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79. 如何理解“圣人皆孩之”?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百'姓皆注其耳目’,注,用也。百姓皆用其耳目为圣人视听也。'圣人皆孩之’,圣人爱念百姓如孩婴赤子,长养之而不责望其报。”意思是圣人把百姓当婴孩。

王弼注:“皆使和而无欲,如婴儿也。”接着一大段论述,最后说:“如此,则言者言其所知,行者行其所能,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吾皆孩之而已。”意思是圣人治理,使百姓朴实无欲,都像小孩一样听话。看现代名人学者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百姓只关注耳目,圣人让他们重返婴儿的纯真。”(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48页。)

南怀瑾说:“'圣人皆孩之’,从圣人境界的角度,看世界上一切众生都是小孩,圣人永远爱护着他们,永远教化他们,不会与他们对立。”(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142页。)

陈鼓应今译:“百姓都投注他们自己的耳目,圣人却孩童般看待他们。”(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55页。)

刘笑敢说:“其实,'孩’字当为意动用法,虽作动词,但只是意念上动作,即圣人把百姓当作婴孩而呵护之,信任之,因任之。这样理解,才能与上文'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融贯一体,辞通意顺。”(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89页。)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一句理解上的分歧还是较大的。首先是“注其耳目”,其次是“圣人皆孩之”。

“注其耳目”的“注”是什么意思?注的本义是灌入、注入。河上公解释为:“注,用也。”“注”理解为用也可以说得通,但程度不够。这里的“注”应是注视、注目、专注的意思,如全神贯注,不三心二意。“耳目”是指视听。“注其耳目”就是专注视听,非常听话。

“圣人皆孩之”的理解分歧,关键在这个“孩”字。“孩”作名词,可以理解为:圣人都像孩子一样。“孩”作动词,圣人对待百姓都像小孩子一样。根据文意后一句才说得通。

整句话的意思是:老百姓全神贯注服从圣人,圣人也像对待孩儿一样抚爱他们。不过,老百姓不可能如婴儿,而是圣人对老百姓的态度——慈母之心。现代汉语的“父母官”应该源自这里。

本章大约分三层意思:先说圣人大公无私,再说圣人善良诚信,最后说圣人就像父母,天下一家。圣人就是父母官,百姓都是孩子们。

在社会大家庭里当然有五花八门的人,五个手指有长短。如何对待那些“不善者”和“不信者”呢?老子说,对那些不善良的人,我们要善待他;不诚信的人,我们要相信他。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人人向善,人人诚信。如果不这样,向善的人、诚信的人就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社会正气就会不足。所以,像圣人一样的领袖人物,和善可亲,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领袖为人民服务,人民就自觉地拥护领袖、服从领袖、爱戴领袖。

老子十分欣赏和推崇尧舜时代,尧舜就是圣人,就是人民的父母官,对待人民“皆孩之”。中华五千年都不忘尧舜。

从现实而言,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要联系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就是“以民为本”的来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解读:第四十九章
《老子释微》——第四十九章
我读《道德经》(60)—— 第四十九章(3):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 …
《论语》学习概论
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什么意思?老子智慧太超前
那些被误读的国学经典语句-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