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游记】扬州,浅吟低唱你的模样……

一篇不叫游记的游记,有点怪,有点娘,有点矫情,我觉得。不过也没想到太合适的,凑合用吧。我的第三十篇游记,想换个风格写给扬州。既然是浅吟低唱,就总得整点诗词歌赋,于是先感激涕零百度,而后东搜西凑一堆古文诗词,一起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回眸一段历史,看一座城的兴衰荣辱。也许这篇游记里攻略性质的东西少了点,也许没有你想要的,不过我倒觉得要去扬州的话,这一篇或许真的可以读读。

东关街

瘦西湖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

瘦西湖

瘦西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
其实一句诗,就是一座城。

来扬州之前,搜索攻略之余看到这样一段话:到扬州旅游,肚子里不装点诗词歌赋是很难受的。在这座如诗如画的城市,每到一个景点如果不吟出点什么,你会有憋胀感。你可以说:我并不会作诗。但可怕的是:整个扬州城,乃至每一处景点,都已经入诗。不需要创作,只需要背出来。哪怕只是经典的那一句,整个旅行都好了,整个人生都好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东关街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看似简单的事情,有时又似乎很难。
就拿背诗这事说。长大以后,对于儿时朗朗上口的诗词已然忘记许多,但是诗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却一直铭记。也是因为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带给我无限遐想,或许还有一点好奇:烟花三月的扬州到底有多美?于是,曾经无数次幻想过它的模样:是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还是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是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还是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总之对于扬州,我有过一个个幻想,也几次造访江南水乡,往来于苏浙沪上,但最终都与这座城市擦肩而过。其实,对于江南我总是有种种期盼和幻想,那时候蓁蓁总会说,“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一江水。”那时候,便是我和江南故事的开始。

瘦西湖

乙未年农历三月,终圆此梦,也算是应验了另一句诗:“十年一觉扬州梦。”

南河下历史街区

旅行中,我喜欢在一座城市走走停停,走是我最喜欢的方式,边走边逛,或穿行于马路之畔、或游走在巷子深处、或找个阴凉地呆上一会儿。走走停停间,既可以随处看看当地人的生活世相,又可以用相机捕捉到一瞬间的美、体味一座城市的春去秋来。坐车或者自驾,总是感觉有那么一点点隔阂,总会有莫名错过的担忧。

瘦西湖

每次旅行,也都会希望是在一个晴天,亦或者是雨天,带着心情,忘记过往,在一座城里游走,和悠闲打交道。其实时间像是一种鸦片,可以让人忘掉不快,但却也能让人失去很多,比如美好的曾经渐渐失去,就会让人变得麻木、空虚、寂寞和落魄。值得做的是游走于世,看淡喧嚣浮华,心存念想,付之于精神与行动上的游走,其实在路上,旅行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熙春台

一座城,两千五百年历史。

【一座古城】

鉴真图书馆

文昌阁

废话又多了。先说说扬州吧。
“鲁哀公9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左传》
一座扬州城,距今2500年的历史。今年,恰逢是扬州市建城2500年。据说《左传》是关于扬州最早的记载。说起扬州的历史,我想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隋炀帝,一个便是李白。其实,按我的思维,还有一个人,叫汪沆。后面我会说到。
隋炀帝算是扬州的大恩人,开凿大运河,带着嫔妃随从们一路乘龙舟沿大运河南下,在桃红柳绿春风荡漾的媚眼间,看尽扬州的琼花,享尽扬州的美食与美女。相传开凿运河的时候,隋炀帝让人在运河两岸遍插杨柳,并赐与“杨”字,后来就衍生成了扬州之称。真想用小悦的一句话吐个槽:你妹!有钱就是任性!

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清)汪沆
其实一汪水,就是一座城。

作者汪沆是乾隆年间的杭州人。在他这首牛逼的诗出来之前,也许没人知道瘦西湖叫什么,也许就是一段运河,正是因为他这句: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的名字这才叫开来。如果让我给这两句诗做注解,应该是这样,说:哥们儿,你看这里也是垂柳依依,一直远远地延伸,像画一样。这么美的风景,怎么能叫炮山河呢?关于这个“炮山河”称呼,我还真的去查了一下,确有其事,这名字土掉渣好么,还好有了汪沆,要不然如今这个国家5A级景区总不能叫炮山河吧,太俗了,这美景就跟我们杭州西湖一样,也是个烧钱的地方,只是相比稍微细长一些,所以我觉得这里应该叫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熙春台

在扬州,最负盛名的景点也莫过于瘦西湖了。到扬州的第二天,清晨6点起床便步行径直前往。路过大虹桥向北一瞥,便被这一湾清水吸引。于是不自觉滴加快脚步。从南门进入,步入眼帘的便是扬州二十四景当中的“长堤春柳”,杨枝密密,垂柳依依,心中感慨一下,果然烟花三月是瘦西湖最美的时节,古人不是骗子啊。瘦西湖以水上园林著称,全长约4公里,最宽处不到100米,蜿蜒曲折,如飘如风,时放时收,更有一种江南清瘦的神韵。我想,这也便是瘦西湖“瘦”字的神采吧!

瘦西湖

沿着长堤春柳走到尽头,便到了徐园。园子不大,不过园中黄石迭砌的荷池,外有曲水,内有池塘,池水与湖水相通,还有几只黑天鹅在此戏水倒也精致。走出徐园,绕过小虹桥,便可看到小金山。小金山上的风亭,可以登高望远:环视整个瘦西湖:一池碧水围绕白塔、五亭桥布置开来,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漫步于内,想象着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借景生情,将江南文人的雅趣与细腻都体现在这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长花短草间。

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从小金山向西望去,只见一道长堤伸入湖中,长堤尽头有一座古亭——吹台,又称'钓鱼台'。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可在这儿钓过鱼呢。在这种风光旖旎之处把竿垂钓,是多么悠闲自得,合乎天性。钓鱼台最令人称绝的地方,其实不是钓鱼,而是借景。从钓鱼台的四个门洞看去,可以看到四幅不同的画卷:五亭桥、白塔、熙春台、大明寺的塔。五亭桥又称莲花桥,是扬州的标志性建筑。桥上建五座桥亭,中间一亭最高,南北各有二亭互相对称,宛如一朵莲花,因此而得名。亭顶覆黄色琉璃瓦,檐漆为绿色,典雅而瑰丽。据说乾隆帝下江南时,来瘦西湖玩赏,感叹说这儿很似北京的颐和园,只是少了一座白塔。盐商们听了赶紧连夜用白盐堆起了一座白塔,乾隆帝第二天来游览,果然十分惊讶并大加赞赏。后来因白盐堆的塔易损,便又重建为石质白塔。

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五亭桥

行走在樱红柳绿里,不知不觉二十四桥近在眼前。

瘦西湖

瘦西湖


瘦西湖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

瘦西湖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
其实一座桥,便是一座城。

二十四桥

九曲桥

九曲桥

这是小杜回忆扬州的诗。特别是这句二十桥明月夜,堪称千古绝唱。有人会说二十四桥具体指某座桥,也有人说是指扬州的二十四座桥,北宋的沈括甚至在《梦溪笔谈》中写出了每座桥的位置和名称。我倒觉得这更泛指诗人记忆里的扬州美景。其实说到二十四桥,我在百度的时候,还有一首词不应该忘记: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瘦西湖

瘦西湖

姜夔这阕《扬州慢》也是千古名篇。当时扬州被金人侵袭后,多年来一直是荒城。曾经的淮南左路首府、旅游胜地,如今已经是这般景象,怎么不叫人惋惜?就算杜牧再牛逼,能写出“春风十里扬州路”和“十年一觉扬州梦”那样的佳句,如今看到这番景象,估计除了震惊之外也无法多说什么。那桥、那月、那花都在,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说到花,便不得不说琼花。

琼花

【琼花】

扬州迎宾馆

瘦西湖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宋)欧阳修


其实一朵花,也是一座城。

琼花是扬州市的市花,今天的扬州市内琼花观里,生长着最古老的琼花,据说欧阳修为了赏这独一无二的琼花,特地建了无双亭。许多诗人词家都曾题咏琼花,多到可以出一本《琼花诗词》集。

扬州迎宾馆

阳春三月,在扬州随处可见花卉芬芳。万花丛中,唯有琼花不可怠慢。琼花又称“聚八仙”,色泽洁白的花朵大如玉盘,八朵花瓣小花簇拥着花蕊,微风拂过,能闻到一丝淡淡清香。相传琼花是扬州独有,隋炀帝不远千里修运河的另一大目的就是观赏琼花。没来扬州之前,真的是少见多怪,很多人跟我说,一定要去拍琼花,我这个人对花不是很感冒,因为三十多个年头的生命力,竟然没有被我养活过一盆花(植物),包括据说最好养的绿萝。花没了,花盆剩了一堆,至今还放在家门口,以示警醒自己再买花花草草可不能买真的。不过大家的说词,却引发我一阵好奇。到扬州的当天下午,便兴致勃勃来到扬州迎宾馆,一睹芳容。
最后丢下一句话,这花,你值得拥有!

扬州迎宾馆

扬州迎宾馆

扬州迎宾馆

踏过二十四桥,便来到熙春台。还好,我没错过这个景点。相传这里是扬州盐商为清代皇帝祝寿的地方。为给皇帝祝寿,花费万金建筑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可见当年扬州盐商的富有。然而,它的宏伟的气势、精巧的结构,却又显示了扬州园林无穷的魅力。
熙春台本身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对于爱好摄影的人来说,这里算是视野非常开阔的一处理想拍摄地。走上二楼,小憩一下,品一壶绿扬春,听几曲古筝,瘦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遗,让我久久不想离开。

熙春台

熙春台

熙春台

熙春台

瘦西湖

瘦西湖

古运河

【古运河】

扬州古运河游船

扬州古运河游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
其实一条河,也是一座城。

说起这句,还有个典故,当时是这样的:这两句诗是刘禹锡在扬州初见白居易时所赠。两人相携遍游维扬古迹,游到瓜洲渡口,白居易又留下了著名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读到此处,谁人眼前没有一幅伤怀感慨的图画,感慨皆因一条河,它的兴衰深深影响着这座城,河叫古运河。

扬州古运河游船


瘦西湖

运河穿城而过,城依河水而建,水让城有了灵性。说起扬州城,我就住在东关街旁一家叫途客中国的旅馆里,旅馆大门旁便是古运河渡口,东关古渡。径直右转便来到东关城楼。几次站到城楼上,俯瞰古城。它保存的完整性,让我有些惊诧。除了一条贯穿东西的城市主干道——文昌路,穿古城中心文昌阁而过,其余的街道仿佛多少年都没有变。

文昌阁

东关街

东关街

东关街

从城楼下来迈进古城,便是东关街。古朴石街,飞阁垂檐,见证了岁月多少风风雨雨。站在巷口,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街,不宽,却如此绵长深远,似无尽头。两旁鳞次栉比的木楼,历经了多少岁月的风雨,掩藏着多少尘世的沧桑。依然不倒,依然保存着斑驳的古老痕迹。

东关街


东关街

这种痕迹,镌刻在东关街的深巷里,发散在入夜的喧嚣里,透漏在人们的目光里,也融汇在古运河的碧波荡漾中。江南的城市都有水,长居于北方的人,来到江南总会有一种感觉,江南的城市灵动而精致,无处不是亭台楼阁堆砌出来的景致,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水,水让这里有了鲜活的生命感,水让城市变得灵泛而轻柔。扬州的水便是这条古运河。运河向远方款款走去,城似乎为河的到来,信守着千年的誓言;河似乎为城的坚守,流淌着万般的柔情。城对河依依不舍,河对城恋恋不忘,城拥抱着河,河缠绵着城,城与河生死相依、难舍难分中成就了一份独特的风景,令天地感怀,令世人神往。


瘦西湖

从瓜洲湾到东关桥头,约有三十公里,沿岸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沿着古运河随处走走,可以看到历史遗迹星列,这几乎涵盖了古代扬州的发展史,运河哺育了扬州城,成了扬州的“根”。“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遥可知当年,诗人陆游所见的沧桑和悲凉。昔日的古扬州已经无从寻觅,岁月只留住了断壁残砖和斑驳旧影,早已听不见车马喧嚣,战火纷飞,旧时光里的繁华在今天看来不值得多提,这座城又恢复了静谧与安然。江畔来来往往的船只穿梭着,划破夕阳,留下一道道光影,沧海桑田,岁月湮灭了古扬州的繁华。

扬州古运河游船


几天里,漫步在古运河风光带,常常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位老者放一张竹椅,手持一壶老茶,或拿着一件衣裳走针穿线,或带着小孩戏耍,面容平和,慈祥安宁,用微笑面对过往的行人。那是经历岁月留下来的闲时,那是沧桑之后的平静,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真正的安静是心静,这便是扬州城一道最为温馨的风景。

扬州

瓜洲古渡风景区

东关街

每天夜晚,我也喜欢沿着运河旁走回住处,夜幕里的扬州是浪漫和安逸的。没有繁华喧嚣,却足矣让人恋恋不舍。随处走走,可以碰见卖唱的艺人,可以遇到正在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也有在运河边静静牵手的情侣,他们衬托出这座城市的浪漫。也会偶遇面色沉静的路人,匆匆而过,也有人望着远方,等待着期待的人出现。这座城市不需要霓虹的点缀,月光于此最好不过了,这座城市的人有梦想,有憧憬,但却最懂得知足者常乐这个古朴而简单的道理。一座城市,一个人,一段文字,一片回忆。简单历来如此,喜欢过就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瘦湖心仪久,有幸赴扬州
闲话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来扬州去这9个地方就够了!
扬州|最美公交线路,5元带你走遍特色景点!
下扬州 感受淮扬菜之魅力
扬州 瘦西湖(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