儲福宮有銅鑄明皇公主二像  呂洞賓  飛雲山王氏道院去蒲村鎮五里昔有道人過之留題云攜笻來此步飛雲錢滿賓階綠蘚勻江上同歸共誰去不堪回首不逢人以逐句第三字合成呂洞賓來主人覺而異之已失道人所在又紹興癸丑道會有道人攜涼笠而至會散乃掛笠于壁無掛笠之物而不墜題詩云偶乘青帝出蓬萊劍戟崢嶸徧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識為留一笠莫沈埋  羅公遠  嘗鑿井煉丹于青城山唐玄宗又從學隱遁術而所傳不盡玄宗怒斬之後有中使見公遠于黑水道且以蜀當歸為寄其後玄宗幸蜀乃悟當歸之寄今有羅僊觀在儲福宮  勾台符  青城人受業丈人觀為道士與張俞為詩友自號岷山佚老台符嘗自云右執范賢袂左拍薛昌肩舉頭傲白日長嘯揭青天囂囂者安知華夏之內有此佚樂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乎抑我之逸老于岷山乎  杜光庭  唐僖宗時從幸興元術士陳休復與光庭遇於西縣道次於草中掘取一瓢酒與光庭飲之不竭光庭後隱青城山中蜀王建時號廣成先生年八十五而卒人以為尸解云  費孝先  至和中游青城山訪一老人村壞其一竹牀孝先欲償之老人曰子且視其上字字云此牀某年某月某日為孝先所壞其數自爾孝先知異乃留師事之老【 人乃授以卦影之術名聞天下】   下闕

  殘本八終

 

  ●大一統志第七百三十   殘本九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合州

  ◆合州   山川   土產   風俗形勢   古蹟   ○山川  上闕  高灘溪  在巴川廢縣東十五里灘口有崖高七丈其廣三丈水激而下嘉定改元夜有聲如雷崖忽陷下岸旁民田如故  赤水  在舊赤水廢縣界  大安溪  王象之紀勝云在銅梁縣北二十餘里溪深多鯉金鱗赤尾  博溪  石照西北一里又傳為濮溪  ○土產   破故紙  本州出   ○風俗形勢  巴國之人質直好義土風樸厚有先民之流常璩華陽國志云漢分巴蜀置廣漢犍為郡自後五教雍和秀茂挺逸英偉既多風謠旁作故朝廷有忠貞盡節之臣鄉黨有主文歌詠之音表之以四山之環合中之以兩溪之襟帶田畝桑麻左右交映人生其間多秀異而喜以詩書自娛墊江志  合州枕二江之口眾水之湊也趙勰新題記又云涪水自西北領馳水沈水孱水靈江射江大彌諸水東南迤會於漢水漢水自東北領巴水閬水渝水嘉陵宕渠諸水西南匯入于涪水  涪漢合流州因以名重修單公隄記云  渺二江之合流瞰萬井之耕桑李開飛舄樓記云  取涪漢二水相合寰宇記後魏置合州蓋取義於此  臨峽江之上實控束之地寰宇記云  墊江以西土地平敞精敏輕疾東漢末年江望分郡議云  巴蜀要津清華樓記曰魏大統初於此置合州其山曰龍多曰銅梁上接岷峨下繚甌越或斷或續屬海而止所謂南戒者也其水曰涪曰嘉陵合流於城下貫江沱通漢沔控引眾川偕入于海所謂南紀者也  合州環江邑居湫隘附城少北巖石修林之蔽游桂北巖李氏思洛亭記云  合州為古之墊江忠州為今之墊江劉璋遣法正將四千人迎劉備使討張魯備留諸葛亮守荊州將步卒萬人至江州北由墊江水至涪璋率步騎三萬會及漢晉宋志巴郡之墊江縣今為合州之石鏡縣此乃古之墊江縣通典云魏恭帝始置忠州墊江縣後周改魏安隋開皇十八年復為墊江乃今忠州之墊江  地連巴峽近門對濮溪灣唐岑象求詩  ○古蹟  宋王城  在州南二里  巴子城  石照南五里元和志云  什邡侯城  域志有此城漢封雍齒為什邡侯於此  漢初廢縣  州西北一百九十里漢墊江縣宋改為東宕渠縣梁武帝大同中於此立新興郡後魏至恭帝三年於今縣西北六十里置清居郡及立清居縣以地勢爽塏故曰清居以稱邑隋初郡廢改縣為漢初縣屬合州十六年自故郡城移於今理歷唐宋不改  國朝併入銅梁縣  赤水廢縣  州西北一百三十里亦漢墊江縣地宋改為宕渠縣後魏改為石鏡縣隋開皇十年析其地於縣西置赤水縣以界內有赤水源為名唐武德元年又徙治焉宋熙寧七年廢為鎮隸銅梁十年復置  國朝併入石照縣  石照縣  本漢時巴郡墊江縣地後漢岑彭與臧宮伐公孫述自江州縣從涪水上至墊江是也晉武帝寧康二年威遠將軍桓石虔率眾三萬攻墊江苻秦將姚萇兵敗退兵五城宋改為宕渠縣【 此五字據寰宇記云】 屬巴郡梁為墊江不言所隸 【 事見通鑑天監五年】後魏恭帝二年改為石鏡縣邑有青石如鏡可照故以為名大業初置涪陵郡唐因之宋乾德三年以翼祖嫌名改為石照縣 【 圖經云避敬塘諱今從會要改入】  國朝至元十二年併錄事司赤水入焉今治還舊城署事後併入本州  巴川廢縣  在州南七十五里本秦漢巴郡之墊江西魏唐之石鏡銅梁縣地元和志云開元二十二年剌史孫希莊奏割石鏡之東銅梁之南置縣唐志年月亦同以地在巴川故名宋因之  國朝併入銅梁縣  銅梁舊城  范子長郡邑志云舊治在今銅梁縣北四十里奴崙山列宿壩上開元三年徙治涪江南岸權立十六年移於東流溪壩後又移治云  斜崖  王象之輿地紀勝云石照東北八十里高十餘里有石橫亙崖腹如拖修帛迤長四五里崖以此得名環左右百里望之如積雪與日相射下有穴俗謂之龍洞水由洞中出洞中有垣有宇周以乳石如筍如枿有雙石柱龍潭石壁如削水繞壁以出流為大流  濮巖  在本州北五里或云即北巖  北巖  在州北五里李文昌圖經始傅會為濮巖非也巖有柏數千章率圍八九尺又有定林院舊日正月九日郡守以故事置宴遊人盛集又有荔枝閣每熟郡守率僚佐置酒閣上臨檻俯摘以為勝賞  宿雲巖  在銅梁縣縉雲馮時行有詩  滴水巖  在州西北五里舊屬楊氏修二百尺深尋有二尺泉穴巖以出巖下有花數百本可游觀  清水穴  圖經載江州有清水穴以為粉則膏暉貢粉京師世傳為江州隨沐粉按清水穴在重慶路西三十步近合州界今不取  白土平  在銅梁縣東北六十里地宜梔子一家至萬株夏彌望如積雪香聞十餘里  金沙磧  涪漢合流之會有大洲相傳下有金船負之俗謂金沙磧人目為州之盛集歲首命造浮梁自漢西岸以達于洲  僊柏  在龍多山圍丈有二尺中空而柯葉敷腴

  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三十  殘本九終

 

  ●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三十一   殘本十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合州

  ◆合州   古蹟   宦蹟   人物   ○古蹟  瑞木  圖經云宋乾德五年山有木文曰天下太平太守以聞按實錄州所上瑞木得之漢初縣蘭陵鄉漢初今併入巴川  天池  在巴川廢縣東南六十里中峯絕頂  悅池  在銅梁縣西一里方一里水深丈餘清澈如鑑夏益以流潦不濁芙蕖盛開香聞十里遊觀之勝處也  醉石  在州治舊有石郡守何麒醉則休其上今已廢不見  武金坑  圖經云銅梁縣治又謂之武金埧五代王建將張武父墓在焉  鷲臺泉  馮時行鷲臺院記山負一道宮三佛剎而鷲臺為之冠靈山傑閣飛簷下瞰絕壑最為游觀勝處唐孫職方樵文與古今詩什並刻巖下  龍老泉  又名婦遙山石照西九十里有泉故老云嘗見女子理髮石上俗云龍老泉  薛融讀書臺  石照東北七里謂之東讀書臺  康元朗讀書臺  石照西二十里之牟山謂之西讀書臺  龍淵溪  在銅梁縣北六十里潭方六丈中有大石俗謂有見女子理髮其上近視之金梳沒石遺跡尚存  僊臺  在赤水廢縣北五里蘇振撰馮蓋羅記云有山曰龍多僊臺腹有穴僅容一人迤登而出于冢石負土草木生焉相傳有馮蓋羅者煉丹其上晉永嘉三年七月十五日舉家十七人僊去  東臺西臺  在本州詳見書臺山下  北園  方舟李石龍門蘇氏記云蘇氏父子兄弟以四世之學庇五畝之宮今廢  映書軒  在州治有何麒記有大松圍二丈高七八丈蔭蔽一畝即記所謂二葛今其一僅存自經兵革郡治隸於釣魚山凡四五里三閣二樓一洞皆毀矣  駕鶴軒  在州赤水廢縣之龍多山久廢  清華樓  舊在州治晁公武作記曰合州其山曰龍多銅梁上接岷峨下繚甌越屬海而止所謂南戒者也水曰涪水曰嘉陵合流於城下貫江沱通漢沔引眾川入于海所謂南紀也嘉熙兵廢  江樓  在州治之前其名見於杜甫寄蘇使君詩釣魚山學士山東山橫其前下臨漢水嘉熙兵遂廢  朝宗閣  在僉書判官公事廨下瞰金沙磧每瞻視之遠略如郡之江樓嘉熙兵廢  松風閣  在羌廬山嘉熙兵廢  雙墓  在釣魚山涪水北各高三尋有石羊李文昌圖經云巴王濮王會盟于此酒酣擊劍相殺並墓而葬新圖經云石羊類近世葬令所用非古也  鴈塔  題名在赤水廢縣宣和間柳瑊始刻置長安慈恩寺蓋搨本也  季子墓  在巴川廢縣相傳以為孔子所書張從事記舊石湮滅唐玄宗命殷仲容搨本傳之大曆中再刻此從事所記也此刻不知何人所模嘉熙兵火莫見遺跡  張武父墓  在銅梁縣武金山有僧過指其地曰商姓葬此不十年子孫秉旄鉞武密埋父骨於其處王建時武官至太傅鎮江軍節度  定林院  在州北五里北巖今廢  羅侯山寺  在巴川廢縣東北二里淳熙間有李靜能者不知何許人性耐勞苦不避暑雨霜雪所至營廢寺施者雲集遂建佛殿四部經藏蔚為精藍中經兵革荒廢  鷲臺院佛慧院  並在龍多山  護國院  石照東十里山南大石砥平有巨人跡相傳異人坐其上投釣江中山以是名有剎曰護國山主石頭回公姓郝不識字以石工為業因石中鑿開石鏡現出本像遂擲鏡在地出家為僧不立文字見性成佛鑿開釣魚岡建石佛道場後入寂封慈惠顯佑大師石庵今存  瑞應寺  一名光教禪院在石照縣坐龍山  化度院  在赤水廢縣西五十里涪水逕其前山自平地特起屹若岳嶼有佛祠名化度院有鐫佛像乃晉永嘉二年鐫者刻其字今合州亦有化度院  薦福院  今在漢初廢縣之新興鎮院有陳摶二詩始摶題詩於院壁門再遊復題故有二詩  純陽觀  石照北三里唐女冠范志立得道處  九煉山觀  石照北唐天寶中道士任處華昇僊於此山後立觀  寶蓋觀  在銅梁縣西二十里  至道觀  在龍多山記云柏大二十圍  僊臺觀  在赤水廢縣北五里  天神祠  詳見天神山下  鷲臺觀  見馮時行鷲臺觀記  天慶觀  有銅鑄唐玄宗像舊經云觀長興二年置乃後唐明宗年號則又恐非玄宗像也  普德廟  在州北五里博溪水上相傳以為秦時蜀守李冰之次子葛洪稱其次子佐父治水後僊去會要所謂冰次子郎君俗謂之二郎者也  壁山普澤廟  在州西一里壁山已有祠此亦置廟者蓋姓趙名延之自巴川令以討賊功授合州剌史兼合資瀘等州經略巡撫使因行部過渝之壁山而樂之尋卒山趾後人依山而祠合亦立之圖經云咸通二年夷復擾民禱於神賊散去封威烈侯  張柬之祠  在州治之西柬之武后時出為合州刺史  周濂溪祠  在州之僉舍久廢  陳公輔祠  在北巖已廢  將軍祠  在龍門山東八里印士院有祠石刻云故唐將也逃難山中死葬山陰或曰戰國時人每歲春夏民以車蓋迎其神至水上張幄致饗  ○宦蹟  韋藏鋒  大中大夫為巴川郡太守天寶十四載準制醮祭龍多山刻石山中舊存嘉熙兵火未知存廢  張柬之  初為鳳閣舍人突厥默啜請以女嫁諸王命淮陽王武延秀入突厥納其女為妃柬之諫以為不合古制遂忤旨出為合州剌史  徐申  唐史嗣曹王皐討李希烈檄申以洪州長史行刺史事皐表其能遷合州剌史李翺文集亦同  關詠  宋皇祐四年二月知合州有德政民德之  呂陶  嘉祐中為銅梁令建學舍勤於政理累遷至給事中坐元祐黨籍謫居衡州  文同  為銅梁令有詩名  景希孟  知巴川縣二年滿秩嘗有詩二載巴川縣誰知是與非還鄉何所有載得一清歸  徐舜俞  景祐中知合州是時天下未有學舜俞即涪江南岸立焉日勸勵士子讀書其後儒風浸盛  周敦頤  即濂溪先生也宋嘉祐間僉書合州判官事拜殿中丞郡事不經先生手吏不敢決苟下之民弗從  陳公輔  嘗除左司諫有譖李綱者公輔上疏乞留綱遂忤旨貶合州監酒高宗即位召為侍從有祠堂在北巖  ○人物  譙君黃  合州人仕漢成哀間為諫議大夫後避王莽又不仕公孫述國人作詩美之  龔榮  東漢墊江人有名于世事見華陽志  李顒  墊江人熹平中平盧蠻有功事見華陽國志  薛融  事曹魏有讀書臺古蹟  康元朗  事唐有讀書臺  李文素  漢初縣人唐光啟中喪母廬墓生芝虎鹿循其側刺史戴奇以聞賜粟三百石  張武  石照縣人也其母祭諸葛武侯醉臥廡下夢神食以來禽已而生子因名武初操舟以濟行者後仕王建為破浪都頭大破高季昌於夔州為武鎮軍節度使  孝義陳氏  □其名子昂之後徙家漢初七世同居唐旌表其閭雙堠猶存新明鎮孝義驛即其故宅也自經兵革廢矣  袁延度  石照人李順陷合州延度起義平賊仁宗時知涇州弟戰死於李順之亂  羅志沖  先果州人後寓家于合潛心六經最精於易作解以發明程氏為多  曹秉  石照人大觀間上舍釋褐教授漢州張魏公浚為諸生時一見即許以公輔士類以鑒裁歸之  趙性  赤水人紹興入對集英舟次至喜亭同年以故事酌酒相勞時秦檜用事氣焰熏灼更相戒無及時事性奮然曰公等宜各行其志也豈當盡掩多士口耶對策以正士大夫心術為意且曰以括囊為深計臣心知其人矣主和議者當之【 考官大驚以為劉蕡無以過也檜欲捃拾之會檜卒而止】   下闕

  殘本十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   殘本十一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麗江路軍民宣撫司(巨津州 通安州 蘭 州 寶山州 北勝府)

  ◆麗江路軍民宣撫司   巨津州 通安州 蘭 州 寶山州 北勝府   建置沿革   坊郭鄉鎮   里至   山川   土產  風俗形勢   古蹟   ○建置沿革   禹貢梁州之域天文觜分 【 晉書越巂郡入觜度】 史記云自巂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 【徙音斯筰音昨索隱曰徙筰二國名韋昭云徙縣在蜀筰縣在越嶲考今沿革漢定筰縣在柏興府之西則筰以西之地明矣】 自冉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 【按今沿革圖志本路之南有白馬寨】 漢武帝開越巂郡以筰置定筰大筰筰秦等縣 【賓岡徼曰即摩沙夷唐書為磨些蠻今沿革為麼些蠻蓋傳之訛也後漢書以筰作莋】 通典云晉宋以來因之隋唐為巂州改定筰置昆明縣後又陞為昆明軍 【按唐書巂州中都督府徙治臺登西有昆明軍其西有寧遠軍考今圖志正其地也】大和以後沒于蠻是為越析詔或謂磨些詔居故越析州唐戮其酋長地歸南詔唐書列傳云南詔於此置麗水節度又云麗水多麩金 【考今沿革圖志本路出金有江曰麗江古謂麗水白夷謂金沙江磨些蠻謂漾波江吐蕃謂犂樞江今又名江曰不魯失】又云浪穹詔奪劍共地由是徙鐵橋在劍睒西北四百里號劍羌 【 考今沿革本路東南鶴慶府劍川縣即劍睒里至同】 磨蠻些蠻與施順二蠻皆烏蠻種居鐵橋【 考今圖志古鐵橋在本路巨津州之北霞和烏巿坪】 驃傳又云黎邛二州之東又有凌蠻西有三王蠻蓋筰都夷白馬氐之遺種馬?以 【此考之筰都白似同一種】 唐書又云有浪稽蠻羅哥谷蠻西有磨些蠻與南詔越析詔相姻婭自浪稽以下古滇王衰牢雜種其地與吐蕃相接亦有姐羌古白馬氐之裔【 今圖志本路之南有白馬寨即其所築西北邊吐蕃界】南詔衰後大理亦莫能有其地乃磨些蠻蒙醋醋為酋長世襲據之至三十九世孫和牒和字和失癸丑年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親征大理師次此地遣兀良合歹元帥平之戮和牒和失有和字出降甲寅年授和牒男阿乾銀牌管領茶罕章軍民事至元八年置茶罕章宣慰司十一年撥屬  皇太子位下十五年改茶罕章為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治巨津州之南羅波半空城二十二年更置軍民宣撫司  巨津州  即羅婆九睒北有三州鐵橋西接牟浪共城目?戢羅眉川【 按今圖志鐵橋在本州之地】昔濮獹二蠻所居之地後為磨些蠻侵奪其地南詔并六詔磨些亦一詔也以其地置麗水節度本州境其屬也甲寅年  國朝收付本睒之初隸茶罕章軍民官至元十五年置巨津州隸麗江路【 考今圖志本路宣撫司於本州南境羅波半空城置司】領縣一曰臨西  臨西縣  磨些蠻羅裒間之地後因名其地曰羅裒間西北邊吐蕃界其地時為吐蕃所侵殘故二蠻渾處然實隸磨些甲寅年歸附  國朝至元十四年以羅裒間置臨西縣隸巨津州  ○坊郭鄉鎮  巨津州  羅波甸   聚閉奏邑 大蘆珠奴邑  阿諾邑   葡萄和邑 西場間邑  茶兜邑  閣姑羅邑  鍋北邑  乾江邑   占候閣邑  靈佛寺登邑      阿那和柵  臭場邑  大漏和邑       湯睒    清水淜邑  捨排邑   悶水湯邑 拾造邑   落秋邑  木哭和寨  納末邑  鐸邏邑   歷邏邑  力雞場邑  索蒲和寨 鵶納和寨  納師和寨  女?占明和寨  占僕和寨 納羅和寨  谷都和寨  古失和寨  蒙師棖邑 霞和寨  納資羅邑  娑夷邑   沙邏邑  悶昔的邑 董水傍邑  白帖和寨  羅別姜邑 如赫和寨 悟哇和寨  截師和寨  納坡和寨 和去和寨 悟場邑  侵箇邑   車月場邑 葛濟邑  大蓮邑  細蓮邑   些婆姑邑 淋都邑  大機邑  罄原邑  臨西縣  吐蕃    羅裒寨  闊勒怒邑 額鐸邑  塔池邑   逆配的邑 羊納邑  鳩匿場邑  嗟卻邑   塔扎和寨 亞度邑  磨些  雞和寨   剌到和寨 反悲和寨  薺被羅和寨  ○里至  本路  北至上都九千九百四十五里  北至大都九千一百四十五里  東南至行省中慶路城一千三百一十里  東至羅羅斯界策腳寨五百六十里  西至蘭州冰琅山外獹蠻界四百八十里  南至鶴慶路劍川縣界木和寨十里  北至未附吐蕃竹羅界三百四十里  西南到鶴慶路劍川縣界二百一十里  東南到大理路趙州界五百七十里  西北到吐蕃閣納實界四百八十里  巨津州  北至上都九千九百四十五里  北至大都九千一百四十五里  東至通安州阿那傍山頂四十五里  西至蘭州入慶井界二百八十里  南至通安州馬呼谷界七十里  北至小旦當柏坡告界二百四十里  東北到土蕃樣車閣二百三十里  西南到通安州寄和界三十里  西北到蘭州路睒界二百一十里  臨西縣  北至上都一萬一百六十五里  北至大都九千三百六十五里  南至本州二百二十里  東至吐蕃大旦當習明鋪和一百五十里  南至本州界明路三里  北至未附生蠻竹羅界八十里  東北到吐蕃大旦當拔著七十里  西南到蘭州界月習一百二十里  東南到本州界盍義七十里  西北到吐蕃界香裒七十五里  ○山川  漢藪山  在巨津州西北二百八十里  各寬五畝深不可測土人遇早禱雨于此  金沙江  古麗水也今亦名麗江白蠻謂金沙江磨些蠻謂漾波江吐蕃謂犂樞源出吐蕃共隴川犁牛石下亦謂之犂牛河至臨西縣境遶豬婆山弄視川南流過鐵橋臨巨津州破雪山出寶山州而去此江沿河皆出金白蠻遂名曰金沙江  ○土產  金  出金沙江淘沙得之  滑石  出巨津州東一百里小山內  朴硝  出巨津州一百里畔列滄邑神外龍山臨江崖中冬月取硝煎成  粳糯  麥  粟  馬  羊  獵犬  鹿茸  野豕  鷹鷂  赤山白鷄  猴  飛鼠  熊皮  麝  巨津州及臨西縣並出  魚  蜜蠟  氈  麻布  綿紬  木耳  摩菰  桃李  胡桃  松子  林檎  桂皮  天仙子  出巨津州  ○風俗形勢  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尚同漢服唐書云  越析詔或謂磨些詔居越析州西距曩葱山唐書云  磨蠻些蠻與施蠻皆烏蠻種居鐵橋大婆小婆等川多牛羊俗不頮澤男女衣皮俗好飲酒歌舞唐書云  東有麗水西有蘭滄橫連千里雄據九睒有鹽七井之貨領寨五百餘處南接大理北距吐蕃  麗江路治半空邏城有鐵橋城牟郎共城傍彌潛城有虺川樻川即婆川桑川羅眉川蠻有八種曰磨些曰白曰羅落曰冬悶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獹參錯而居故稱一國  磨些蠻最多於諸種男女紅帛纏頭女人頭髻如河西此部人善騎射最勇厲  ○古蹟  鐵橋  在巨津州之北其處有城亦名鐵橋城吐蕃嘗置鐵橋節度于此橋或謂吐蕃所建或謂隋開皇三年史萬歲及蘇榮所立或謂南詔閣羅鳳結吐蕃時所作歲月日遠故無的說唐南詔異牟尋叛吐蕃復歸唐合唐兵攻破吐蕃斷鐵橋之後自此橋廢基址尚存  白馬寨  在巨津州南二里按唐書云西有磨些等蠻其地與吐蕃相接亦有姐羌古白馬氐之裔居寨故名  雪山門  昔越滅根關也吐蕃小旦境有山名樣徹閣磨些境有山名木習閣兩界立此關焉  國朝至元十五年行省賽典赤平章時於此重修之更名雪山門以軍戍之

  殘本十一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   殘本十二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通安州

  ◆通安州   建置沿革   坊郭鄉鎮   里至   山川   土產   風俗形勢   古蹟   人物   ○建置沿革  州治三睒亦曰樣渠頭睒古筰都國地漢開西南夷為越巂郡以西之境唐書云故越析州磨些詔之地後并入南詔傳至大理其民本昔濮繲蠻後磨些蠻葉古乍舒匿赤侵奪其地世襲據有三睒至二十四世孫麥兀癸丑年歸附  國朝初屬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十二年置三睒管民官十四年更置通安州隸麗江路  ○坊郭鄉鎮   九禾鄉   白鶴場邑  班柵邑   東和  木瓜和 【 和即寨也】 赤土和   上柵邑   怒邑  大葉場邑  白渡邑   普淜邑   清水江邑  胡孫坪邑  陰沈邑   蘇間門邑  白渠渡邑  阿歷??鄉   歷??和    木哭和   焦郎和  大石邑   才匿渠和  阿施和   烏和  睒苴和   撒八谷邑  咱麻邑   諸宗邑  謝列邑   大列邑   山荅和   習利和  魅關邑   係羅邑   多和    都圍邑  氣列邑   圍列邑   他揭邑   樂落邑  細研邑   他蒲邑   羅羅和   魯蒲和  蒲斗鄉   大斫邑   霓和    剌沙住和  剌卜和   判谷邑   剌漂和   彌兜鋪和  習苴和   古乍鄉   拔沙邑   稽羅和  束納和   束黑和   阿那和   坡坪和  圍習和   圍禿和   木盤和   木瓜和  納鳩和   歷??殘和   蒲耳和   剌加和  落渴谷邑  西渴和   雞那和   楊成邦和  習叢鄉   木波和   易可和   桑卑和  束和    自兜和   顧乍鄉   剌沙和  迷寺羅邑  羅羅和   波細和   彌勒場邑  被乞和   蒲哭和   頭習徒和  蘆和  木蕖和  目瞠鄉   自梨村   盤慢村   咩地務村  ○里至  北至上都九千九百二十五里  北至大都九千一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本路八十五里  東至順州撒八橋金沙江界八十里  西至巨津州界四十里  南至昔西和鶴慶府界四十里  北至巨戎光寶山州界六十五里  東北到寶山州界一百里  西南到劍川縣界一百一十里  東南到鶴慶路羅雖渡一百二十里  西北到巨津州界四十里  ○山川  神外龍雪山  在州北三十里條岡百里巋巋千峯上插雲霄下臨麗水頂巔積雪冬夏不解巖崖澗谷清泉飛流唐時南詔嘗封是山為北嶽廟基尚存癸丑年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南征大理師次于此按後漢書永昌郡邪龍縣註引南中志曰縣西高山相連有大泉水周旋萬步名馮河縣西北數十里有山眾山之中特高狀如扶風太一鬱然高峻與雲氣相連結固陰沍寒雖五月盛暑不熱廣志曰五月霜雪皓然今考圖志本州以南接永昌界當即此也  珊碧外龍山  又名外龍女山在州西南二十里孤峯山?酉崒濕翠摩空上產箭竹山半數泉湧出下注成溪灌溉民田萬頃  霓溪  源出州北二里藥蕖和山下旋遶州境南流出鶴慶路界  些蘇溪  姑霓溪箇霓溪塊麥溪等四溪水源悉出神外龍山周流州境灌溉民田南流出鶴慶路境  ○土產   馬  獵犬  紙  降真香  氈  布  木瓜  石達茨子  虎皮  熊皮  麝香  野豬  鷹鷂  猴  ○風俗形勢   據雪山麗水之奇勝地土肥饒人資富強習俗勇厲   ○古蹟  雪山廟  唐南詔蒙氏封是山為北嶽正祠其神號曰北敵安邦境帝今廟尚存   ○人物  麥宗  磨些人也祖居神外龍山下始生七歲不學而識文字及長旁通吐蕃白蠻諸家之書隱居山林壽五十有五而卒舉火時烏鵲羣集各銜一木赴火臨終數年前嘗言此後當有帝王之師壓境吾【 下有闕文】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親征南中取道自吐蕃至大理師次本境後土人遂神其言

  殘本十二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九十   殘本十三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海鹽州

  ◆海鹽州   山川   土產   風俗形勢   古蹟   宦蹟   ○山川  秦住山  上闕後魏酈道元註水經云海鹽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東海故名焉又九州志云海鹽有秦逕山秦始皇逕此美人死葬于山下有美人廟攷舊圖經則為秦住而秦望山在會稽乃始皇刻石紀功之所今從本路圖冊所書曰秦住  長墻山  在海鹽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回一十九里按舊圖經云皇秦始來遊登山望海以其山勢孤聳遙望若堵墻故名  泊櫓山  在海鹽南三十五里高一百五十丈周回四十里按輿地志云秦始皇東遊候潮泊櫓於此人因名焉  金牛山  在海鹽西南五十里高三十六丈周回四十里按吳地志云昔有金牛村民皋伯通兄弟二人穴此山而山崩皆死亦名金牛洞即寰宇記所載會骸山也又九州要記云古有金牛入此山皋伯通兄弟鑿山逐牛而俱死故名會骸山  秦溪  在海鹽南三十六里通豐山港接運河法喜寺有碑鐫秦溪二字  當湖  在海鹽北六十里周回四十里吳地志云王莽改海鹽為展武後陷為湖水淺視之遺跡髣髴  宋坡湖  一名賁湖在海鹽西三十里周回四十四里  ○土產   粳  糯  麥  豆  櫻粟  紫蘇  本州並出  鹽  海鹽其地瀕海煮海成鹽   ○風俗形勢  擅湖海魚鹽之利號澤國秔稻之鄉  秦住長牆峻峙于南山勢聳拔  負海控江土為上腴   ○古蹟  晉古義門  去州西一十八里吳地志云里人李祥與晉將軍袁崧築壘於滬瀆禦孫靈芳崧為賊所害祥突白刃收崧尸歸葬時人義之因名其地曰教義里旌其門曰義門  馬嘷城  在州東南百步高丈二周二里餘舊記云吳兵至此遇大風陣敗馬驚後人因名焉  故邑城  在州東北三十五里高一丈周三里吳地記云海鹽順帝時淪陷為湖嘗移於故邑山下  魯浦  在州南舊名白塔港計十八里有藍田浦宋咸平六年邑令魯宗道重開以利民後人慕其遺愛名其橋曰思魯而浦亦以魯名闊一丈七尺紹熙三年邑令李直養申請于提舉常平使者徐公誼捐米四百斛錢八百緡重濬之又自藍田廣開浦十八里至鮑郎鹽場以便鹽運以灌農田  準僧塔  在州內法喜禪寺飛鳥不棲時有舍利放光僧名良準宋宣和四年正月自東廡移就西廡袈裟忽飛去乃聚眾僧誦楞嚴經衣復歸塔有頌刻於塔曰宣和中重移塔舍利乘空暫騰躍眾諷楞嚴呪得歸永隆佛日輝無著  石屋  在州南十八里豐山耆舊相傳以為秦始皇東遊嘗屯兵於此按本路圖冊云  龍湫  在州東北四十里陳山泓水澄澈極旱不涸淫雨不溢每遇歲歉邑令躬詣靈湫請水歸縣治禱之多應  晉何后故宅  輿地紀勝云在海鹽南三里輿地志云海鹽烏夜村晉何準居焉一夕羣烏啼噪乃生女他日復夜啼乃穆帝立女為后之日也  顧野王讀書堆  輿地紀勝云海鹽東有顧林亭有陳顧野王讀書堆蘇軾有顧林亭詩云平林豈舊物歲晚空扶疏自古賢聖人邑國皆丘墟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餘又唐訽詩云平林標大道曾是野王居往事將誰語淒涼六代餘  青蓮寺  輿地紀勝云在海鹽本名石佛寺宋治平初改曰青蓮  鹿苑寺  輿地紀勝云在海鹽西北三十五里魯簡肅公宗道初為邑令夢有僧來迎參政及瞻羅漢像與所夢符合後宗道竟參大政  資聖寺  輿地紀勝云在海鹽晉右將軍戴威捨宅為寺  法喜寺  輿地紀勝云在海鹽西南三十里有準高僧拋袈裟於空中自定後人作一塔以藏之  ○宦蹟  周顒  隱北山後應詔出為海鹽令欲過北山孔稺圭假山神之意作北山移文以譏之  魯宗道  事宋為海鹽令疏治東南舊港口導海水至邑下人以為利號魯公浦  朱良  下闕

  殘本十三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   殘本十四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崇德州

  ◆崇德州   里至   山川   土產   風俗形勢   古蹟   人物   ○里至  本州  上闕  北至湖州路烏程縣界三十里  東到嘉興縣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縣一十五界  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五里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三十里  東北到本路嘉興縣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縣二十里  東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一十里  西北到湖州路歸安縣三十里  ○山川   殳山  與嘉興縣接境昔道士殳碁隱居于此學道後尸解焉後人因殳名山其事互見嘉興縣名山註下   ○土產  粳  糯  麥  豆  櫻粟  本州並出   ○風俗形勢   其俗淳秀慕文儒勤農務  水澤之地稻蟹之利轉徙數州崇德學記云  ○古蹟  紀目坡  在州東北十二里千乘鄉高一十丈周回三百步環以水涇邑士朱天麟幼時嘗見坡側鍾生家運土得石碑斷缺漫滅大略謂吳夫差募兵五千人教養於此置亭以候烽火名以紀目者立綱紀而有條目也或謂後人建亭於此追述之語坡西北七里有遊屯涇蓋取遊兵屯駐之義今訛呼為牛屯  官窰  在州永新清風鄉接境按舊經所載耆舊所傳謂此處正吳越分疆之地有走馬岡洗馬池  雙林院  輿地紀勝云在州西北一十二里梁為雙林院宋改為澄寂院  龍吟寺  輿地紀勝云在州西北四十里本名龍祥寺改為龍吟宋祥符中改寧國院  鳳鳴院  輿地紀勝云在州西北四十里五代廣順二年建治平元年改名惠雲  福嚴院  輿地紀勝云在州東北十二里宋陳太后保扶徽宗為遂寧王時賜真覺大師志添金環磨衲袈裟一條上題遂寧郡王陳美人願福壽延長施真覺道者當來同成佛果二十三字焉  寂照院  輿地紀勝云在崇德東四十里舊於此地基上得石佛二身天福中吳越王建作報恩院宋治平間改額曰寂照舊記謂天欲雨二石佛身濕如汗  ○人物  莫琮  崇德人三舍隸辟雍得官莅政行己俱有可觀五子俱登科曰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沖皆母袁氏出袁氏壽康兄弟寧侍祿養時人榮之

  殘本十四終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殘本十五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常州路(宜興州 無錫州)

  ◆常州路   支郡  宜興州 無錫州  親領  錄事司 晉陵縣 武進縣   建置沿革   坊郭鄉鎮   ○建置沿革  禹貢揚州之域毗陵志以為揚之南境於天文為須女之分星紀之次於辰在丑春秋時屬吳延陵季子之采邑也左傳哀公二十年吳為越所滅其地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越王無疆伐楚楚大敗之乘勝盡取吳故地東至浙江遂屬楚故越絕書謂之淹君城秦始皇二十五年王翦定江南地置會稽郡其地屬焉西漢因之東漢永建四年分會稽為吳郡領縣十三而毗陵與焉孫氏有國之初分吳郡無錫以西為屯田置典農校尉以主之晉平吳分天下為十九州此屬揚州太康二年分吳郡置毗陵郡其後東海王越子毗食采於毗陵後為石勒所沒元帝命少子哀王沖為嗣諱毗因改為晉陵郡郡及丹徒縣悉徙治京口東晉末復還治晉陵宋齊梁陳因之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州以縣屬南徐州九年省南徐州罷晉陵初置常州大業三年以常州為毗陵郡唐武德三年復改毗陵郡為常州天寶元年改為晉陵郡乾元初復為常州五代史職方考於常州書梁唐屬吳晉漢周屬南唐宋開寶八年平江南雍熙四年屬江南道至道三年屬兩浙路熙寧七年分兩浙為東西路以常州屬浙西元領晉陵武進無錫宜興江陰五縣紹興間割出江陰縣為軍止領縣四  國朝至元十三年收附之初因之十四年陞為常州路總管府十五年陞宜興縣為宜興府二十年府廢二十一年復置宜興府併設宜興縣以來屬二十八年罷府入縣又降江陰路為州來隸元貞元年陞宜興無錫二縣俱為中州後割江陰州徑隸行省今領州二司一縣二  錄事司  本在城地  國朝收附初置司候司至元十五年改置錄事司領在城民事晉陵縣  春秋時吳之延陵邑漢為毗陵縣屬會稽郡東漢順帝分會稽郡浙江以西為吳郡此地又屬焉晉志云晉武平吳置毗陵郡毗陵縣屬焉寰宇記云晉元帝因避毗字與郡俱改為晉陵隋文帝罷郡以縣屬常州自是因仍不改然潤州亦有延陵鎮蓋晉分曲阿之延陵鄉立縣而隋改丹陵亦曰延陵非古之延陵也唐天寶元年改立晉陵郡乾元元年復為常州晉陵縣隸焉歷五代至宋俱為常之屬邑  國朝因之  武進縣  魏明帝青龍二年改丹徒為武進晉武帝改武進曰丹徒於曲阿別置武進縣在丹陽之東境故晉志毗陵郡下既有武進又有丹徒二縣並建元帝太興初僑置南蘭陵郡於武進宋孝武大明末以晉陵郡為武進縣屬南東海郡梁武帝天監初改為蘭陵郡復以南蘭陵郡為武進縣尋復改武進為蘭陵隋又廢之故隋志有晉陵而無蘭陵唐志武進縣下註云武德三年以蘭陵縣地置貞觀八年省入晉陵垂拱二年復置武進大曆十二年陞武進為望縣五代後唐大同間偽吳據有其地時江盜旁午民不奠居徙治于子城金斗之南相去百步後經焚毀移理西灣縣學基上  國朝因之  ○坊郭鄉鎮  錄事司  孝仁東坊   孝仁西坊  雙桂坊    定安坊  晉陵縣  安上鄉  新塘鄉  太平鄉  從政鄉  下闕

  殘本十五終

 

 

  ◇輯本◇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一

  【 遼陽金毓黻】 【 瀋陽安文溥】 同輯

  中書省統山東西河北之地

  ◆中書省統山東西河北之地 【 路二十九州八】   大都路   上都路   隆興路   永平路   德寧路   淨州路  泰寧路   集寧路   應昌路   全寧路   寧昌路   保定路   真定路   順德路   廣平路   彰德路   大名路  懷孟路   衞輝路   河間路   東平路   東昌路   濟寧路   曹州   濮州   高唐州   泰安州   德州   恩州  冠州   益都路   濟南路   般陽府路   寧海州   大同路   太原路   平陽路   ○大都路  建置沿革  至元四年建大都城 【 明一統志一】   風俗形勢  奉聖州縉山縣 【按元史地理志作龍慶州為仁宗延祐三年所改初為縉山縣屬奉聖州】   南挹居庸之翠北距龍門之險 【 明一終志五延慶州】   ○上都路  風俗形勢  蔚州  蔚州之民性質無諂去華從儉以耕織為主 【 同上二十一】   蔚州廣靈有隘口山層崖刺天古道極險 【 同上】  里至  松州  松州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七百里東到高州分水嶺八十里西到興州岔土嶺一百四十里南 【 熱河志九十七作東南】到大寧路二百二十里北到應昌府七百里東南到武平縣三百里東北到古泉州二百五十里西南到興州三百五十里西北到上都七百里 【熱河志六十二六十及九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三】   山川  遮蓋山  遮蓋山在松州東南二十里有古寺石洞石佛 【 熱河志六十六又蒙古遊牧記二】  松州東南二十里有遮蓋山 【 熱河志六十及九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二】   望京山  望京山在松州東八十里上有古寺石佛像又有石洞寶塔 【熱河志六十八】   香臺山  香臺山在松州南八十里有石洞石寺周圍松樹茂林 【 同上】  五峯山  五峯山在松州西南九十里有古寺石井周圍松林 【 同上】  落馬河  落馬河在松州北八十里發源州界鑼鍋嶺下流入高州境一百里東入塗河 【 同上七十又蒙古遊牧記三】  鋤刃河  鋤刃河在松州北二十里發源興州界流經州境不與落馬河合 【 熱河志七十二】  白羊河  白羊河源出興州樺皮嶺流入松州與落馬河合流達高州塗河 【 同上】   土產  麻黃  松州土產麻黃 【 同上九十四】  地椒  松州土產地椒 【 同上】   鷹鶻  松州每歲貢納鷹鶻 【 同上九十五】   古蹟  靜豐城 【即金史地理志之靜封縣屬全州】   靜豐廢城在松州東五十里 【 熱河志六十一】   福田寺  福田寺在松州南關有古佛大像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三】   廣濟寺  廣濟寺在松州南關外有塔二座 【 俱同上】  望京山寺  望京山寺在松州東八十里望京山有古寺石佛像 【 俱同上】   香臺山寺  松州南八十里香臺山有石井 【 俱同上】  五峯山寺  松州西南九十里五峯山有古寺 【 俱同上】   靈峯院  松州東南二十里遮蓋山有古寺 【 俱同上】  官窰館  松山州等處有瓷窰 【 熱河志九十七】   松州西二十里有瓷窰西北有磚瓷窰 【 同上九十六】   ○隆興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興和路為仁宗皇慶元年所改初為隆興路】   ○永平路   風俗形勢  人尚義勇節儉務農 【 明一統志五】   地連青幽 【同上】   ○德寧路   ○淨州路   ○泰寧路   ○集寧路   ○應昌路   ○全寧路   ○寧昌路   ○保定路  風俗形勢  二川交流夾繞州治 【 明一統志二】   ○真定路   風俗形勢  山水秀麗邦鄙平夷 【 同上三】   ○順德路  ○廣平路   ○彰德路   ○大名路   風俗形勢  先人後己務崇禮讓 【 同上四】   ○懷孟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懷慶路為仁宗延祐六年所改初為懷孟路】   風俗形勢  風土得四方之正是以習俗好尚奢儉得中 【 明一統志二十八】  薰染許魯齋道學之化皆好性理崇禮義 【 同上】   興淳儉之化息崇侈之習 【 同上】   北鄰於澤南至於溫 【 同上】   ○衞輝路  風俗形勢  民情頗事商賈地饒俗淳勤於播種孝弟之行有聞於時 【 同上】   峯麓奇峻地當衝要泉甘水溫 【 同上】   ○河間路  風俗形勢  清州  其民質樸不事浮華民勤稼穡女務農桑 【 同上二引元清州志】   獻州  寡求不爭有古人風 【 同上二引元獻州志】  南枕滹沱北背高河 【 同上引元獻州記疑為獻州志之誤】   ○東平路   ○東昌路   風俗形勢  俗近敦厚家知禮遜習俗節儉人多讀書【 明一統志二十四】   地平土沃無名山大川之限 【 同上】   ○濟寧路   ○曹州   ○濮州  風俗形勢  其民樸厚好稼穡務蠶織 【 同上引元濮州志】   ○高唐州   ○泰安州   ○德州   ○恩州   ○冠州  ○益都路   ○濟南路   ○般陽府路   風俗形勢  萊州  男通魚鹽之利女習緝紡之業士淳樸而好經術矜功名 【明一統志二十五萊州府】   其地瘠薄負海舄鹵蠶穀少而人民寡 【 同上】   登州  民多樸野性皆獷直猶有古風凡所施為質多文少 【同上二十五登州府】   登之為郡憑負山海利擅魚鹽僻在東陲土田狹窄瘠鹵半之山海所歷皆秦皇漢武之勝境 【 同上】  城名不夜亭曰朝陽此勝境也 【 同上】   ○寧海州   ○大同路   風俗形勢  朔州  朔州其民敬老慈幼節用恭謙勤於耕耘務於牧養【 同上二十一】   ○太原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冀寧路為成宗大德九年所改初為太原路】  風俗形勢  平定州  平定州郡小民淳俗重端午其風清簡好尚文章 【 同上十九】   代州  代州民淳訟簡節儉勤農無游惰之習絕澆薄之風【 同上】   ○平陽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晉寧路為成宗大德九年所改初為平陽路】   風俗形勢  澤州  人性質而好學其氣豪勁 【同上二十一澤州】   其民儉樸而敦本有唐晉之遺風 【 同上】   遼州  其民信實純厚 【 同上遼州】   山川險峻地少平夷 【同上】   【按世祖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處都元帥府成宗大德十一年改行省仁宗皇慶元年又改稱嶺北故元史地理志有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次於中書省之後然行省既建於大德七年之後則修大一統志時不應載入明矣又嶺北所領有和寧路最初作元昌路中間改稱和林路然元昌路早廢和林路建於大德七年以後亦非修志時所應有故併從略】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一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二

  【 遼陽金毓黻】 【 瀋陽安文溥】 同輯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

  ◆遼陽等處行中書省 【 路七府一】   遼陽路   廣寧府路   大寧路   東寧路   瀋陽路   咸平府  合蘭府水達達等路   ○遼陽路   建置沿革  蓋州  蓋州地最要衝稱為繁富契丹移其民於上京西祖州後陞為長平軍 【滿洲源流考十一盛京通志一百】   懿州  豪州本遼時懿州金皇統三年省入順安縣後復置國朝初因之至元六年省入順安縣 【 滿洲源流考十一】  豪州本遼時懿州金皇統三年省入順安縣後復置元初為懿州路至元六年降為東京支郡并省縣入州 【 盛京通志一百一】  山川  明王山  明王山在遼陽縣東三十里契丹地志云夫餘王東明葬於此因以為名 【 滿洲源流考十四】  明王山在遼陽東三十里高句麗王之子東明葬其上 【 盛京通志二十八】   華表山  華表山俗呼為橫山因丁令威化鶴得名 【滿洲源流考十四】   烏爾古山  烏爾古山在遼陽路廢婆速 【 原譯改為博索下同】 府 【 滿洲源流考十四】  大蟲江  大蟲江在遼陽路發源龍鳳山分水嶺下東南流經廢婆速  府南合於鴨綠江 【 同上十二及十四】   大蟲江在遼陽路發源縣 【遼陽縣】 東南之龍鳳山分水嶺下東南流經廢婆速府南流入於海 【 同上十五】  斜江  斜江在遼陽縣東按圖冊源自長白山南流經廢婆速府東十里流入於海 【 同上十二及十五】  鴨綠江  鴨綠江在遼陽路東五百六十里按唐書馬訾水出靺鞨白山西與鹽難水合又西南至安平入於海唐太宗征高麗遣邱孝忠耀兵於鴨綠水即此今考其源出於長白山西南流經故婆速府東南入於海【 同上十二及十五】  遼河  遼河在遼陽路西一百五十里按前漢地理志遼東郡望平縣下注云大遼水出塞外後漢書注引山海經曰遼水出白平東郭璞曰出塞外御白平山今按圖冊上從咸平府界流經瀋陽路【 原作府誤】 城西北一百二十里下流入廣寧路境 【 同上十五】   羊腸河  羊腸河在遼陽路源出州 【 懿州】西之廢徽州境經州北四十里下流合入遼河 【 同上】   蓒芋泊  蓒芋泊 【按滿洲源流考於此下有在定遼衞四字此蓋由明代志書竄入茲據盛京通志刪】契丹地志云浿水即古泥河也自東逆流數百里至遼陽瀦蓄不流有蓒芋草生於泊中故名 【 同上又盛京通志二十八】  來遠城  來遠城本熟女真地遼伐高麗於此建城先是侵高麗軍敗值冬雪彌旬不止人馬多斃軍會鴨綠江餘軍漂溺遼主隆緒次來遠界有防邊猛軍數十人遇而劫之逮問所從來開襟示其金製環甲眾軍驚散遼主至遼城收不在營中者誅之金陞來遠軍【 滿洲源流考十一盛京通志一百】   東丹王故宮  東丹王故宮在遼陽路按本路圖冊在府之東北隅有讓國皇帝御容殿 【滿洲源流考十一盛京通志一百四】 有大東丹國新建南京碑銘 【 盛京通志一百四】  古蹟  海州  遼太平九年渤海大延琳叛盡徙南海府人於上京之北移澤州民以實其城仍號南海府金改海州又改澄州又廢嬪州為新昌鎮入焉 【滿洲源流考十一】  澄州  澄州本海州南海府沃沮地高麗時卑沙城唐李勣攻卑沙城即此渤海為南海府遼仍之金改曰海州天德三年以山東有海州改為澄州治臨溟縣 【同上十】  復州  廢復州本遼遷民縣屬黃龍府後置復州號永寧軍節度改縣曰永寧後又更為永康省豐水扶羅入焉金因之所居皆漢民地甚肥沃有耕稼之利 【同上十一又盛京通志一百 按遼金之復州俱屬東京遼陽府元廢州入蓋州此云屬黃龍府蓋因渤海之扶州而誤】   ○廣寧府路  山川  十三山  十三山在廣寧府南一百十里 【 滿洲源流考十四】   遼河  遼河從咸平府界流經瀋陽西北達廣寧路境 【 同上十二】  風俗形勢  人性淳實務農桑粗習文禮 【 明一統志二十五引元廣寧志】  古蹟  乾州  乾州故城在廣寧府西南七里遼統和二年立今基址頹然 【 滿洲源流考十一】   ○大寧路  建置沿革  至元二十四年改為武平路二十九年九月改為大寧路 【 熱河志六十二】   部奚 【同上六十又遼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漢末步奚居之元一統志作部奚】   奚匿松漠間歷晉不敢復出元魏時其部族始於此建牙帳 【 同上】   大寧縣【 按元史地理志作大定縣】   大定縣至元二十九年改為大寧縣 【 熱河志六十二】  興中州  金興中府領興中縣及洪寧縣元因之至元二年縣皆省降府為興中州尋復為興中府七年復降為州隸大寧路又有永德縣亦金興中府所屬元省入興中州【 同上六十二】   金省二縣惟存興中營邱尋又更營邱為洪寧縣 【 同上六十一】   高州  元甲戌歲 【 按為元太祖九年】升高州為興勝府丙子歲仍改高州隸大寧路 【 同上六十二】   利州  利州統和十六年置 【 同上六十】  利州軍名曰永昌開泰元年置領阜俗縣 【 同上六十】  至元二年降州為利成縣併省二縣五月復為州四年二月復領二縣七月割龍山隸大定府阜俗縣併入本州隸大寧路 【 同上六十】  惠州  金天輔五年罷州 【 同上六十一】   川州  遼川州領咸康宜民弘理三縣 【 同上六十】   遼後省弘理入宜民 【同上六十】   建州  金置建平縣元初因之後省建平入州 【 同上六十二】   金併省後復置一縣曰建平 【 同上六十一】  坊郭鄉鎮  興中州  孝行鄉 【 同上九十八】   建州  開泰鄉 【 同上九十八】  里至  大寧路  大寧路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九百里東至懿州界驛安站六百里西至上都路界鷄嶺一百五十里南至平灤路界雙峯嶺三百五十里北至上都路界青楊嶺二百里東到懿州七百里西到興州三百五十里南到遷安縣四百二十里北到松州二百二十里東南到撫寧縣七百里東北到古慶州九百里西南到遵化縣六百三十里西北到上都路九百里【 熱河志六十二】  大寧縣  大寧縣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九百里東至金源縣界岔道站九十里西至興州界雞嶺一百五十里南至和眾縣界車家嶺五十里北至高州界細河一百五十里東到金源縣二百里西到興州三百五十里南到和眾縣九十里北到高州二百二十里東南到富庶縣一百五十里東北到惠和縣一百五十里西南到惠州二百二十里西北到松州二百二十里【 同上六十二】  龍山縣  龍山縣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路二百四十里東至利州界石匣口五十里西至惠州界大嶺一百五里南至撫寧縣界冷口三百里北至利州界白道子嶺四十里東到錦州四百里西到惠州二百二十里南到撫寧縣三百五十里北到利州八十里東南到瑞州二百八十里東北到建州二百里西南到遷安縣三百五十里西北到和眾縣一百四十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富庶縣  富庶縣西南至大都一千一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東至建州界弓子嶺十五里西至大寧路界乾澗廟兒嶺一百三十里南至利州界南港嶺五十里北至金源縣界滑河堠子嶺六十里東到建州七十里西到本路一百五十里南到利州七十里北到惠和縣一百八十里東南到錦州三百五十里東北到金源縣一百二十里西南到和眾縣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本路一百五十里【 同上六十二又六十及九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二】  和眾縣  和眾縣西南至大都九百里西北至上都九百里西北至本路九十里東至利州界水峪嶺三十里西至惠州界鵓鴿嶺一百里南至惠州界燕王城嶺六十里北至大寧縣界車家嶺四十里東到利州九十里西到興州三百五十里南到惠州一百六十里北到本路九十里東南到龍山縣一百四十里東北到富庶縣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惠州一百六十里西北到上都路九百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金源縣  金源縣西南至大都一千一百里西北至上都九百里東至興中州界青山嶺二十里西至大寧縣界岔道站一百十里南至建州界隆興寺四十里北至武平縣界偏道子嶺七十里東到興中州一百里西到本路二百里南到建州九十里北到武平縣一百五十里東南到錦州二百七十里東北到高州一百五十里西南到富庶縣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惠和縣九十里【 同上六十二】   金源縣東至興中州界青山嶺二十里興中州西至金源縣青山嶺八十里青山嶺又稱青巒嶺 【 同上六十又蒙古遊牧記二】  惠和縣  惠和縣西南至大都一千五十里西北至上都八百里東至武平縣界黃柏嶺七十里西至大寧縣界塗河六十里南至富庶縣界趙花谷六十里北至高州界荊家寨五十里東到武平縣一百五十里西【 熱河志九十八作西南】到本路一百五十里南到富庶縣一百八十里北到高州九十里東南到金源縣九十里東北到武平縣一百五十里西南到本路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松州二百五十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武平縣  武平縣西南至大都一千二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東至川州界欄子嶺七十里西至惠和縣界盤道嶺八十里南至興中州界匣口五十里北至蒙古行營界郭松寨二十里東到川州一百五十里西到惠和縣一百五十里南到興中州一百八十里北到臨潢府一千三百里東南到義州三百里東北到懿州四百里西南到金源縣一百五十里西北到高州一百五十里【 同上六十二】   義州  義州西至興中州界蛤蜊山九十里到興中州一百八十里西北到川州一百八十里 【 蒙古遊牧記二】  興中州  興中州西南至大都一千二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二百里西北至本路三百里東至義州界喀喇山九十里西至金源縣界青山嶺八十里南至瑞州界油霧嶺一百六十里北至武平縣界匣口一百三十里東到義州一百八十里西到金源縣一百里南到瑞州三百里北到武平縣一百八十里東南到錦州一百八十里東北到川州一百八十里西南到建州八十里西北到惠和縣一百八十里【 熱河志六十二】   瑞州  瑞州北至利州界栲栳山一百五十里到利州三百五十里西北到龍山縣二百八十里 【 同上六十】  高州  高州西南至大都一千一百二十里西至上都七百里東至武平縣界夾頭部落八十里西至松州界陰涼河七十里南至大定縣界細河九十里北至蒙古行營界扢扠河九十里東到武平縣一百五十里西到松州一百五十里南到本路二百二十里北到古慶州七百里東南到惠和縣九十里東北到臨潢府七百里西南到本路二百二十里西北到應昌府七百里【 同上六十二】  利州  利州西南至大都一千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東至錦州界梨園嶺二百三十里西至和眾縣界文山嶺六十里南至龍山縣界白道子嶺四十里北至富庶縣界龐家莊三十五里東到錦州三百五十里西到和眾縣九十里南到龍山縣八十里北到富庶縣七十里東南到瑞州三百里東北到建州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惠州二百二十里西北到本路一百六十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又蒙古遊牧記二】  惠州  惠州西南至大都六百六十里西北至上都八百五十里東至利州界長嶺二百十里西至興州界赤嶺六十里南至豐閏縣界崖兒口三百十里北至和眾縣界燕王城嶺一百十里東到利州二百六十里西到興州二百二十里南到豐閏縣三百五十里北到和眾縣一百六十里東南到龍山縣二百二十里東北到本路二百二十里西南到遵化縣三百里西北到松州四百五十里【 熱河志六十二】  川州  川州西南至大都一千四百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西北至本路五百里東至懿州界頡東山七十里西至武平縣界欄子嶺八十里南至興中州界獨山一百四十里北至蒙古行營界蝦蟆山一百里東到懿州二百二十里西到武平縣一百五十里南到興中州一百八十里北到臨潢府一千五十里東南到義州一百八十里東北到咸平府六百二十里西南到金源縣三百里西北到高州三百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川州南至興中州百八十里 【 蒙古遊牧記二】  建州  建州西南至大都一千一百七十里西北至上都一千七十里東至興中州界田家嶺四十里西至富庶縣界兩家店五十五里南至瑞州界油霧嶺一百二十里北至金源縣界隆興寺五十里東到興中州八十里西到富庶縣七十里南到瑞州五百里北到金源縣九十里東南到錦州二百六十里東北到武平縣二百五十里西南到利州一百二十里西北到本路二百二十里【 同上六十二及九十八】   山川  七金山  七金山在大寧縣北十五里東西長十里南北廣五里山有七峯因名遼時嘗建三學寺於中 【同上六十六又蒙古遊牧記二】   馬盂山  馬盂山在大寧縣西六十里中有一峯形類馬盂故云 【 熱河志六十六】  唱叫山  唱叫山在大寧縣東北三十里 【 同上六十八】   盤龍山  盤龍山在大寧縣東南十里 【 同上六十八】  摩雲山  摩雲山在大寧縣西南三十里相傳常有雲氣覆其巔故名 【 同上六十八】  有福山  有福山在大寧縣西北三十里以其在福德之地故名 【 同上六十八】  香臺峯  香臺峯在大寧縣西一百里遼建昊天寺金泰和六年杜元撰碑文云萬壑千崖羣峰爭出咸不相讓惟香臺峯玉立特秀迥出霄漢之外故以香臺名 【同上六十八】   龍山  龍山在龍山縣北八里山如臥龍俗傳曾有龍見故名 【 同上六十八】  石柱山  石柱山在龍山縣南八十里山中有方圓石柱遼時有僧建寺於此後寺廢柱礎猶存 【 同上六十八】  富山  富山在龍山縣南一百三十里一水通流內有寺曰龍泉 【 同上六十八】  熊山  熊山在龍山縣南六十里俗傳遼主臨山畋獵獲一白熊因號熊山上有熊山寺 【 同上六十八】  鞍山  鞍山在龍山縣北十三里勢若馬鞍故名 【 同上六十八】   松山  松山在富庶縣西五十里南北長二十里東西廣五里地多松因名 【同上六十六又蒙古遊牧記二】   梓木山  梓木山在和眾縣東南二十里以山多梓木故名 【 熱河志六十八】  溜石山  溜石山在金源縣西南四十里山有二峯其形似駝 【 同上六十及六十八】   丁山  丁山在惠和縣南五十里一峯如丁故名 【同上六十八】   大王山  大王山在武平縣東八里其山高聳列岫崢嶸 【 同上六十八】  香爐山  香爐山在武平縣南三十里其山孤高形若香爐故名山中有水一泓澄澈可愛名曰聖水池 【 同上六十八】  和龍山  和龍山在興中州東南北長六十里東西廣三十里一峯特聳號曰天柱孤峯 【 同上六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二】和龍山南北六十里東西三十里遼天授皇帝嘗獵其間獲一香麝因名其厓曰麝香厓峪曰駐龍峪泉曰神射泉 【 俱同上】  柏山  興中州南三十里綿亙柏山 【 俱同上】   青巒嶺  青巒嶺在興中州西八十里有金巖寺 【 熱河志六十七】  競秀山  競秀山在興中州南三十里 【 同上六十八】   金山  金山在興中州北三十里 【 同上六十八】  雲巖洞  雲巖洞在瑞州西一百三十里周家莊 【 同上六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二】   平頂山  平頂山在高州北五里 【 熱河志六十八】  聖水山  聖水山在高州東北三十里上有一泉 【 同上六十八】   福德山 【 榆山】  福德山在高州西北三里以其山居福德位故名舊名五福山遼人謂之榆山金大定間兵亂此山見神兵解危遂名福德山有石洞號為集賢洞有石環二丈曾有仙遊謂之會仙石【 同上六十八】   高州有榆山其山多榆木因名 【 同上九十三】   雲竇山  雲竇山在利州東四十里山有穴竇天欲陰雨必有雲氣覆其巔故名【 同上六十八】   鳳凰山  鳳凰山在利州南十三里相傳鳳凰嘗止其上故名 【 同上六十八】鳳凰山在利州南十三里南北一十里東西廣三里相傳鳳凰嘗止其上故名 【 滿洲源流考十四】  金山  金山在利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山有金洞因以為名絕頂有古寺曰雲峯 【 熱河志六十八】  華山  華山在利州東一百六十里形勢孤聳宛若華嶽故名 【 同上六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二】  神山  神山在惠州西南十三里東西長十里南北廣八里中有古廟 【 熱河志六十六又蒙古遊牧記二】   月華山  月華山在惠州東一百九十里【 熱河志六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二】   九宮嶺  九宮嶺在惠州南一百五十里 【 熱河志六十八】   石子嶺  石子嶺在惠州北八十里 【同上六十八】   都山  都山在惠州東南二百里其上林木暢茂 【 同上六十八】  乾山  乾山在惠州西南二百五十里遼金採伐林木運入京畿修蓋宮殿及梵宇琳宮元置提舉司 【 同上六十八】  白雲山  白雲山在川州北十五里時有白雲覆其上故名 【 同上六十八】   獨山  獨山在川州南一百四十里其山屹然一峰故名 【同上六十八】   荊山  荊山在建州東北十里其山多荊故名 【 同上六十八】   白狼山  白狼山在建州南二十五里 【同上六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二】  凌水 凌河  凌水源出龍山縣南六十里師婆塞至縣東南十五里入利州界一云源出龍山縣南八十里紫草務東北流一百里入利州界又北經富庶縣東南三十里又東經建州南四十里又東入興中州經州東南下流入義州境【 熱河志七十一又蒙古遊牧記二】  凌水在大寧府建州南五里自富庶縣流至本境四十里入興中界一云發源龍山縣南八十里東北流百里入利州界又北經富庶縣東南三十里入建州境 【滿洲源流考七】   凌河在大寧路興中州南十里源出龍山縣楊柳部落流經本州下流達建州境 【 同上七及十五】  大凌河  大凌河自建州界流經興中州東南下流入義州境 【 同上七】   大凌河在興中州下流入義州境 【 同上十五】  小凌河  小凌河在興中州南一百五十里源出玉泉井溢而成川流入錦州界 【 熱河志七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撒馬水  撒馬水在大寧縣西北四十里闊十步遼太祖時牧馬於此因名源出撒馬峪東流經縣境一百五十里合於塗河 【 熱河志七十二】  沁河  沁河自富庶縣西四十里小澗流經縣治西南一里許東流四十里合於凌河 【 同上七十二】  榆林河  榆林河源出和眾縣西三十五里司家店東南流一百餘里入利州境經州東三里霍司空莊入凌河 【 同上七十一又蒙古遊牧記二】  碓觜河  碓觜河在大寧路金源縣西東南入建州境合於靈河 【 滿洲源流考七又熱河志七十二】  碓觜河在金源縣西三里源出寺家莊西南三十步平地涌出溢而成川流經縣西一里許東南流九十里入建州界合於凌河 【 熱河志七十二】  荊水  荊水自金源縣界流入建州經州東北荊山下故名下流合於凌河 【 同上七十二】  青龍河  青龍河發源惠和縣五十里麻場寨南二里澗流經縣南一百步又北流五十里入高州界 【 同上七十二】  虎河  虎河發源武平縣西南六十里葫蘆山流經縣之霸州舖合於遙刺河 【 同上七十二】   神射泉  天授皇帝嘗獵獲一香麝因名其泉曰神射【 同上七十二】   芍藥河  芍藥河在利州東五十里源自芍藥莊山谷間出東流合於凌河 【 同上七十二】  興中州有芍藥河源自芍藥莊山谷間芍藥叢中流出 【 同上九十六】   薄河  薄河源出惠州西北林津山南至冷嶺合為寬河 【 同上六十九】  潵河  潵河源出惠州西南乾山東流至灤陽站東合灤河 【 同上六十九】  青龍河  青龍河源出惠州之灰嶺流經龍山縣南二百里入平灤路境內 【 同上六十九】   塗河  塗河自大寧縣流至東北入高州 【同上六十】   塗河源出惠州西北經州界八十里東北流入大寧縣南境至大寧縣東北境二百二十里入高州境又東北流至行營草地即此 【同上七十又蒙古遊牧記二又熱河志六十云據元一統志塗河即今土河又名老河】  狗水  狗水在惠州東一百八十里源自指頭山崖出東流一百二十里入利州界合於凌河 【 熱河志七十二】  百里水  百里水在川州東二十里自迤北三叉口經州境沿流一百里故名東流入義州界 【 同上七十二】   六州河  六州河在利州東南八十里【 同上七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清水河  清水河在川州西北五里源出西北七十里紅土寨 【 熱河志七十二】  土產  穀  麥  稷  黍  豆  麻  穀麥稷黍豆麻大寧路諸縣出 【 熱河志九十二】  利州惠州興中州川州建州高州土產有穀麥黍豆 【 同上九十二】   利州惠州高州土產稷 【 同上九十二】   利州川州建州土產麻 【同上九十二】   芝麻  興中州土產芝麻 【 同上九十二】   西瓜  大寧路富庶縣土產西瓜 【 同上九十二】  梨  大寧路大寧富庶二縣惠州興中州建州皆土產梨 【 同上九十三】   棗  大寧路富庶縣惠州興中州建州皆土產棗 【 同上九十三】  栗  惠州土產栗 【 同上九十三】   桃  大寧路大寧縣惠州興中州皆土產桃 【 同上九十三】  杏  大寧路大寧富庶金源三縣惠州興中州建州皆土產杏 【 同上九十三】   富庶諸縣土產杏仁 【 同上九十三】  櫻桃  興中州土產櫻桃 【 同上九十三】   郁李  大寧路和眾縣建州皆土產郁李仁 【 同上九十三】  葡萄  白葡萄出興中州城西北隅 【 同上九十三】   榛  大寧土產榛 【 同上九十三】   松  大寧路富庶縣龍山縣惠州皆土產松【 同上九十三】   榆  大寧路富庶和眾龍山三縣惠州建州皆土產榆 【 同上九十三】   高州有榆山其山多榆木因名 【同上九十三又互見山川】   桑  大寧路富庶金源龍山三縣利州惠州興中州建州皆土產桑 【 同上九十三】  椴  大寧路和眾縣龍山縣土產椴木 【 同上九十三】   鵲鞾皮  大寧土產鵲鞾皮 【 同上九十三】   柏  惠州土產柏 【同上九十三】   梓  大寧路和眾縣土產梓 【 同上九十三】   和眾縣有梓木山其山多梓因名 【 同上九十三】  蒼朮  大寧路大寧富庶金源和眾龍山五縣惠州興中州建州土產蒼朮  麻黃  大寧惠和武平龍山四縣高州土產麻黃  黃芩  大寧和眾二縣利州惠州興中州土產黃芩  桔梗  富庶和眾二縣利州惠州興中州建州土產桔梗  柴胡  和眾縣利州惠州土產柴胡  防風  白芷  龍山縣利州土產防風白芷  地骨皮  瞿麥  萹茿  五味子  枸杞  大寧縣土產地骨皮瞿麥萹茿五味子枸杞  白蘚皮  和眾縣土產白蘚皮  遠志  荊芥  澤瀉  白芨  白蘝  藜蘆  石膏  地黃草  烏頭  荊三稜  利州土產遠志荊芥澤瀉白芨白蘝藜蘆石膏地黃草烏頭荊三稜  白附子  惠州土產白附子  知母  興中州土產知母  紅花  川州土產紅花  甘草  高州土產甘草【 以上俱熱河志九十四】  炭  大寧路和眾縣土產木炭  鐵冶  興中州有鐵冶在州西北九十里蓼子峪  利州有鐵冶在州東南二百八十里牛口峪  惠州有鐵冶二所一在州西北二百三十里寺子峪名灤陽冶一在州東北六十里松棚峪名寶津冶皆辦官課  瑪瑙  龍山縣有瑪瑙場在縣東北五十里  興中州有瑪瑙場在州東八十里鳳凰巖下皆每歲貢  瓷窰  利州有細瓷窰一所在州西南棠葉務有公?鹿瓷窰一所在州東南感化莊興中州有白瓷窰一所在州北二十里笠子堝  紙  興中州建州土產紙是也  絲紬  大寧路龍山縣【 原作寧誤】 利州興中州建州皆土產絲紬  布  和眾龍山二縣利州惠州皆土產布  蜜  蠟  大寧路龍山縣惠州土產蜜及蠟 【以上俱熱河志九十六】   芍藥  大寧路金源縣利州興中州川州皆產芍藥 【 熱河志九十四】   牛  大寧路武平縣川州土產酥乳酪 【同上九十四】   皂鷹  細鷹  鳥?戎兒  鶻  建州土產皂鷹細鷹鳥?戎兒鶻 【 同上九十五】  魚  瑞州產魚曰秦王鱠以唐太宗征遼駐此得名 【 同上九十八】   風俗形勢  臨閭之西海陽之北地實要衝 【遼東志一明一統志二十五】   古蹟  營州  唐自中原多故弗遑外撫遼西之地無復屏翰州亦久廢 【 熱河志五十九】  勸農縣  金廢勸農縣析其地屬長興 【 同上六十及六十一】   金析其地屬長興縣 【 同上六十】  長興縣  遼既建中京置長興為赤縣蕃漢流民雜居其間故其習俗不同元中統二年省入大定縣後改為大寧 【 同上六十】  金北京大定府治大定長興二縣 【 同上六十】   神水縣  溜石山在金源縣西南四十里來援溜石而必道經神水 【 同上六十】  恩化鎮  金天眷二年廢恩州為恩化鎮入大定縣其故城為傳舍 【 同上六十及六十一又蒙古遊牧記二】   海濱縣  遼隰州治海濱縣 【熱河志六十】   神山縣  惠州有廢神山縣元罷為神山站 【 同上六十二】 灤陽縣  惠州又有廢灤陽縣元亦為站設巡檢司 【 同上六十二】  宜民縣 咸康 宏理  金天眷二年川州屬懿州三年廢咸康為鎮入宜民大定初州廢隸咸平府承安二年復置川州治宜民縣仍升徽川寨為徽川縣以隸之後割屬懿州惟存宜民縣【 同上六十一】   遼後省宏理入宜民 【 同上六十】   宏理咸康宜民遼川州所領 【 同上六十二】   澤州  金天輔元年罷州 【同上六十一】   宣聖廟  宣聖廟在大定府東南隅虎臣坊 【 同上八十二】   玉清觀  玉清觀在大定府東南隅致用坊遼統和二年建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興聖寺  興聖寺在大定府致用坊金明昌六年建 【 同上】  頭陀禪院  頭陀禪院即永安禪院在大定府致用坊萬頭陀所建翰林學士李磐撰碑 【 同上】  圓宗寺  圓宗寺在大定府東北隅豐實坊遼統和二年建 【 同上】   華陽宮  華陽宮在大定府豐實坊遼統和二年建 【 同上】  感聖寺  感聖寺在大定府豐實坊有佛舍利塔遼統和四年建 【 同上】   咸聖寺  咸聖寺在大定府豐實坊有磚塔金皇統二年建 【 同上】  崇寶寺  崇寶寺在大定府豐實坊金皇統二年建 【 同上】   太子寺  太子寺在大定府豐實坊金貞元二年建 【 同上】  楞巖寺  楞巖寺在大定府豐實坊金大定二年建 【 同上】   大覺禪寺  大覺禪寺在大定府豐實坊金大定二年建翰林學士鄭子聃撰碑 【同上】   護國寺  護國寺在大定府豐實坊金太和元年建 【 同上】   三皇廟  三皇廟在大定府西南隅貨遷坊 【 同上】  報聖寺  報聖寺在大定府貨遷坊遼統和八年建 【 同上】   五嶽觀  五嶽觀在大定府西南隅利通坊 【 同上】  淨安寺  淨安寺在大定府利通坊金皇統八年建 【 同上】   城隍廟  城隍廟在大定府西北隅世恩坊甲申歲建 【 熱河志八十二】  崔府君廟  崔府君廟在大定府世恩坊甲申歲建 【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東嶽廟  東嶽廟在大定府世恩坊丁酉歲建 【 同上】  白鶴宮  白鶴宮在大定府世恩坊庚子歲建 【 同上】   傳教寺  傳教寺在大定府西北隅勸善坊金皇統七年建 【 同上】  白蓮寺  白蓮寺在大定府南關金明昌六年建 【 同上】   三靈侯廟  三靈侯廟在大定府南關乙酉歲建 【 熱河志八十二】  龍王廟  龍王廟在大定府南關外塗河之濱乙酉歲建遇旱禱雨即應 【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鎮國寺  鎮國寺在大定府西關有鐵塔遼統和三年建 【 同上】   義勇武安王廟  義勇武安王廟在大定府西關壬子歲建 【 同上】  翠微寺  翠微寺在大寧縣西 【 同上】   罔極寺  罔極寺在大寧縣西 【 同上】  靈感寺  靈感寺在大寧縣西二里金趙秉文詩塗河岸北白蓮東法鼓驚飛石碣鴻知寺在土河之北金承安五年精嚴禪寺圖蓋和尚墓銘為北京靈感禪寺沙門崇顯立石則此寺在金承安前【 同上】  三學寺  三學寺在大寧縣北十五里七金山遼咸雍元年建有碑後罹兵火碑字剝落難辨金趙秉文詩刳簷篆額蠹蝸涎象教塵埃閱百年知寺在金時已毀 【熱河志八十二】  三學寺在大寧縣北十五里七金山上遼咸雍元年建有碑後罹兵火碑字剝落難辨金趙文七金山寺詩刳簷篆額蠹蝸涎象教塵埃閱百年殿棟猶題遼日月圖經不載禹山川荒碑盤屈蜿蜒古壞壁參差罔象拳想見當年崇奉日無邊花雨散諸天知寺在金時已毀【 蒙古遊牧記二】   昊天寺  昊天寺在大寧縣西一百里香臺山遼乾統七年建金大和六年杜元撰碑 【 熱河志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淨修寺  淨修寺在龍山縣東南隅 【 同上】   聖峯寺  聖峯寺在龍山縣東南隅 【 同上】   祟教院  崇教院在龍山縣東南隅 【同上】   隆祥觀  隆祥觀在龍山縣東南隅 【 同上】   極樂寺  極樂寺在龍山縣西南十三里遼時建內有劉鑾塑像 【 同上】  龍泉寺  龍泉寺在龍山縣南一百三十里富山 【 同上】   熊山寺  龍山縣南六十里熊山上有熊山寺 【 同上】  石柱山寺  龍山縣南八十里石柱山中遼僧白羊大師建寺於此 【 同上】   華嚴寺  華嚴寺在富庶縣 【 同上】  興教寺  興教寺在和眾縣 【 同上】   浴室寺  浴室寺在和眾縣 【 同上】   重陽觀  重陽觀在和眾縣 【 同上】  大清觀  大清觀在和眾縣 【 同上】   玉清觀  玉清觀在金源縣西北隅 【 同上】  十方講院  十方講院在惠和縣東北隅遼壽隆二年建 【 熱河志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三】   觀音閣  觀音閣在惠和縣巿心 【 同上】  崇法寺  崇法寺在惠和縣 【 同上】   仁王閣  仁王閣在武平縣巿心 【 熱河志八十二】   福嚴寺  福嚴寺在武平縣 【同上八十二】   寶貞觀  寶貞觀在武平縣東南 【 同上八十二】   三學寺  興中州狼山上有三學寺 【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興中州文廟  宣聖廟在興中州東北隅 【 熱河志八十二】   大觀音閣  大觀音閣在興中州巿心遼清寧四年建 【 同上八十二】  崇福寺  崇福寺在興中州西南隅遼乾統二年建 【 同上八十二】   華嚴寺  華嚴寺遼天授皇帝常獵和龍山建華嚴寺 【 同上八十二】  金嚴寺  金嚴寺在興中州西八十里青巒山 【 同上八十二】   青巒嶺在興中州西八十里有金嚴寺 【 蒙古遊牧記二】  高州文廟  高州文廟至元二十年郡侯楊僧喜創建 【 熱河志八十二】   紫微宮  紫微宮在高州辛酉歲道士李清風建 【 同上八十二】  感聖寺 【 與大定府之感聖寺別】   感聖寺在高州癸卯歲僧性聰建 【 同上八十二】   東華宮  東華宮在高州甲寅歲王崇貞建 【同上八十二】   玄都觀  玄都觀在高州丁巳歲建 【 同上八十二】   精巖寺  精巖寺在利州西關金大定間建 【 同上八十二】  玉京觀  玉京觀在利州西十里 【 同上八十二】   利州文廟  文廟在利州西南隅 【 同上八十二】  護國西齊王廟  護國西齊王廟在利州西關 【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祥靈寺  祥靈寺在利州西關 【 同上】  棲貞觀  棲貞觀在利州東孫家莊 【 同上】   洪廣寺  洪廣寺在利州東九十里 【 同上】   昌國寺  昌國寺在利州東一百六十里【 同上】   雲峯寺  雲峰寺在利州東南一百二十里金山之嶺中有瀑布 【 同上】   龍山廟  龍山廟在利州南二里 【 同上】  石將軍廟  石將軍廟在利州西南二十里祈禱多應 【 同上】   昭惠靈顯真君廟  昭惠靈顯真君廟在利州西北二里 【 同上】  慶雲寺  慶雲寺在利州北九十里 【 同上】   月華山寺  月華山寺在惠州東一百九十里 【 同上】  惠州文廟  文廟在惠州西北隅 【 熱河志八十二】   東林寺  東林寺在惠州東南隅 【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三】  開祐寺  開祐寺在惠州西南隅 【 同上】   興福寺  興福寺在惠州西南隅 【 同上】   大清觀  大清觀在惠州西北隅 【同上】   神山廟  神山廟在惠州西南十五里 【 同上】   黃崖寺  黃崖寺在惠州南一百三十里 【 熱河志八十二】  黃崖寺在惠州南一百里 【 蒙古遊牧記三】   古城寺  古城寺在惠州東一百八十里 【 熱河志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三】  龍門寺  龍門寺在惠州東南一百七十里 【 同上】   川州文廟  川州文廟遼時嘗創廟學於川州治西南金承安五年重修泰和初趙秉文為記【 熱河志八十二】   建州文廟  文廟在建州西北隅 【 同上八十二】   興隆寺  興隆寺在建州西南隅 【同上八十二又蒙古遊牧記二】   紫微宮  紫微宮在建州東北隅 【 同上】   富谷館 【 按在大寧路】   富谷有站 【熱河志九十七又蒙古遊牧記二】   通天館  宋綬出使錄富谷館八十里至通天館距中京二十里 【 熱河志九十七】  塗河千秋橋  大寧路塗河千秋橋陳元革詩云華表狻猊勢自雄闌干十二玉玲瓏勢吞曉岸橫蒼獸影落寒江浸彩虹 【 同上九十七】  金興中府尹完顏嵩墓  完顏嵩大定人金故特進興中府尹墓在大寧西三十里玉泉鄉有明昌初翰林待制党懷英所撰碑記 【 同上九十七】  秦王魚石  秦王魚石在和眾縣北三里七寶山中其石皆有魚形 【 熱河志九十八又蒙古遊牧記二】  慕容皝墓  墓在興中州西北狼山下又近馬兜山慕容皝設伏兵處皝卒葬於此 【 熱河志九十八】  徽平陵  徽平陵在興中州西三十里慕容熙與苻妃葬處即八角墓 【 同上九十八又蒙古遊牧記二】  麝香崖  遼天授皇帝嘗獵其間獲一香麝故名麝香崖 【 同上 按此條已互見山川】  滿井  滿井在利州南十里鳳翼莊其水清冷冬溫夏涼晝夜外湧至中夏正午澄澈見底雖毫髮之微歷歷可數居民引以灌溉用之釀酒其味尤佳 【熱河志九十八又蒙古遊牧記二】   會經樓  會經樓在利州巿心金章宗泰和年建今無存 【 同上】  荊岸  荊岸以建州東有荊水昔人決岸溉田故名 【 同上】  石晉李太后墓  李太后墓在建州熨斗山之北五代漢乾祐二年二月遼主耶律德光徙晉出帝及李太后於建州節度使趙延暉避正寢以館之明年三月李太后寢疾謂出帝曰我死焚其骨送范陽舍遂卒帝與皇后宮人宦者被髮徒跣扶舁其柩至熨斗山得地穿其隴首而葬焉後人因號李太后塚又有安妃從出帝北遷死於建州道中遂與李太后並葬於此【 熱河志九十八】 李太后墓在建州熨斗山之北 【 蒙古遊牧記二】   官窰館  松山州興中州等處有瓷窰 【 熱河志九十七】  ○東寧路   ○瀋陽路  建置沿革  瀋陽路本挹婁故地渤海建定理府都督瀋定二州領定理平邱巖城慕美安夷瀋水安定保山能利九縣此為瀋州地後罹兵火其定州與縣並廢即瀋州為興遼軍節度金末瀋州復燬於兵火【 滿洲源流考十又遼史考證】   瀋陽渤海建定理府都督瀋定二州此為瀋州地後罹契丹兵火其定州與縣並廢即瀋州為興遼軍又更昭德 【滿洲源流考十一】   山川  東牟山  東牟山在瀋陽路挹婁故地唐滅高麗粟末靺鞨保挹婁之東牟山即此 【 同上十四】  渾河  渾河在遼陽路本路圖冊引遼志云源自越喜國出熊水西北合眾流會淄水屈曲數千里入於海按地志集略云源出女真國西流過貴德州由州西流入梁水西南七十里合遼河入於海【 同上十五】  渾河在瀋陽路源出廢貴德州東北瑚呼瑪山西南經瀋州南一十五里遼陽西四十里會太子河合遼水南注於海舊稱瀋水水勢湍激沙土混流故名渾河今水澄澈遇漲則渾【 滿洲源流考十四及十五】   蒲河  蒲河在瀋陽路源出鐵利國蒲谷流經蒲水田過故名 【 滿洲源流考十又盛京通志一百】  古蹟  貴德州  貴德州今廢為巡檢司  公孫廢城在貴德州漢末公孫度為遼東太守治襄平傳子至孫據有其地遺址猶存  大寶城在貴德州 【以上俱滿洲源流考十一及盛京通志一百】 開元路  山川  長白山  長白山在舊會寧縣南六十里 【 滿洲源流考十二】開元路長白山在舊會寧縣南六十里橫亙千里高二百里其頂有潭周八十里淵深莫測南流於鴨綠江北流於混同江今呼為宋瓦 【 原譯改為松阿哩】江東流為阿也苦 【 原譯改為愛呼】 河 【 同上十四】 長白山頂有潭周八十里南流為鴨綠江北流為混同江東流為阿也苦河 【 同上十五】  混同江  混同江俗呼宋瓦江發源長白山北流經渤海建州 【 一作舊建州】 西五十里會諸水東北流經故上京下達五國頭城北又東北注於海 【同上十一十二十五此文三見微有異同】   風俗形勢  南鎮長白之山北浸鯨川之海三京故國五國舊城亦東北一都會也 【滿洲源流考十一十三盛京通志一百二遼東志一又明一統志二十五引開元志】   開元勁健善戰習尚射獵 【 滿洲源流考十三又盛京通志一百二】  開元路有狗車木馬輕捷利便木馬形如彈弓長四尺闊五寸一左一右繫於兩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馬狗車以木為之其製輕簡形如船長一丈闊二尺許以數狗拽之二者止可於冰上雪中行之【 滿洲源流考二十又盛京通志一百二】 俗有狗車木馬輕捷之便狗車形如船以數十狗拽之往來遞運木馬形如彈弓擊足激行可及奔馬二者止可冰雪上行【 明一統志八十九】 性悍善騎射 【 同上二十五遼東志一】 性剛果善騎射 【 盛京通志一百五】  古蹟  開元諸古城  開元城西南曰寧遠縣又西南曰南京又南曰合蘭府又南曰雙城直抵高麗王都正西曰谷州西北曰上京即金之會寧府京之南曰建州西曰賓州又西曰黃龍府金改為利涉軍又西曰信州治武昌縣北曰肇州治始興縣東曰永州曰昌州曰延州東北曰哈州曰奴兒干城皆渤海遼金所建元廢城址猶存【 遼東志地理志】   上京故城  上京故城古肅慎氏地渤海大氏改為上京金既滅遼即上京建邦設都後改會寧府京之南曰建州京之西曰賓 【原作濱】 州又曰黃龍府即渤海之忽汗郡後為龍泉府 【 滿洲源流考十二】金上京故城古肅慎氏地按圖冊所載京之南曰建州京之西曰賓州又西曰黃龍府北曰肇州府之東曰永州曰昌州延州東北曰奴兒干城 【 原譯改為尼嚕干】皆渤海遼金所置州縣並廢城址猶存合 【 原譯改為海】蘭河經故建州東南一千里入於海混同江北流經故建州五十里會諸水東北流經故上京下達五國頭城 【 同上七】上京故縣古肅慎氏地渤海大氏改為上京金既滅遼即上京建邦設都後改會寧府京之南曰建州京之西曰賓州又西曰黃龍府 【 盛京通志一百二】  肇州  上京之北曰肇州治始興縣金皇統三年置 【 滿洲源流考十二又盛京通志一百二】   建州  金上京之南曰建州 【滿洲源流考十又盛京通志一百】   黃龍府  賓州之西曰黃龍府即石晉少帝初安置之地 【 滿洲源流考十一又盛京通志一百】  信州  黃龍府西曰信州 【 滿洲源流考十一】   信州在黃龍府西治武昌縣金皇統二年置 【 同上十二又盛京通志一百】  祥州  廢祥州在賓州西南遼祥州瑞聖軍統懷德縣屬黃龍府 【 盛京通志一百二】   ○咸平府  風俗形勢  秦築障塞以限要荒漢唐嘗置都督府負山阻河控制東土 【明一統志二十五滿洲源流考十二盛京通志一百 按此條據滿洲源流考繫咸平府下】  古蹟  歸仁縣  歸仁縣故城在咸平府北舊安州金皇統三年改為縣後廢城址猶存 【 滿洲源流考十及十一十二盛京通志一百二】  清安縣  清安縣故城在咸平府西北舊肅州金皇統三年改為縣後廢城址猶存 【 滿洲源流考十一及十二又盛京通志一百】  銅山郡  銅山郡故城在咸平府南後廢 【 滿洲源流考十及十二又盛京通志一百】   臨津縣  臨津縣廢城在咸平府遺址猶存 【滿洲源流考十二】   柳河縣  柳河縣故城本粵喜地後置縣以其地近柳河故名契丹併入安方縣今城址猶存 【 同上九及十一十二】   ○合 【原譯作海下同】 蘭府水達達等路   建置沿革  自南京而南曰合蘭府又南曰雙城直抵於高麗之王京 【 同上十三又盛京通志一百二】  山川  合蘭河  合蘭河經渤海建州東南一千里入於海 【 滿洲源流考十二】   合蘭河在瀋陽路經舊建州東南一千里入於海 【同上十五 按合蘭河既在渤海建州東南應繫於本路下】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二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三

  【 遼陽金毓黻】 【 瀋陽安文溥】 同輯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陝西等處行中書省   四川等處行中書省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 路十二府七州一】   汴梁路   河南府路   南陽府   汝寧府   歸德府   襄陽路  蘄州路   黃州路   廬州路   安豐路   安慶路   揚州路   淮安路   高郵府   江陵路   峽州路   安陸府  沔陽府   荊門州   德安府   ○汴梁路   風俗形勢  習俗淳厚喜勤尚質 【 明一統志二十六】   ○河南府路   ○南陽府  風俗形勢  被召杜之化淳樸尚農俗以殷富至今猶然 【 同上三十】   士皆為道德性命之學 【 同上】  鄧州  鄧州山峰合而氣清水泉深而壤闊舟車輳泊地稱陸海 【 同上】   ○汝寧府   風俗形勢  豫州於四方最中汝南於豫州又最中 【同上三十一】   ○歸德府   風俗形勢  宿州  喜學問從教化雖兵革之餘猶有是心 【 同上七引元宿州志】   ○襄陽路  古蹟  文撰樓  又為山南東道樓舊府志有李陽冰篆書山南東道四字淳祐辛亥程上元為守創立層樓 【 湖北通志十八襄陽縣】  故宜城  故宜城在今縣南十五里 【 同上宜城縣】   岑彭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彭征秦豐時築城牧馬於此 【 同上棗陽縣】  △均州 【 見殘本卷一】   △房州 【 見殘本卷二】   ○蘄州路   ○黃州路   ○廬州路   風俗形勢  稍事詩書多業農賈【 明一統志十四引元廬州志】   六安州 【按元史地理志宋六安軍元至元二十八年降為縣後升為州升州之年或在大德之後故明一統志所引六安志不稱州志】   尚勇力文辭巧而少信 【明一統志十四引元六安志】   ○安豐路   ○安慶路   ○揚州路   ○淮安路   ○高郵府   ○江陵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中興路為明宗天曆二年所改初名江陵路】   風俗形勢  民質直好義不事誇詐宋大觀中養士至七百人學校之盛甲於荊湖故其民多好學【 明一統志六十二】   ○峽州路   ○安陸府   ○沔陽府   ○荊門州   ○德安府

  ◆陝西等處行中書省 【 路五府六州二十四】   安西路   延安路   興元路   鳳翔府   邠州   涇州   開成府  莊浪路   鞏昌府   平涼府   臨洮府   慶陽府   秦州   隴州   寧州   定西州   鎮原州   西和州   環州  金州   靜寧州   蘭州   會州   徽州   階州   成州   金洋州   河州路   雅州   黎州   洮州  貴德州   脫思麻路   岷州   鐵州   禮店文州   ○安西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奉元路為仁宗皇慶元年所改初名安西路】  風俗形勢  公劉以農事開國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故今邠州之俗純儉素約野無惰農歲有高廩 【 明一統志三十二】   ○延安路  建置沿革  甘泉縣  臨真縣至元二年併入甘泉 【 延安府志二】   宜川縣  至元六年併丹州入宜川縣屬延安路 【 同上】  風俗形勢  延安古郡秦地要區 【 明一統志三十六】   古蹟  叢秀閣  叢秀閣在保安舊郡治之右名勝多題詠 【明一統志三十六延安府】   △鄜州 【 見殘本卷三卷四】   △葭州 【 見殘本卷五卷六卷七】   ○興元路   ○鳳翔府  風俗形勢  人皆尚氣力喜射獵多出名將 【 明一統志三十四】   ○邠州   ○涇州   ○開成府 【元史地理志作開成州為文宗至治三年所降初為府】   風俗形勢  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在其北崆峒阻其南 【明一統志三十五引元開成志按又引開成志云女工機織男多游手不加元字此或為明初之開成縣志】   ○莊浪路 【元史地理志作莊浪州為成宗大德八年所降元初為路】   ○鞏昌府   風俗形勢  俗於婚葬之儀多循古制 【 明一統志三十五】   ○平涼府  ○臨洮府   風俗形勢  民俗質樸尚武務農 【 同上三十六】   ○慶陽府   ○秦州   ○隴州   ○寧州   ○定西州  ○鎮原州   ○西和州   ○環州   ○金州   ○靜寧州   ○蘭州   ○會州   ○徽州   ○階州   ○成州  ○金洋州   ○河州路   ○雅州   ○黎州   ○洮州   ○貴德州   ○脫思麻路   ○岷州   ○鐵州   ○禮店文州  碉門等處宣撫司

  ◆四川等處行中書省 【 路十府三蠻夷種落不在其數】   成都路   嘉定府路   廣元路   保寧路   順慶路   潼川府  永寧路   重慶路   懷德府   夔路   敘州路   馬湖路   ○成都路   △灌州 【 見殘本卷八】  坊郭鄉鎮  威州  嘉會鄉  通化縣有嘉會鄉 【 四川通志五十七】   茂州  合江鎮  在茂州北八十里 【 同上五十七】  山川  五龍山  在彭州西北五十里又名游龍山 【 同上十】   陽平山  金城即陽平也 【 同上十】  九峰山  在彭州西北八十里 【 同上十】   葛璝山  列仙傳拾遺曰葛仙永璝居蜀上清山白日昇天時人因號其山為葛璝云 【同上十彭州】   白崖山  在永康故縣西二十里 【 同上十崇慶州】   玉女山  隋時僊者劉慶善遊此感玉女降現唐至德二年賜名 【同上十簡州】   雁江  上接金堂下連資江 【 同上十金堂縣】   汶井江  有白水水自邛州依政縣流入經天社山下入江 【同上十新津縣】   古蹟  繁縣故城  漢故繁城在九隴縣東四十里新繁城在崇寧縣東二十里   【 同上四十九】  姜維故城  在高碉山上   【 同上五十七威州】  維州故城  在姜維城東十里壘石為之又有子城在高碉山下東西六十五步南北一百二十步唐大中三年刺史高宰築   【 同上五十七】  雞棲城  又有雞棲村在茂州東北一百七十里有三路一通茂州一通龍州一通緜州皆吐蕃險要之地 【 同上五十七】   古杜康墓  在濛陽縣【 疑下脫東字】 十五里 【 同上四十四】   漢司馬相如墓  在彭州九隴山 【 同上】   唐李淳風墓  在平泉故縣乾封鎮東十里 【同上四十四簡州】   陳立墓  在江原故縣 【 同上四十四崇慶州】   ○嘉定府路  建置沿革  犍為縣  宋乾德四年省玉津縣入焉大中祥符四年徙治懲非鎮按縣治在府大江之下臨江濱距府百二十里縣治荒簡無居者自歸附後徙玉津鎮玉津在縣界上亦臨大江之濱去府城二十里不遠距犍為一百里【 愚谷文存四】   風俗形勢  民良俗樸 【 四川通志六十一】   犍為縣  犍為玉津之間地曠而人稀民良而俗樸 【 明一統志七十二】  眉州  介岷峨之間為江山秀氣所聚 【 同上七十一眉州】   ○廣元路  建置沿革  巴州  通江縣  通江縣宋為上通江下通江二縣蓋宋末所分元至元二十年併入曾口後復置舊治趙家坪 【 四川通志五十一】  ○保寧路   新得州  小寧州 【 以上二州俱見下文】   【按元史地理志後唐保寧軍元初立東川路元帥府至元十三年升保寧府二十年罷元帥府升保寧路初領新得小寧二州後併入閬中縣仍改為府隸廣元路茲據大一統志有新得小寧二州之名則降路為府必在大德七年以後故仍稱路並隸以二州】  ○順慶路  建置沿革  蓬州  相如縣  宋淳祐三年四川制置使余玠以相如縣接近蓬州營山縣界旁有雲山砦去嘉陵江十有五里其山崇峻乃營立砦柵俾縣民附入雲山保聚寶祐六年郡守張大悅以城歸附遂以相如縣撥屬蓬州至元十五年蜀定令毀雲山砦復以軍民還舊理然此州從昔依山為治距相如縣嘉陵江一百餘里不當水陸舟車之會乃徙州於此為理所建宣撫征南都元帥府並蓬州總管軍民府二十年並廢【 同上五十二】   儀隴縣  自蜀多難此縣人民隨州徙於雲山城保聚元初復還 【 同上五十二】   里至  蓬州  東北至新得州三百里【 同上五十一】   儀隴縣  東南至小寧州一百五十里 【 同上五十一】  山川  平溪  水自本縣青山發源上有巨橋名萬春橋下流接渠州流江 【 同上十三西充縣】   清溪  自披衣山流至相如縣瑞興鎮入江 【同上十三蓬州】   雲山  去嘉陵江十五里宋末嘗徙縣治於此 【 同上十三蓬州】  雲山在縣西四十里一名披衣山其山高險四壁斗絕宋淳祐三年制置使余玠建砦柵移州治於此 【 同上十三蓬州營山縣】  大蓬山  在廢良山縣南十里距營山縣八十里 【 同上十三】   土產  冬青蠟  營山縣出 【 同上七十四】   蘭蕙  出大小蓬山【 同上七十四】   天門冬  南充縣出 【 同上七十四】  古蹟  朗池故縣  宋淳祐三年余玠移縣治雲山至元十五年蜀定復還舊治西至相如縣五十里 【 同上五十二】  蓬池廢縣  宋淳祐三年制置使余玠以蓬州舊治經兵革荒廢移治於營山縣界雲山上以蓬池屬之至元二十年併入儀隴 【 同上五十二】  文明樓  又有洗筆池卓劍水縣令韓振記世傳琴臺鎮乃長卿故宅 【 同上五十二相如縣】  邀月臺  在縣北二十里有石可數十丈方而平闊丈餘上可坐十人名曰邀月臺 【 同上五十二儀隴縣】   ○潼川府   ○永寧路  ○重慶路   △合州 【 見殘本卷九卷十】  建置沿革  合州  定遠縣  本宋地名女箐坪至元四年創為武勝軍後改為定遠州二十四年降為縣屬合州 【 同上五十】  山川  縉雲山  山有九峰其中二峰最秀一名香爐一名獅子左接魚鹿峽入涪江右入江津縣界華蓋峰達於岷江橫亙二百餘里 【 同上十一】  大茅峽  有棲真洞在縣西八十里大茅峽內相傳昔茅君昇仙於此故名其峽曰大茅洞曰棲真 【 同上十一以上俱巴縣】  白君山  在縣東六十里周圍五里高二里 【 同上十一】   固城山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其山四垂而上平 【 同上十一以上俱江津縣】  方山  高五里周圍六十里又名雲鴻山 【 同上十一】   銷劍山  在縣東北一百九十二里 【 同上十一】  崑崙山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 【 同上十一以上俱巴縣】   僰溪 【 又名南江】  在縣東南三十里來自夜郎境闊三十步深七尺可通二十石舟 【 同上十一以上江津縣】  南江在南川縣眾溪會合至三溪口可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巿又至南江口入江 【 同上十一】   風俗形勢  地瘠民貧重本力穡 【明一統志六十九】   地瘠民貧務本力穡其士亦喜靜退其風淳質近古不為剽銳 【 四川通志六十二】   瀘州  其民淳朴俗少嚚訟 【明一統志七十二瀘州】   古蹟  壁山故縣  以地廣人稀併入巴縣 【 四川通志五十】  紹慶府  里至  黔江縣  縣昔為蠻洞侵擾移治老鷹砦南至酉陽溪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清江縣三百三十里西北至龍渠縣二百九十里 【同上五十七】   ○懷德府   ○夔路   古蹟  白帝故城  宋淳祐二年復移州治白帝至元二十二年仍還瀼西舊治 【 同上五十三奉節縣】  江陰城  後周天和初置縣建德中廢 【 同上五十三】   南陵廢縣  在縣南二百步與陽臺山相對 【 同上五十三】  故東陽府  隋置唐貞觀三年廢 【 同上五十三】   楚王宮  細腰宮在縣東北一里許 【 同上五十三以上俱巫山縣】  抽茶場  宋時陳弁朱肱余應求李升韓均皆以言事切直謫監達州茶場時目為五君子 【 同上五十六達州】  李靖埡  唐武德時蠻酋冉肇則寇信州李靖擊斬於此 【 同上五十六新寧縣】   ○敘州路   ○馬湖路  上羅計長官司  下羅計長官司  四十六囤蠻夷千戶所  諸部蠻夷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 路七州二】   甘州路   永昌路   肅州路   沙州路   亦集乃路   寧夏府路   山丹州  西寧州   兀刺海路   ○甘州路   風俗形勢  環以祁連合黎之山浸以居延鮮卑之水 【 明一統志三十七引元甘州志】   ○永昌路  風俗形勢  西涼州  涼州險絕地土饒沃 【 明一統志三十七】   ○肅州路   風俗形勢  居民雜處以織毛褐為業 【同上三十七引元肅州志】   河山襟帶為羌戎通驛之路 【 同上】   ○沙州路   ○亦集乃路   ○寧夏府路   ○山丹州  風俗形勢  崇尚釋教 【 明一統志三十七引元山丹州志】   ○西寧州   ○兀刺海路

  大元大一統志卷三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四

  遼陽金統黻  瀋陽安文溥同輯

  雲南諸路行中書省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   征東等處行中書省

  ◆雲南諸路行中書省 【 路三十六府二其餘甸寨軍民等府不在此敘】   中慶路   威楚開南等路   武定路   鶴慶路  雲遠路   徹里軍民總管府   東川路   茫部路   普安路   曲靖等路   澂江路   普定路   仁德府   建昌路  德昌路   會川路   柏興府   臨安路   廣西路   元江路   大理路   蒙憐路   蒙萊路   柔遠路   茫施路  鎮康路   鎮西路   平緬路   麓川路   木連路   蒙光路   木邦路   孟定路   謀粘路   孟隆路   木朵路  蒙兀路   ○中慶路   ○威楚開南等路   風俗形勢  民好嚚訟爭鬬然崇重釋教亦喜為善 【 明一統志八十六】  威楚為當陽之地山川清秀壤土肥饒地利鹽井南瞰金齒北距羅婺東接昆若諸郡西連大理威楚最為大部 【 同上】   ○武定路  風俗形勢  叛服不常號為難治 【 明一統志八十七】   四維千里削壁懸巖水甘草茂最宜畜牧 【 同上】   ○鶴慶路  風俗形勢  其民蠢樸而好嚚訟 【 同上】   左麗江右劍湖 【 同上】   ○雲遠路   ○徹里軍民總管府  麗江路軍民宣撫司  風俗形勢  東有麗水西有瀾滄南接大理北距吐蕃 【 同上八十七】   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同漢服【 同上】   麼些蠻與施蠻皆烏蠻種俗不頮澤好飲酒歌舞 【 同上 以上三則並見殘本十一】   △巨津州 【 見殘本卷十一】  △通安州 【 見殘本卷十二 按元史地理志通安州敘於巨津州之前】   北勝府蒗蕖州 【按殘本卷十一麗江路領州無蒗蕖明一統志謂蒗蕖州曾隸北勝府此必依據元一統志茲從之】   蒗蕖據麗江之東在北勝永寧南北之間 【明一統志八十七】   ○東川路   風俗形勢  烏蠻富強白蠻貧弱俗尚戰爭類吐蕃居多板屋 【 同上七十二】  北控東川澤西有金沙江險據雲弄山 【 同上】   ○茫部路 【 按元史地理志此下有孟傑路泰定三年置在大德七年以後故刪】   ○普安路  ○曲靖等路   風俗形勢  野無荒閑人皆力耕地富饒好嚚訟懷戰爭功少廉恥 【 明一統志八十七】   ○澂江路  風俗形勢  其性質野其俗豪強 【 同上八十六】   ○普定路   ○仁德府   風俗形勢  府境西接中慶東連曲靖川原平衍皆可耕稼【 同上八十七】   ○建昌路   風俗形勢  僰人重儒敬佛相見之禮長跪不拜所為多有西蜀之風 【明一統志七十三又四川通志六十一寧遠府】   金珠富產穀粟豐盈民足衣食牛羊鹽馬氈布通商貨殖 【 俱同上】  越巂郡東門十部蠻郡居竹籬板舍不事修飾 【 俱同上】   東連烏蒙西距吐蕃南接中慶北鄰西蜀 【 明一統志六十一】  地據西南咽喉衝要之處 【 同上】   建昌古為越巂郡山清水秀土廣人稀田地膏腴巿井荒陋有青草黃茅之瘴 【 同上】   ○德昌路  ○會川路   ○柏興府   ○臨安路   ○廣西路   ○元江路   風俗形勢  東有禮社江西瞰瀾滄水北據目樂山南距交阯界 【明一統志八十七】   ○大理路   風俗形勢  永昌府  北接大理東界瀾滄 【 同上】   姚州  習俗愚野勇悍好鬬 【 同上】  ○蒙憐路   ○蒙萊路   ○柔遠路   ○茫施路   ○鎮康路   ○鎮西路   ○平緬路   ○麓川路  南睒  烏撒烏蒙宣慰司  風俗形勢  烏蒙  蜀本地高山險烏蒙又高蜀一倍 【 明一統志七十二】  烏撒  婚姻不避親族氣習樸野俗類吐蕃 【 同上】   山崖險阨襟帶二湖羊腸小徑十倍蜀道 【 同上】   ○木連路   ○蒙光路  ○木邦路   ○孟定路   ○謀粘路   南甸軍民府  六難路甸  陋麻和管民官  雲龍甸軍民府  縹甸軍民府  二十四寨達魯花赤  ○孟隆路   ○木朵路   金齒孟定各甸軍民官  孟愛等甸軍民府   ○蒙兀路   通西軍民總管府  木來軍民府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 路三十一府一州一】   杭州路   湖州路   嘉興路   常州路   平江路   鎮江路  建德路   松江府   江陰路   慶元路   衢州路   婺州路   紹興路   溫州路   台州路   處州路   寧國路  徽州路   饒州路   建康路   太平路   池州路   信州路   廣德路   鉛山州   福州路   建寧路   泉州路  興化路   邵武路   延平路   汀州路   漳州路   ○杭州路   ○湖州路   風俗形勢  長興州  州在吳江之南震澤之陰【 明一統志四十】   土風淳厚習俗歸美 【 同上引元長興州志】   ○嘉興路   △海鹽州 【 見殘本卷十三】   △崇德州 【見殘本卷十四】   ○常州路   △晉陵縣 武進縣 【 見殘本卷十五】   ○平江路 【按元史地理志以平江路列常州路前然大一統志殘本十二十三十四三卷以嘉興常州兩路相銜則平江路在常州路後必矣】  風俗形勢  常熟州  俗好用劍輕死蓋湛盧屬縷干將要離之遺風 【 明一統志八引元常熟州志】   ○鎮江路   ○建德路   ○松江府  ○江陰路 【 按元史地理志江陰州至元十四年升江陰軍為路今降為州所謂今字當在大德七年以後故仍稱江陰路】   ○慶元路   ○衢州路  ○婺州路   ○紹興路   ○溫州路   風俗形勢  東界鉅海西際重山 【 明一統志四十八】   ○台州路   ○處州路  ○寧國路   ○徽州路   ○饒州路   ○建康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集慶路為天歷二年所改初為建康路】   ○太平路   ○池州路  ○信州路   ○廣德路   ○鉛山州   ○福州路   ○建寧路   ○泉州路   ○興化路   ○邵武路   ○延平路  ○汀州路   風俗形勢  君子質直好義而恬於進取小人則愿愨少文而安於勤勞 【 明一統志七十七】   ○漳州路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 路十九州八】   龍興路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臨江路   撫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贛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豐州   廣州路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慶路  肇慶路   英德路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陽州   連州   循州   ○龍興路  風俗形勢  富州  士知尚儒民皆務本 【 明一統志四十九引元富州志】   羅山峙其南贛江環其北 【 同上】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臨江路   ○撫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贛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豐州   ○廣州路   風俗形勢  喪葬必盛肴饌以待送客 【 明一統志七十九】  清遠縣  清遠地無曠原沃壤刀耕火種最為辛勤無長溪洪河肩擔背負最為勞苦 【 同上】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慶路   ○肇慶路   ○英德路 【 按元史地理志作英德州為武宗至大元年所降初為路】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陽州   ○連州   ○循州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 【 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撫司十四軍三管番民總管一】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興國路   漢陽府   歸州   靖州路   潭州路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寶慶路   武岡路   桂陽路   茶陵路   耒陽州   常寧州   靜江路   邕州路   梧州路   潯州路  柳州路   平樂府   鬱林州   容州   象州   賓州   橫州   融州   藤州   賀州   貴州   思明路  太平路   田州路   來安路   鎮安路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欽州路   廉州路   定遠府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風俗形勢  居民務本勤於耕織蓋自崇觀以來製錦繡為業其色鮮明不在成都錦官下 【 明一統志六十四】  荊渚脣齒 【 同上】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興國路   ○漢陽府   ○歸州   ○靖州路   ○潭州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天臨路為天歷二年所改初為潭州路】   風俗形勢  漸被胡文定春秋之學而士習好文向慕譚世勣忠節之風而鄉俗尚義 【明一統志六十三】  土風純古有浮丘翁潘逸高蹈之奇蹤故其士往往恬於世利而好修有孔明關羽周瑜魯肅之遺跡故其俗多慷慨尚節而恥為不義學者勤於禮耕者勤於力故雖無甚富亦無甚貧【 同上】   民以網罟為業漁利饒衍而無積聚 【 同上】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寶慶路   ○武岡路   ○桂陽路   ○茶陵路   ○耒陽州   ○常寧州   ○靜江路   ○邕州路 【按元史地理志作南寧路為泰定元年所改初為邕州路】   風俗形勢  宋狄青平儂賊後留兵千五百人鎮守皆襄子弟至今邕人皆其種類故語言類襄漢 【明一統志八十五】   ○梧州路   ○潯州路   ○柳州路   風俗形勢  西接建武北距慶遠欽象橫貴皆擬其境在越駱為都會 【明一統志八十三】   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   ○平樂府   ○鬱林州   ○容州   ○象州   ○賓州   ○橫州  ○融州   ○藤州   ○賀州   ○貴州   ○思明路   ○太平路  風俗形勢  五寨溪洞頑習與省民異椎髻蠻音衣冠不正飲食亦殊多務山圍以強凌弱雖父子兄弟之間言稍不順亦相仇殺 【 同上八十五】  ○田州路   ○來安路   ○鎮安路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欽州路   ○廉州路  風俗形勢  鑿山為城門威服蠻夷 【 同上八十二】   南寧軍 【按元史地理志於此上有乾寧軍民安撫司為天歷二年所置在大德七年以後故刪】  萬安軍  吉陽軍  羅番遏蠻軍安撫司  程番武勝軍安撫司  金石番太平軍安撫司  臥龍番南寧州安撫司  小龍番靜蠻軍安撫司  大龍番應天府安撫司  木瓜犵狫蠻夷軍民長官  韋番蠻夷長官  洪番永盛軍安撫司  方番河中府安撫司  盧番靜海軍安撫司  盧番蠻夷軍民長官  ○定遠府   管番民總管  順元等路軍民安撫司  思州軍民安撫司  風俗形勢  漢民尚樸婚娶禮儀服食體製與中州多同 【明一統志八十八】   蠻有??羊獷犵狫木猺猫??質數種疾病則信巫屏醫專事祭鬼客至則擊鼓以迎山箐險惡則芟林布種俗謂之刀耕火種 【 同上】  沿邊溪洞宣慰使司  播州軍民安撫司  新添葛蠻安撫司

  ◆征東等處行中書省 【 府二司一勸課使五】   ○高麗國   瀋陽等路高麗軍民總管府 【按瀋陽路本隸遼陽省而是路之高麗軍民總管府則隸征東省】  征東招討司  各道勸課使  慶尚州道  東界交州道  全羅州道  忠清州道  西海道  耽羅軍民總管府  按元史地理志大德三年立征東行省未幾罷至治元年復立今高麗國王為左丞相又同書高麗傳至元二十年立征東行中書省以高麗國王與阿塔海共事大德三年五月復立征東行省命闊里吉思為行省平章政事五年二月罷行省曾廉元書高麗傳至大元年請罷行省許之綜上所紀是征東行省實始置於至元二十年至大德三年則為復置非始置也且考高麗諸王自置省後例兼行省左丞相大德五年所罷者乃召還闊里吉思等非並罷其行省之名也至大元年所罷者亦同此例考之高麗史可知其然據此則大德七年大一統志成書之日必有征東行省明矣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四

 

 

  ◇大元大一統志考證◇

  遼陽金毓黻 撰

  導言

  編纂及刊行

  名稱及體例

  資料

  殘本

  佚文

  與元史地理志之異同

  與明一統志之異同

  餘論

  ●一 導言

  清修一統志而因於明明修一統志而因於元大元大一統志為元代所剏修亦即明一統志所據之藍本也考大一統志凡一千三百卷卷帙至為繁富明一統志僅九十卷不及其十之一清一統志初修為四百二十四卷【 併子卷計之則為五百卷】續修本為五百六十卷視明志為繁富矣然仍不及元志之半設使其全帙尚在學者必奉為鴻寶而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不得專美於前明清二代之一統志亦未能獨步於後也惜是書為明代所擯棄全帙已付劫灰今可得考見者僅十數卷之殘本及羣書所引之佚文耳是誠方輿學所遭之重劫而學人不勝其慨歎者矣今北平圖書館猶存是書殘本百餘葉而大連圖書館及各收藏家亦有藏其零葉者爰以暇日展轉借鈔整比成書得十五卷是為殘本又自羣書摭拾其遺文佚句纂為一編凡得四卷是為輯本今依其成例略舉條目辨正譌誤觕具角?思理並就鉤稽所得撰為考證如左

  ●二 編纂及刊行

  元史本紀於修大一統志事凡兩見  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二月丙寅以編地里書召曲阜教授陳儼京兆蕭奭?斗蜀人虞應龍唯應龍赴京師  成宗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蘭禧【 原作孛蘭肹】岳鉉等進大元大一統志賜賚有差  當至元二十三年倡議修書之時大一統志尚未有定名故僅以地里書稱之  錢大昕氏謂大一統志凡有兩本其說云  考元時大一統志凡有兩本至元二十三年集賢大學士行祕書監事札馬剌丁言方今尺地一民盡入版籍宜為書以明一統世祖嘉納即命札馬剌丁與祕書少監虞應龍等蒐輯為志二十八年書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統志藏之祕書此初修之本也成宗大德初復因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元史載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蘭禧岳鉉等進大一統志賜賚有差此再修之本也又按至正六年中書右丞相別兒怯不花等奏大一統志於國用尤切恐久湮失請刻印以永於世許有壬受詔製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當時所刻者乃是至元本非即此本【 跋元大一統志殘本】  錢氏所撰之元史地理志即據此說以兩本著錄一為七百五十五卷成於至元二十八年一為一千卷成於大德七年是也  然吳騫則謂大德七年卜蘭禧岳鉉等奏進之本即為札馬剌丁等奉敕始修之本未嘗有兩本也其說如下  考元祕書監志至元乙酉【 二十二年】欲實著作之職乃命大集萬方圖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無外之大詔大臣近侍提其綱聘鴻生碩士立局置屬庀其事凡九年而成書續得雲南遼陽等書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祕府所藏大一統志是也因詳其原委節目為將來成盛事之法又大德七年五月祕書郎呈奉祕府指揮當年三月也可怯薛玉德殿內有時分集賢大學士岳鉉等奏祕書監修撰大一統志元欽奉世祖皇帝聖旨編集始自至元二十三年至今才方成書以是繕寫總計六百冊一千三百卷進呈欽奉御覽過奉旨於祕府如法收藏仍賜賚纂集人等據此志則大一統志以世祖至元二十二年開修首尾共歷一十八年迨成宗大德七年始成而卜蘭禧岳鉉等奏進當即札馬剌丁等奉敕始修之本未嘗有兩本此書體大事繁非十數年纂輯不能成也宮詹又云按至正六年中書右丞相別兒乞不花等奏大一統志于國用尤切恐久湮失乞刻印許有壬奉詔撰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當時所刻乃至元本非即此本騫疑所請刻者當即卜蘭禧岳鉉等所進之本按祕書志所載纂修繕寫俸食儲藏無不具悉獨未嘗載及刊刻蓋此書多至一千三百卷卷帙既繁刊板非易直至至正六年始刊行之事未可知祕書志成於至正二年故始終未及刻印事而許序不及大德重修益可證其無兩本矣【 元大一統志殘本跋】   按元祕書監志今世尚有傳本 【 見廣倉學宭叢書】其第四卷全敘纂修大一統志事蓋經始於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六月至三十一年十月書成元貞二年三月得雲南圖志大德二年二月又得甘肅圖志三年七月又得遼陽圖志因而續修至大德七年成書祕書監志紀載綦詳吳氏所論之晰實過於錢氏然謂始修之本未嘗有二其語亦不盡然  祕書監志至元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本監准中書兵部關發到至元大一統志四百五十冊呈解中書省剳付發下右司收管按此即錢氏所謂初修之本也又大德四年四月祕書郎呈至元一統志四百八十三冊計七百八十七卷繳納還庫收交此與至元三十一年進本多三十三冊而其卷數亦較錢氏所稱初修本多三十二卷此當為大德初年增修亦為未成之作又大德七年五月初二日集賢大學士卜蘭禧昭文館大學士祕書監岳鉉等奏修撰大一統志成書總計六百冊一千三百卷進呈奉旨於祕府如法收藏按此即錢氏所謂再修之本也錢氏謂初修之本至元二十八年書成凡七百五十卷雖不知出於何書然錢氏曾有志重修元史所撰元史藝文志序謂向在館閣留心舊典則是說或即出於永樂大典惟謂至元二十八年書成恐為三十一年之誤祕書監志至元三十一年收管之四百五十冊當即七百五十五卷本也錢氏謂再修之本為一千卷者係據焦竑國史經籍志【 千頃堂書目亦為一千卷】然實為一千三百卷即祕書監志所紀大德七年進呈之六百冊是也是書前後進呈凡二次一為初修一為再修是則錢氏所考固為有據不得謂之誤矣  抑錢氏謂至正所刻之大一統志乃至元初修本而非大德重修本則語似有誤不可不辨者也考崑山徐氏傳是樓書目元大一統志殘本二十六卷有大小兩種本錢氏謂所見南濠朱氏殘本大字疏行殊可愛吳氏亦謂所見殘本每番二十行行二十字字大悅目今北平所藏刊本大一統志正有大小兩種並大連圖書館及諸家所藏殘葉皆為二十行行二十字本【 宋元本行格表亦係著錄此本】此與徐氏所藏無不讐也再考北平圖書館所藏之大字本為卷七百三十及七百三十一所紀為四川行省諸州小字本為卷七百九十七百九十一及七百九十二所紀為江浙行省且考其存卷已超於初次所修七百五十五卷之數則其為一千三百卷本無疑矣而此大小兩殘本卷數亦决無參差是則錢氏所見者容有大小兩本而其同為重修本又不待辨也北平圖書館所藏又有寫本一種每葉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一字【 或為二十二字】此據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本傳鈔為別一種刊本或亦為錢氏所寓目然其存卷之可考者為五百四十四五百四十五五百四十八五百四十九五百五十計凡五卷所紀為陝西行省之鄜葭二州試以元史地理志所載諸省次第校之全書至此尚不及半則亦不能遽斷此為至元初修之本許有壬所製之序余未及見其不及大德重修事文有詳略故耳吳氏謂一千三百卷本直至至正六年始獲刊行則初修之本自無付刊之事至吳氏謂無兩本者謂無初修重修兩種刊本也至同為一千三百卷而有大小兩本則吳氏尚未考見及此【日本青山定雄氏據刊本卷六百三十四第八葉版心之三十作冊與他葉異因謂大一統志實有三種刊本此不足據為定論蓋同一刊本版心作三十或作卅本屬偶然試取同卷第七葉之版心三十不作卅可以證其無定矣】  楊士奇文淵閣書目 【 撰於正統六年】著錄大元大一統志凡兩種一為一百八十二冊一為六百冊皆不詳其卷數然後者同於大德七年進呈之冊數必為足本而前者則有闕失也葉盛菉竹堂書目 【撰於成化年】著錄大一統志亦為一百八十二冊說者謂其鈔自閣目未必實有其書觀其所著錄之經世大典七百八十一冊亦同閣目無怪其然至閻氏潛邱剳記謂大一統志計有九百八十餘本曾見葉文莊家書目蓋為一百八十餘冊之誤書此又不足論矣

  ●三 名稱及體例

  當大一統志編纂之始未有定名僅稱曰地里書已見記於元史本紀矣  祕書監志於其命名之意曾敘及之  至元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準湖廣行省咨虞應龍為理會地理將古今書史傳記所載天下地理建置郡縣沿革事蹟源泉山川人物及聖賢賦詠等分類編述自成一書取漢書王吉所云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名其書曰統同志上以發揚聖朝混一海宇之盛其書行見纂修成稿擬就沿途併力鈔寫進呈  細繹此文可知大一統志係就虞應龍所纂統同志稿本改纂而成其後命名大一統志者即取春秋大一統之義焉耳  是書初名至元大一統志祕書監志於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始見其名蓋是時世祖已崩而成宗即位矣迨大德七年重修成書則祇稱大一統志而去至元二字至於大一統志之上又冠以大元二字似為至正付刊時所加今考宋元書影所載刊本卷七百九十二第一葉題曰大元大一統志可以證明  祕書監志於修志體例敘述頗詳文云  元貞二年十一月初二日著作郎呈黏連到大一統志凡例  一某路  所轄幾州 開  本路親管幾縣 開  一建置沿革  禹貢州域  天象分野  歷代廢置  周 秦 漢 後漢 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金 大元  一各州縣建置沿革【 依上開】   一本路親管坊郭鄉鎮 【 依上開】  一本路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各縣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名山大川  一土產  一風俗形勝  一古蹟  一寺觀祠廟  一宦蹟  一人物  又云  大德五年八月四至八到坊郭體式  某路某縣 州同  里至  某方至上都幾里  某方至大都  某方至本路  某方至本州【 並依上開里數如直隸本路者去此一行】   東至某處幾里 【 至是至各處界】   西至  南至  北至  東到 【 到是到各處域】  西到  南到  北到  東南到  西南到  東北到  西北到 【 並依上開里數】  坊郭鄉鎮  領幾鄉 開  今就殘本考之所分之類凡十  一建置沿革 二坊郭鄉鎮 三里至 四山川 五土產 六風俗形勢 七古蹟 八宦蹟 九人物 十仙釋  此與祕書監志微有異同者其一志列某路殘本中用其例而不標其目其二建置沿革及里至皆分列二目而殘本則具於一目之下其三寺觀祠廟一目殘本中則併入古蹟此似異而同也志祇舉人物一例而殘本中別有仙釋【 又有貞女一目】  意者列女流寓皆各為一目惟殘本中不見此目故無可考實即人物一目之支與流裔也  四至八到之例非始於是書也元和郡縣志每州有八到之目而太平寰宇記更益稱為四至八到【 元豐九域志亦詳里至惟文甚路】 閻若璩氏潛邱剳記 【 卷三】 釋四至八到之義云局中 【 時修大清一統志】諸公曾問以何謂四至何謂八到多笑而不答反以詰余余曰東至某地若干里南至某地若干里西至某地若干里北至某地若干里謂之四至東南到某地若干里西南到某地若干里西北到某地若干里東北到某地若干里此謂之八到惟杜氏通典係刻本宛然可考若元和郡國志太平寰宇記繕寫本多譌或原有不備者矣  余考通典於諸郡下四正曰至四隅曰到而未嘗標四至八到之目元和郡縣志及寰宇記則僅言八方之所至而無至到之分大一統志以至與到分言略同通典而至有四東西南北是也到有八四正之外加以四隅所謂八方是也然至到之中皆有四方故更釋其例曰至是至各處界到是到各處城如是則到之四方與至之四方異矣且於四至之外因何又有八到至此其義始明閻氏所釋未能及此尚嫌疏漏惟元和郡縣志及寰宇記皆詳州境廣袤之里數而大一統志則否然此可由四至八到中考得之不待詳舉故也  其後明修一統志雖詳略不侔然其義例亦大略出於元志清修一統志亦然說詳後文可以取證

  ●四 資料

  大一統志所用之資料大抵不出下列諸書  一元和郡縣志  二太平寰宇記  三元豐九域志  四輿地紀勝  五宋元所修地方志乘  六圖冊  今就所存殘本考之引用元和郡縣志寰宇記九域志者觸目皆是其無明文而出於三書者亦不一而足初以為必引原書及細考之多自輿地紀勝轉引而來茲舉一例以明其然  輿地紀勝卷八十六 房州沿革  房陵郡保康軍節度【 九域志】 禹貢梁州之域 【 元和郡縣志】 楚地翼軫之分野 【 前漢地理志】 鶉尾之次於辰在巳 【 後漢地理志】 舜封丹朱于房 【新唐書宰相系表房氏下云舜封堯之子丹朱于房】 古麇庸二國之地 【 寰宇記】 庸以兵助武王 【 尚書牧誓註云庸在江漢之南】 春秋為房子國【 元和郡縣志云左傳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麇成大心敗麇師于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防渚之得名蓋自此始也】 戰國時屬楚 【 元和郡縣志】秦屬漢中郡 【 寰宇記云秦惠文王十二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 始皇徙趙王遷於房陵 【按元和郡縣志漢立房陵縣屬漢中郡然自秦時已徙趙王遷於房陵矣不應至漢始立房陵縣也】 呂不韋之家亦徙焉 【史記呂不韋傳云不韋之舍人坐徙蜀房陵志云即此地也】 二漢因之房陵及上庸縣並屬漢中郡 【東西漢志漢中郡下並有房陵上庸二縣又東漢志房陵縣下引巴漢志云建安十三年別屬新城郡】 東漢末獻帝改防為房立房陵郡 【元和郡縣志云東漢改防為房水經注云房陵郡漢末所置又云漢末分置上庸郡城三面際水晉志注云魏置新城郡及上庸郡不同】 又置上庸郡 【水經注云漢末置上庸郡】 蜀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二郡 【 事見通鑑建安二十四年】魏文帝以蜀將孟達來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孟達為太守 【 通鑑在魏文帝黃初元年】 理上庸 【此據華陽國志又水經注云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新城郡以孟達為新城太守治房陵故縣】 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討平之移理房陵 【 寰宇記】分新城郡地置上庸郡 【 三國志在太和二年】 歷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 【此據寰宇記及晉齊志並有房陵及上庸新城郡領縣六理房陵縣而上庸郡領縣七理上庸縣】 梁置岐州與郡同理房陵 【寰宇記云梁天監末置岐州隋志亦云梁末置岐州】 侯景之亂地入西魏 【 元和郡縣志】 改新城郡為光遷國 【 寰宇記在魏廢帝二年】後周武帝廢光遷國改置遷州 【 此據元和郡縣志及通典而無年月寰宇記云在武帝元年】 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 【領縣四曰光遷竹山房陵上庸通典在煬帝時】 唐改遷州 【 唐會要云武德元年改為仙州又於竹山置房州貞觀八年廢房州入仙州後卻置房州】又於竹山縣置房州 【 舊唐志在武德元年領竹山上庸二縣又置武陵凡領三縣】 隸山南道 【 貞觀初年】 尋廢遷州自竹山移房州治於廢遷州城 【舊唐志在貞觀十年改光遷為房陵縣寰宇記云其年省武陵縣】 隸山南東道 【 唐會要在貞元五年】 武后時中宗居房州 【輿地廣記又唐鑑書云帝在房陵】 改房陵郡 【 舊唐志在天寶元年】 復為房州 【 舊唐志在乾元元年】 五季梁太祖時房州刺史楊虔叛附于蜀 【通鑑在開平元年】 皇朝隸京西路太宗時陞為保康軍以劉繼元為節度使 【 長編云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軍於房州以右衞上將軍劉繼元為節度使】中興以來置金房開達四州安撫使以房隸于金州 【 建炎初年】 後專隸京西 【 隆興元年】今領縣二治房陵  大一統志殘本二 房州建置沿革  禹貢梁州之域楚地翼軫之分野鶉尾之次于辰在巳舜封堯之子丹朱于房古麋庸二國之地庸以兵助周武王春秋左傳云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麋成大心敗麋師于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防渚之得名自此始戰國屬楚秦惠文王十三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始皇徙趙王遷于房陵呂不韋之家亦徙焉【 徙趙王遷呂不韋並據王象之紀勝云】二漢因之房陵及上庸縣並屬漢中郡東漢末獻帝改防為房立房陵郡又置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蜀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以蜀將孟達來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達為太守理上庸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討平之移理房陵太和二年析新城郡地置上庸郡歷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 新城郡領縣六理房陵上庸郡領縣七理上庸縣】 梁天監末置岐州與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亂地入西魏改新城郡為光遷國 【 魏廢帝二年】後周武帝廢光遷國改置遷州 【 此據元和郡縣志及通典】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領縣四曰光遷竹山房陵上庸唐武德元年改遷州又于竹山縣置房州領竹山上庸武陵三縣貞觀元年隸山南道尋廢遷州遷房州于廢遷州城【 舊唐志貞觀十年改光遷為房陵縣】 十年省武陵縣隸山南東道 【 唐會要在貞元五年】武后時中宗居房州天寶元年改房陵郡乾元元年復為房州梁開平元年房州刺史楊虔叛附于蜀宋隸京西路太祖以周鄭王出居房州謂辛文悅長者命知房州事時則開寶二年也太宗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軍于房州以劉繼元為節度使高宗建炎初置金房開逵四州安撫使以房隸于金州二年金人入寇公私室廬俱為煨燼遂移治竹山紹興三年復遷于房陵之張羅平六月迺移理南山之南隆興元年專隸京西路紹定四年遭兵亂焚毀明年復立州治遷于城南五里德祐元年夏知州事黃思賢聞江陵府歸附于是至江陵中書行省自納土國朝遣千戶鎮守仍命思賢領州事還州于舊理至元十九年九月隸襄陽路遙領縣二  細按兩書不過後者將前者之文略為竄易或以分注敘入正文復補敘元初之建置以竟其緒而已其他諸州大抵類是  然亦有因轉鈔而誤者如均州古蹟舊豐利縣寰宇記謂乾德六年併入鄖鄉縣而九域志亦云乾德六年廢豐利縣入鄖鄉而今殘本則引九域志云乾德二年廢入鄖鄉初以為大一統志誤六為二及檢輿地紀勝【 卷八十五】 乃知由轉鈔原文不易一字而誤是則修書者未檢原書之過也  大一統志所稱圖經古記晏殊類要皆未曾親見原書悉由輿地紀勝轉鈔 【紀勝所稱圖經亦鈔自寰宇記未見原書】而沒其所自出亦有引九域志而實出寰宇記者亦有仍紀勝之誤而不能校正者  考四庫全書著錄元代諸志計凡六種一為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二為昌國州圖志七卷三為延祐四明志二十卷四為齊乘六卷五為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六為無錫縣志四卷內惟嘉禾昌國二志成於大德七年以前今據見存殘本卷十三十四嘉興路海鹽崇德二州考之其所取材多出於嘉禾志【 宋嘉禾郡元改嘉興路】  至元嘉禾志卷四  海鹽縣 山阜  秦住山在縣南一十八里高一百六十丈周迴二十里  考證輿地志秦始皇遊登此山因以名之後魏酈道元註水經云縣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東海故得名焉晉樂資九州志云縣有秦逕山秦始皇逕此美人死葬於山下有美人廟考舊圖經則為秦住今會稽乃始皇刻石紀功之所  長墻山在縣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迴一十九里  考證按舊圖經云秦始皇東遊登山望海以其孤聳遙望勢如堵墻因名  大一統志殘本十三  海鹽州【 宋為縣元貞元年升州】 山川  秦望山  上闕後魏酈道元註水經云海鹽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東海故名焉又九州志云海鹽有秦逕山秦始皇逕此美人死葬于山下有美人廟考舊圖經則為秦住而秦望山在會稽乃始皇刻石紀功之所今從本路圖冊所書曰秦住  長墻山  在海鹽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迴一十九里按舊圖經云秦始皇東遊登山望海以其山勢孤聳遙望若堵墻故名  至元嘉禾志卷四  崇德縣 四至八到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移風鄉界三十里  東到嘉興縣靈宿鄉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縣金鵞鄉界一十五里  南到杭州路鹽官縣昌亭鄉界五里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三十里  東北到本路嘉興縣靈宿鄉界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縣金鵞鄉界二十里  東南到湖州路鹽官縣元吉鄉界一十里  西北到湖州路歸安縣太原鄉界三十里  大一統志殘本卷十四  崇德州【 宋為縣元貞元年升州】 四至八到  四至闕  東到嘉興縣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縣一十五里  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五里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三十里  東北到本路嘉興縣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縣二十里  東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一里  西北到湖州路歸安縣三十里  以上皆為大一統志采取嘉禾志之證而字句間不過小有改易其他可以類推  宋末及元初所修方志度必甚多當為大一統志之所取材茲以無徵不為繁說  祕書監志謂至元乙酉乃命大集萬方圖志以表疆理無外之大又謂大德二年二月奉祕府指揮編類雲南甘肅地理圖冊【 又稱雲南等處圖志】大德三年七月又奉祕府指揮編類遼陽等處圖志按此即修志時徵取圖記之證也見存殘本鄜州建置沿革下有圖冊云四字麗江路建置沿革下有考今沿革圖志海鹽州秦住山下有今從本路圖冊等語而滿洲源流考所引或云按圖冊【 斜江及上京】 或云按本路圖冊 【 東丹王故宮及渾河 以上皆遼陽行省】前者為徵集之各行省圖志而後者則續到之遼陽行省圖志也  又殘本葭州葭蘆川下引通鑑長編云太原總四路而嵐石麟府為邊州麟府又孤居城外夏人為寇輒傅城下自離石絕河而西與秦地延州相望而夏人據有橫山距河為塞不得與秦合宋元豐中嘗取得葭蘆川築為寨元祐初棄之紹聖四年二月知太原府事孫覽議復取葭蘆川而其地峻絕澗谷重阻兵不得前夏人聞之以數萬兵屯境上覽下令須是滿五萬乃行夏人益遣丁壯就屯而覽兵終不出賊屯既久涉冬月飢餓皸瘃覽益修戰備猶不出兵或告賊騎數萬攻嵐石之屯垂敗乞濟師軍吏夜請計事覽臥不起比明乃復白官軍已據便地虜未嘗來也覽曰吾固知之幕府問何以知之覽曰離石塞外無賊帳就欲為寇非一月不集豈能遽至而不聞乎始諸將以吾未出兵恐不見虜軍賞輕矣幕府退下令具糗糧嚴兵械曰夏人至矣居數日夏兵十餘萬入寇至神堂覽厚集其陣以待之兵方接斬數百級獲其酋長數人賊帥度不能支遂遁去覽曰可矣乃遣王愍折克行將兵出麟府張世永王舜臣出嵐石遂城故葭蘆未就賊數萬卒至覽被兵不動而使張世永將輕騎由麟州道出其後擊之賊前不能進而後為世永擊逐大敗卒城葭蘆川而還三月庚午覽加樞密直學士賞其勞也  按今本續資治通鑑闕哲宗紹聖四年四月以前之事楊仲良續通鑑長編紀事本末雖有紀載惟於原書刪節過多且無此文僅黃氏續通鑑長編拾補據長編卷四百八十九注補輯如下  庚午【 紹聖四年三月】河東安撫使孫覽除樞密直學士  此文正與大一統志所引相應黃氏所補多據楊氏紀事本末今得此文又可補黃氏之闕矣  然於此文末又注宋史二字何也  據陽湖趙翼所考元順帝命脫脫等修宋史實有舊本世祖時已編纂成書【 元史脫脫傳宋亡命史臣通修三史延祐天曆間又屢詔修之 以上見廿二史剳記二十三】據此則大德七年修大一統志時宋史已有稿本故得據以采入今存殘本屢引宋史而證之今本宋史或無其文或有而甚略且其文多同東都事略 【如司馬朴朱昭諸傳然亦有為東都事略所無者】是東都事略亦為宋史原稿之一通鑑長編之文亦當為宋史原稿所采故並以宋史稱之  大抵大一統志於江淮以南諸省泰半取材於輿地紀勝北方諸省始用元和郡縣志寰宇記原書【 紀勝不載北方諸省】 此所不詳則益以他書宋末元初之紀載則悉出於各省圖志是其所用資料多可考而知之矣

  ●五 殘本

  大一統志明代即罕傳本惟清初尚有殘本流傳試就可考者一檢討之  崑山徐氏傳是樓書目云  元大一統志 【 大小】二十六卷  王士禎氏居易錄亦敘及此  黃俞邰 【 虞稷】言徐司寇健庵奉旨歸吳修一統志借內府書有元岳璘所修一統志殘本尚二十餘大冊計全書不下千卷 【按岳璘即為岳鉉之誤然四庫總目提要亦作岳璘不知何故】  閻若璩氏潛邱剳記亦云  日纂志於洞庭徐司寇出典籍庫中大元大一統志十數本皆蜀中地計尚有九百八十餘本曾見葉文莊家書目此志與經世大典並列安知世不更有足本乎  錢大昕氏跋大一統志殘本亦云  傳聞康熙間刑部尚書崑山徐公乾學奉敕修大清一統志開局於吳之洞庭山借內府書有元大一統志殘本二十餘冊徐公志稿今在史局所借之書度已歸中祕而未聞有見之者  按閻氏當日與徐氏同修大清一統志所見較他人為親切所謂大一統志十數本即著錄於傳是樓書目之二十六卷也王錢二氏得之傳聞故以十數本為二十餘冊實即二十餘卷之誤其傳是樓所藏者不為內府原本即為錄副  四庫總目提要謂浙江汪氏【 汪氏名啟淑獻書至夥】所獻書內有原刊本大一統志二卷此亦殘本之可考見者惟未言及內府所藏之二十餘冊蓋修四庫書時亦不復見是本矣  錢氏述所見南濠朱氏殘本云  南濠朱氏元大一統志殘本僅四百四十三翻每冊鈐以官印驗其文則處州路儒學教授官書也所存者惟中書省之孟州河南行省之鄭州襄陽路均州房州南陽嵩州裕州江陵路峽州路陝西行省之延安路洋州金州鄜州葭州成州蘭州會州西和州江浙行省之平江路江西行省之瑞州路撫州路又皆散佚不完以全書計之特千百之什一爾  吳騫氏所見殘本  僅四百三翻其疆域則止四川行省成都路之彭州【 崇寧濛陽】 威州 【 通化】 茂州簡州 【 新津】 嘉定府路之眉州沔州蓬州重慶府路夔路 【 永康】 達州 【 彭水】紹慶路等且皆闕佚不全  瞿氏鐵琴銅劍樓所藏殘本八卷 【 原作七卷誤】則為  蜀省均州一卷房州一卷通安州一卷鄜州二卷葭州三卷  北平圖書館所藏本為刊本寫本兩種而刊本又有大小兩種 【 據日本青山定雄氏所述】茲以余所借鈔者紀其卷數種類如下  均州一卷 【 河南江北行省襄陽路全 原無卷數      見存殘本一】   房州一卷 【同上 全 原無卷數               殘本二】   鄜州二卷 【陝西行省延安路 全 原卷五百四十四及五百四十五 殘本三及四】   葭州三卷 【同上 全 原卷五百四十八至五百五十       殘本五至七】   右為寫本  合州二卷 【四川行省重慶路 俱不全 原卷七百三十及七百三十一 殘本九及十】   右為刊本中之大本  巨津州一卷 【同上麗江路 全 原無卷數           殘本十一】   通安州一卷 【 同上 全 原無卷數              殘本十二】  右為寫本  海鹽州一卷 【 江浙行省嘉興路 不全 原卷七百九十      殘本十三】   崇德州一卷 【同上 不全 原卷七百九十一          殘本十四】   常州路晉陵武進二縣一卷 【 江浙行省 不全 原卷七百九十二  殘本十五】  以上為刊本中之小本  大連圖書館曾藏殘本一葉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蓋亦為刊本中之大本青山定雄氏調查古地志地圖一文曾著錄及之余亦得見其攝片【 為該館島田好氏所贈】 其內容則為  灌州 【 四川行省成都路   原卷六百三十四第八葉       見殘本八】  然日本杉村勇造氏亦在北平購得殘本一葉為卷六百三十四之第七葉其末句且以蜀當歸為六字正與大連圖書館殘葉寄其後玄宗幸蜀等字相銜余乃商允借鈔編為一卷何其巧合乃爾  然其巧合之處尚有不止此者上海印行之宋元書影史部卷中有大元大一統志零葉為卷七百九十二之第一葉記常州路建置沿革末行止於晉平吳分天下句正與北平圖書館所藏小本卷七百九十二第二葉首行十九州此屬揚州等語相銜接【 日本青山定雄氏首考及此】用此零葉以補小本常州路之闕又編為一卷可謂無獨有偶  今姑就北平館所藏刊本寫本及所考見之三零葉為之整比校理共得十五卷又知瞿氏鐵琴銅劍樓所存殘本八卷即在此十五卷之內  瞿氏均州一卷即本書殘本卷一 房州一卷即殘本卷二 通安州一卷即殘本卷十二 鄜州二卷即殘本卷三卷四 葭州三卷即殘本卷五卷六卷七  今北平館所藏寫本之中縫印有海虞瞿氏鐵琴銅劍樓影鈔本等字始知其出於瞿氏惟尚多巨津州一卷此或亦鈔自瞿氏而鐵琴銅劍樓書目偶遺而未載耳  錢氏所見南濠朱氏殘本亦有均州房州鄜州葭州而其他諸路諸州則為   孟州  【 中書省懷孟路】   鄭州  【 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   嵩州  【 同上南陽府】   裕州  【 同上南陽府】  江陵路  【 河南江北行省】   峽州路  【 同上】   延安路  【 陝西行省】   洋州  【 同上興元路】   金州  【同上興元路】   成州  【 同上直隸省】   蘭州  【 同上】   會州  【 同上】   西和州  【 同上】   平江路  【江浙行省】   瑞州路  【 江西行省】   撫州路  【 同上】  吳氏所見殘本皆屬四川一省似為徐乾學氏所借之內府書閻若璩氏固明言其皆為蜀中地矣至其諸路諸州則為  彭州  【崇寧 濛陽   四川行省成都路】   威州  【 通化      同上成都路】   茂州           【 同上成都路】  簡州  【 新津縣     同上成都路】   眉州           【 同上嘉定府路】   沔州           【同上廣元路】   蓬州           【 同上順慶路】   重慶路          【 同上】   夔路  【永康縣     同上】   達州  【 彭水縣     同上夔路】   紹慶路          【 同上】  凡此皆為見存殘本所無者也  滿洲歷史地理引用書目解說謂日本男爵岩崎氏靜嘉堂文庫藏有大一統志刊本或為陸氏皕宋樓故物又文學士藤田豐八亦有鈔本二冊又疑為乾隆間浙江汪氏所進之同一底本惟余於往歲東渡親詣靜嘉堂文庫訪求而司其事者則謂絕無是書滿洲歷史地理蓋為誤記云  德國福克司氏謂其國某大學曾藏大一統志三冊蓋為刊本余已屬其借鈔惟須假以時日  又十年前余在長春見一北京書賈謂有元大一統志一帙索價千元余以價昂難之旋謂為人購去後晤張海若【 國溶】 亦謂藏有是書然余就考訪所得今世似絕無全帙或所傳者不為元代之混一方輿勝覽即建文時所修之寰宇通志耳

  ●六 佚文

  按大一統志佚文之可考者則有下列諸書  一 大明一統志  二 遼東志  三 滿洲源流考  四 熱河志  五 盛京通志  六 遼史考證  七 愚谷文存  八 蒙古游牧記  九 四川通志  十 湖北通志  十一 延安府志  大明一統志所引大一統志之文皆標稱元志而且屬於形勝風俗二目蓋明志體例除此二目皆不注明來歷故也【 惟卷三十六延安府宮室有一條注明元志】何以知明志所引元志必為大一統志耶茲舉數證以明之  明志卷八十七麗江軍民府下  形勝 元志東有麗水西有瀾滄南接大理北距吐蕃  風俗 元志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同漢服 麼些蠻與施蠻皆烏蠻種俗不頮澤好飲酒歌舞  以上三事皆見殘本十一麗江軍民宣撫司巨津州風俗形勝之下此一證也  明志卷二十五遼東都指揮司下  形勝 元志負山阻河控制東土 秦築障塞以限要荒 臨閭之西海陽之北地實要衝【 遼東志卷一形勝亦同】而滿洲源流考亦引此文互有詳略且直稱之曰元一統志其文曰咸平府秦築障塞以限要荒漢唐嘗置都督府負山阻河控制東土  此二證也  明志卷七十三四川行都指揮使司  僰人重儒敬佛相見之禮長跪不拜所為多有西蜀之風 金珠富產穀粟豐盈民足衣食牛羊鹽馬氈布通商殖貨 越巂郡東門十部蠻郡居竹籬板舍不事修飾  而四川通志卷六十一寧遠府下亦引此文而稍簡略  重儒敬佛相見之禮長跪不拜 金珠富產穀粟豐盈民足衣食牛羊鹽馬氈布通商殖貨 竹籬板舍不事修飾  此三證也  惟明志二十五形勝下又引開元志云  南鎮長白之山北浸鯨川之海三京故國五國故城亦東北一都會也【 遼東志卷一形勝亦引此文作開元志】  余初以為此必元代開元路志之佚文及檢滿洲源流考卷十一十三兩引此文皆稱元一統志而上冠以開元路三字乃知明志所引仍為大一統志佚文其稱開元志可作兩種釋義其一為大一統志開元路之略稱其二則開元志為開元路之誤記也  明志中於引元志之外尚有類似開元志之稱  卷二引元清州志 元獻州志  卷七引元宿州志  卷八引元常熟州志  卷十四引元廬州志 元六安志 元長興州志  卷二十四引元濮州志  卷二十五引元廣寧志  卷三十五引元開成志  卷三十七引元甘州志 元肅州志 元山丹州志  卷四十九引元富州志  元代志書著錄於四庫者尚有數種則是時各州必有專志至明猶存故為明志所引用然依前述開元志之例似所謂元某州志即同大一統志某州之義今用此例凡上所引諸志皆視為大一統志佚文而悉入輯本之內蓋與其割棄太甚不如過而存之也  四庫著錄之四明諸志【 已見上文】皆撰於大德以後而不見有引用大一統志之文余初甚疑之及讀後至元五年蘇天爵齊乘序乃始恍然蘇氏之言曰  我國家大德初始從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蓋欲盡述天下都邑之盛書成藏之祕府世莫得而見焉  蓋是書訖於至正六年付刊以前外間莫由窺見是以無從引用其遺文佚句不可多得亦由於此  清代諸書以滿洲源流考熱河志二書所引為最繁富不下三百五十餘事【 見輯本卷二】初疑此或修書諸公得見大一統志殘本使然及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始知其所引多出於永樂大典  元岳璘等所修大元一統志最稱繁博國史經籍志載其目共為一千卷今已散佚無傳雖永樂大典各韻中頗見其文而割裂叢碎又多漏脫不復能排比成帙惟浙江汪氏所獻書內尚存原刊本二卷頗可以考見其體製知明代修是書時其義例一仍元志之舊故書名亦沿用之【 四庫全書總目六十八又文溯閣本提要亦同】

  ●七 與元史地理志之異同

  元史地理志廣寧府肇州下云  大一統志與經世大典皆不載此州不知其所屬所領之詳  膠東柯氏新元史地理志序據此乃云  舊史地理志之所取裁大抵出於大一統志及經世大典  蘇天爵國朝文類【 今易稱元文類】所收經世大典序錄內有都邑一目並為之說云  世祖皇帝削平江南遂分天下為十一省以山東西河北之地為腹裏隸都省餘則行中書省治之至元間嘗命祕書少監虞應龍等修大一統志書在官府可考焉  考經世大典成書於文宗至順二年其時之行省路府州縣較至元大德之世不無遷變則所述之都邑自與大一統志時有異同惟經世大典之全書已佚今就永樂大典殘本中輯得多卷而無都邑一目可考今可置而勿論其可考見厓略者惟元史地理志耳  元史撰於元亡之後其所述地理經制當以順帝至正為據其視大德七年成書之大一統志必多有異同可斷言也試徵其例  一屬於行省者  元史地理志嶺北等處行中書省至元二十七年立和林等處都元帥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皇慶元年改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據此則大德七年成書之日不惟無嶺北行省之名並和林行省之名亦無之矣  二屬於路府州者  興和路【 中書省】 中統三年升撫州為隆興路皇慶元年改  懷慶路 【 同上】 憲宗七年以懷孟二州為懷孟路延祐六年改  冀寧路 【 同上】太祖十一年立太原路大德九年改  晉寧路 【 同上】 元初為平陽路大德九年改  中興路 【 河南江北行省】至元十三年改荊南府為江陵路天歷二年又改中興路  奉元路 【 陝西行省】 至元十六年立安西路皇慶元年改  保寧府 【 四川行省】至元二十年以保寧府升路領新得小寧二州後併入閬中縣仍改為府隸廣元路茲據四川通志所引大一統志有新得小寧二州則大德七年修志時必為保寧路  新得州【 見上】   小寧州 【 見上】   開成州 【 雲南行省】 至元十年立開成府至治三年降州  莊浪州 【 同上】原為路大德八年降州  孟傑路 【 同上】 元初所無泰定三年置  江陰州 【 江浙行省】 至元十四年立為路後降州 【 此當在大德以後】  集慶路 【 同上】 至元十二年立建康路天歷二年改  英德州 【 江西行省】至元十五年立路二十三年降州大德五年復為路至大元年復降州  天臨路 【 湖廣行省】 至元十四年立潭州路天歷二年改  南寧路 【 同上】至元十六年立邕州路泰定元年改  乾寧軍 【 同上】元初所無天歷二年置  然亦有遽難斷定者如中書省所領永平路原作平灤路大德四年以水患改而熱河志所引大寧路里至仍作平灤路似用至元原稿而未及修改又吳氏所見南濠朱氏殘本有紹慶路而元史地理祇云至元二十年置府不言何年改路此則姑仍舊稱不敢擅改  大一統志成書於大德七年其後即藏於祕府外人莫由窺見迨至正六年始取原稿付刊未嘗加以改易試觀見存殘本諸州之名稱及次第與元史地理志時有異同且殘本卷三安西路不作奉元路殘本卷五太原路不作冀寧路殘本卷十四杭州路所屬鹽官州不作海寧州尤為至正未改之證今輯本中所標諸省路府州之名壹以大德七年為斷其後有所改易即不之從用是例也  又有一事應考求者即大一統志所列各省之次第是否悉同於元史地理志是也  茲以殘本考之陝西行省延安路所屬鄜州葭州殘本卷數相銜而地理志則二州之間有綏德州其不同一殘本雲南行省麗江路軍民宣撫司所屬四州一府以巨津州通安州蘭州寶山州北勝府為序而地理志以北勝府居前次則序以通安州蘭州寶山州巨津州而通安州之前尚多三州【 順州蒗蕖州永寧州】其不同二殘本江浙行省嘉興常州二路卷次相銜而地理志則間以平江路其不同三  錢氏所紀朱氏殘本之次第或不盡為原卷是以難於考定  吳氏所見殘本其次第當同於原卷元史地理志四川行省成都路以彭州【 中間以數州】威州簡州相次而殘本於威簡二州之間有茂州地理志以茂州屬陝西行省蓋大德以後所改試觀地理志敘成都路沿革文中亦著茂州之名是元初曾領此州無疑其不同一此外則地理志以紹慶府次於夔路之後而殘本則以紹慶在前夔路在後且殘本名紹慶為路亦異於地理志又殘本簡州屬縣有新津而地理志則屬崇慶州達州屬縣有彭水而地理志則屬紹慶府夔路屬縣有永康而地理志不著是名而考之金史地理志則為崇慶州之故縣【 灌州舊名永康軍亦不屬於夔路】其不同二  其尤可異者殘本卷七百九十二為江浙行省之常州路全書既為一千三百卷則常州路之下尚有五百餘卷依元史地理志所紀諸省次第求之江浙行省之後次以江西湖廣征東三省此三省所隸諸路府州無論如何之多決不致占五百卷之篇幅是其諸省次第不能悉以元史地理志為準審矣  據祕書監志所紀至元大一統志第一次稿為四百五十冊【 至元三十一年無卷數】 續修之稿為四百八十三冊 【 大德四年】 七百八十七卷凡增三十三冊而續編雲南等處圖志五十八冊 【 大德二年】遼陽等處圖志并大一統全部目錄八冊 【 大德三年】或在所增冊數之內由是言之則續修之雲南遼陽等省似敘列他省之後而原定之卷數不變至其後又由七百八十七卷增至一千三百卷恐係以一卷分為數卷如殘本之鄜州分為三卷葭州分為二卷而原稿祇作兩卷是也【 元史地理志附錄西北安南諸地大一統志未必遺而不載此亦卷數增多之故】  儻大元一統志敘列諸省之次第一如元史地理志則其全書未必即為一千三百卷何以明之卷七百九十二既為江浙行省之常州路至卷八百五十江浙行省大略可畢則其後之江西湖廣征東諸省至多不過一百五十卷全書適滿一千卷或此為至正付刊時重定之卷數果如此說則國史經籍志所紀之卷數未必無據【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仍以一千卷著錄恐本此說】不得專據祕書監志以稽其誤此又存疑待決之一事已元史地理志之次第或係依據經世大典惟原書已佚無從考見今次輯本仍從地理志者為取便於省覽耳  元史地理志以肇州為乃顏故地遂繫於乃顏分地廣寧府路之下然肇州之地尚遠在東北去廣寧絕遠今據遼東志滿洲源流考所引大一統志佚文已云金上京之北曰肇州【 或曰黃龍府之北】而地理志謂大一統志不載此州者蓋僅見其名於開元路上京故城之下而不著元代所屬所領之詳不得列為經制之州故謂為不載耳此亦為與元史地理志有所異同之一事

  ●八 與明一統志之異同

  明修一統志義例一仍元大一統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曾略言之浙江汪氏所獻書內尚存原刊本 【 大一統志】二卷頗可以考見其體製知明代修是書時其義例一仍元志之舊故書名亦沿用之  明惠帝建文中曾修寰宇通志尚有殘本流傳惜未之見其義例亦必略依元志成祖惡其書成於惠帝乃命改修一統志至英宗天順八年始成書試就其義例與元志一比較之  元大一統志之目凡十已如前述而明一統志之目則為二十  建置沿革 郡名 形勝 風俗 山川 土產 公署 學校 書院 宮室 關梁 寺觀 陵墓 祠廟 古蹟 名宦 流寓 人物 列女 仙釋  於京師南京等處則增三目  城池 山陵 苑囿  明志之建置沿革形勝風俗【 元志併稱風俗形勢】山川土產古蹟名宦人物仙釋悉同元志所無者惟坊郭鄉鎮及里至二目耳明志所謂宮室關梁寺觀陵墓祠廟諸目雖為元志所無然皆括於古蹟一目之中至公署學校書院則殘本中概未之見流寓列女元志或有其目而未具於殘本不敢臆決至里至一目雖為明志所無而實分注於諸府【 及直隸諸州】之下特不如元志具四至八到之詳耳  抑元志之勝於明志者不在此也吳騫氏跋大一統志殘本曾論及此  元大一統志於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古蹟形勢人物風俗土產之類網羅極為詳備誠可云宇宙之鉅觀堪輿之宏製矣惜乎明初修元史者編纂草草而地理一門尤為疏略苟憑此志為權輿更加之檢核庶幾在宋遼金之上乃竟不知出此何歟迨永樂中詔修一統志迄於天順五年始克成編大都不過剌取元一統志之什一而其間挂漏舛譌又不可勝計即如各府州縣廢置沿革一門元一統志正文既詳復取古今地理各書參互考證而細注其下明一統志盡變正文為小注僅僅摘取數語其餘槩從割棄雖沿革且都未備豈復知有所謂考證哉  瞿氏鐵琴銅劍樓書目亦論及元一統志云  其書分縣編次紀載分明不同明一統志之府縣合併也  今考元志之體係以每路每府所轄之州【 或直轄各縣】 及行省直轄之州為編次紀載之準 【 瞿氏謂為分縣編次尚有未審】 事簡者一州一卷事繁者一州有多至三卷者 【 據殘本】以視明志以府為主合併各州縣而紀載之誠不可同日語故其書繁於明志幾十倍而卷數多至一千三百吳氏謂為宇宙之鉅觀堪輿之宏製洵不誣也  大抵修志書者往往後勝於前明志取材或有增於元志之處然明時之府實等元代之路明志既以府為編次紀載之準勢必取元志之若干州為合併之紀載原書所敘勢難悉取於是割棄大半摘取數語此又明志不能勝於元志之一因也  明志於形勝風俗二目引用大一統志者皆注元志二字前已言之矣然此二目中所引之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諸書亦多為元志所引用試觀殘本可以知之凡元志於風俗形勢一門繫語必注所出他目則不盡然明志仿之故於形勝風俗二目亦悉注所出也  抑明志於他目中取材於元志者幾不可僂指試取殘本所存諸州與明志作一比照可知鄙說之不誣  大一統志殘本一 均州  古蹟  三王城 寰宇記云此乃前漢末王康王常王鳳三人所築各自有一城今遂號為三王城  金泉 在州治治平元年王齊作記  宦蹟  曹翰 宋太祖征蜀以翰為均州剌史鑿山開道商旅以濟詔翰兼轉運使  明一統志卷六十 襄陽府【 所屬有均州】   古蹟  三王城 在均州前漢末王康王常王鳳三人各築一城故名  山川  金泉 在均州治宋王齊作記  名宦  曹翰 【宋】 初征蜀時為均州剌史鑿山開道商旅以濟詔兼轉運使而糧餽不乏  大一統志殘本二 房州  山川  房山 在房陵縣西三十里四面有石室似房因名寰宇記云  定山 吳魯漫錄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園三十六所  建鼓山 在房陵縣袁崧記云登勾將山見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縣志與馬騣山相接冬夏積雪  龍祗山 在竹山縣南二里古老相傳昔有道士王若沖于此山服柏葉白日昇天  明一統志卷六十 鄖陽府【 所屬房縣即元房州】  山川  房山 在房縣西南三十里四面有石室如房  定山 宋吳曾漫錄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園三十六所  建鼓山 在房縣東南袁崧記云登勾將山見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國志建鼓與馬騣山相接冬夏積雪  龍祇山 在竹山縣南二里舊傳道士王若沖於此山服柏葉上昇  據上舉諸例可知明志取裁多仍元志之舊而稍事翦裁且所取者祇為原書十之一二又因明志併若干州之紀載為一府勢難盡取任意割裂遂使元志舊有之眉目不可盡見殊可惜也或謂明志成書而大一統志以亡余謂大一統志原書雖亡猶可藉明志存其厓略不得以所存僅原書十一之比遂厭薄以為不足觀耳

  ●九 餘論

  余前託南滿醫科大學教授福克司先生自北平圖書館鈔得大一統志殘本十四卷存於篋中者數年繼又同安君文溥將羣籍中引用是書之佚文悉為輯出定為輯本四卷最近又由日本島田好杉村勇造二氏鈔寄殘帙各一葉更因讀青山定雄氏之作而鈔得宋元書影之一葉於是又將殘本編成十五卷前後凡經數年之歲月始克成書附遼海叢書以印行焉  殘本輯本之善蓋有數端可得而言上徵總錄郡國之書以唐代之元和郡縣志為最古宋初之太平寰宇記為最詳至元豐九域志既患記載之略輿地紀勝亦未備九州之全後來有作斷推是書明清二代雖仍其例續修而不如其美備是以好古之士頗以未見全帙為憾今茲所得殘本雖祗全書之百一而其義例若何內容若何分疏之明取材之備皆可藉此考見實等嘗鼎一臠不同過門大嚼此殘本之善一也當永樂大典全帙在日儻有好古之士如徐松之輯宋會要將各韻中引用是書之遺文佚句一一為之輯出未必不能排比成帙惜全帙今已毀散無可著手猶幸羣籍中尚有遺文佚句可采今既輯為一編實足以彌殘本之闕况至元大一統志成書之後大德中又得遼陽行省圖志續編成書今觀輯本中遼陽行省一卷取材至為繁富且皆遼金故事為他書所絕無者其一字一句皆可珍若拱璧是皆由所進遼陽圖志得來其他各省亦復類是此輯本之善二也夫古代之圖經地志亡佚者多矣常璩華陽國志專志巴蜀偏而不全猶為時人所珍以其難得故也唐賈耽之貞元十道錄成書在元和郡縣志之前義例頗精而全書久佚今人求其遺文佚句欲如元志之多已不可能况下於此者乎試觀錢吳二氏所見之殘本猶多於今日所存之數倍僅時閱百餘年亦在若存若亡之列及今不圖俟諸來日非惟殘本難求即遺文佚句之綜輯亦非易事有心之士其可忽諸此殘本輯本之校印所以不可緩也  私意大一統志之全帙諸家既無著錄當不復存於斯世惟見存殘帙決不僅此十五卷德國尚有殘帙即其明證度海內外之藏書家必有視為枕祕深固閉藏不肯出以示人者深願讀余此文肯出而公諸世人則此考不為徒作此猶就本書言之也至其遺文佚句見永樂大典殘卷者尚未暇一一輯出其他羣籍亦必有之是則殘本輯本皆不能以今所刊者為限又有待異日之增補矣  大元大一統志考證   ◇大元大一統志附錄◇   元史   祕書監志   經世大典序錄   齊乘序   文淵閣書目   菉竹堂書目  國史經籍志   續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總目   傳是樓書目   千頃堂書目   居易錄   潛邱剳記   補遼金元藝文志  元史藝文志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宋元本行格表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四庫簡明目標注   跋元大一統志殘本  元大一統志殘本跋   元大一統志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   大元大一統志   大元大一統志(日本青山定雄)

  ●元史

  至元二十三年二月丙寅以編地里書召曲阜教授陳儼京兆蕭奭?斗蜀人虞應龍唯應龍赴京師 【 本紀】  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蘭禧岳鉉等進大元大一統志賜賚有差 【 同上】   肇州 元一統志與經世大典皆不載此州不知其所屬所領之詳 【地理志】

  ●祕書監志 【 一作祕書志】

   纂修  至元乙酉欲實著作之職乃命大集萬方圖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無外之大詔大臣近侍提其綱聘鴻生碩士立局置屬庀其事凡九年而成書續得雲南遼陽等書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祕府所藏大一統志是也因詳其原委節目為將來成盛事之法  至元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中書省先為兵部元掌郡邑圖誌俱各不完近年以來隨路京府州縣多有更改及各處行省所轄地面在先未曾取會已經開坐沿革等事移咨各省并剳付兵部遍行取勘去後據兵部令史劉偉呈亦為此事施行間據來呈該準上都祕書監關扎馬剌丁奏太史院厤法做有大元本草做裏體例裏有底每一朝裏自家地面裏圖子都收拾來把那的做文字來聖旨裏可憐見教祕書監家也做者但是路分裏收拾那圖子但是畫的路分野地山林里道立堠每一件裏希罕底但是地生出來的把那的做文字呵怎生奉聖旨那般者欽此呈乞照詳事得此六月十三日與本監焦尚書彭少監等議得翰林院兵部各差正官與本監一同商量編類似為便當得此除已剳付兵部摘委兵部郎中趙奉議及剳付翰林院依上差官外仰照驗欽依聖旨事意施行【 大一統志奏文】至元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本監照得欽奉聖旨編類地里圖文字欽此開坐具呈都省明降  一奏皇帝聖旨裏教祕書監編修地里文字者麼道祕書監裏勾當裏行的人都在大都裏住有祕書監在舊城裏有來往生受有勾當也悞了有大都裏頭一個織可單絲紬的局有那裏頭別人住有那的每教移的舊城裏入去做生活者那局根底做祕書監呵怎生麼道奏呵省官人每根底說者那的中呵與者不中呵別個房子與者無呵道與那懷教蓋與者麼道聖旨了也欽此除已累經呈省關部外到今未能撥到不能聚集編類人員合行早為撥降  一奏省裏與文書來隨處城子裏頭有的地里圖子文字每收拾將來者道來至今不曾將來勾當遲了有如今疾忙教將來者麼道省裏再與文書呵怎生麼道奏呵那般者麼道聖旨了也欽此照得除將已發到路分文字見行照勘外有下項未到去處并邊遠國土本監先為不知各各名號已曾具呈乞早將邊遠國土名號及行下未曾報到圖冊去處早為發到以憑編類  一奏有一個孔夫子的孩兒每根底教的陳儼小名又有一個蠻子田地裏有的秀才虞應龍又京兆府根底一個秀才蕭維斗這地理的勾當好理會的有那的每根底教將來呵怎生麼道奏呵教來者再用著的蠻子漢兒秀才每有呵阿兒渾撒里理會的有怎一處索者麼道聖旨了也【以上節次奏文】  至元二十三年三月初七日準嘉議大夫祕書監扎馬剌丁於二月十一日也可怯薛弟二日對月赤徹兒禿禿哈速古兒赤伯顏怯憐馬赤愛薛等就歸仁府斡耳朵裏有時分當職同阿兒渾撒里奏過下項事理除已蒙古文字具呈中書省照詳外  一奏在先漢兒田地些小有來那地里的文字冊子四五十冊有來如今日頭出來處日頭沒處都是咱每的有的圖子有也者那遠的他每怎生般理會的回回圖子我根底有都總做一箇圖子呵怎生麼道奏呵那般者麼道聖旨了也  一奏省裏與文書來隨處城子裏頭有的地理圖子文字每收拾將來者道來至今不曾將來勾當遲了有如今疾忙教將來者麼道省裏再與文書呵怎生麼道奏呵那般者麼道聖旨了也  一奏祕書監裏勾當裏行的人每別箇勾當裏遷的去了呵地理的文字悞了的一般有月日滿呵就監裏添與小名呵怎生麼道奏呵那般者麼道聖旨了也【 以上地理奏文】  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四日集賢大學士中奉大夫行祕書監事扎馬剌丁該奉尚書省剳付據集賢院呈近奉中書省剳付扎馬剌丁海薛奏地理圖子的勾當遲悞了的一般有我怕有去年皇帝聖旨裏阿剌渾撒里一處商量來俺的勾當他也好理會的有如今又在前省裏有底聖旨每祕書監底不揀那箇勾當合用著底勾當每有阿剌渾撒里一處商量了教行呵地理圖子底勾當疾忙成就也者麼道上位奏呵那般者麼道聖旨了也欽此本院照得集賢大學士阿剌渾撒里近受宣命尚書右丞兼議祕書監地理圖本實恐不暇況前項事理係扎馬剌丁來立尚書省以前奏準公事呈乞聞奏施行得此都省除外合下仰照驗欽依元奉聖旨著緊編類無致遲慢【 地理圖奏文】  至元二十四年六月初九日尚書省近據集賢院呈本院集賢大學士阿刺渾撒里受宣命尚書省右丞兼議祕書監地理圖本實恐不暇乞照詳事都省至元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奏過事內一件阿魯渾撒里說畫地理圖本教我提調著有來我根底省裏勾當委付了也那勾當管呵省裏勾當莫不躭擱了去也麼道有來奏呵那勾當裏休行者麼道聖旨了也欽此【 提調地理圖】  至元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中書省近據來呈本監官扎馬剌丁奏過事內一件節該一箇孔夫子的孩兒每根底教的陳儼小名的人又有一箇蠻子田地裏有的秀才虞應龍又京兆府根底一箇秀才蕭維斗這地里的勾當好理會的有那的每根底教將來呵怎生麼道奏呵交來者麼道聖旨了也欽此具呈取發事得此移咨各省取發去後今準湖廣行省咨該虞應龍狀呈正為理會地理勾當數年用工將古今書史傳記所載天下地理建置郡縣沿革事蹟源泉山川人物及聖賢賦詠等分類編述自成一書取漢書王吉所云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名其書曰統同志上以發揚聖朝混一海宇之盛其書見行纂修成稿擬就沿途併力抄寫正本一就進呈今湖南道宣慰司應付站船二隻裝載統同志文書誠恐前途水路不通乞照依中書省咨文應付鋪馬二疋行移前路官司應付人夫車子般載事【 虞應龍】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三十日本監準中書工部關為彩畫地理圖本畫匠二名除已行下都城所差人押領交付外關請差人催取羈管 【 畫匠】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十六日奉祕監台旨福建道騙海行船回回每有知海道回回文剌那麻具呈中書省行下合屬取索者奉此 【 回回文字】  至元二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奏奉聖旨取發到秀才虞應龍付監見行編類地理文字行下校書郎楊將仕周將仕就虞柏心先生處計會編類 【 計會編類】  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本監切詳聖朝天下一統疆宇宏遠州郡繁多著而為書比之前代浩瀚數倍其著述也必須稽考古來圖書憑準今日事跡一一重加編類若不加之歲月廣其文人未易成就今照得在監見有著作一員祕書一員校書二員并翰林院撥到編修一員止是五人雖先呈凖虞應龍蕭奭?斗陳儼三員累次催請未見到監日期為此已將省部發到隨路文冊與古書相參依式類成荒稿已多本監官再行研窮參照多有勾引改抹貼說去處聞人抄寫乞中書省元摘委令翰林院趙學士兵部趙郎中早為赴監詳定及權設書寫五七人先行謄錄靜稿以待博學洽聞耆儒宿德潤色刪定成書以備進呈若不預呈不惟無以見纂修次第抑亦切恐躭悞外據未發到路分催會發下接續編類【 大一統志事】   至元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本監近有翰林國史院差本院編修官馮肯播于本監修集地理文字本監就保陞著作郎職名蒙都省準呈 【編修馮肯播】  至元二十六年七月十八日本監準尚書吏部關近奉尚書省判送祕書監呈準本監扎馬剌丁中奉關欽奉聖旨編類地理圖書呈準都堂鈞旨令王俁等支請飲食編類當擬充檢討移準吏部關議得王俁等即係創添窠闕似難議擬候編類事畢至日從優陞用準此看詳王俁等係必用人員各人別無名分俸給實難拘留呈乞照詳奉都堂鈞旨送吏部照擬連呈奉此議得祕書監舊制別無檢討職名所據王俁王益已受吏部付身充嵫陽等縣教諭今本監官扎馬剌丁欽奉聖旨編類地理圖書各人支請飲食編類勾當已經呈準從優陞用以此參詳如編類成就擬於府州教授□□□似為相應呈乞照詳蒙都堂議得準呈送吏部依上施行【 照勘飲食錢】  至元三十一年八月本監移準中書兵部關編寫至元大一統志每路卷首必用地理小圖若於編寫秀才數內就選宗應星不妨編寫彩畫相應關請如委必用圖本依準施行【 地理小圖】  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十二日本監準中書兵部關為余奕昌等曾無編寫至元大一統志即不見祕書監呈準都堂鈞旨續選編寫類定支請飲食分例人數姓名照勘明白同前項志書一就關來準此除志書已行回關收管外今將元準擬用編寫秀才虞應龍等一十名支請飲食分例呈奉都堂鈞旨准呈到各各姓名及在後節次續准人數開坐回關本部去訖  一元准少監虞奉直牒移關兵部呈奉都堂鈞旨支給飲食分例額定編寫秀才一十名  虞應龍 方平 宗應星 朱孟犀 管本孫 朱謙  崔文質 余世昌 汪世榮 高季材  一續准少監虞奉直牒於前項秀才補替事故還家人員  編寫三員  于天瑞補替汪世榮 趙孟節補替朱孟犀 周世忠補替高季材  校正一員  劉元晉補替管本孫 【 以上飲食錢】   至元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本監准中書兵部關發到至元大一統志四百五十冊呈解中書省剳付發下右司收管 【 收管大一統志】  元貞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祕書監據著作郎呈保書寫孔思逮等五名係都省准呈月支飲食人員每日在局編寫未嘗少怠若蒙出給剳付似為激勵得此奉監官台旨依准所保出給付身  孔思逮 王琳 趙由昌 王守貞 馮貞 【 秀才出給剳付】  元貞二年三月初五日本監准中書兵部關來文照得雲南發到地理沿革事蹟除完備外有下項未完事理早為行移取勘完備編類圖冊等事呈奉都省判送照得雲南係邊遠地面難與腹裏一體奉都堂鈞旨送兵部行移本監就便計間差來任總管者【 編類雲南圖志】  元貞二年三月十二日准兵部關奉中書省剳付來呈准祕書監關著作郎呈雲南行省所委編類圖志任中順編到地理圖冊甚是可取蓋緣秉志勤苦通曉文學久任雲南習知風土據金齒未經供報等處若令本官一就取勘編類似望早得完備都省准擬【 雲南志】  元貞二年三月十六日准中書兵部關來文編寫雲南地理文字據書寫人員紙札筆墨等物依已行例官為應付本部議得除紙札筆墨官為應付外據硯瓦什物鋪陳等物若於八作司見在物內徣借事畢拘收還官相應具呈都堂鈞旨准呈速送兵部就便依例施行  戶部官為應付  紙二十張 筆一十把 墨二斤  工部徣借應付  硯四個 高條卓七個 條床四張 條子二個 蒲席七領葦席七領 【 以上應付筆札】  元貞二年十一月初二日著作郎呈黏連到大一統志凡例  一某路  所轄幾州 開  本路親管幾縣 開  一建置沿革  禹貢州域  天象分野  歷代廢置  周 秦 漢 後漢 晉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金 大元  一各州縣建置沿革【 依上開】   一本路親管坊郭鄉鎮 【 依上開】  一本路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各縣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名山大川  一土產  一風俗形勝  一古蹟  一寺觀祠廟  一宦蹟  一人物【 以上凡例】  大德元年三月初三日祕書監據著作郎呈近為編寫雲南地理文字計料到合用紙剳筆墨等物除發下檢紙等物銷用外據上靜夾紙蒙祕府指揮候編定檢目至日計料取發照得上項地理文字今已編定檢目計料得合用上靜夾紙筆墨數目開坐具呈乞賜行移合屬放支  江淮夾紙二千五百張  好心子筆五十管  上等細墨一斤【 紙札筆墨】  大德二年二月初五日據著作郎呈奉祕府指揮編類雲南甘肅地理圖冊依上編類到雲南等處圖志通計五十八冊合用裝褙物料已經開坐具呈照詳外有遼陽行省地理圖冊照得別不見開到所轄本省路府州縣建置沿革等事蹟及無彩畫到各處圖本難以編類照得元設書寫孔思逮等五名即日別無所寫文字據各人日支飲食擬合自大德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權且住支候遼陽行省發到完備圖志再行編類依例呈覆關請【 未完事蹟】  大德二年五月初五日據著作郎呈依上編類到雲南等處圖志通計五十八冊未曾裝褙就喚到裱褙匠趙德秀等計料到合用物料開坐呈乞照詳移准中書兵部關呈奉都堂鈞旨連送兵部行移工部比料實用數目無差就行合屬依例應付  禮部應付  白麵七斤四兩  戶部應付  夾紙二伯九十張  綿紙一伯一十六張  黃綾一伯三十九尺二寸  藍綾八尺七寸  本部提舉左八作司應付  白礬一斤一十三兩  皁角一斤一兩四錢  黃蠟一斤一十三兩 【 以上裝褙物件】  大德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據著作局呈奉祕府指揮編類遼陽等處圖志并至元大一統志全部目錄今已編類上淨了畢共計八冊所據合用裱褙物料就喚到裱褙匠趙德秀計料到下項物料移準中書兵部關呈奉都省判送就行工部依上應付【 裱褙物件】   大德三年書寫董可宗代孫伯壽闕 【 書寫董可宗】  大德五年八月四至八到坊郭體式  某路某縣 州同  里至  某方至上都幾里  某方至大都  某方至本路  某方至本州 【並依上開里數如直隸本路者去此一行】   東至某處幾里 【 至是至各處界】   西至  南至  北至  東到 【 到是到各處城】  西到  南到  北到  東南到  西南到  東北到  西北到 【 並依上開里數】   坊郭鄉鎮  領幾鄉 開  【以上四至八到坊郭凡例】  大德五年七月初二日準兵部關奉中書省判送本部呈祕書監關據著作郎趙忭呈照得編類天下地理志書備載天下路府州縣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土產風俗里至宦蹟人物賜名大一統志續有遼陽雲南遠方報到沿革及各處州縣多有分撥陸改不同去處除將至元大一統志重行校勘添改沿革外須選揀通儒能書人員通行寫靜進本以備御覽實為重事本部參詳寫志書人員食錢今次呈準依寫金字經例每名支中統鈔一兩五錢照得吏部寫行止籍記部令史日支中統鈔七錢若依呈準放支似涉偏負以此比附量擬編寫志書人員每名日支食錢中統鈔一兩開局日為始放支相應奉都堂鈞旨準呈  元發二十名內合存一十六名  趙文煥 虞志龍 趙普顏 朱宗周 李純 高伯椿  李天任 趙素履 歐陽普壽 梁煥 辛鈞 耿居仁  王彥恭 孫伯壽 蓋光祖 趙弘毅  今次選換四名  牟應復替胡明安 魏誼替馮振 王時中替屈楚材  魏晉替杜敏【 以上書寫食錢】  大德七年五月初二日祕書郎呈奉祕府指揮當年三月三十日也可怯薛第一日玉德殿內有時分集賢大學士卜蘭禧昭文館大學士祕書監岳鉉等奏祕書監修撰大一統志元欽奉世祖皇帝聖旨編集始自至元二十三年至今才方成書以是繕寫總計六百冊一千三百卷進呈欽奉御覽過奉聖旨於祕府如法收藏仍賜賚撰集人等者欽此【 進呈志書】  大德七年閏五月二十二日準中書兵部關刑部關準本部郎中賈朝列關切見建康路明道書院山長俞庸委是才藝之士兼博通地理迥出儒流即日到部聽除即今兵部見奉中書省州送行移祕書監纂錄天下地理總圖若令本人分畫纂錄彩畫完備實有可觀準此照得先準翰林應奉汪將仕保呈前鄂州路儒學教授方平彩畫地理總圖已經移關祕監依上彩畫去訖今準前因一同彩畫施行【 彩畫地理總圖】  元貞二年六月十六日本監照得近為祕書監造到書畫等文冊三扇送校書郎校勘得除陰陽禁書封記未敢牽點外書畫與簿籍相同得此擬將陰陽禁書候公監官還監至日牽點今將本庫元造文冊三扇發下收管【 校讐書籍】  大德四年四月十二日據祕書郎呈近蒙祕府指揮編類到至元大一統志書四百八十三冊計七百八十七卷仰子細校勘若有差訛就為改正仍標出差訛卷目呈監蒙此校勘間又奉監官台旨與著作郎趙從仕一同校勘奉此依上校勘了畢中間差訛字樣已行改正別無合標出卷目今將元關出大一統志書四伯八十三冊隨呈繳納還庫交收【 納大一統志】  至大四年七月二十一日中書省奉准事內一件節該如今老秀才每少了也外頭後學每學得好的也有俺選著於國子監裏并翰林院祕書監太常寺等文翰衙門委付并外頭儒學提舉司裏委付呵後人每肯向前也者麼道奏呵是有休問品從雖是白身人呵好的委付者麼道【 保舉】   至元二十三年十月初四日吏部來文祕監扎馬剌丁等奏奉聖旨本監勾當裏行的人每月日滿呵就監裏添與名分關請欽依施行 【 陞用】  至元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照得本監欽奉聖旨編類地理圖籍於尚書省覆過奉都堂鈞旨般移於禮部置監都省催請著作郎虞應龍到監著述地理文籍必須置局講究編類彩畫圖并見闕合用鋪陳等物開坐具呈尚書省應付  本監用  條褥五個 座子一十個 蒲蓆一十領 葦蓆一十領  著作局用  條床六個 條桌一十個 葦蓆二十領 條褥五個  蒲蓆一十領 座子四個 硯瓦六個 【 以上纂修鋪陳】  至元二十三年二月十一日也可怯薛弟二日就德仁府斡耳朵裏有時分祕監扎馬剌丁同阿兒渾撒里奏一個李校書小名的人勾當裏在意勤謹有雖不滿考呵他的這名分根底添與名分呵別個的每也在意也者麼道奏呵那般者麼道聖旨了也【 李校書陞用   以上卷四】  大德五年七月初九日本監移中書兵部關奉中書省判送兵部呈祕書監關著作郎趙從仕呈見為編寫大一統志除祕書監發下志書一部在局編校外照得在先亦有一部見留中書兵部中間多有不同必須發下互相參攷庶得歸一成書本部參詳大一統志書若依著作所呈令本部典史時公泰專一收掌赴局互相參攷檢照就令編寫志書了畢還部似不點污損壞具呈照詳覆奉都堂鈞旨送兵部將上項志書關發本監照用事畢還官【 收管大一統志   以上卷五】

  ●經世大典序錄 【 蘇天爵】  都邑  惟我太祖皇帝開創中土而大業既定世祖皇帝削平江南而大統始一輿地之廣古所未有遂分天下為十一省以山東西河北之地為腹裏隸都省餘則行中書省治之下則以宣慰司轄路路轄府州若縣星羅棊布粲然有條至元間嘗命祕書少監虞應龍等修大一統志書在官府可考焉若夫地名沿革之有異城邑建置之不常歸附之期設官之所皆必有徵所以紀疆理之大彰王化之遠也猗歟大哉【 元文類四十】

  ●齊乘序 【 蘇天爵】   我國家大德初始從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蓋欲盡述天下都邑之盛書成藏之祕府世莫得而見焉 【後至元五年】   以上元

  ●文淵閣書目 【 楊士奇】   大元大一統志一百八十二冊  大元大一統志六百冊

  ●菉竹堂書目 【 卷六 葉盛】   大元一統志一百八十二冊

  ●國史經籍志 【 焦竑】   元一統志一千卷 【 史類地理】

  ●續文獻通考 【 王圻】   大元一統志 卜蘭禧岳鉉等進  以上明

  ●四庫全書總目 【 卷六十八】  明一統志  元岳璘等所修大元一統志最稱繁博國史經籍志載其目共為一千卷今已散佚無傳雖永樂大典各韻中頗見其文而割裂叢碎又多漏脫不復能排比成帙惟浙江汪氏所獻書內尚存原刊本二卷頗可以考見其體製知明代修是書時其義例一仍元志之舊故書名亦沿用之【 文溯閣本四庫提要同】

  ●傳是樓書目 【 徐乾學】   元大一統志 【 大小】 二十六卷 【 史部】

  ●千頃堂書目 【 卷八 黃虞稷】   大元一統志一千卷 【 □年卜蘭溪岳鉉等進】

  ●居易錄 【 卷一 王士禎】   黃俞邰 【 虞稷】 言徐司寇健庵 【 乾學】奉旨歸吳修一統志借內府書有元岳璘所修一統志殘本尚二十餘大冊計全書不下千卷

  ●潛邱剳記 【 卷四補刻唐百家詩選 閻若璩】  日纂志於洞庭徐司寇出典籍庫中大元大一統志十數本皆蜀中地計尚有九百八十餘本曾見葉文莊家書目此志與經世大典並列安知世不更有足本乎

  ●補遼金元藝文志 【 倪燦 盧文弨】   元大一統志一千卷 【集賢大學士孛蘭肹昭文館大學士岳鉉等進本有誤孛蘭肹為卜蘭溪者得吳氏藏本正之】

  ●元史藝文志 【 錢大昕】   大一統志七百五十五卷 【 至元二十八年集賢大學士札馬剌丁祕書少監虞應龍等進】  大一統志一千卷 【 大德七年集賢大學士孛蘭肹昭文館大學士祕書監岳鉉等上】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 卷十 瞿鏞】   元一統志七卷 【 舊鈔殘本 按七卷應作八卷】  題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上進案祕書監志至元二十二年乙酉世祖命集賢大學士行祕書監事札馬剌丁與祕書少監虞應龍輯大一統志成宗大德初復從集賢待制趙忭請重修書成藏之祕府至正六年始刊行之全書一千三百卷此存蜀省均州一卷房州一卷通安州一卷鄜州二卷葭州三卷其書分縣編次紀載分明不同明一統志之府縣合併也

  ●宋元本行格表   元大字本大一統志千卷今存殘本行廿字 【 簡明目錄批注本 十行】   元本大一統志殘本行二十字 【大字悅目拜經樓記     十行】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 卷五 莫友芝】   元大一統志一千卷今世僅有殘本潛研堂集有跋語

  ●四庫簡明目標注 【 邵懿辰】  元大一統志一千卷今世僅有殘本 潛研堂集有跋語 拜經樓  吳氏有六巨冊自六百十五至七百五十一中少九十七卷僅存三十九卷全卷二十八不全卷十一錢竹汀所見南濠朱氏殘本約四十餘卷與吳本異合之可得七八十卷 元刊大字十行行二十字

  ●跋元大一統志殘本 【 錢大昕】  戊子春從南濠朱氏假元大一統志殘本廑四百四十三翻大字疏行殊可愛每冊鈐以官印驗其文則處州路儒學教授官書也元時幅員最廣茲所存者惟中書省之孟州河南行省之鄭州襄陽路均州房州南陽嵩州裕州江陵路峽州路陝西行省之延安路洋州金州鄜州葭州成州蘭州會州西和州江浙行省之平江路江西行省之瑞州路撫州路又皆散佚不完以全書計之特千百之什一爾攷元時大一統志凡有兩本至元二十三年集賢大學士行祕書監事札馬剌丁言方今尺地一民盡入版籍宜為書以明一統世祖嘉納即命札馬剌丁與祕書少監虞應龍等蒐輯為志二十八年書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統志藏之祕書此初修之本也成宗大德初復因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元史載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蘭禧岳鉉等【 岳鉉字周臣湯陰人徙居燕追封申國公諡文懿】進大一統志賜賚有差此再修之本也此本卷首題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孛蘭肹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岳鉉等上進正大德所修者史以孛蘭肹為卜蘭禧譯音之轉也又按至正六年中書右丞相別兒怯不花等奏大一統志於國用尤切恐久湮失請刻印以永於世許有壬受詔製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當時所刻者乃是至元本非即此本此本序文目錄皆闕佚其刻印年月卷帙次第無可攷傳聞康熙間刑部尚書崑山徐公乾學奉敕修大清一統志開局於吳之洞庭山借內府書有元大一統志殘本二十餘冊徐公志稿今在史局所借之書度已歸中祕而未聞有見之者茲讀朱氏所藏因鈔其副而書之後云【 潛研堂文集卷二十九】

  ●元大一統志殘本跋 【 吳騫】  元大一統志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孛蘭肹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岳鉉等纂上其書於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古蹟形勢人物風俗土產之類網羅極為詳備誠可云宇宙之鉅觀堪輿之宏製矣惜乎明初修元史者編纂草草而地理一門尤為疏略苟憑此志為權輿更加之檢核庶幾在宋遼金之上乃竟不知出此何歟迨永樂中詔修一統志迄於天順五年始克成編大都不過剌取元一統志之什一而其間挂漏舛譌又不可勝計即如各府州縣廢置沿革一門元一統志正文既詳復取古今地理各書參互攷證而細注其下明一統志盡變正文為小注僅僅摘取數語其餘槩從割棄雖沿革且都未備【如犍為縣下明一統志載宋併玉津縣入焉徙治懲非鎮元仍舊考元一統志云宋乾德四年省玉津入焉大中祥符四年徙治懲非鎮按縣治在府大江之下臨江濱距府百二十里縣治荒簡無居者自歸附後徙玉津鎮玉津在縣界上亦臨大江之濱去府城二十里不遠距犍為一百里是犍為于元初已從懲非鎮徙治玉津鎮矣而所謂歸附後者以前總序中已有自歸附國朝之語故此但曰歸附且其序述詳明若是乃明一統志猶憒憒焉幾使讀者至今猶疑犍為縣之在懲非鎮寧不可晒乎又如彭州名宦中之劉易從按明一統志作陳易從攷易從乃唐工部尚書劉審禮次子其事詳見通鑑元一統志偶誤刻作陳易從然古蹟九女塚下本作劉易從即屬一人而明一統志亦不能更正其他訛舛尚多姑舉其一二】豈復知有所謂攷證哉此書前輩間有著錄亦多舛誤 【 國史經籍志不著撰人名氏居易錄作岳璘而遺孛蘭肹】攷其始末惟元王士點商企翁所輯祕書監志為詳凡修纂歲月校寫人員裝潢書畫匠祿食繕寫紙剳收掌儲藏靡不周至可想見當日之慎重往嘉定錢曉徵宮詹嘗借鈔南濠朱氏殘本元大一統志四百四十三翻每冊有處州路儒學教授官印其疆域乃河南陝西江浙江西等省今此僅四百三翻較朱本又少四十翻其疆域則止四川一省之彭州威州茂州簡州嘉定路眉州沔州蓬州重慶路夔路達州等且皆闕佚不全然楮墨精好並無官印自是民間流傳之本地理諸書如宋刻乾道咸淳兩臨安志嘉泰四明志會稽志嘉定赤城志等至今傳本尚多矧元刻部籍流於人間又奚可勝計偶從粥故書者見此漫憶而識之乾隆甲辰秋日  按錢宮詹跋元大一統志謂原有兩本至元二十三年世祖命集賢大學士行祕書監事札馬剌丁與祕書少監虞應龍等修輯二十八年書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統志藏之祕府此初修本也成宗大德初復因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元史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蘭禧岳鉉等進大一統志賜賚有差此再修之本也宮詹兩本之說未知所據何書騫攷元祕書監志至元乙酉【 二十二年】欲實著作之職乃命大集萬方圖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無外之大詔大臣近侍提其綱聘鴻生碩士立局置屬庀其事凡九年而成書續得雲南遼陽等書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祕府所藏大一統志是也因詳其原委節目為將來成盛事之法又大德七年五月祕書郎呈奉祕府指揮當年三月也可怯薛玉德殿內有時分集賢大學士岳鉉等奏祕書監修撰大一統志元欽奉世祖皇帝聖旨編集始自至元二十三年至今才方成書以是繕寫總計六百冊一千三百卷進呈欽奉御覽過奉旨於祕府如法收藏仍賜賚纂集人等據此志則大一統志以世祖至元二十二年開修首尾共歷一十八年迨成宗大德七年始成而卜蘭禧岳鉉等奏進當即札馬剌丁等奉敕始修之本未嘗有兩本此書體大事繁非十數年纂輯不能成也宮詹又云按至正六年中書右丞相別兒乞不花等奏大一統志于國用尤切恐久湮失乞刻印許有壬奉詔撰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當時所刻乃至元本非即此本騫疑所請刻者當即卜蘭禧岳鉉等所進之本按祕書志所載纂修繕寫俸食儲藏無不具悉獨未嘗載及刊刻蓋此書多至一千三百卷卷帙既繁刊板非易直至至正六年始刊行之事未可知祕書志成於至正二年故始終未及刻印事而許序不及大德重修益可證其無兩本矣惜此殘帙無歲月可稽至其卷數國史經籍志及千頃堂書目等並以為一千卷殆亦未攷祕書監志而云然與【 愚谷文存卷四】

  ●元大一統志 【 吳壽暘】  元槧大一統志殘本六巨冊自六百十五至七百五十一中少九十七卷僅存三十九卷全卷二十八不全卷十一共四百三番每番二十行行二十字字大悅目其方域則四川彭州【 崇甯濛陽】 威州 【 通化】 茂州簡州 【 新津】 嘉定府路眉州沔州蓬州重慶路夔路 【 永康】 達州 【 彭水】紹慶路等先君子跋見愚谷文存中此書有跋云竹汀集跋見南濠朱氏本凡四百四十三番每冊首有處州路儒學教授印其方域則河南湖廣陝西浙江等省元修一統志凡二本一至元二十三年札馬剌丁虞應龍等修成于二十八年【 七百五十五卷】 大德初復從趙忭請命卜蘭禧岳鉉重修按宮詹所見蓋即此本 【 暘謹按宮詹文集跋又云史以孛蘭肸為卜蘭禧譯音之轉也】第六百十八卷劉易從作陳易從引彭州古今錄唐高宗儀鳳三年云云先君子書條云按新唐書吐蕃傳 【 二百十六卷】上元三年攻鄯廓河芳四州詔周王顯為洮州道行軍元帥率工部尚書劉審禮等十二總管等討之李敬元率審禮擊吐蕃青海上審禮敗沒無儀鳳三年事疑工部尚書即易從之父一統志惜未詳其名耳陳易從前古跡門九女冢作劉易從此蓋誤作陳然明一統志名宦亦誤作陳俟更考之【 敬元此誤作敬立】通鑑紀事本末載劉審禮父子事甚詳又後易從坐李敬業事云云下書曰按劉易從事舊唐書謂李敬貞誣搆而死新唐書謂為酷吏周興誣搆而死初不言李敬業且敬業敗于嗣聖元年至永昌時已五六載元一統志疑有誤【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三】   以上清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 【 趙萬里】   大元一統志一千卷 【 元孛蘭肹岳鉉纂修 元刻本】   存五卷 【七百三十至七百三十一 七百九十至七百九十二】   又 【 抄本】   存十一卷 【 □□□□□至□□□□□五百四十四至五百五十】  以上民國

  ●大元大一統志   按元史藝文志載本書編纂共分兩次第一次於至元二十八年 【 西歷一二九一】  為集賢大學士札馬剌丁及祕書少監虞應龍等所編凡七百五十五卷第二次於大德七年 【 西歷一三0三】  為集賢大學士孛蘭肹及昭文館大學士祕書監岳鉉等所編凡一千卷此書全本現已失傳姑就見聞所及於岩崎男爵靜嘉堂文庫中所藏刊本數卷外則祇文學士藤田豐八氏藏有鈔本二冊均似清道光咸豐年間所鈔疑或與乾隆朝浙江汪氏進獻之書同出一底本也  至於本書內容因未窺全豹固難斷言然觀大德本殘卷體製則酷肖宋太平寰宇記四庫全書總目於明一統志下敘本書體製曰知明代修是書時其義例一仍元志之舊故書名亦沿用之此指明一統志與元一統志為一體是否盡然不無疑竇欽定熱河志及滿洲源流考引用本志記事固人所盡知但四庫總目於明一統志下又云考輿志之書出自官撰者自唐元和郡縣志宋元豐九域志外惟元岳璘等所修大元一統志最稱繁博國史經籍志載其目共一千卷今已散佚無傳雖永樂大典各韻中頗見其文而割裂叢碎又多漏脫不復能排比成帙惟浙江汪氏所獻書內尚存原刊本則欽定諸書所引之文亦非依據原本當自永樂大典各韻中鈔出無疑矣蒙古游牧記所引佚文亦同總目所載大一統志編者為岳璘者乃岳鉉之誤也按宋元本行格表謂浙江汪氏進獻本外尚有元本大一統志殘本行十字六巨冊靜嘉堂藏本如為陸心源藏書則與此相同與否亦難測也【 滿洲歷史地理引用書目解說】

  ●大元大一統志 【 日本青山定雄】  收藏中國地志當以北平圖書館為第一是館所藏不獨部數較豐且多祕籍珍本雖以日本收藏地志著名之靜嘉堂文庫內閣文庫尊經閣東洋文庫等處較之亦所不及  是館所藏地志最可注意者即大元大一統志是也此書有大小刊本兩種寫本一種元代編纂一統志前後凡兩次第一次在元世祖至元年間第二次在元成宗大德年間錢大昕跋云  攷元時大一統志凡有兩本至元二十三年集賢殿大學士行祕書監事札馬剌丁言方今尺地一民盡入版籍宜為書以明一統世祖嘉納即令札馬剌丁與祕書少監虞應龍等蒐輯為志二十八年書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統志藏之祕府此初修之本也成宗大德初復因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元史載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蘭禧岳鉉等進大一統志賜賚有差此再修之本也但至元本早已散佚北平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所編永樂大典引用書目【 案此引用書目係依據劉承幹先生所藏永樂大典而編輯者專為編纂續四庫全書提要之參考】屢見元一統志之名此永樂大典中所引之元一統志究為何本殊難臆斷茲考定其為大德本理由如下  案大德本明初尚有完本後漸散佚明代之藏書家如范氏天一閣毛氏汲古閣等書目乃至明內閣藏書目錄百川書志等書均未之載惟葉文莊之菉竹堂書目卷六古今通志條載有大元一統志一百八十二冊而未注明卷數雖難斷定其為完本與否但觀其冊數之多可知其所缺無幾矣迨至清代此書已佚據錢大昕等之跋文可知僅存殘本二三卷而已錢大昕跋又云  戊子春從南濠朱氏假元大一統志殘本廑四百四十三翻大字疏行殊可愛每冊鈐以官印騐其文則處州路儒學教授官書也元時幅員最廣茲所存者惟中書省之孟州河南行省之鄭州襄陽路均州房州南陽路嵩州裕州江陵路峽州路陝西行省之延安路洋州金州鄜州葭州成州蘭州會州西和州江浙行省之平江路江西行省之瑞州路撫州路又皆散佚不完以全書計之特千百之什一爾【 中略】 此本卷首題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孛蘭肸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岳鉉等上進正大德所修者史以孛蘭肹為卜蘭禧譯音之轉也【 中略】傳聞康熙間刑部尚書崑山徐公乾學奉敕修大清一統志開局於吳之洞庭山借內府書有元大一統志殘本二十餘冊徐公志稿今在史局所借之書度已歸中祕而未聞有見之者茲讀朱氏所藏因鈔其副而書之後云  據此可知其由南濠【 濠州在今安徽省鳳陽縣南】朱氏藏本而寫成副本又知康熙年間徐乾學者曾有由內府借出大元一統志殘本之事  又吳壽暘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卷三云  元槧大一統志殘本六巨冊自六百十五至七百五十一中少九十七卷僅存三十九卷全卷二十八不全卷十一共四百三番每番二十行行二十字字大悅目其方域則四川彭州【 崇寧濛陽】 威州 【 通化】 茂州簡州 【 新建】 嘉定府路眉州沔州蓬州重慶路夔州 【 永康】 達州 【 彭水】 紹慶路等 【下略】   又鐵琴銅劍樓藏書目卷十一云  元一統志七卷 【 舊鈔殘本】  題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上進 【 中略】此存蜀省均州一卷房州一卷通安州一卷鄜州二卷葭州三卷  由此可知各家藏其殘本之一部拜經樓本雖未注明為何版本而繹其全文可知其為大德本  以上三種殘本中之鐵琴銅劍樓本大部與朱氏本相同但通安巨津二州則為朱氏本所無其或鈔寫朱氏本而由他本鈔補通安巨津二州歟據上所述可以推求大元大一統志流傳之經過  再考北平圖書館所藏元一統志內容大畧如下  大本則存卷七百三十之第六葉至十二葉【 自山川之後半至土產風俗形勢古蹟】 卷七百三十一之第一葉至十二葉 【 合州之古蹟宦蹟人物】凡十九葉卷七百三十一題重慶路所屬合州之州名卷七百三十則闕其題州名之首葉然在古蹟條有清水穴在重慶路西三十步白土平在銅梁縣東北六十里等語案元代重慶路以巴縣為中心之行政區也又銅梁縣為重慶路合州之屬縣故卷七百三十為合州之前半【 建置沿革山川等】 無疑  小本則存卷七百九十之第三葉至第八葉 【 由山川之後半至土產風俗形勢古蹟宦蹟】卷七百九十一之第二頁至第五葉 【 里至山川土產風俗形勢古蹟人物】 卷七百九十二之第二葉至第四葉 【 建置沿革坊郭鄉鎮之一部】共合十三葉此三卷均闕題  州名之首葉但卷七百九十有泊櫓山在海鹽南三十五里卷七百九十一有北至湖州路烏程縣三十里東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一十里等語又卷七百九十二有常州及常州路之名稱可知其為浙江嘉興府路所屬之海鹽崇德二州及常州路之一部  此兩本中其大本卷七百三十一之首有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肸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上進等字故可以斷定其為大德本小本則闕此職名惟卷七百九十一有元貞以後所設置之鹽官州又元大一統志零葉有與大本相同之撰者職名其亦為大德本無疑案宋元書影所載之零葉首有大元大一統志第七百九十二卷奏進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肸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祕書監臣岳鉉等上進等字次記常州路及其所屬州縣之名次為建置沿革止於晉平吳分天下句今以比照前記小本卷七百九十二常州路之部則此卷第二葉首行十九州此屬揚州太康二年等語其上正與零葉末句相銜可用此零葉以補小本常州路所闕誠堪注意者也近得長澤規矩也君之指示得知宋元書影所錄為據南方傳本惟不知此殘葉現歸誰氏實為憾事  寫本凡存九卷其中未注明卷數者四卷即均州【 湖北省均縣】 之古蹟宦蹟人物僊釋全部房州 【 湖北省房縣】 之建置沿革坊郭鄉鎮里至山川全部麗江路軍民宣撫司 【 雲南省麗江縣地方】之建置沿革及其所屬巨津通安二州之沿革坊郭鄉鎮里至山川土產風俗形勢通安州之古蹟人物等是也注明卷數者五卷第五百四十四五百四十五之兩卷為鄜州【 陝西省鄜縣】 全部第五百四十八五百四十九五百五十之三卷為葭州 【 陝西省葭縣】就其注明卷數之鄜州葭州而言此等寫本皆係鈔輯殘篇而成故前後文義未必連貫  攷此三本之流傳其大小兩本中為朱氏本拜經樓本所未載者蓋必屬於他本今考所藏寫本微特記載之地域與鐵琴銅劍樓書目所載之殘卷相同即其書縫並印有海虞瞿氏鐵琴銅劍樓影鈔本等字則其書出於鐵琴銅劍樓本無疑  以余所知除北平圖書館所藏三本之外尚有東洋文庫之寫本殘卷大連圖書館之一零葉東洋文庫本不明其所從來但與北平圖書館寫本內容完全一致或亦鈔自鐵琴銅劍樓本與北平圖書館寫本為同一來源也大連圖書館之零葉【 卷六百三十四之第八葉】內容為勾符台杜光庭費孝先三人之傳案費孝先為成都路安仁縣人又其文中所記之青城山為成都路灌州西南之名山知其必為成都路部分之零葉也此零葉之行數及每行字數與北平圖書館之大小兩本相同而其書縫所記之卷數為六百卅四與北平圖書館本之作七百三十一者一作卅一作三十形式不符又其書體亦頗不同此當為別一刊版故此書共有幾種刊本今已無從斷定惟余所目覩者有三種耳  據上所述各種殘卷之內容即先將全國分為各路首述一路之建置沿革次記屬州之建置沿革坊郭城鎮里至山川土產風俗形勢古蹟宦蹟人物若有僊釋之可傳者則為附記里至則有四至八到土產則於貢物外多述其地特產古蹟則有坡窰院池石坑穴磧瑞木等記述頗為詳晰  所謂地方總志【 一統志】之體例各代殊有變遷其內容亦有異同六朝以前所編之地志姑置不論唐李吉甫之元和郡縣圖志則於輿圖外記郡縣之沿革四至八到山川戶口鄉數古蹟乃至貢賦名墾田數殿廟關津【 今本則除潤州外均闕輿圖與田數】等事次記山川之形勢攻守之利害又宋樂史之太平寰宇記則就沿革府州境四至八到戶口風俗姓氏人物土產各分目以述之更就各縣分記坊鄉沿革山川古蹟殿廟寺觀陵墓關津橋梁倉庫碑記詩詞等事  案將人物詩詞載於地方總志蓋始於樂史至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及祝穆方輿勝覽則與前載諸書大異其趣輿地記勝則分沿革風俗形勝景物古蹟官吏人物仙釋碑記詩四六【 用四六文以記各地之事】等目詳錄詩文備載碑記詳於名勝古蹟人物而略其四至八到戶口等方輿勝覽亦與此大同小異  元代之混一方輿勝覽明代之曹學佺大明一統名勝志等均蒙南宋人之影響而繼承其編纂方法者也至於大元大一統志則依太平寰宇記之內容而兼采南宋時代之特徵略加取舍而已  其後有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等書均仿大元大一統志而更加詳密故大元大一統志在編纂地方總志之歷史上可占重要之地位又以元史地理志記載簡略之故則其內容亦為重要惟惜現無完本僅存上述之殘卷耳  上述永樂大典所引雖不能窺其原本全豹然可知其富於元代歷史之資料必有裨於研究故希望輯本早日出世以供學者之考覽【 以上為東方學報東京第五期續篇古地志地圖之調查一文中之一節】   以上日本

  大元大一統志附錄 【 乙亥三月刊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京疆域考
[转载]遼東志4
石蓮盦彙刻九金人集  (清)吳重憙 編
骆宾王《骆丞集》2
大淸一統志 148
畿輔通志卷九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