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亮 | 略谈语文要素

一线教师的真实问题和普遍关切是,教学中应如何落实语文要素,进而如何切实用好新教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此,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应重视语文要素,真切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对于语文要素,虽说不必齐声唱“赞歌”,但也无须匆忙说“不”,一切留待教学实践去检验好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一方面,语文要素以及双线组元的教材编写思路,暗合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这一显性维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语文要素也体现了对教学现实的应对与担当。众所周知,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语文课究竟该教些什么?过去的教材说得不甚清楚,一线老师也是迷迷糊糊。统编教材推出语文要素,显然有尝试建构语文训练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帮助老师走出教学困境的意愿。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老师上语文课总得有一些抓手。这大概可以理解为语文要素的初心吧。这份初心理应受到尊重,初心背后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更要引导教师去领会与把握。当然,语文课程究竟是否存在一个训练体系,儿童语文素养养成与提升的生长点究竟在哪里,科学的语文要素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这些问题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第二,须不唯语文要素,发掘教材更丰富的教学价值。语文要素是从课文中发现与萃取出来的,并非编者凭空虚设、强行附加的。因而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文本、回归文本、融入文本教学语文要素,切忌把语文要素知识化、技术化、教条化。陈先云主编曾多次提醒,特定单元的语文要素,只是本单元语文学习的一种切入,有时它并不涵盖本单元的所有课文,也不排斥老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使用新教材不仅要领悟编者意图,和编者对话,还应倡导老师潜心钻研文本,用心和作者对话,聆听作者的心声,发现一篇篇课文所包含的独特教学价值。

第三,当超越语文要素,追寻母语教育的更高境界。语文学习不应囿于教科书,统编教材也不只有语文要素,我们应当看到统编教材对开创语文教学新时代所绽放的新气象、构筑的新图景。新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担当,以读书为要义,以积极的语言实践为主线,如此种种,无不展现了母语教育的新境界。其中,既有对过往的继承与弘扬,更有对未来的描绘与展望,正所谓“不忘本来,继往开来”。时代在变,世界在变,语文教学的内容、时空、方式也都在变,不变的是母语教育的本质规律。要相信,传统语文教学中重积累、重感悟、重实践,强调语感、注重基础的宝贵经验永远不会过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竹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创生单元学习价值
“一篇”与“多篇”,课内外的主题阅读该怎样整合?
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语文统编教材“一课一得”教学实践路径
陈先云:小学语文教师使用统编新教材,一定要注意这3个问题!
把语文要素擦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