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咳未必是无痰,化痰降气咳方止


建立经方医学 理论体系 修学体系 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干咳未必是无痰,化痰降气咳方止】


临床常常见到一些干咳患者,胡老却与化痰降逆药,如半夏厚朴汤、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等,咳很快即止,因怪而问之:“干咳多是阴虚或火旺,治疗应滋阴或清热降火,为何反而治之?”胡老懈释道:“此是正治不是反治。”并从临床观察讲述了其治疗经验:有不少干咳患者,一直服药,咳嗽却经月不解,略观其案,辨证谓肺火或肝火或阴虚,治用黄芩、山栀、生地、知母、贝母……却久治无效,原因何在?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中医辨证论治是辨全身,并不是依据一个症状。痰饮上犯致咳,是咳喘的主要原因之一,所咯出之痰是辨证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症状。中医所述痰饮概念很广,无痰无咳者为数很多,有咳无痰者为数也不少,主要看整体辨证,从以下病例可看清楚。


例4】黄某,女,38岁,病案号67951。

   

初诊日期1966年2月12日:干咳咽痒一月多。始服止嗽散加减,后服桑杏汤、麦门冬汤等加减,咳不但不减反而愈来愈重。近干咳,咽痒,口干,不思饮,嗳气,胸闷,大便溏稀日1~2行,舌苔白厚腻,脉滑细。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加减

茯苓四钱,细辛二钱,五味子四钱,半夏五钱,炙甘草二钱,陈皮五钱,生姜三钱,杏仁三钱,苦桔梗三钱,炙枇杷叶三钱。

   

结果:上药服一剂咳减,三剂咳即止。

   

此患者干咳、咽痒、口干,这些症状常见于肺热、肝火或阴虚。但本患者有不思饮、暖气、胸闷、大便溏稀、苔白厚腻、脉滑等,皆是痰饮之症。干咳主因乃是痰饮犯肺,肺失宜降。而口干、咽痒,是痰饮阻滞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因此,治疗这种干咳,用苦寒清热、甘寒滋阴皆是在加重痰饮阻滞,也即在加重痰饮上犯,故越治超重,迁延不愈。而按痰饮治疗,因方药对证,三剂即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提醒】胡希恕医案——咳嗽(4)
不该被遗忘的经方之麦门冬汤,让你的胃不再虚,肺不再热
【中医临床家胡希恕临床病案——干咳未必是...
咳嗽得辩证治疗
中医内科学 (主治医师)题(8)
五郁门2——阴虚之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