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气皆能化火”靠谱吗?| 戳穿医学的谎言



我们上次讨论了刘完素(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有病无病,防风通圣。靠谱吗? | 戳穿医学的谎言),应该是意犹未尽,有必要对其“六气皆能化火”的观点进行讨论,让大家对刘完素的“火热”有清楚的认识。


NO.1 

“六气皆能化火”并不说明六气都是火


刘完素认为,风、寒、湿、燥诸气在其病理变化过程中,都能化火生热;而且火热也是产生风、寒、湿、燥的原因之一。


这个话说起来也并不错,感受了寒邪也可以转化成热证,感受了湿邪也可以转化成热证,感受了燥邪也可以转化为热证(关于“风”我认为概念太不规范,我们今天不讨论,我以前讨论过,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


但是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感受了风、寒、湿、燥,在没有转化成火热之前,那算什么呢?这种情况不存在吗?应该是太存在了吧!


第二,疾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转化,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只转化成火热。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次谈到了疾病的转化,如第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还有第149条,从太阳病传入少阳以后,误用下法,就出现了柴胡证仍在、大陷胸汤证和半夏泻心汤。


可见疾病转化的结果并不是只有一种。只有素体阳气旺盛的人,才容易转化成热证,如果是素体阳虚的人,则容易转化成寒证。


怎么可能都按刘完素的意思转化成火热证了呢?不太可能吧!


NO.2 

“六气皆能化火”混淆了病因和病证的概念


“六气皆能化火”只能是感受了外感的六种病因,在疾病的过程中,有可能转化成热证。


“六气”是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淫的病因理论并不规范,参见前面的风邪),是病因;感受了这些病因以后,在疾病的过程中转化而成的火,是病证,而不是病因。


感受了风、寒、暑、湿、燥、火(外感病因)以后,都能化成火(外感火邪),显然是不可能的。


感受了风、寒、暑、湿、燥、火(外感病因)以后,都能化成火(热证),显然是废话一句。可悲的是,千百年来,很多医生把这句废话当成了真理。



NO.3 

六气和病证之间完全是可以转化的


难道刘完素不知道,六气和病证之间不是都可以转化吗?


感受了寒邪,在疾病的过程中有可能转化为热证;反之亦然,感受了热邪,在疾病的过程中也有可能转化成寒证;感受了湿邪,在疾病的过程中,也可能转化成寒证;感受了燥邪,在疾病的过程中也可能转化为寒证。


仅仅强调感受了外邪都能转化成热证是不客观的,主观意思太强。如果是这样的话,“六气皆能化火”也并无奇特之处。


NO.4 

刘完素治外感病的思路混乱


他认为,表证固宜汗解,但“怫热郁结”于表,绝非辛热药所宜,致表虽解而热不去。惟有辛凉或甘寒以解表,则表解热除,斯为正治。


刘完素对表证的概念不清楚。


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表证是指感受寒邪引起的,以恶寒为特征的病证。太阳病就是表证。


所以表证是必须用辛温药发汗的,有汗的用桂枝汤,无汗的用麻黄汤。


所谓“怫热郁结”于表,是一个糊涂的概念。


外感热邪初期,一般的体质侵犯的是肺,即叶天士所说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咳嗽为主的用吴鞠通的桑菊饮,咽痛发烧的用银翘散去荆芥、豆豉;素体胃阳旺盛的体质则容易形成正阳阳明,根据有无腑实选用白虎汤或承气汤。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里需要根据他所说的方法把解表药和寒药一块用?!(具体可参考:表证不等于外感病的初期(今日第2篇文章),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322~2324;或《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


他还认为,夏季暑热当令,一般不宜用麻黄、桂枝等辛热解表,若必须用时,也应适当增入寒性药物,否则就会助长热邪而发生他变。故“以甘草、滑石、葱、豉等发散为最妙”。


难道夏天就没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吗?如果是麻黄汤证,并没有里的征象,仅仅因为是在夏天就需要加寒药吗?夏天的太阳伤寒表实证就要“以甘草、滑石、葱、豉等发散”吗?“以甘草、滑石、葱、豉等发散”不就是解表加清利湿热吗?有何根据用于治疗太阳伤寒表实证?


刘完素的这种糊涂例子比比皆是,包括上次讨论的“防风通圣散”,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他的书,在此不一一列举。



NO.5 

“火神派”的火爆令中医情何以堪


现如今,“火神派”反其道而行之,万病皆是寒证,竟也如此火爆,临床只用附子、干姜等热药,其势如火如荼。真是冰火两重天啊!这让中医情何以堪啊!


难道这世道真的全变了,从清一色的热证变成清一色的寒证了?


难道中医是越偏越有派?越偏越火爆吗?


怎么这强调病证的小船说翻就翻了呢?

这不是很恐怖吗?

我想明天我们也该说说“火神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疾病的鉴别诊断
六淫与内生五邪之辨
八纲辨证名詞解釋
外感发热
【娄绍昆】从桂枝汤引发的临床思考(上)
外感病因(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