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玉如的书法轨迹—篆隶


吴玉如(1898-1982)



吴玉如艺术馆内铜像


(接上期)吴玉如认为中国的方块字是由贞卜甲骨发展到金文石刻,又发展到小篆的,再由小篆发展到隶书楷书,从而繁衍出行草书的。不能武断地割裂成南北两派——南帖北碑,把汉魏与二王书法对立起来。吴先生在二十岁的时候,认为李瑞清所写的魏书是赶不上的,到了四十岁后,认为他那种斧凿味气不可取了。



李瑞清(1867-1920)篆书五言联



吴大瀓(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江苏省(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善画山水、花卉,书法精于篆书。


吴玉如先生的篆书金文,小篆是从邓完白,而不拘泥于邓完白的结体,金文名器均曾涉猎,认为清人杨沂孙的金文比较高超,吴大澂虽有工力,可是神韵较差。他主张写小篆不写《说文》以外的字,金文借字,要有根据。不要以小篆的笔法写大篆。


                杨沂孙(1812-1881)篆书《在昔篇》局部


吴玉如篆书对联





关于隶书,吴先生在二十多岁时,开始写汉碑,即临《史晨碑》《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以后又写《华山庙碑》《石门颂》等碑。结合邓完白笔法,他的隶书很有吴让之的风格。他赞成邓簠(谷口)的八分字,能够以草法写隶书,不拘于古人面貌,别有创新。并且主张从隶书中汲取楷法、草法变化之机。有利于书法艺术的提高与创新。


清代隶书第一人邓簠作品



吴玉如论篆隶(局部图)


能从隶书中得楷法,草书变化之端、起落使转之际,庶不负古人之研精也。然习篆隶者多薄楷则,与行草每不相通之,是诚习书者之憾也!


吴玉如隶书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作品欣赏库
文字的演变
中国汉字的演变及历史文化价值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篆书的发展历程
书趣:书法字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