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三百问》:215. 何谓“长生久视之道”?

(第五十九章)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何谓“长生久视之道”?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是谓深根固蒂’,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长生久视之道’,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柢”非“蒂”,两者混淆了。

王弼注:“是唯图其根,然后营末,乃得其也。”意思是,只有先扎深根基,再图发展,才能长久。看现代名人学者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这就叫作:深根、固柢,长生之道。”(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77页。)

南怀瑾说:“所谓'长生久视之道’,从来道家的解释'久视’就是内视,等于佛家修行的观想,道家叫做'内照形躯’。所以,'长生久视之道’就是精神永远明亮,就是见道。久了以后,因功力到了'深根固柢’,神光返照,内脏活动,甚至血液流动的情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237-238页。)有点玄了。

陈鼓应今译:“这就是根深柢固,长生久视的道理。”并注释:“长生久视:长久维持;长久存在。'久视’,就是久立的意思。”(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89-290页。)

这一章下来,老子最后的结论:“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要理解这句话先要搞清楚“根”与“柢”的区别。

植物在地下生长部分叫做根系,简称根。根系分主根和旁根。以大树为例,主根就叫柢,也叫直根、正根,垂直下扎。旁根较细,分布四周,横向发展。根深必须柢固,根深才能叶茂。但要注意,“柢”与“蒂”不一样。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蒂落与根的深浅没有直接关系。

从“啬”到“道”,尊道贵德,就会“根深柢固”,就是长久的道法。“长生久视”就是长久之意。对人而言就是长生不老,对事而言就是长治久安。

视,本义是看。常用词有:视察、重视、探视,引申为考察、理事、治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崔子称疾不视事”,崔子这个人称自己有病而不管事。所以,“久视”即为长治久安。崇节俭、戒奢侈、早服道,国家和人民都可以长治久安了。

本章核心思想就是这个“啬”字。节俭之道就能深根固柢。根深柢固才能长久。治人也好,事天也好,不如节俭清静。但是节俭不是吝啬,更不要做吝啬鬼和铁公鸡。吝和啬还有区别:宽厚自己苛刻别人为“吝”,也就是损人利己一毛不拔的人;苛刻自己宽厚别人为“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勒紧裤腰带却要支持别人的人。

后来的道士们特别注重这个“啬”字。学道之人少说话或不说话,认为“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连点头打招呼都认为是浪费,又有点过分了。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里的“啬”就是后面要说的“俭”,老子“三宝”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不死之——秘密!!!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心得
出自《道德经》中的常见成语,饱含国学智慧!
道德经圣解(七十三)
老子四道-第四章-王道:治人如啬
深根固柢 长生久视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