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史是不是中国史

元史是不是中国史



西方有历史学家称13世纪是蒙古人的世纪。被誉为“黄金家族”的成吉思汗倾祖孙三代毕生之功,以坚忍卓绝的毅力、残忍恐怖的铁血征服手段,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总人口不过200余万的弱小游牧部落,在军事、政治强人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化茧成蝶’、  一跃而起成为当时地球上最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
成吉思汗一生戎马,经过浴血奋战统一蒙古各部后,征乃蛮、灭西辽,称雄漠北。于1219年组织各族联军发起了第一次西征。在这次野蛮战争中,古老的中亚大国花剌子模“灰飞烟灭”,蒙古军一度兵锋直至印度,因适应不了印度炎热气候主动撤回。在随后由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起的的数次西征中征服了亚速(里海西,黑海北);康里(今里海东北);钦察(里海西北);和]俄罗斯](伏尔加河以西);占领了从中亚到东欧和]伊朗]北部的广大地区。他的四个儿子在他死后更是将其野蛮征服活动推向高潮:西灭波兰,南破匈牙利,前锋直抵奥地利都城维也纳。由成吉思汗亲手缔造的‘大蒙古国’,东起朝鲜半岛,西至波兰、匈牙利,北至俄罗斯公国(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南达中南半岛。要不是他的孙子旭烈兀西征时犯了战略错误,  其手下大将怯的不花在叙利亚遭到埃及、叙利亚联军的突袭后惨死  ,刚好恰逢蒙哥汗去世的消息传来,旭烈兀急于回师的话,蒙古的疆土边界也许会到达北非

史载成吉思汗“ 征战40年,用兵如神,故能灭国40余。”经过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三代五位大汗的东征南伐,特别是窝阔台、忽必烈二人南征攻灭了金和南宋后,“大蒙古国”的疆域直到“蒙古人马蹄所能到之处(很远的意思) ” 。“一个家族, 历三代人竟能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历史学家 范炯)。 ”其征服欲望、野心古今罕有,手段之酷烈也让人瞠目结舌。虽然他发起的战争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对被征服地区的经济破坏巨大,其非正义性已被定论。但他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当时以及后世最大的肯定,他绝不是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头脑简单的莽夫,这一点无人可以否定

蒙古人另一位伟大领袖忽必烈于1279年灭掉偏安一隅的南宋。这期间他于1260年登上汗位,并在1271年迁都大都(北京)后改“大蒙古国”国号为大元。在这之前,成吉思汗已在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等地分封其兄弟子侄为左右“诸王”。分别为术赤金帐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等。这些封国表面上奉忽必烈为宗主  ,其实互不服气,可以说大元是一个既统一又有争端的矛盾综合体或松散联合体的国度

大蒙古国’和之后的大元不仅仅只包括狭义上的中国领土,在广义上还有中亚、西亚、东欧的大片领土,那么,蒙元史到底是不是中国大历史呢?该不该编入中国正史《24史》之中呢

回答这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显然超出了笔者的能力。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将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人分为正反方。以正反方的不同观点讨论辩论一下这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元史是一部异族入侵史,不是中国史,理由如下: “当年成吉思汗东征西讨,扫平六合,亲手建立了 “大蒙古国 ”。随着“大蒙古国”疆域的不断扩充,散落在四方的蒙古人都尊称成吉思汗为其始祖。当时,在蒙古人们的脑海里,没有中国这个概念。蒙古军队西征和南伐的意义没有区别,就是征服别的国家、民族,抢占别人的土地、物资、人口。不论是西征时被灭的花剌子模也好、南征时被灭掉的金朝(北中国)、南宋(南中国)也好,在蒙古人的意识里没有任何区别。看过蒙古史诗《蒙古秘史》的人都知道,那时的蒙古人只认为“大蒙古国”是自己的国家,  中国这个概念在蒙古人的脑海里和被他们所灭亡的其它“40余国”没甚太大区别。持这个质疑观点的最著名人物就是鲁迅。鲁迅在他的作品《且介亭杂文》里的《随便翻翻》一文中写道:在20岁的时侯“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25岁时,才知道这所谓‘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8月,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3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征服‘斡罗斯’,侵入奥匈,还在征服中国前,那时成吉思汗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由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 ’最阔气的时代’的。” 从鲁迅的一番考证论据可以看出来,“征服”一词只能用在对异国的战争中,作为入侵者和征服者的蒙古人在中国的一段统治史肯定不能算作中国正史,因为蒙元史还包括西域史、中亚史、西亚史、东欧史。”  

元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就是中国大历史,理由如下看蒙元史不能以偏概全,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高度去看待这段比较特殊的阶段。翻翻中国大历史,你会看到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经过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广义上的‘中华民族’并不单指汉族。中华文明的大门正是在被游牧民族的剽悍铁骑一次次撞开、冲击、较量后,而得以冲融后形成的。犬戎、匈奴、契丹、突厥、鲜卑、吐蕃、蒙古、回鹘、满族等崛起于大漠草原的塞外民族一次次用战争这种激烈方式和中原的农耕文明冲突着、融合着,最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这些质朴强健、善于骑射、腥膻未去的草原之子们面对中华文明的繁华景象时,也许心中会突然感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生养他们的大漠戈壁中去了。农业文明的馨香留住了剽悍塞外子弟们的‘征人铁脚’,在征服杀伐的快感后是有意无意的、主动或被动的民族大融合。在追逐文明的征途上,只有义无反顾的决然。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被他的孙子忽必烈终结,可见蒙古民族中的统治者为消除汉人立情绪而采取的一些主动“汉化”融入中华民族的措施。综上所述,《元史》就是中国大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民族融合史,蒙古人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蒙古人和历史上那些杀入中原的游牧民族一样,在贪婪占有欲望、野蛮杀伐的征服背后,无不带有对更高文明的尊重和向往。在数千年各民族不断地激烈冲撞后,  曾经的征服者逐渐与原居民达成谅解互容,一个‘凤凰涅槃’后‘浴火重生’的中华民族横空出世,在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至今。今天,生活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成吉思汗以后数百年来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发展进程是至上而下的,如今,生活在各国的蒙古人都参与了其所在国发展进程;古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是按那时候的状况区分内外的,我们不能将今人的观念和对国界认知去划定古人的行为和理念空间。  试问,如果元史不是中国史,哪么清史呢?5胡16国时代呢?北魏呢?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我们的评论就会更加符合历史事实。简而言之,元史就是中国历史


鲜卑族在隋朝时已经基本融合到了中原的汉族血统中,李家父子只是娶了有鲜卑族血统的女性,因而大量有鲜卑血统人物登上了唐的政治舞台,而李渊的远祖是十六国时代西凉的李暠,依据中国传统的父系决定血统的逻辑,更可以说是汉族。
具体的解释如下:
一方面李暠是李广的16世孙,是世代居于河西的望族,所以其血统应当较为纯正
另一方面我们从鲜卑族入手看李氏唐朝是否是鲜卑文化的产物
首先鲜卑一族由秦时的东胡演化而来;
而后在西晋中晚期时逐渐兴盛,在山西河北一带有相当数量的聚集;
东西魏并列的时候北方中原的主体就是汉族和鲜卑族的拓跋部,北魏时期鼓励通婚,改姓氏,习汉礼使得鲜卑族有大量被汉族同化;
但仍有一部分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主要以作战为主,当时的周、齐基本上是排斥汉化的,大量的少数民族战士在战争中消耗,剩余的部分自然更加迅速的被融合。
到隋朝时鲜卑族也是在姓氏上有所体现,如独孤、长孙、元等,但是你说他们还是少数民族吗?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这么说了,文化的包容力已经将他们彻底融入了汉民族的行列。
所以无论是从父系或者是从妻族,李氏的皇朝只是有鲜卑族血统的人参与创造和建设的,这也符合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但是从文化而言都早已经融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中了。

确切地说,隋唐两个朝代的君王都是拥有少数民族血统的汉族人唐高祖

李渊

的母亲和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是亲姐妹,

复姓独孤

,是

鲜卑人

,出生于鲜卑贵族家庭;李渊的

窦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

的生母)是北周(

鲜卑族

建立的政权)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拥有鲜卑血统。李世民的

长孙皇后

,同样出生于鲜卑贵族的家庭

民族是一个历史社会范畴,而不是一个种族生理范畴,既然李氏家族在长期的民族同化过程中已经汉化了,即使他们在唐代还保留某些胡族的习俗和遗风,也只能视之为纯粹的汉人。就血统而言,子女的体貌特征可以继承自父母双方,且有隔代遗传,既然李氏素与胡姓通婚,“状貌类胡”也可来自母系方面,所以不能因此断定李氏祖先必系胡族。同时,母系胡姓窦氏、长孙氏等家族本身也早已汉化,到唐时更没有理由把她们看作少数民族了。即使李氏血统中的确有胡族因素,也并不影响李唐王朝以汉族统治者的身份统治国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吉思汗算是中华民族英雄吗?汉族不是血统民族,而是文化民族
蒙古的起源
游牧民族狼性的代表民族:蒙古族
金帐汗国(二):血统疑案,术赤无法摆脱的宿命!
成吉思汗并不是蒙古人,为何他的后代却都是以蒙古人的身份出现
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