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略论吴玉如书法艺术

                  1981年《书法》杂志

                  吴玉如专辑




吴玉如(1898-1982)



吴玉如艺术馆内铜像


     


                  1981年《书法》第六期封面



                  1981年《书法》第六期封一


    吴玉如先生是天津著名的老书法家。他原名家琭,玉如是他的字,后以字行,晚年自号迂叟。安徽泾县茂林人。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学校,与周总理同班。后曾先后在津沽(任中文系主任)、南开等大学执教。现任天津文史馆研究员。吴玉如在十岁左右开始临池。他学书先从苏东坡、黄山谷、赵松雪、入,后来学过米芾,不久又转学李北海。而李的碑版如《麓山寺碑》《李秀碑》《李思训碑》《法华寺碑》等,他曾下过较大的临摹工夫。在此基础上,他又上溯二王,对《曹娥碑》《黄庭经》等寖习有年。二王传世楷书所见多为小楷,先生临摹时都把它们放大至一寸以上。待有了二王的根底后,他又旁涉欧虞、尝鼎河南,唐代碑帖如《九成宫》《皇甫诞》《夫子庙堂碑》《枯树赋》等他都曾先后涉猎,下过一番临摹研习功夫。

         中年以后,吴玉如又潜心北碑,其中尤以《张猛龙碑》《张玄墓志》《元略碑》《崔敬邕墓志》等为最得力。此外,隋朝的《龙藏寺碑》他亦研习有年,不无收益。先生以沉潜内含之气度,出入晋唐,浸淫北魏,融两者为一体,会众芳于笔下,因此,先生所作楷书于秀韵之中便自然有其朴茂之致了。  

   在行草书中,先生祖述二王,致力最深。他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大部分传世行草作品的每字每笔差不多都经过精心的临摹和研究。如对王羲之的《兰亭序》,他先以原大临写,随后又展为三寸大字,然后再参以魏碑的笔法来临写。故其行草书作每于韶秀中见锋棱,清丽中含浑朴。观其书作,字里行间每多二王遗韵而又自出新意;虽是力作,却总举重若轻,流畅自然,泯去斧凿痕迹。这自然是他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努力开拓的结果。 



                  1981年《书法》第六期封二



          1981年《书法》第六期封三


         在书法理论和技法上,吴玉如也是有着他自己的独到见解的。这里试就其两个方面来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高捉管:吴先生写字执笔的特点是把手高高地执在笔杆的中上部,作行草时则更是把手执到了笔杆的顶端。先生认为这种高执管的执笔方法能使手腕和肘部远离书案,远则空灵活动,无施不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腕力和肘臂之力,并使腕肘之力直贯毫端。尤其在写大幅行草时,应用这种高执管的方法则更能照顾通篇,使之一气呵成,以收首尾连贯之效。

    二、薄纸淡墨:生宣吸墨而易于渗化、如施用薄的生宣和淡墨就更不容易掌握了。但吴玉如用薄纸淡墨却并不是为了以难取胜以显示其技巧,而是因为用薄纸淡墨写字易使墨气虚灵佳妙,装池之后,能使作品更具立体感觉;挂起一看,楷书珠润玉圆,行草墨气淋漓,显得水墨调匀,清雅可爱。如果用薄纸淡墨来作飞白,、则又有一种“秋山淡云”之美。


 



《书法》内页原图




         先生平时精究学问,于经史小学及诗词古文无所不窥,教育界前辈知名人士如严范孙、张伯苓、章士钊等对于他的学识都曾有过赞誉。吴玉如先生以为一个人的学问修养和人品道德是学好任何艺术的前提,书法尤然。平时,先生在课徒之余常谆谆教诲说:“写字是读书人的副业,只要有深广的学问,端方的人品,再加上临池工夫,是必定能够成功的。否则但凭写字单一功夫,虽能得其皮相,于境界格调则终隔一层矣”。

         吴玉如先生虽然现在已有八十四岁的高龄,但他作书却依然态度谨严,一丝不苟。自课之外,先生知人善诲,热心于书法的教学活动。平时奖掖后进,不遗余力;与一般量小识浅、自以为是、专事排斥异己、打击新起力量者真有霄壤之别。京津一带出于吴氏门墙者甚众,较为著名的如李鹤年、欧阳中石、黄寿昌及先生哲嗣吴小如、吴同宾等皆曾受到他的亲炙。

            吴玉如先生曾有诗云:“馀日尚馀一口气,著鞭前路莫迟疑”。l目前仍每日临池不辍,为杭州、黄山等地名迹写了不少大幅匾额。


         作者介绍




陈云君(1946--)

             江西义宁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天津分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和平书协主席,天津东方艺术学院副院长,天津茂林书画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在国内外先后正式出版《中国书法史论》、《书法美学纲要》等。



            洪丕谟(1940-2005)

洪丕谟,男,汉族,1940年11月生于上海,2005年5月22日因病在上海逝世。1958年就读于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大专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1981年弃医从文,到上海华东政法学院语文教研室执教,1986年在该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从事古代法律文献研究、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学术委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玉如先生之书与诗
风神俊朗——书法大家吴玉如行草《论书一则》
吴玉如--《论书语录》
金牛报春 喜迎新年—当代优秀书画名家吴忠文•向全国人民拜年
吴玉如的书法轨迹 —楷书
(近现)吴玉如行草书法精品《皇甫规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