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三百问》:206. “可得”还是“不可得”?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一段连续6个“不可得”,又说“故为天下贵”。到底是“可得还是不可得?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故不可得而亲’,不以荣誉为乐,独立为哀。'亦不可得而疏’,志静无欲,与人无怨。'不可得而利’,身不欲富贵,口不欲五味。'亦不可得而害’,不与贪争利,不与勇争气。'不可得而贵’,不为乱世主,不处暗君位。'亦不可得而贱’,不以乘权故骄,不以失志故屈。'故为天下贵’,其德如此,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屈,与世沉浮,容身避害,故为天下贵也。”没说清楚“可得”还是“不可得”。

王弼注:“可得而亲,则可得而疏也。可得而利,则可得而害也。可得而贵,则可得而贱也。无物可以加之也。”他把“不可得”去掉“不”字,变成“可得”反而容易理解。看现代名人学者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在这里,不分亲疏,不分利害,不分贵贱,所以被天下尊敬。”(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69页。)没解释清楚“可得”与“不可得”。

南怀瑾说:“有这样修养的人,想要特别亲近他,做不到;想跟他疏远也不可能。……没有亲疏,没有利害,没有得失贵贱,永远站在真正的中庸之道,'故为天下贵’。”(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200页。)他说是中庸之道。

陈鼓应今译:“这样就不分亲,不分疏;不分利,不分害;不分贵,不分贱。所以为天下所尊贵。”(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78页。)说“不可得”是“不分”,也不太准确。

刘笑敢认为:“所谓'玄同’不是不辨是非,而是在对'是、非’,'亲、疏’,'利、害’,'贵、贱’等等人类社会为之奋斗的与争斗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观察之后的更高的认识境界和价值境界。”(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51页。)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这第三段以“故”开头,承接上文进一步解释“玄同”。玄同世界,天下大同,人与人之间没有亲疏关系,没有利害冲突,没有贵贱之分。换言之,懂道的人不因得失而亲疏,不因得失而利害,不因得失而贵贱,一视同仁,天下大同才是最可贵的。这就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的道治社会。

“不可得”像王弼一样,去掉“不”字,变成“可得”也说得通:“可得而亲,则可得而疏也。可得而利,则可得而害也。可得而贵,则可得而贱也。”这是从反面说教。也就是说,容易得到亲近也容易得到疏远;容易得到利好也容易得到危害;容易得到尊贵也容易得到低贱,即易得易失。这样理解与老子说的有点差别,但道理一样。

社会现实与老子说的完全相反: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跟我亲,我跟你亲;你尊重我,我尊重你,这叫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但是在礼尚往来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矛盾,丢面子。因为,人不平等:文化不相等,财富不相等,地位不相等,所以“礼”就有轻重。礼重了并不是个个能拿得出,礼轻了又怕丢面子,所以人之常情也常常难以为情。老子的观点就是要避俗趋新,脱离令人讨厌的俗气。

老子提出的“玄同”,不是世人一般的混同,是天下没有私欲、没有纷争、没有利害关系的大同,同归于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圣解(七十)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56
老子四道-天道-应用篇:和光同尘
《道德经》连读||第五十六章 天下玄同,天道无亲
《道德经》第56章 知者不言 原文和翻译
智者不言章——诗读老子5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