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流斋说瓷(上)

饮流斋说瓷

                                                广州许之衡守白著

 

                               饮流斋说瓷 [] 

饮流斋说瓷【一】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 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 可以极意匠之能事 独至於瓷 虽亦由人工 而火候之浅深釉胎之粗细则兼藉天时舆地力 而人巧乃可施焉 故凡百工艺  欧美目吾华皆若土苴等视独瓷则甘拜下风 尊为瑰寳诚以瓷质之美冠绝全球 虽百图仿效终莫能及 盖得於天地者厚也 宜夫鈫拿之名代表国号释其义 则支那瓷之省文也其声名洋溢固已久矣

 

瓷质之贵在於瓷泥 瓷泥也者以地质学语释之 乃一种富於粘性之冲积士也 大抵由山水冲激积而成砂 砂复滤细则成为泥是种土砂非随处所恒有复分各色 有紫有黄有楬有白 而以白为最贵 紫也黄也楬也均无法使之白 而白之一种千百年来独尊景德镇之所制焉

 

吾华制瓷可分为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 宋最有名之窑有五所 谓柴汝官哥定是也 更有均窑亦甚可贵 其余各窑则统名之曰小窑详後说窑章而元之一代历年较短 舆宋末不相远亦可附於宋 明之最盛在永栾宣德成化嘉靖万历数朝清又可分为五期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光绪均为一代作制之杰出者此时代之大较也至於宋以前虽隋唐时代有作者然皆於故录识其名罕得目覩其物兹故断目宋代为始

 

陶之为物发明最古 自有虞氏已见经籍 此後汉晋瓦器 六朝偶俑近年筑路出土者填溢市肆可见吾华历朝制作之大槪焉若瓷之发明自晋始见於记载 其後元魏隋唐 骏澌盛观 陆羽茶经所载 则唐时茶具已极精美 可知唐代以越窑著称陆龟蒙诗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峯翠色来 孟郊诗云 越欧荷叶空顾况 茶赋云 越瓷如玉之甄 诗人屡见诸吟咏其妙品当可想见 然代远年湮流傅极罕 虽近时出土间有发现然已在存疑之列 殊难一一考证 清高宗题鹞缸诗云李唐越器人间无  赵宋官窑晨星看清初已如此今更可知矣

 

饮流斋说瓷【二】

 

至於彩色之发明亦颇久远 陆羽茶经谓欧越器青 寿州瓷色黄 洪州瓷色褐 又谓盌越州为上 其瓷类玉类冰青而 盆茶邢瓷类银类雪白而茶丹杜甫集韦处乞大邑瓷盌 诗云 君家白盌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至如吴越钱鏐时 有所谓秘色者 蜀王建时又有所谓金梭椀者观於此则唐时已有青色有黄色有褐色有白色有金色几於五光十色矣 近人覩宋代均哥诸器制作古朴色亦简单遂遇形式古朴者槪以宋元赅之乌知乎唐代制器已力求华美如是哉

 

至於瓷面有花 就余所见则宋时已极精美 宋瓷花之佚丽者莫如粉定 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体几於鬼斧神工 而哥窑亦有加彩者元瓷余亦见有暗花者余会见一半瓷半瓦之盘 雕凹花加五彩者 其彩舆花异常古拙 是否宋以前物未敢决定 可知瓷之有花其滥觞为已古矣至於明代则各种花绘穷态极妍佩文斋昼画谱载 明代嘉靖官窑花彩有五十余之多 其彩画之诡奇绘事之伟丽 几於不可方物所惜者上方贵品旣罕流及人间而历年旣多残缺不少 重以贾胡辇载搜及殿穴 遂令朱明遗器粗伪者充寒市廛 精真者珍同拱璧然间或一遇亦足考见前代美衔之一斑焉

 

西哲有言世愈近则愈进化 以此原则衡之华瓷乃大不然 观於宋瓷汝均哥诸器 制作凝重古雅 而瓷质之腴润 釉色之晶莹历千载而常新粉定则精丽妍巧舆清乾隆同臻极轨 至於元则反古拙有类於土缶硎羹 明永栾影青一种迥非康乾之所能及明宣祭红天下称为瑰宝而天启崇贞甚至卑无闻焉 康熙花卉人物似华秋岳陈老莲 雍正花卉纯似恽南田 而人物则逊於康熙至乾隆研练瓷质胜於康雍而绘画则除古月轩外稍未之逮 其官窑多作锦地参入泰西几何画法 虽穷研极巧错采锼金 然视康雍之浑雅高古雅人视之殆不如矣 至道光则别开一派虽属小家法亦有足观者焉 若夫咸同殆卑之无甚高论 而光绪近年仿康乾诸制往往逼真 鱼目混珠识者憎之然不能不谓其美术之精进也统观诸朝或盛或衰 殆无常轨 衡以世愈近则愈进化之说乃迥不相侔律以人存政举人亡政熄之言则庶几相近盖瓷虽小道而於国运世变亦隠隠相关焉

 

饮流斋说瓷【三】

 

宋代制瓷虽研链极精莹润无比 而体制端重雅洁犹有三代鼎彝之还意焉 粉定妍巧极矣 而花纹源出秦镜纯白一色仍极雅净也至宋末而加彩兴始稍稍趋於华美 元瓷间有花彩 然大都步宋规模且不及宋制之精 时露占拙气象 大抵蒙古历年既短故制品稍逊於宋代欤有明聿舆制作渐备润色 承平乃及瓷业龙凤之文最古 殆沿宋制由是而花卉而众兽而人物增华饰美然其时绘事犹见古朴疏宕之气焉至清康熙专以名工制瓷名手绘画殆纯入於美术范围 而高穆浑雅之气犹未尽掩入 雍正则专以佚丽胜矣至乾降则华缛极矣 精巧之至几於鬼斧神工而古朴浑厚之致荡然无存 故乾隆一朝为有清极盛时代 亦为一代盛衰之枢纽也 政治文化如是 瓷业亦然嘉庆虽犹存典型 然仅虎贲中郎之似道光画笔出以轻倩而物料美盛远逊前朝 咸同一蹶不振 虽美术退化 亦时势使然也 光绪稍稍复舆但有形式而乏精神矣故观於瓷业之盛衰舆历史世代变还之局成正比例 然由朴以趋华 由简以趋赜乃必循之軐也

 

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 故缥瓷人潘岳之赋绿瓷纪 邹阳之编陆羽品茶青盌为上 东坡吟诗青盌浮香柴窑则雨过天青汝窑哥窑龙泉东窑均主青色 此宋以前尚青之明证也 至均窰始尚红色 元瓷於青中每发紫色 至明宣德祭红则为红色之极轨康熙郎窰递衍递嬗而豇豆红胭脂水尤为时代所尚 故青色以後红色继舆 至於今益盛 足见由朴趋华之显徵也 而西人於重红之外兼重黑色青色则稍稍摈弃此种心理不解其由 或者物以希为贵 舆由是言之 青为过去之色 红为极盛之色 而黑为异军特起之色 若夫白色者则除粉定外不甚见重於世殆贵华而贱素 固人情所同耶

 

试以瓷比之诗家 宋代之汝均哥定则谢宣城陶彭泽也 淡而弥永 渊渊作金石声殆去三自篇犹未远也 元瓷者其晋人之古乐府欤质直而有致朴拙而不陋 若明瓷则初唐之四傺也 壮奡华贵 开盛唐之先声 而疏处往往不及来者 至於康熙 殆如李杜无美不臻而波澜老成纯乎天马行空不可覊勒矣 若雍正颇似王龙标岑嘉州 高华而清贵者也 若乾隆则似元白温李极妃 青丽白之能事 所谓千人皆爱雅俗共赏者矣嘉庆者有如晚唐之皮陆 矩矱不失而声价远逊 道光品格较小而饶有别趣 揆之诗家 其殆宋代之姜尧章欤 若夫光绪则明之七子也刻意摹凝古人其功力亦有独烛处 然比之盛唐则不 上下床之别矣 瓷者工之美术 诗者辞之美术 不类而类亦足 资一噱也

 

饮流斋说瓷【四】

 

吾华诸美术以论书画之书为最多 以其舆文人气习近也 若刻印若范铜则稍罕矣 而论瓷之书尤寥寥若晨星盖工艺为自来文人所弗习而美术又非专家莫解也 明代品瓷作者较夥 屠隆之考盘余事 黄一正之事物绀珠 张应文之清秘藏 谷应泰之博物要览源源本本勒为要専书後世犹可考见 至项子京瓷器图说则彬彬美备 译有英法名国文字 西人考瓷者皆以是为监本焉 有清以来朱琰之陶说 程哲之窑说唐英之窑器肆考蓝浦之景德镇陶绿 亦复有名於时 然多详於远代而略於近也 寂园陶雅瞻博极矣 然自谓未尝厘订体例 区别部分初学者殊有望洋之叹则美犹有憾也 謭陋如余敢言述作 然笃志所嗜 研究遂勤 日笔月识 居然成帙 慨乎吾华绝业不绝如缕生瓷国而不解言瓷厕工廨而不能知工吾党之耻也 於是乎本其一得发为兹编 世多愽雅鸟足邀其一晒 然抱残守缺之思 鏧险缒幽之想则固已锲而不舍矣以新体之悬谈作考标之自序跫然足音似人而喜或者其许我乎

 

 

饮流斋说瓷【五】

 

说窑第二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 皆宋窑名也 兹偏断自宋始则五窑不可以不详 其余有名各窑亦当递述也 说之如下

 

柴窑 在河南郑州 卽柴世宗所创也 相傅当日请器式 世宗批其状曰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 作将来二语 可以想见陶录谓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 声如磬 然薄如纸一语乃指称汁言非指瓷胎言也 青如天一语亦不尽然 柴窑固以天青为主色 但据慱物要览 则尚有虾青 豆青豆绿等色不止天青一色也 釉中有细文开片见於豆绿色 较多无釉之处悉呈黄土色 然滋润细媚为古来诸窑之冠 在明代已不易见近筑路掘出陶器颇多间有类此者尝於某公座上见之 或者天壤奇宝不肯终秘人间也

 

汝窑 在河南汝州北宋时所创设也 土细润如铜体 有厚薄汁水 莹润厚若堆脂 有铜骨无纹者有铜骨鱼子纹者有欆眼隠若蟹爪文者尤佳豆青虾青之色居多 亦有天青茶末等色 无釉之处所呈之色 类乎羊肝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乃真物也其色纯静深穆 余前云俨有三代鼎彝气象者卽感於此而言

 

官窑 宋大观政和间在汴京所造 体薄色青有带粉红色者 浓淡不一 有色带白而釉薄如纸者 大观中尚月白粉青大绿三种有蟹爪交紫口铁足盖其胎本紫色也然宋官窑有数馑南渡 後卲成章於修内司烧造 曰内窑 亦名官窑 其后郊坛下别立新窑 亦曰官窑是宋时已有旧京修内司郊坛下三种唐氏秉钧谓旧京著时未久 当以修内司所造为上 新窑为下 当时己分差等矣 南宋余姚秘邑瓷後人亦目之为官瓷大抵皆仿汴京遗制递术递嬗也

 

哥瓷 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业 兄名生一 当时别其名日哥窑 其胎质细 性坚 其体重 多断纹隠裂如鱼子亦有大小碎块文即开片也 以米色豆绿二种居多 有紫口铁足无釉之处所呈之色其红如瓦其釉极厚润纯粹历千年而莹泽如新元未明初暨清唐英屡有仿制 然远不逮宋制之精矣但近年以来不甚为时人所重因之价値稍眨

 

饮流斋说瓷【六】

 

定窑 在直隶定州所造者名日北定 宋初所建设也 南渡後在景德镇制者名曰南定 以其釉似粉故通称曰粉定 北定其质极薄其体极轻有光素凸花 划花 印花 暗花诸种 大抵有花者多 无花者少 花多作牡丹 萱草 飞凤 盘麶等形 源出泰镜 其妍细处几疑非人间所有乃古瓷中最精丽之品也 开片者其开片皆系柳文白骨而加以釉水有如泪痕者亦为佳品 口底率漏胎故其口往往有以铜镶之者南定之胎质极细 色极白其釉亦系白玻璃釉 惟澄清之处略闪豆绿色 耳釉中有鼓花者 有不故花者 其形式舆北定相同而胎釉微有小异凡粉定之真者其釉光而且润舆旧象牙同 釉中多有柳文开片舆伪造之开片不同 伪者之釉或大混 或太乾或大透亮 或大间淡万难如旧者之润亮也粉定种类不一胎有厚薄 色以闪红者为贵 闪黄者次之 闪黄即牙色也 有开片有不开片 明代成化仿者亦佳乾隆以後遂无仿之者矣

 

章龙泉窑 宋龙泉人章生二所陶器名曰章龙泉窑 又名弟窑 前所述章生之哥窑即其兄也 章瓷舆哥别者 哥有纹 弟无纹以是为特异之点有粉青色翠青色 深浅不一足亦铁色 龙泉不自章始 古龙泉不易见 章所仿制大致同古 而较精致耳今人但称章制为龙泉古制已为所掩矣明仿龙泉舆宋无甚大异 惟其色略淡 其釉略薄耳清唐英在景德镇所仿胎釉乃迥乎不同大低豆绿色有暗花者卽唐所仿也 龙泉豆绿者舆汝窑大致相同往往易於相混 今为析之汝胎粗而略糠 龙泉坚而且细汝称薄而清 龙泉釉厚而混 汝无釉之处色如羊肝龙泉无釉之处色如瓦屑 汝釉上有光透脱如料龙泉釉上无光滋润若玉 汝多有鱼子文少有蟹爪文 龙泉间有蟹爪文绝无鱼子文其相异之点在此

 

饮流斋说瓷【七】                                                              

 

均窑 宋初禹州所造 禹州昔号钧台 钧讹作均相沿已久 胎质细 性坚 其体略重 釉具五色 浑厚浓润 有兔丝文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初制者色纯无少变 杂後制有青紫相错 如垂涎者皆烧不足之故 而世人往往尊视此种犹之佳砚本不宜有鹆鸲眼而人反以鹆鸲眼为贵也 其釉分为两种 一曰细平釉 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属後起者 故兼有紫斑者居多平釉而紫斑者绝少也均窑之底有一二三四等数目字为识 或谓红色等器以一三五七等单数为识 青色等器以二四六八等双数为识此说乃不尽然惟六角花盆必如是耳余器则不拘此例 均釉厚而且润 若躐泪之成堆惟纯色者混 而且匀釉中多有蟹爪文 无釉之处呈羊肝色 或芝蔴醤色乃真物也 伪若釉薄而不匀其色非偏於蓝则偏於灰 舆纯正天蓝色迥异 无称漏胎之处亦不能呈羊肝色 緃有之亦是先抹後烧者也 均窑舆元瓷辄易相混然宝大有别也均称厚而匀 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 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 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均窑之天青色者肆人呼为月白 盖仿柴之雨过天青也 紫油而无蚯蚓走泥纹者殆不如月白而能莹润 然人恒往往重紫而轻月白所谓痼习者非耶

 

平阳窑 在山西平阳宋时所建 其胎舆釉皆白中闪黄微具土色 而制皆仿北定居多 故又称曰土定平阳真者其胎之色纯似黄土其质在半瓷半瓦之间其釉光而且润细而发黄多有蛇文开片 伪者色稍闪红 而性略糠 其釉亦粗而且暗乾且发白也

 

耀窑 在西安耀州亦宋时所建 初烧青器仿汝而略逊 後烧白器较佳 初制者其釉透亮如玻璃 其色微黄略似虾青色後制者其釉略混其色其白有似牛乳之白有似粉油之白 有似熟菱米之白不等 耀窑有一种细胎细釉者胎极薄而带有暗花 釉极细而带有开片不知者往往以定呼之 其宝非也盖其胎虽薄而仍比定略厚 其釉虽细而仍比定略粗其色虽白而仍比定略闪黄也 而暗花开片亦舆定微有不同

 

饮流斋说瓷【八】

 

磁窑 出磁州(昔属河南今属直隶)宋时所建磁石引针之磁石卽産 是州取石链陶磁釉之名乃专指此 令人辄误以磁舆瓷混用矣 器有白釉有黑釉有白釉黑花不等大率仿定居多 但无泪痕 亦有划花凸花者 白釉者俨同牛乳色 黑釉中多有铁绣花 黑花之色舆贴残之膏药无异

 

建窑 在福建初设於建安 後迁建阳 始自宋代 古制者质粗不润 釉汁乾燥 又名乌泥窑 後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因有紫建乌泥建自建三种白者颇似定 惟无开片 佳者瓷质颇厚 而表裹能映见指影焉 以白中闪红色者为贵 有凸化及雕字者然花多不甚工细比之粉定则小巫见大巫矣 故价値亦逊 至今闽省制器尚盛

 

广窑 宋南渡後所建 在广东肇庆阳江 胎质粗而色褐(即灰色 所制器多作天蓝色惟不甚匀耳 釉厚之处或作靛蓝釉薄之处或作灰蓝无釉处所呈之色或如黄酱或如蔴酱大致仿均而无红斑 舆蟹爪文则舆均异也 广窑又名泥均盖以胎骨系以乌泥制成而仿宋均青色之釉汁也然多淡青带灰於灰釉之中露出深蓝色之星点 或如云斑霞片颇呈异采 视彼窑变泪痕者狯似胜之 或以泥宜音相近遂将宜舆所仿之均窑 广窑混合其讹实甚宜舆瓷胎舆广窑瓷胎似同而质异至釉汁虽形似而宝大殊(详下欧窑一叚)纵有彼此仿制者 不难一望而知何至因音相近而混合耶 广窑在粤名曰石湾盖南海县佛山镇之一村名也 自明时已迁於此 宋阳江旧窑今日早已消减矣清初颇有良工数人其仿均见称於世自日本嗜之谓其国人所授 价遂条涨然实无稽之谈也 至今日制器尚盛 实则胎质粗下 远不及潮阳合浦(潮阳合浦其瓷质甚白 类似醴陵然名不出於省外 无良工故也 吾粤殊贱视之徒以其历史甚古 会出良工 省外遂颇重视 谚所谓物离乡贵者非舆

 

饮流斋说【九】

 

前所述诸窑 柴汝官哥定暨章窑均窑皆鼎鼎有名者也 若建广二窑则别成系统亦足自树一帜焉 平阳耀窑磁窑亦杂窑之有名者此外尚有诸窑统名杂窑亦曰小窑兹约举之 仿柴者东窑 宋建於东京 东青所由得名也 仿汝者曰唐邑 曰邓州 曰河北 仿官者 曰余姚仿龙泉者曰鹿水仿定者曰吉州曰宿州曰泗州。总之宋代杂窑不外取法诸大窑辗转仿效其佳者每致乱真 而胎质釉计之精粗明眼人不难判别也虽同一宋器而价值则远逊矣

 

元瓷 元代制瓷亦有多窑 然其名不著 统称曰元瓷而已 近流行之元瓷皆元时由西河南一带所制者 若南省所制从有发现大都以宋末目之而元瓷之名始尃属之仿均带紫之品矣 此制品多作天蓝色 兼带紫斑 以成鱼蝶蝠等形者为贵不带紫者常品也河南制者系元代初年之物胎釉色凙舆宋均所差无几 潞安制者系元代中年之物 其胎系半瓷半瓦 釉比初年略觉透亮蒲州制者亦元代中年之物 釉亦略透亮惟红斑之中带有葡萄紫色耳元瓷之天蓝色者舆均大致相同然亦有别也 元瓷之釉厚而垂 均釉则厚而匀元瓷之紫聚成物形 宋均之紫弥漫全体元瓷之釉浓处或起条文 浅处仍见水浪 宋均则浓淡滚浅皆混然一律此其所以异也元瓷真者无论瓷胎瓦胎其体皆重 其性极坚瓦胎者其色虽似瓦而仍带半瓷质 瓷质者其质虽似瓷而仍略带瓦质 伪者之胎则或纯乎瓷或纯乎瓦舆真者迥不侔矣

 

欧窑 欧窑一名宜均 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 形式大半仿均 故曰宜均也制品虽出宜兴然舆阳羡名陶一系微有区别舆清代紫砂挂釉各器亦微有不同大抵制造时仍参入瓷质非绝用紫砂者欤 瓶盂等物皆有而 尤以洗类为多欧窑舆广窑同一仿均 外观厚重形极相似而实不同 今略析之 广窑以青发蓝班者为最多 此外他色虽有然总不脱灰墨一类釉也 欧窑则色泽较多除青蓝外 有仿均深紫者 又有云豆茄皮等色且蓝斑亦不若广窑之浓 其别一也 广窑之底露胎较多 欧窑之底露胎处甚少 其别二也广窑之制纯乎浑朴欧窑之制於浑朴中见妍整 其别三也至清代唐英亦会於景镇仿制欧窑 但明欧窑多橘皮釉 而唐仿无之其釉又舆乾隆时器无异孰明清固不难一望而知

 

饮流斋说瓷【十】

 

自宋以来已有官窑民窑之分 官窑者由官监制以进上方备赏餐者也 民窑又名客货 民间所通用者也清代於官窑之中更有御窑专备御用而下不敢僭若官窑则贡人达官亦得用之 设专官以监督其工 发内帑以支销其用故所制物品日益精美御窑画龙必作五爪尤其显著之识别欤

 

郎窑 近人最重视之品厥惟郎窑 然所称实有误 篕通称郎窑者大抵乃明祭红之寳石釉者也不必纯为郎制郎为郎廷极康熙朝监督瓷业之官而肆人误为郎世寗 世寗法国人 善画 雍乾间供奉内廷未尝监督造瓷 郎廷极官至江西巡抚其制瓷之事实 频见于蓝浦陶録 阮葵生茶余客话各书中则必为廷极而非世宁也 明矣此种制品以深红宝石釉为主体肇于明代宣历仿于清初今之所谓郎窑者实混明清而一之 然沿误已成习惯余亦从众也云而 今俗所分别者凡深红宝石釉之品概呼郎窑红色玻璃釉 橘皮釉之品概呼积红 积红有款识 郎窑无款识云郎窑有先后所制之分凡裹外皆有开片 而底足有灯草旋文其色深红如初凝之牛血 此先制者也 若后制微有不同先制者口底微黄所谓米汤底者是也后制者口底或作豆青色或作苹果青所谓苹果底者是也先制者釉色深红 后制者釉色鲜红 惟釉尚透亮不似窑变之肉耳又有所谓绿郎窑者其色深绿葱蒨可爱 满身细碎纹片实则明仿弟窑之品也 雍乾时代亦有仿者

 

饮流斋说瓷【十一】

 

窑变  窑变者乃烧窑时火候不匀偶然釉汁变色之故大抵欲作深红之色非一般颜料所能造必参以他种颜料而火候深浅之处红色失而他色露变成种种形状不等颇为特异因之踵作盖本偶然者后逐成为故然矣  窑变先后所制亦各有不同 若康熙末年之窑变 其蓝色与雍正时同惟其红色则发黑 若雍正初年之窑变红蓝二色均不发黑其釉与郎窑之釉略同若雍正末年乾隆初之窑变 其釉与色均与郎窑回异 且有带款者盖纯乎人工故意制成者也

 

年窑臧窑  年窑者雍正时年大将军羹尧督造之瓷也青花五彩皆有之而市肆中人但以一种积红小瓶小杯等物呼为年窑其他则不省也 年窑之红比郎窑之红较黑而实且不开片 其声价亦远逊于郎矣又有臧窑者为雍乾间臧应选所督造然无甚特异之点 故人罕有知之者。

 

 

饮流斋说瓷【十二】

 

说胎釉第三

 

欲识瓷之美恶必先辨胎 胎有数种 有瓷胎 有桨胎 有缸胎 有石胎 有铁胎 瓷胎者辗石为粉 研之使细以成肧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桨胎者 撷瓷粉之精液 澄之使清 融成泥桨以成肧胎 凡极轻而薄之器属之缸胎亦名瓦胎谓胎质粗如瓦器也凡凝重粗厚之器属之石胎 非真石也质凝重而坚略似大理石琢成之器物焉 康熙有石胎三彩是已 铁胎非真铁也磁质近黑有如铁色其胎之厚薄轻重亦不一到也

 

瓷器有纹者谓之明片 有大开片有小开片 小片之细碎者曰鱼子纹 大片之稀疏者曰牛毛纹 曰柳叶纹 曰蟹爪纹 不外形容其所似也

 

瓷之开片其原因有二 一曰人为之开片 一曰自然之开片人为之开片多属桨胎当人窑烧时已定使之开片或开大或开小配合药料烧之则出窑时成开片形一如人意之所欲出是等开片 形似龟坼开在肧胎者也自然之开片则历年既久其釉渐渐内裂或成鱼子或成牛毛诸形 其坼也纯舆肧胎无涉 是等开片痕不深入 开在釉汁者也

 

牛毛纹带黄色鱼子亦然 凡年久自然开片者 其釉似坼而未坼在若隐若现之间若人为开片者则轩呈露矣人为开片始於宋代哥窑其後因递仿之

 

桨胎质轻而松 缸胎质重而坚 瓷胎音清而脆 瓷胎之沙底者谓其底露胎不涂釉也 沙底贵白 贵细 以细砂底为上缸胎大半缸底色贵亮声贵响年久之缸胎多有铜音 故鉴别家往往叩其声而知是物历年之久暂也

 

脱胎一种其薄类於鸡卵之壳 故又谓卵幂 纯乎见有釉不见有胎者也 映日光照之 表裹能见手影有花者於其裹照见外之花纹有欵者於其表照见内之欵字 此等制器始於永乐 仿於康雍乾隆 以後遂不能仿 盖夺造化之天工极制作之能事矣

 

开片仿哥之粗糙者谓之冰纹 粤人谓之襞裂 开片青花而瓷色发黄者 统称浆胎 沪人谓之煨瓷 开大片而瓷色发红者厂人谓之格瓷有一种釉汁翠地紫斑细碎若鱼子或若鸡翅木之文理者肆人谓之均釉

 

制瓷上釉有二法一日蘸 以釉皿入缸荡匀其汁 蘸釉者其釉厚故均哥诸器往往有若堆脂 所蘸不止一次也 一日吹釉 截竹为筒嘘气匀之吹釉者为其釉薄故薄故旧瓷中有玻璃釉等名目 而薄者甚至有同卵膜也

 

饮流齐说瓷【十三】

 

宋元古瓷釉厚者有如堆脂谓之密淋釉 其挂釉至底之处往往垂若蜡泪 任其渗出谓之鼻涕釉 又古瓷中常有釉不到底露出胎骨大小片段不等甚至有半有釉半无釉者若是者谓之露胎 其少者谓之缩釉 但以是为宋元之证则不尽然 盖宋汝均诸器固多露缩釉然官窑极精之品亦有无是者即有之亦片段 甚小至於元诸瓷 则有露胎颇多者若康雍间仿宋之品则又缩釉处甚小矣至咸同间仿宋诸器吾辈目为贋鼎者则密淋鼻涕等状又必全似於宋釉 是在明眼人辨之而巳

 

均密之釉 扪之甚平 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 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 是均密之特点也广窑之釉扪之甚平而中现蓝斑大者谓之霞片小者谓之星点 是广密之特色也 均窑以紫胜 广窑以蓝胜

 

凡罩釉一次者谓之一道釉 无论青黄红黑种种诸色 得其一者谓之纯色釉 若白色者则谓之本色釉

 

今之所贵於世者 其寳石釉乎 凡深红鲜红皆有寳石釉在内不惟红而已 若绿若蓝若茄紫各色亦皆有之而世俗则专属於深红一种也清初颜料大都明代所遗 其火红大绿均非後来所有意者 其亦糁入寳石等料乎

 

寳石釉之品 莫贵於亮釉 其明如镜 其润如玉 其赤如鸡血 其通如石之冻 博物要览所谓西红宝石者是也 亮釉又名玻璃釉乃薄釉也薄釉而能备种种诸美其胎之精细不待言矣 寳石釉亦有一种厚釉者 有稷眼 橘眼及满开小片等文 然比之薄釉其价值则稍逊

 

釉质之厚者堆脂密淋鼻涕之外 又有所谓疙疸釉者 此等釉扪之略有不平 有如结痂之初落故谓之疙疸也又有釉汁中含最细之黑点稍凹下者谓之麻懒盖烧时为火力所缩 黏有黑炭故也

 

饮流寄斋说瓷【十四】

 

有明祭红釉汁较厚成一种 木纹有若尖峰重起 又似叠浪 望之蔚然而深 是等木名为野鸡翅 是等文名为鸡翅木纹又有一种祭红红中露白本色釉微微凸起 有若焦蝶等形 名曰露骨 更若涂以抹红之釉 而虚其中若为空白也者 颇似乎阴文之花纹名曰盖雪鸡翅露骨盖雪皆釉质之奇者也

 

青红各器其口际有白釉一线 形若灯常 底足之处又必有圈缐一围 二者皆名曰灯草边 以质极滑线极斋者为贵市人所谓规矩者也彼伪制之品往往不能规矩赏监家每於此辨别之若雍正仿宣红之品近蹬草边处色亦较淡然浅深蹬稍有间亦必极规矩固不能以伪制目之矣

 

灯草边而圆者固贵矣 若方者则尤贵 盖口际扪之若平面者谓之方边 康乾乃有之 後则圆邉 有仿制绝情者 而方邉则甚罕仿制也

 

紫口铁足谓口际有边深黄而近紫足则铁色也 宋瓷多数有之 哥窑尤夥 明成化窑暨康熙光素青花诸瓶有铁口铁足又兼铁膊者口际大半雕有凹花而雍正官窑紫口铁足亦不尠此等物品 其款字亦多凹雕挂铁色釉

 

紫黑之釉满现星点 其光莹亮如铁者 谓之铁绣花 星点痕稍长 其光闪烁不定者谓之蝗股纹 又谓之蚱蜢腿又谓之蜻蜓翅同一名词皆形容其所似也凡紫黑之釉苟无是等纹者则不足观矣

 

脱胎之制 始於明代 永乐宣德亦精制器 有名者为昊十九紫桃轩极称之其薄者能映见手指之螺纹真绝品也康雍所仿虽亦极薄然多能映见花舆字耳 至道光瓷尚薄胎 亦有类脱胎之制 识者辨其色泽而知之

 

红釉中有绿者谓之苔点 苔点浑成一片者谓之苹果绿 苹果绿有似老苔荡漾水中微放金光者乃真奇品也又有一二片段忽呈鲜红奇采者兼有星金尤为可贵是也以品红者恒以苔点金星为帜志也

 

饮流斋说瓷【十五】

 

浆胎必轻 缸胎必重 此恒例也 若缸胎而轻且薄者则宋代之贵品矣 瓷胎则视物之大小而定其轻重之所宜凡极轻与极重之品皆有研究价値者也辩器之底而察新旧 此瓷学所必要也 宋元诸器底际率多露胎 明器有欵者底必挂釉而无欵 露胎者亦不尠康雍仿明制亦如之 若露胎而有印字欵者昔时所轻 今之所罕也 底际欵有釉而外无釉者 明代暨康熙亦间有之 若有釉无欸者则当细辨釉质之新旧矣色微黄者日米汤底色稍黄而似烙痕者曰炒米底 色微近豆青者曰苹果底辨郎窑者辄於此三致意焉 绿裹绿底之器肆人谓之九江瓷 此称殊误然沿讹袭谬久矣绿底之器恒露本色釉以容欸字 欸作篆书者多 若作楷书者非常品也 自款字与底露胎者少 乾隆以后底露胎之器日渐少见矣

 

古瓷之底有钉痕者 古人思想较拙以铁 支皿底入窑而烧 烧成则撤去铁  故底有钉痕也又有一种底露胎而印花纹或作花形或作物形或深入如钉痕而作辘轳旋形者亦古瓷之特色也若作螺旋文则明瓷常有清初底挂釉之器亦每有螺旋文

 

釉汁中凹而缩者曰谡眼亦曰鬃眼 浅大而滋润者曰橘眼 隐含黑点而不凹下者曰犀鹿点 形较大而微发老米色者曰褐斑白中有黑者曰鹿星有小沫凝如水泡者曰泡沫星不起泡沫而含水晕者曰水浪 尘星之晕成黄色者曰鹧斑又日兔毫

 

釉裹蓝一种其作法系先上一层白釉 再上一层蓝色 复上一层薄釉 最后又画金花 多作龙身夭矫 青云缭绕之画釉裹红之作法亦然釉裹蓝以康熙为最精新仿者粗恶可厌 釉裹红乾隆间尚精 后亦间有仿者 然不足观矣

 

釉之旧者谓之实光 釉之新者谓之浮光 所谓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者也 但以闇淡无光谓为历年久远之证 则大不然彼佳瓷未有无光者或则曾经入土 光气净尽名曰失亮则又当辨土锈花之有无矣 若为者乃用桨跎磨去浮光易於掩蔽一时 终难逃识者之明监也

 

辨浮光之有无此易事也 若新制之极精者不惟毫无浮光且能露出实光 而旧瓷之种种特 色几於具体若是者则难辨矣然有花彩则细辨花彩无花彩则细辨质地花彩之精者几足与旧制颉顽 惟质地则剖析毫芒自形判别 然其间亦有微乎其微者矣

 

饮流斋说瓷【十六】

 

玻璃釉之制盖甚古矣 自宋迄清初凡带有玻璃釉者 虽皆透脱如玻璃 然总有浑融气象 自成一种特色臂如琥珀水晶虽亦如玻璃之浏亮而与玻璃之质究有别也若夫新造之釉则无论厚薄 其色虽亦类似玻璃 然终不能混融仍露迹象也

 

宋元之釉极厚而咸同间仿宋元者其釉之厚亦同也 雍乾之釉极薄而光 宣间仿雍乾者 其釉之薄亦同也然其厚同其间同而其薄自有不同者在也以皮相则失之矣

 

器小而开大片 器大而开小片皆足贵也 晚近以来则不贵 哥窑之开片而贵 郎窑之开片大抵开片瓷品概以扪之无痕者乃为可贵也

 

辨胎釉之道盖亦夥矣 手而扪之 审其泽也 指而扣之 聴其声也 目而察之 辨其色也 更有附於耳际 而听其有无微响以验火气之曾否退若者然不甚足恃故雅人弗取之

 

饮流斋说瓷【十七】

 

有一种香瓷能於座间发出香气 恽南田有瓯香馆即指此也 盖宋瓷制胚胎往往杂以香料 历年既久 异香喷溢 最为珍罕之品有土胎香者有泥桨胎香者有瓷胎香者 桨胎香者较多 瓷胎较少 更有藏香胎 沈香胎等等 若小合之属乃古时奁具载梳头油久亦能浸溢成香是又入於韵事者矣

 

香瓷之香乃在胎骨 宋制器皿釉不到底 恒稍露胎骨於外 故能发香 若釉汁满挂则纵有香料入胎而亦不能喷溢芬馥矣是以香胎间於古瓷中有之後代则甚罕也

 

挂釉之法古时以笔搨釉 病在不匀 後改为以皿入 缺用蘸釉法匀矣 而屡有不到底者 嗣改为吹釉之法 有三四遍吹至十余遍不等则既匀且净盖进化之理然也

 

常见一种混合五色之釉 其文缭绕纷纶 有如五色之玛瑙 又似海滨文蛤之嗀名曰混釉 曰云釉 谓其如云蒸霞蔚也施之於小瓶类为多是亦乾隆间一种好奇之新发明

 

乾隆有专仿木制各皿 望远俨然如木而质为瓷者 名曰仿木釉 有仿漆器者名曰仿漆釉 有仿景泰法琅者 名曰仿景泰釉此外更有玳瑁釉石釉花釉等等 骤视绝不类瓷 细辨始知皆釉汁变化神奇之至也

 

饮流斋说瓷【十八】

 

说彩色第四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文谓之青花 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 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 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阑内绘花文外填色釉 或锦文者 谓之开光 黑白等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之素三彩(素三彩亦有连地统计者)由窑变而成红绿紫三色者谓之天然三彩裹外皆有花者谓之两面彩

 

本色地加加彩盖始宋 或谓於明者非也 陶说戴宋学士王珪召 对蕊珠殿设紫花坐墩 是其有力之证以余所见哥窑加彩之器古物保存所有之而友人所藏复有一具确为宋物无疑 花彩古气盎然殊不类後加者 至元瓷法花之品(法花详下章)花舆底不一色己开夹彩之权舆元时旣有夹彩则本色地加彩必在其先 断可知矣

 

五彩之器明永栾制作始盛 证以博物要览所载 则穷研竞巧 花様渐多或谓五彩间有洪武款者皆属明未清初之所讹殆或然欤明代彩瓷发明足以复绝奕世震铄一代者 殊不浅尠综其迁变可得而言

 

永乐影青一种 瓷质极薄 雕暗龙花 表裹可以映见花纹 微现青色 故曰影青 陶雅称为绝品回非雍乾所及或又谓此等影青决非永栾乃嘉靖瓷而书永栾欸者亦有雍窑书 永乐欸要之永乐於明代寳彩瓷始盛之时也

 

宣德发明祭红乃祭郊坛用品所瓶之色也 又称霁红谓如朝霞霁色 一名积红一名醉红 复名鸡红则因瓷无专书市人以音相呼逐成种种异名耳

 

成化五彩 青花均极工致 青花蓝色深入釉骨 画笔老横 康照犹当却步也 正德发明一种蛋青浅绿色 其釉极厚极透其色极艳极鲜回非後来所能及 嘉靖则锦纹开光之器益颗 万历祭红侔宣德而雕磁碗白间绿色 雕万不断花纹亦始於是时

 

明代发明彩色极多不胜覼指 大抵康雍时所有之色殆几无不沿於明代者 若釉裹红 豇红 抹红 秋葵绿等新艳可喜之色 明已有之若豆彩一种成化亦微露端倪 故就彩色论 朱明一代已极纷纭璀璨 清初益推衍基波澜耳

 

有明彩料多采自外国 如青花初用苏泥勃青继用回青 红色则有三佛齐之紫 渤泥之紫矿胭脂石是以彩色浓厚辉映奕世而清初采用犹多前朝内府所遗

 

饮流斋说瓷【十九】

 

清代彩瓷变化繁迹 几於不可物方 康熙硬彩 雍正软彩 硬彩者谓彩色甚浓 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深有粉匀之也

 

硬彩华贵而深凝 粉彩艳丽而清逸 青花幽靓而雅洁 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軐 粉彩以雍正为绝美 乾隆夹彩最盛 镂金错采几於鬼斧神工三朝鼎盛殆叹观止矣

 

粉彩易於剥落 为其粉质松软故也然硬彩歴年旣久亦时有剥落者 但使完好精美则雍正之粉彩亦何让康熙之硬彩耶

 

康熙官窑客货槪无粉彩惟御制料欸之盌则有之其粉红为地杂以彩绘者尤为珍罕 市人不察辄以胭脂水堆料欸呼之实不知粉红舆脂水回乎不同也或谓此等堆料盌乃雍正物而书康熙款者亦属非是

 

康熙硬彩蓝绿二色堆起甚厚 歴年旣久时亦有裂坼之患红为深色之抹红且较他色釉质有平凸之差故亦易於褪落

 

五色五章 繁杂粉纶 穷极变化而细为寻绎 又似有系统之可言通称五色青黄赤白黑而己 递衍递嬗迅至不可名状则红之一色不下百余种其次为青青衍而为绿舆蓝三者一系不下数十种也 黄者较少著名者亦十余种黄舆绿之范围时有出入黑者最少 仅数种耳盖黑为最难变化之色也而白亦有数种

 

饮流斋说瓷【二十】

 

今就最流行之色而试以系统别之

 

红(附紫)、祭红、霁红、积红、醉红、鸡红、寳石红、朱红、大红、鲜红、抹红、珊瑚、胭脂水、胭脂红、粉红、美人祭、豇豆红、桃花浪、桃花片、海棠红、娃娃脸、美人脸、杨妃色、淡茄、云豆、均紫、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乳鼠皮、柿红、枣红、橘红、矾红、翻红、肉红、羊肝、猪肝、苹果绿、苹果青、(二色皆红色所变故不入绿类而入红类)

 

青(附蓝绿)天青、东青、豆青、豆彩、梨青、蛋青、蟹甲青、虾青、毡包青、影青、青花夹紫、新橘、瓜皮绿、哥绿、果绿、孔雀绿、翠羽、子母绿、菠菜绿、鹦哥绿、秋葵绿、松花绿、葡萄水、西湖水、种蓝、洒蓝、宝石蓝、玻璃蓝、鱼子蓝、抹蓝、海鼠色、龟裙、绿褐、粉色褐

 

黄、鹅黄、蛋黄、密蜡黄、鸡油黄、鱼子黄、牙色淡黄、金酱、芝蔴醤、茶叶未、鼻烟、莱尾、鳝鱼皮、黄褐色、老侩衣

 

黑、黑彩、墨彩、乌金、古铜、黑褐、铁棕

 

白、月白、鱼肚白、牙白、填白

 

以言系统千绪万端 然槪括之不外浅深二字为之归滙均紫最古 然已有葡萄紫玫瑰紫之分 至元紫釉有近猪肝者 有类葡匋者明代祭红亦分为二一宝石又曰大红 肆人混称郎窑者也 一鲜红项子京瓷器图说别之为积红者也大红衍而为抹红为枣红为橘红 为猪肝 羊肝 为茄皮紫为云豆鲜红衍而为胭胎水 美人祭 豇豆 红桃花片 娃娃脸 杨妃色皆由一深一浅竞说派别焉豇豆红变而成苹果深者谓之苹果绿淡者谓之苹果青黯败者谓之乳鼠皮 至於橘红又有广橘 福橘之殊 茄紫又有深茄 淡茄之别条叶盆繁支派百出盖矜奇而竞巧亦逞异而标新也

 

晋缥唐绿夐乎远矣 柴周之雨过天青实接其轨汴京之东青继之汝窑之豆青 承之是数者 皆青之先河也 哥窑衍而为豆绿弟窑衍而为果绿至於瓜皮 孔雀子母 菠荣 鹦哥诸绿又其後之孳乳也 其浅色者有秋葵 松花 葡萄水西湖水诸种 其黯色者有蟹甲龟 裙毡包青诸种推之蓝色深者有宝石蓝 酒蓝等名 浅者有天蓝灰蓝诸类此外黄也黑也亦莫不有深浅诸色 吾故谓浅深二字可分两大支流而为槪括之总汇也

 

饮流斋说瓷【二十一】

 

今就世人所宝贵之色 择要以说明之俾辨色者稍得厓略非以求备也其别如左

 

宝石红 祭红之宝石釉者 俗呼之曰郎窑今为行文之便以宝石红别之始於宣德 盛於万历 康熙仿者己稍不如前此後遂绝响矣此种器皿大都亮釉其色深红如初凝之牛血 裹外皆有开片 而扪之无痕开在釉汁之内 若隠若现底足灯草边异常斋整底槪无欸疑有米汤底苹果底两种稍黄者曰米汤 稍青者曰苹果 均有小开片以纯红者为极难得 满带苔点绿者次之其不纯红者则变为其他名称矣(与说窑章郎窑节参看)

 

积红 祭红之鲜红釉者 据项氏子京说以积红别之凡朱红粉红及变为青绿等色无开片而有欸者槪属於此类亦始於宣德其他明代诸朝暨康雍乾嘉均有之舆宝石红之祭红本为一物其所异者特一深红一鲜红一有小开片一不开片耳其灯草边之齐整亦同惟因其不如宝石红之透亮 价値遂远逊云

 

豇豆红 此色亦由祭红变化而来以类於豇豆故以豇豆红呼之釉中多有绿苔点 或大片绿斑 亦有纯红者以康熙欸者为最多若雍正欸者则其釉虽舆豇豆红无异 人亦辄以雍正祭红呼之矣 豇豆之黯败者 俗称乳鼠皮价値殊贬 稍深则入云豆色近紫又入茄皮色豇红之所以可贵者在莹润无比 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

 

胭脂水 胭脂水一色发明於雍正而乾隆继之以其釉色酷似胭脂水因以得名也始制者胎极薄 其裹釉极白 因为外釉所照故发粉红色乾隆所制则胎质渐厚色略发紫 其里釉犹白於灯草 边处如白玉一道焉 至乾隆末窠喜满雕阴文细花绘以杂彩比之初年殆不啻上下床之别而近今伪制尤以此类为多 客货多系疙疸釉而明艳鲜丽釉亦极薄至嘉道以後虽有此色 然已比之自桧矣

 

饮流斋说瓷【二十二】

 

美人祭 美人祭又曰美人齐 祭红之淡粉色者也酉人又呼为桃花色此种巿夥不解其名 或呼为淡豇红 或呼为淡祭红 孰者美人祭名称之娇艳也耶余若娃娃脸 杨妃色桃花片 桃花浪 诸名均属於此类稍深稍浅吹万不同而歧名异名因之遂夥一言以蔽之则祭红之淡粉色而不发绿班者卽此类也 苹果绿积红所变之色 绿者成点谓之苔点绿者成片则谓之苹果绿 其淡红者谓之苹果青皆积红之巧化者也凡积红 豇豆红而带绿成片者均以是呼之 成化始舆康熙为盛 而宣德则但有点未成绿片也近人品积红 每每以绿片绿点为贵 无者辄疑为赝鼎 鸟知当日有绿斑者反为弃材耶自窑变偶成此色後遂踵作且成专名而价値亦侔於深红者 市人竞利搜者好奇不其然欤

 

均紫 均紫最穠丽 为古今所艳称初制较浓有类长熟之葡萄後制则近鲜 有类开透之玫瑰 故有葡萄紫 玫瑰紫等名也全器纯紫者近已不易一见末叶篮相间成垂涎纹如蔚篮水光中泛出片片之紫浪 洵异彩也元紫成鱼蝠蝶等形 釉能深入胎骨故亦可贵 至明迄清仿均之品涂附大抵浅紫尚可形似而深紫已渺不可追 或则紫中发红或则紫中发黑殆非正紫矣

 

茄皮紫 茄皮一色始於明末 康熙继之皆系玻璃釉淡者比茄皮之色略淡 深者比煮熟茄皮之色略重 故有淡茄深茄之分淡茄尤为鲜艳介於豇豆云豆之间 自雍正至乾隆 虽间有茄紫 然已甚不多见 盖其色甚虽摹拟故也最近仿制者紫中发红且不匀净 不难一望而知真伪立判又此色器皿大半有雕花者

 

各种红紫 红有百余种至繁赜矣除上所述诸种外其他亦可略述也 粉红为鲜红之化身 亦即积红之最淡者 或呼为娃娃脸 或呼为牡丹芍药或呼为桃花片海棠红 总不外形容其艳丽而己 朱红色若正朱 康乾之制鲜明夺目以後则比之自桧抹红质极薄 参入夹彩以乾隆间为多其间又有柿红橘红 枣红之别 橘红舆朱红判别又在微秒之间抹红带黄者又谓之杏子衫矣

 

珊瑚一种釉汁极薄 乾窑最精 此後殆如涂附至羊肝猪肝则殊不足轻重 盖红之为色变化至夥 而近所重则偏在於祭红一脉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饮流斋说瓷
(63)[转载]黑胎把杯
紫芷茶
水鏡神相
達摩祖師相訣秘傳
达摩祖师相诀秘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