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连体火炮,本期望成士兵收割机,结果炮弹完全不听指挥

1862年时,美国佐治亚州雅典市出现了一款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火炮,这款火炮就像连体儿一样没有完全分离,两根炮管并排“粘连”在一起,看起来既怪异又有趣。

研发这门火炮的是Gilland,当时正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北两军都积极购买军火,不仅世界各大军火商先后赴美展开交易,美国国内许多设计师也跃跃欲试。

双管火炮

关于这款连体火炮的射击理念其实很简单,它算不上创新,不过是战舰用的链弹改进版本。前膛装火炮使用的链弹,其实就是两枚实心弹中间连接上一段铁链或者铁杆什么的,发射出去后两枚弹药在空中旋转,对船只的桅杆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不过这种弹药相对来说射程近、准头差,对船只外壳破坏力有限。

Gilland看中了链弹发射后的“面杀伤”功能,决定用来对付“排排站”的陆军。原本的单炮管因为炮管容量有限,限制了两个弹丸之间的链条长度,同时也就限制了杀伤的面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双炮管结构。

链弹

双管火炮采用铸造结构,炮口微微向两侧分开,两门炮有各自的点火孔,位置比较靠近,以便于点火后两管火炮同时射击。这种结构让火炮也具备单发的能力,完全可以和常规火炮一样装填射击。

双管炮使用的主要弹药当然是链弹,只不过弹药并不是塞进一个炮膛,而是弹丸各自塞进一个炮管,它们相连的铁链则挂在外面。理想状态下两发炮弹发射出去后,在高速旋转下会产生一个以铁链长度为宽度的杀伤面,士兵的血肉之躯在这铁链磨盘面前简直如同待割的草芥。

双管炮

想法虽好,但是双管炮在测试中一次比一次糟糕。第一次测试的时候,两门火炮明显发射时间不一致,导致先出膛的炮弹拖着铁链和另一枚炮弹在田野上盘旋,它们的“战果”是摧毁了1英亩的玉米苗。

第二次测试的时候炮弹盘旋着飞出,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炮弹犹如旋风般飞出去,把一小片松树林给“割”倒了。第三次测试则铁链发生断裂,一发炮弹飞出去击中一所房屋,另一发炮弹则命中一头倒霉的母牛并让后者当场毙命。

双管炮

这三次实验毫无疑问是失败的,究其原因是以当时的技术无法做到让两发炮弹同时出膛,而且炮弹发射后受到铁链的影响无法稳定飞行姿态,导致两枚炮弹无规律的旋转,相连的铁链很容易被扯断,射击精度得不到保障。

但是设计师Gilland不这么想,他认为双管火炮非常成功,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唯一的问题是炮弹相连的铁链太脆弱了。Gilland曾试图向军队推销他的产品,不过军官们一看就知道这玩意儿其实没什么实用价值。

双管炮

而且它复杂的结构还增加了制造的困难,造价肯定不便宜,重量也不会轻,双管炮的再装填速度不够快,在实战中敌方步兵逼近的情况下,很难相信它能打出几轮有效杀伤弹。综合来看双管炮就是一个理想化的设计,缺少专业的技术科技支持,也难怪无法量产服役。

雅典市的居民们保留了这门唯一的双管炮,曾打算投入到可能的保卫战中,南北战争结束后将它出售,大约25年后居民们又想起了它,把它买回来当成独一无二的纪念品保存至今。据说该炮摆放位置“坐北朝南”,象征着北方人民藐视南方的敌人,不知道这一说法是否可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一战铁道炮仍能保存至今 炮弹重1吨仅造5门
这种火炮口径达600毫米 最轻的炮弹也有1吨重
号称“马奇诺防线”终结者,炮管足够塞下2个成年人的奇葩
炮弹可以打穿七米厚的混凝土墙,单是融化炮管足足用了7天7夜
二战中,德国88炮威名远播堪称传奇,它又有什么缺点呢?
宁死不屈:血战“马克西姆·高尔基一号”炮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