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山区仙源古镇水东村
    诗情画意水东村,源自黄山的麻川河流经黄山区仙源古镇,河畔绿草如茵,古木参天,宛如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舒展在人们面前。河畔有一座村庄因在水之东而名曰“水东”,位于仙源古镇东郊1华里处。水东村背倚连绵起伏的青山,三面环水,奔流不息的麻川河绕村而过,划出一个充满生机与灵气的圆弧形。幢幢农舍粉墙黛瓦,星罗棋布,涂涂溪水穿村绕户,很多人家枕河而居。
    明代诗人袁启旭在他的《仙源杂诗》中这样描绘水东村:石耳攀崖摘,园蔬杂芋蒸。吠人群犬惯,赛社老巫能。落日风过虎,归林月引僧。听来乡语熟,省识竟何曾。古树穿墙出,孤亭傍岸斜。溪船归载米,山妇出替花。水浅鱼腥少,冬深笋味嘉。此乡多朴略,隐者足为家。最是东郭外,千山望里收。惊涛来树抄,寒雾出城头。负郭三家市,堆滩一叶舟。天然图画处,黄海即丹邱。
    自古以来,水东村就是一块秀水绿地,又因坐落于原县城所在地,故前来访古探幽的人纷至沓来。最佳处便是漫步于麟凤桥头,徜徉于山水之间,远观黄山诸峰,近聆溪水涂涂,好不逍遥自在。横跨麻川河有座古石桥,名叫麟凤桥。麟凤桥为单曲拱形石桥,全青麻石垒筑,6墩5孔,长91.6米、宽7.1米、高12米,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整座桥有34对石柱,两头有两对抱鼓石,桥中间两边石护栏上皆嵌有碑刻“麟凤桥”三字。桥南端左侧有石经幢一根,旁边地面青石刻有钱纹一枚。麟凤桥系古代徽、宁两府往来要道,古朴壮观,保存完好。
    桥北端原有一座“众乐亭”,当年为游人及文人骚客休憩之所,建于宋嘉裕三年(1058)六月。当时的县令孙觉著有《众乐亭记》,全文不足三百字,但言简意赅。文章开头写道:“物之可乐多矣!惟其性之嗜至山溪之胜绝、水石之清凉,则未有不乐之者。夫无情然后可以待有情,无情之至则有情者皆为之。役山水之乐,不瓷于无情者与?……”孙觉在文末发出这样的感慨:“……盖君子出处,不累于心,而忧乐两忘矣。然则君子无忧乐乎?君子乐与众乐,忧与众忧,而身不与也。余令太平之年,得县之东山溪之会处,以作亭焉。而至者乐之,因名之曰众乐。又列其所以乐者为之记,以自览。”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县令刘元凯将众乐亭移建至县北重兴寺前,监察御史崔涯又作《众乐亭后记》。当年刘元凯月夜亭中小酌,面揖黄山诸峰,不由诗兴大发,曾写下《夜月对黄山酌偶成》:举世逐纷华,道人秉幽独。天游寄黄山,奇绝不可述。芙蓉开不凋,石笋煮不熟。上有双白鹏,下有丹泉浴。明月展碧空,光映三十六。入此酒杯中,清辉润诗骨。好一个“清辉润诗骨”!这样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爱诗的刘元凯还曾在县衙门口立碑铭志,上书“两袖清风飘白地,一肩明月映青天。”这也是他廉洁自律的座右铭。无独有偶,另有一任县令在离任之际也曾赋诗一首以言志:检点归鞍快交鞭,来朝走马亦陶然,问心只饮仙源水,回首心无俗浊泉。麟凤桥背倚葱笼的山峦,桥下秀水长流,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夕阳的余晖中,暮归的老农牵着牛儿,或是顽皮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从桥上走过,那青山、那绿水、那古桥以及那缓缓行进中的人和老牛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动中有静,韵味深长。古桥桥墩上爬满了青藤,这些柔韧的青藤如瀑布似直泻下去,随风摇曳,因了这藤藤蔓蔓的缠绕和这盈盈绿色,古桥也变得生机盎然了。桥墩上的石缝间曾长出几株野桃树,每逢桃花盛开时引得蜂飞蝶舞,朵朵红云将古桥点缀得分外美丽。村里人惟恐桃树根扎得太深而毁了桥墩,因而从保护古桥的角度出发,忍痛砍了野桃树。大约从70年代开始,麟凤桥被影视人发现了,不少影视摄制组纷纷来此拍摄外景,古桥的身姿曾出现在多部影片中。
    麟凤桥北端河岸以巨大的青石砌成,以石敲击其中七块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声,七种声音都不相同,这就是著名的“七音石”。从此处拾阶而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块伸人麻川河中的巨大花岗岩石,面积约120平方米,石面平整,可坐百人。板石上留有历代墨客骚人的诗刻多首。其中有首诗为明嘉靖太平知县刘元凯所作,诗曰:“移杯就溪山,鱼鸟来争酒。呼童分一瓢,化作天边斗。”诗刻板石刻诗横直丈余,经历了四百多年风雨侵袭,至今仍清晰可见。另尚有五首较为完整的诗刻,字体为正楷、隶书两种,这就是著名的板石诗刻。清清的河水绕石回旋而成深潭,谓之板石潭。滩潭依存,流水涂涂,声如琴音,又称“板石听琴”。潭水清澈,群鱼嬉戏,是理想的垂钓之地,故又称“板石垂钓”。板石与潭水相依处的石壁上雕刻有一惟妙惟肖的人像,据说这是一位“护水官”。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他悟尽职守,甘于寂寞,与麟凤桥为伴,默默守护着这一河碧水。星移斗转,时光流逝,这儿山依然常青,水依然常绿,或许与他昼夜不眠的守护有关吧?
    村庄深处有一条乡间小道,这是真正的古道,当年多少人匆匆往来于此。沿着古道前行,就到了一个叫三峰庵的地方,只见一断碑横卧于地,重数千斤,字如鸟迹,人莫能识。相传有仙人在此刻下文字。这文字凡夫俗子都不能辨认,若能认出,即能成仙。一时间,众人趋之若鹜。曾经有一位道长费尽千辛万苦慕名而来,他辨认良久,忽然读出声来,读着读着,一时间乌云滚滚,狂风大作,只听身后发出声响,他再也无心读下去,回头一瞧,只见身后的麻川河波涛汹涌,一艘放射着耀眼光芒的金船从水面浮出,待他醒过神来,回头接着读碑文,却再也认不出了,金船也再也没有出现。多少年多少代过去,这半段碑让多少人踏破铁鞋而来,又怅然失望而归。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它却给半段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给半段碑带来了数不尽的劫难。由于碑石巨大,傲立道旁,人们无力撼动,而使碑石幸免于难,保存至今。关于半段碑的诗文,留下不少,据《太平县志》记载,崔道然所作:片石传奇字,摩掌久不刊。一雷留鸟迹,半截尚璃蟠。落落苍苔古,萎萎碧醉寒。神明常暗护,莫作等闲看。明代举人项荣世也曾作诗一首:贵山区卷/诗价窗龙水东村蜷抖文犹在,几同石鼓看。鬼神应守护,风雨竟凋残。宁虑天机泄,翻嫌太璞完。至今横卧处,剔辞读真难。由此可见,半段碑的确有着不平凡的身世。
    在水东村,麻川河畔是大片松软如绵的沙滩。这片沙滩上,碧绿如毯的草坪、亭亭玉立的修竹·····一年四季都有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绿草丛中,五彩缤纷,充满生机。此地原设有校场,为古代将士们习武练兵之地。此外,还设有“先农坛”,每年正月,地方官们必在此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告天地,祈盼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站在仙源古道上,大河、沙洲、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激发了多少人诗兴大发,明代毛鸣岐曾写下《仙源道上望黄山》:六六峰头一望奇,群峰面面向城披。舆图曾志新安旧,不到仙源总不知。梅枝凤也写下《仙源道中》:山外深林传嗅钟,白云深处冷孤松。行人苦负烟霞约,遥羡黄山第一峰。明代嘉靖十七年进士、太常少卿周怡在他的《同崔侍御泛麻川》之第一首中这样写道:麻川初泛涨新波,霏景当如嘉会何?鸥鹭翩翩舟外是,烟云冉冉席边多。尊当碧浪浮珠玉,衣傍青山带薛萝。儒雅风流今胜事,咏归随处灌缨歌。
    当年,晚唐诗人杜荀鹤在麻川河游历时,被潺潺流水、两岸群峰、花香鸟语的画境所动,触景生情作了一首五言诗《题麻溪》:麻溪清澈底,似入武陵溪;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酒旗和柳动,僧塔与云齐;此是归期路,归期路弗迷。这首诗将阳春三月麻川河畔的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来:清澈见底的河水,两岸群峰对峙,村头酒肆的招旗和青青的柳条随风摇曳,寺庙僧塔高耸人云;百鸟碉啾,远近相闻。幽美迷人的自然风光令诗人流连忘返。
    李白曾三次游皖,时间是唐天宝十二年(753)秋天至唐天宝十四年(755)。唐天宝十三年(754),李白由径县沿径溪而上,不辞劳苦,经桃花潭来到为重山所隔的太平。他历时数月,过龙门渡,到陵阳山寻访窦子明遗迹,又由陵阳沿舒溪而下,人麻川,临三门到仙源,由仙源经碧山登黄山。太平县境从南到北,到处都留下了诗人的游踪,也留下了《径溪东亭寄郑少府愕》、《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麟凤桥古民居木雕旧居》等不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清代倪雕梧在水东村远眺村后连绵起伏的榜山,欣赏日出时的景致,写下一首《榜山晓日》:初出扶桑列障遮,云岭曦透树穿斜。高低涧草催朝露,远近山村带早霞。绣岭素迎千尺瀑,碧松红映数丛花。晴峰曙色登楼眺,未许幽人晓梦赊。这首诗将秀色天然的水东村描绘得如诗如梦,更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那么静谧、那么恬淡、那么美丽。读不完的诗,赏不够的景。诗情画意的水东村让人赏心悦目,令人流连忘返。开门见山的观村叽村,字典中“叽”只有一个读音,读作“xi加”;当地方言却读作‘,ji6”,象形字,取“开门见山”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山区城澜村一座600多年古桥,小午未听说桥下有四个兽首镇守
古桥风韵:浪川浯溪四桥
218线上乡愁多:黄山北大门下的乡愁
黄山村的诗与远方
480多岁的明代古桥重生了!黄山镇海桥修缮竣工
龙门麻榨八坝桥与十三坝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