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崇祯下令将一个名士活剐3600刀,而他没有做错任何事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北京城西市甘石桥东牌坊的,刑场已布置完毕,四周观者云集,群声噪杂。南牌楼下,一个体胖的人身着囚衣,战战栗栗地对童子交代着后事。忽然,宣读圣旨的声音高高响起:“照律应剐3600刀!”这一天,被处极刑的是明朝名士郑鄤。

郑鄤(màn)是常州(今江苏常州)人,生于书香之家。他的父亲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官至礼部主事。舅舅曾任崇祯朝大学士。在家庭的浸润下,郑鄤科举之路还算顺利,18岁中了举人,28岁中了进士,继而被选为庶吉士——在明代一个人成为庶吉士,就意味着其前途一片光明,甚至有“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之说。郑鄤事业顺利的同时,情场也令人羡慕,其妻乃礼部侍郎的女儿。然而,以其家世姻亲与个人才华,却没有度过幸福的一生。

郑鄤的继母生性严苛,嫉妒心极强,因怀疑丈夫与婢女有染,便常常虐待未成年的小丫鬟,这给郑鄤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随着年纪渐长,他越来越反感继母的所作所为。为了眼不见心净,郑鄤曾离家出走,跑到深山里待了三年,然而这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究无法改变继母的性格。

如何才能让残忍暴虐的继母变得宽厚仁慈呢?郑鄤经过长期观察,认为继母信奉道教,如果借助神鬼报应之说,或许能有效果。于是,郑鄤特意请来一位巫婆为继母祈福。那巫婆进了郑鄤家登坛升座,装神弄鬼没一会儿,突然横眉怒目,双掌拍案道:“郑门吴氏还不速跪!”

为了让继母打消疑虑,郑鄤很配合地抢先跪下。继母知道郑鄤读书明理,素来不信鬼神之说,而今日居然慑服于巫婆的神威,可见此人真有神通,于是双膝一软,扑通一声也跟着跪下,心中悔罪之意油然而生。巫婆趁热打铁,把郑母虐待下人的事情一一历数,说含冤而死的丫鬟们都已在阴司告了状,吓得郑母汗如雨下,连连求饶。郑鄤抢着说已经知罪,只求解罪的办法。

巫婆问是要现报还是果报,郑鄤趁势道:“阴司现今作何果报?”巫婆说要罚郑母十几世做苦婢,那冤死的十几个婢女,轮流做郑母的女主人。郑母听后彻底崩溃了,她磕头如捣蒜,嚎啕大哭,连声告饶。郑鄤见机提议用现世报抵来世报,并一本正经地和巫婆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巫婆同意用杖责抵债,婢女可随之超生,郑母来世仍可为一品夫人。郑母大喜过望,当即趴在地上准备受杖,表示挨一百下也没问题。巫婆见好就收,说她诚心悔过,且子贵亲荣,判郑鄤杖责继母20下。这一年,郑鄤只有18岁。他的行动带有少年人的稚气和莽撞。或许他没有想过,杖母这种惊世骇俗的做法,已为他此后的人生埋下隐患。

>

郑鄤步入仕途后,与文震孟等正人君子结交。文震孟曾给木匠皇帝天启上了一道《圣学疏》,满是劝谏君王的大道理。此疏天启留中不发,置之不理。

没想到郑鄤针对天启不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大发议论,又给天启来了一记《谏留中疏》,文中说:“若不经御览而留中,必有伏戎援奥之奸。”这一来不但批评天启,还把魏忠贤捎上了。结果刚入官场的郑鄤就被贬还乡。此后,阉党造东林点将录,希图将政敌东林党一网扫尽。郑鄤光荣地被列于这份名单上。虽遭到阉党的嫉恨,但郑鄤通过在官场短暂的表现也为自己在士林中赚到了印象分。

崇祯登基后,魏忠贤被扳倒,之前饱受压迫的东林党人得以翻身。郑鄤的好友文震孟一路高升,而郑鄤虽然仍在常州过着隐居生活,但也已凭借学识名满天下。时任内阁大学士的钱士升与郑鄤师出同门,他想到郑鄤的才情,将他推荐给首辅温体仁(一说礼部尚书孙慎行被推荐入阁,力邀郑鄤一同进京)。郑鄤就此事向文震孟征询意见,没想到文震孟却泼他一盆冷水,奉劝他不要出山。

文震孟的规劝并不是没有道理。明末党争很激烈,崇祯拿下魏忠贤后,官员中朋党之争并没有画上休止符,反而愈演愈烈。时时想推翻逆案的阉党残余勾结朋类,形成一股强大的暗流不时涌动,伺机反扑。

首辅温体仁便是拉拢阉党残余,屡屡挑动党争的权术高手。此人阴险毒辣,东林名士钱谦益被阻止入阁都是拜他所赐。其恶名广传,以致百姓民谣中有“崇祯皇帝遭温了”的戏称,取的是温、瘟同音之意。清高耿直的文震孟为温体仁所忌,屡遭排挤;他知道当下温体仁得势,朝中形势复杂,所以不愿意让郑鄤出山。

儒家讲究学而优则仕,郑鄤自从得罪魏忠贤遭贬后,已赋闲十余载,能够再度出山施展抱负正是他所渴望的。于是郑鄤毅然赴京,进京后拜谒温体仁,可谁想到这次交谈竟使他迈向了死亡的大门。

温体仁先问郑鄤:“南方清议若何?”郑鄤直爽地答道:“人云国家需才,而庙堂未见用才。”温体仁听罢不快,甩了一句:“非不用才,天下无才可用。”

郑鄤马上回了句大道理,说“用人则才出,不用则才伏”。现在国家内忧外患,如果能像萧何识韩信、宗泽识岳飞般识别人才,天下事何患不能成功?

这十个字是郑鄤的真心话,但在温体仁听来字字锥心,分明是在指责他不懂得识人用人。郑鄤锋芒毕露的气势、咄咄逼人的言辞让温体仁十分不快,又想到郑鄤和文震孟的亲密关系,如有朝一日郑鄤发达,肯定会和自己的政敌文震孟合起伙儿来扳倒自己。温体仁决定干掉郑鄤,进一步打击文震孟、打击东林势力。

郑鄤也确实背运,他之前和时任辅臣的舅舅不睦,舅舅竟跑到温体仁那里诋毁他,把他多年前“杖母”一案翻了出来,又添油加醋说郑鄤与父亲的妾私通。

崇祯八年十一月,温体仁像突然出击的恶狼,将揭发材料呈给崇祯帝。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郑鄤杖母,不管出发点是什么,在当时终究是失德、蔑礼之行。而崇祯的生母早死,仁慈的养母又在魏忠贤等人专权时郁郁而终,因为这些遗憾,崇祯很重视孝德,痛恨忤逆不孝之人。在崇祯眼中杖母之行如同禽兽所为,于是下令将郑鄤逮捕下狱。虽然郑鄤在士林中人缘不错,陆续有人为他说情,但都于事无补。维护郑鄤的刑部尚书也被温体仁趁机拿下,案子被扔给锦衣卫镇抚司,郑鄤在大狱里一蹲就是三年。

由于郑鄤才名在外,锦衣卫都督同知吴孟明请郑鄤在狱中给自己儿子做家教。郑鄤还真有两下子,在其点拨下,吴孟明之子竟在此后登科中第,这让吴孟明对郑鄤感恩戴德。崇祯十年,恶贯满盈的温体仁被罢官。赶巧崇祯十一年夏季又发生了干旱,按套路皇帝让各衙门“陈弊政”“宣冤抑”,这样可以上顺天意,下慰臣民。吴孟明借机把郑鄤案件作为冤抑上报,说郑鄤都被关了三年了,没人管没人问,应该释放,以召天和。

崇祯自打登基后日子就没安生过,这几年他被农民起义军、后金、灾荒、党争搅得寝食不安,郑鄤的事儿也被抛到九霄云外。结果吴孟明一提,反倒让崇祯记起有个杖母禽兽郑鄤还在大狱里。于是崇祯下了道“极严之旨”,说:“杖母逆伦,干宪非轻,如果无辜,何无人为之申理?着常州府(郑鄤家乡)人在京者从公回话!”

当时有个常州府落魄生员,无聊至京,每天无所事事,这符合崇祯所要找的证人条件。他在旁人唆使下满嘴跑火车,不但指证郑鄤杖母,又安上了两条罪名,“奸媳”(与儿媳通奸)、“奸妹”。郑鄤的罪名越加越多。尽管锦衣卫镇抚司再审后认为“事属影响,言出谤忌”,建议在革职与遣戍间找一个折中。但愤怒的崇祯也不等查证了,最终判处郑鄤磔刑。

回顾郑鄤命运多舛的一生,以其出身和学识,他非但没有官居人上,反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真正把郑鄤推下悬崖的,不是告密的舅舅和同乡,不是轻信易怒的崇祯,而是狡猾的温体仁。郑鄤那大胆、执拗的性格只是酿成悲剧的客观因素之一,年轻时杖母的闹剧也只是悲剧的引子,真正毁掉他的是崇祯年间那激烈的党争和凶险的官场。

春风十里,不如读史。

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taohistory),和T君一起读历史。

本文作者|戴 琮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石脂》所见吴江史料摭谈
徐霞客与明末名士
温体仁为什么被写入《奸臣传》呢?
明朝的内阁 平庸首辅温体仁
文震孟
温体仁是好的还是坏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