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病附子理中丸没用?只需四味中药,健脾和胃,从根源上调理胃病

很多人说我胃病总是反反复复,为什么用附子理中丸会上火呢,在中医上讲,胃病的根源在于胃,但与脾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胃气阻滞,胃络瘀阻,从而导致脾气不通,脾主运化,脾气受损,则不能助胃部的正常运化,造成胃气不足,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胃病也有虚实之分,如果你是虚症的话可以用附子理中丸,如果是实证的话可以参考参苓白术丸。

那如果我虚实都有怎么办?

既有气血不足,又有痰湿腹胀,又是上火,又是胃寒的,那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既可以温脾胃之寒气,又可散脾胃之火气的方子,二陈丸。

二陈丸是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第一味药材,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陈皮,记得小时候特别爱吃陈皮糖,每天都要去小卖部买一包吃,酸酸的味道,特别开胃。当然它也是一味很神奇的中药,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健脾理胃,燥湿化痰等功效,用陈皮入药,可行胃中之气。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多痰等患者使用。

在《日用本草》中记载陈皮“能散能泻,能温能陈皮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

第二味药材半夏,听着名字很有诗意,在中药材里是一味很常见的中药,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温胃、散结、化痰的功效。入胃经,属温药,可温暖脾胃之寒。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呕吐反胃、头晕眩晕、等患者的使用。

在《药性论》中记载“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痛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我们再来看这第三味中药,茯苓,在生活中有茯苓膏、茯苓饼,同样它也是一味中药材。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在《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可“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失除痞”。

最后一味药材甘草,还记得小时候只要一咳嗽就有痰,吃的一些药里都会见到甘草片的身影,对止咳化痰有着不错的效果,但它同样也是一味健脾胃的良药,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甘草入肺、胃经不止可以祛痰止咳,还能健脾理胃。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痰多咳嗽,脓肿疮毒等患者使用。

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甘草主治五脏六腑、寒热虚实。故“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细心的小伙伴就会发现了,四味药材均入脾经、胃经,都属温药,陈皮入药可开胃,行气,半夏可温胃健脾,茯苓可散脾胃之寒气,甘草可解胃热,四味药材结合在一起,均可温胃健脾。最后在这里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合理的饮食,养护好脾胃,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你身边有这类人群,可以收藏起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边留言或私信我都可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香砂养胃丸
脾胃差、痰湿体质,不用担心!四味中药,既健脾和胃又化痰祛湿。
内蒙古老中医治疗胃病的珍贵经验,附详细案例
中医:烧心 反酸 胃脘痛?送你一方,清热化湿、理气和胃,老胃病不用愁
学会了这个方子,90%的胃病都难不倒你
每日一方十人九胃!最伤脾胃的几大恶习,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